宁波舟山一带有句老话,说是人要“淘老古”,天就会下雨。
果不其然,随着姗姗来迟的秋台风康妮昨天在台东成功登陆,东南沿海各市的官方发布上,都是一堆关于停课停航的加了感叹号的预警。
话说上次去过定海古城的文房四宝园(《游园随笔》)之后,就很好奇定海这座古城的“城市原点”究竟在哪里?
地理学上的城市原点是指城市核心所在地的精确坐标位置;而在文化含义上,它是体现城市历史与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景观、甚至熟悉的符号,公认被用来代表这座城市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脉。
按现在官方的说法,定海城的南北纵轴人民路与东西横轴解放路的交叉口——也即现在南珍桥北堍的位置,是定海城区的坐标原点。
南珍桥,始建于元至元十五年(1278),原为南城门外濠河上的一座木板桥。民国初年,改建成双孔石桥,得名南珍桥;1922年,又改建成为钢筋混凝土桥,当时桥面仅宽5米。
1967年,拓宽成10米,改名胜利桥;1986年,又加宽至30米,复名南珍桥至今。
事实上,解放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掉南城墙后所筑,所以与人民路的交汇点是在旧时的定海南门以外,显然没资格成为历史上定海古城的城市原点。
定海城廓(橙色箭头为南门、绿色箭头为状元桥)
根据1994年版的《定海县志》载,定海城关的街道巷弄是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舟山展复后才逐渐形成的。
民国时期共有街巷131条,以状元桥为中心,列东、南、西、北、中五条大街。
1932年,旅沪商人唐嘉鹏出资将东大街铺成条石路面,长500米、宽4米,悬牌名唐嘉鹏路。
历史上的东大街曾有大源南货店、马源和印刷厂和糖果店、洪存仁堂药店、鸿大绸布店等。
不过早已安家外地的同学现在比较挂念的,还是那家“东来顺”生煎铺。
由东大街中段向北穿过东管庙弄,就接上了约一公里长的北大街,也即今天的人民北路。
北大街虽然在五条街中最长、最直,但小店铺多、名气不够大,不过倒也住着不少大户人家,如丁家、乐家、金家、朱家等。
西大街长590米、宽4.5米,市志上说建成于1925年,石板和混凝土路面。
时有三星银楼、百灵堂药店、姚顺兴点心店、玉华堂文具店、辅仁布店、元隆铜店、元参店、何大全膏药店、绥之医院等。
不过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里,比较有印象的是一家“阿三”文具店和一爿国营理发店。
西大街中段往北就是那条最短但名气最响的中大街。它也是五条街之中历史最悠久的,短短237米的石板路早在1898年就已筑成。
中大街上曾有丰裕南货店、锦章百货店、五丰穗酱园、老同华贳器店、阿狗饭店、光明照相馆、瑞和糖坊等。
如今父母来上海做客时,还不时会在瑞和店里面买一些条子糕带上来。
在中、西大街交汇的转弯处,还有新协盛咸货店和我辈仍记得的东来南货店。
1946-1949年定海城内商业区网点示意图(张仁钰绘)
南大街位于城南居中,自南门向北延伸至状元桥,长约170米,与东、西大街相交形成T字型。
据说南大街的雏形最初成于北宋熙宁年间,在1970年建成时,18米的宽度使它成为整个定海城最宽的马路。
因为是从定海码头进城的必经之路,南大街上的店铺最多,如丰泰隆布店、德顺庄布店、锦泰亨布店、物华银楼、存德堂药店、心益斋药店、源大南货店、恒山蜡烛道等。
南大街自1966年起始称“人民路”,1981年后改称“人民中路”——其实只相当于今天人民中路的南段。
1993年10月起,为修建人民中路北段、贯通至人民北路,地方政府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运动。状元桥商场与昌国路之间的一大片老房子以及那条著名的横塘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拆除的——其中就包括了我家。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地图上,能清晰地看到上述几条道路和里弄的名字。
状元桥
状元桥原址位于当年的横塘弄与竺家弄的南侧弄口之间、如今舟山一百的北门附近。它横亘于市中心一条南北向的河道上,成为东大街和西大街的分界线。
相传状元桥是始建于南宋的一座石砌拱桥,两端各有17级台阶(一说19、21级)。
南宋宝庆《昌国县志》载:“状元桥,市心,绍熙元年(1190)令王阮创立。于两边石栏刊二句云‘人从石上行,状元此时生’,后遂以状元名之。”
定海是先有状元桥,后才有状元的。
桥建成后没多久,光宗绍熙四年(1193),就有个叫应傃的舟山学子高中进士。从此定海学风大盛,南宋一代据说中进士者多达33人。
到了明洪武年间,定海人张信(1373-1397)终于一举夺魁,成为舟山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状元(《闲话高考状元》),于是状元桥更加威名大振。
因桥年久失修,又有大树根撑裂桥墩,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庄纶渭(1713-1774)力排众议,砍树修桥;1931年,为便于人力车通行,由盘峙商人潘尚林捐资,在削平弧度、去除台阶后改为钢筋混凝土桥。
据县志记载,在定海城里所有的56座桥中,唯有南大街两头的状元桥、南珍桥为拱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余均为石板桥。
定海城内河网稠密、桥梁众多,也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本地居民,尤其是海岛妇女,还有“拜十庙、走十桥”的祈福传统。
若要走十桥,必经状元桥。有一条经典路线,就是由北及南地走过北宝桥、小余桥、大余桥、龙首桥、灯笼桥、长生桥、水门桥、平政桥、将军桥、状元桥这十桥。
1960年后,为了“拓街建涵”,政府先后拆除了城中的西安桥、文彩桥、解元桥、龙首桥、状元桥、观音桥等29 座,改建南珍桥、东美桥、北宝桥等27座。
所谓“拓街建涵”,就是将全部或部分河道填塞以拓宽成街道,同时地下埋入排水管道;或在河面上铺水泥板供人通行,其下则成为排水涵洞。
1969年,在修筑人民中路时,随着河道被填,状元桥也被永久拆除。于是70后的我们这一代就只闻桥名而不见桥影了。
龙首桥
定海境内的水系错综复杂且四通八达。据民国《定海县志》载,水脉有一支南过登龙桥,迳景行书院西折,迳厅署,历平政桥而西会龙首桥下水,北潴于县仓西,为县仓河;又有一支经带月桥,西折至解元桥,与状元桥下水会,西支经大余桥西南行,复分西南二流,西流过龙首桥而北与平政桥下水会,亦渚于县仓河。
手头上缺乏资料,而以上这些河道和桥梁均已消失,所以听完了还是一头雾水。但各种年代的地方志都多次提到过龙首桥,可见当年它也是城内一座比较知名的桥。
龙首桥,原名“马尾桥”,因方言中“尾”和“面”读音相近,故本地人亦称“马面桥”。
当年该桥位于定海城区的横塘弄口以北、县前街与中大街的交汇处附近。
横塘弄在民国的《定海县城厢全图》中记为“混堂弄”,南起状元桥西侧,北延百余米后,再向西北折至中大街,全长250米、宽3.5米。
在1993年建设人民中路北段的过程中,横塘弄南段被拆除、西北段改扩建后保留至今。
如今竖立着的“中大街”牌坊,实际上是位于最后一截的横塘弄上——而这儿离当年的龙首桥已经不远。
最早的马尾桥何时由何人所建,已无从考证,但龙首桥之名却有据可查。
据南京举人朱绪曾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所撰的《昌国典詠》,乾隆二十一年(1756),马尾桥已成为一座危桥,于是地方乡绅集资重建。
彼时定海知县庄纶渭——那个曾修过状元桥的庄大人——认为桥名“马尾”有劳民之象,不妥。又因该桥靠近县署,有登龙居首之义,遂以龙代马、以首易尾,镌石曰“龙首桥”,以与南面的状元遥相辉映。
朱绪曾还曾为此赋《吟龙首桥》一首:
太史公呼牛马走,名场何日息劳劳。昔年骥尾今龙首,始信题桥志愿高。
根据父亲的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龙首桥还是完整的。桥身采用条石砌筑,两边设有石栏,四角的柱头上还镌刻着狮子头。
但在六十年代的市政建设中,龙首桥同样因填河筑路而拆除。
原龙首桥示意图(网络图片)
龙首桥下
我在上大学之前,整整十八年的时光都是在龙首桥下6号渡过的。旧居原址大概就位于现在人民中路上的烟草公司大楼附近。
当时这个6号门牌的地址,是和旁边一些建筑一起共享的。住在这片区的除了近远房的本族亲戚,还有不少外来安置的无房户。
“龙首桥下”是介于横塘弄与县前街之间的一个里弄,据说原为东西走向,长90米、宽3米,因西端与龙首桥相连而得名。弄的南侧还曾有个二三百平方米的晒谷场,城内少见。
根据上几代老人们的说法,那个晒场曾是本族祖上置办的产业,因此住在这里的一支被称为“大晒场钱家”。后来不清楚是转让还是充公,总之解放后的土地就没人敢出来主张或认领。
自打我有记忆起,龙首桥下已不再是一条完整的里弄,更像是几个大院拼凑在一起的一个居住组团。若按照今日的标准,间或还有不少违章搭建,消防也很成问题。
我们所住的是一幢三间两进、砖木结构的一层楼瓦房,两边有阁楼,不过得用梯子才能爬上去;客堂是木制窗棂,虽东南朝向,但冬天透风总让人感觉凛冽;两扇木门需要门闩来紧闭,但每到夏天时倒也可以很方便地卸下,用以晚上在“道地洋”搭地铺、乘风凉。
老房子的东首还有一条较长的廊庑,一侧堆了杂物,一直通到我们烧菜吃饭的灶间。据说灶间南面的房子曾作为柴房,不过早已分配给外来人员居住了。
祖母那间房的后门通往一个不小的院子。后院里种了一棵沙梨、几棵水杉和不少鸡冠花。记得有一阵曾经犁出一块地来种菜,还散养过鸡和兔子。
院里时常有鸟雀蝉虫光顾,所以小时候抓蟋蟀、捡蝉壳、玩装弶捉小鸟或用弹弓射小鸟都不算什么新鲜事。
后院与隔壁邻居之间只有一道低矮的石头墙做分隔。他们家种了棵茂密的文旦树,成熟的果实会经常免费落到我们这一侧。
后院的外墙比较高。墙外隔着一排房子的北面就是县前街,往西走几步也能方便地通到中大街。
我小学就读于城关中心小学,就是现在的定海一小。那时的低年级在东管庙弄分部念书,之后才去昌国路的本部上课,当时隔壁就是舟山地区行署。
那时上学从来都是自己走路。据大人说,我穿过县前街去学校的路上以前曾经有过一座平政桥,就在老县衙的前面。
家离中大街很近,但还是要走过几段屋檐底下狭窄而曲折的石板过道,两边全都是日不闭户的老房子,因为那时所有的住户都认识。
穿过最后一个门洞后,就能看到那个已被围起来的大晒场。不过那时它已成了一家建筑社的地盘,里面盖有一些厂房。透过铁门可以看到场地上堆放着各种建筑材料和设备。
建筑社门口是一个公共厕所,附近有一口井,拐一个弯就到了中大街。在家里还没装上自来水之前,父亲就会来路口的一个公共水房挑水。而这里附近就曾是那座已被拆除的龙首桥。
龙首桥西北与老法院之间曾有过一个老定海最热闹的小菜场,从而带动了中大街的繁华。市志上说,“民国24年(1935),城关建仓河菜市场,占地500平方米,1972年拆除。”
这个菜场的基地是搬运锁山泥土填筑仓河而成,后民国政府通过土地招拍挂,最终由一家叫光裕堂的民营商号中标,并负责菜场的建设、运营。
在1950年代中期南珍菜场建成之前,位于龙首桥北首的县仓河菜场一直是全定海第一大有序规划和管理的菜场。
在我印象中,八十年代仍有不少农户自发来这里摆摊。有时市面过于热闹,还会影响到对面那个机关卫生院的正常工作。
在1971年的航拍影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五条大街的方位关系,上面红、黄箭头分别指向状元桥、龙首桥的位置,而插旗的红圈大致就是当年的我家。
龙首桥下曾在1966年改称“兴无弄”;1981年又复名;但最终在1993年后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中,被拆除殆尽。
父母说,当年拆迁补偿标准仅为每平方两百元,置换西园新村新房时仍需按每平方一百元补差价。
在2006年换成第二代身份证之前,他们的老证上都还一直保留着这个早已消逝多年的地址——龙首桥下。
后记
中大街街区经过“保旧、复旧、饰旧”,已于2017年登榜浙江省文化创意街区;2023年,又与东管庙弄、留方路一起跻身于浙江省第七批历史文化街区。
各大街上现存几道高耸的“封火墙”,如今已成了新一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严格保护的对象之一。
若不是经历了1891年春节的那场蔓延全城的“辛卯大火”,后来重建的大街会否出现“公墙矗立,盛逾往昔”也未可知。
百年之后,舟山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大片的老街区被拆毁,历史古城风貌元气大伤。
但也许注定要经过这样一次的劫难,老城才会涅槃重生。
参考资料:
《舟山市志》,1992
《定海县志》,1994
《老定海风情》,2008
《定海交通史话》,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