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鼓楼
在宁波曾经的中轴线——镇明路北端的尽头、与今日繁华的中山西路的相接处,矗立着一座鼓楼。
这是宁波老城内唯一遗留下来的一处城垣类历史文物。
宁波鼓楼
鼓楼城墙高8米、石砌拱门宽6米、门道深16米,通往现在的公园路,也就是历史上的道前街。
城墙东北侧是公园路2号的门牌,如今游客可免费拾级而上。
宁波鼓楼登楼入口
城墙的基座平台上是幢五开间的三层木结构檐歇山顶主楼。上方一座正方形的水泥钢骨瞭望塔约高6米,破顶而出——这一奇特的造型让宁波鼓楼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一座同名建筑。
1981年,宁波鼓楼被当时的市革委会公布为市级重点文保单位;2011年,又被浙江省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正门一侧
今日关于宁波鼓楼介绍上都言之凿凿地说:鼓楼坐落于唐宋子城的南城墙上,相当于州府内城的南门城楼。
事实上,当年由刺史韩察始建于唐长庆元年(821)的明州子城在元初就已被夷为平地了。若鼓楼一直是子城南城门的话,那原系南宋“常平仓”的元代永丰库怎么又会突破城墙的建筑红线?
永丰库遗址曾被誉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如今已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
但迄今为止,考古专家们却一直没发现鼓楼边上有过唐宋城墙的遗迹。
紧邻鼓楼东侧的永丰库遗址
据本地学者推测:唐宋时期的子城南门或许是在鼓楼正南几十米以远、市财政局大楼南侧陈家巷附近。不过这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鼓楼变迁史
鼓楼初名“谯楼”。谯楼者,谓门上之高楼以望也。古时楼内设作为计时器的刻漏和更鼓,用于平时报更、战时瞭望报警。
如今许多地方仍有谯楼,晨钟暮鼓,故亦被称作“鼓楼”或“钟鼓楼”。
吴越国时期的梁开平三年(909),也是明州鄮县改名鄞县之年,武肃王钱镠升明州为望海军,故谯楼改叫“望海军楼”。
北宋建隆元年(960),望海军换名奉国军,鼓楼又随之改称“奉国军楼”。
庆历八年(1048),当时还仅为鄞县知县的王安石,在此写了一篇命题作文——《新刻漏铭》。后来的鼓楼就随着他的平步青云而名声大噪了。
有宋一代,鼓楼一直以奉国军楼之名存世。历史上几张最早的写意式的宁波手绘地图均出自于南宋宝庆《四明志》,而“奉国军”三字在府治图上清晰可辨。
南宋宝庆《四明志》庆元府治图(局部)
相传当年宋高宗赵构曾落难到此,藏于楼内躲过了金兵追杀。故其登基之后,鼓楼又被追封为“奉国军楼神祠”。
在蒙古铁骑踏平全国的元朝初年,大部分城池皆遭拆毁,而鼓楼保留了下来,并更名为“明远楼”。可惜后毁于大火。
明宣德九年(1434),太守黄永鼎重建鼓楼,并题匾“四明伟观”。嘉靖三十七年(1558),宁波知府张正和又立“声闻于天”于正北。
鼓楼北面的声闻于天、明远楼匾额
万历十三年(1585),宁波府太守蔡贵易再建鼓楼,更名为“海曙楼”——这也是今日“海曙”之名诞生的由来。
鼓楼正面的四明伟观、海曙楼匾额
不过“鼓楼”最早见诸于地图,还是在道光年间(1821-1850)。在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珍藏的彩绘本《宁郡地舆图》上,海曙楼被标注为“鼓楼”,而门口的那段路则唤作“鼓楼前”。
《宁郡地舆图》(局部)
现存的楼阁实际上为清咸丰五年(1855)所建,由彼时的宁绍台道台段光清督办。至民国初年,宁波警察厅在楼上悬挂了铜钟,用以报火警。
1935年,一帮宁波海归又在楼顶中央开洞,建起了一座高耸的瞭望塔,并配置了自鸣钟用以报时,今日鼓楼的样貌最终定型。
坐落于“十八里罗城”核心位置之上的宁波鼓楼,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它见证了一千年来县署、州府、道台衙门里不停更替的主政官,默默地把自己活成了宁波老城里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
《明州新刻漏铭》
中国古代的鼓楼都承担着为城中官民报时的功能,自然就少不了“刻漏”这一计时工具,也即“水钟”。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执掌历法和时间是体制内尤为重要的一项特权。因此每当刻漏重新制成之时,总要有一定威望的文官、学者撰以铭文,史称“漏刻铭”或“刻漏铭”。
百度百科上的古文《漏刻铭》疑为东汉李尤所作,而西晋陆机、东晋孙绰和李充、南朝梁元帝萧绎等人,皆作有同题的铭文。
六朝齐梁时期,大臣陆倕奉敕所作的《新刻漏铭》为梁武帝歌功颂德,成为南朝铭文之典范。
或许因雕刻所需,此类铭文格式简单,多以四字成句。上文提及北宋王安石所撰的刻漏铭亦不能免俗。为示区分,他的这篇铭文后来通常被称作《明州新刻漏铭》。
在今天宁波鼓楼城门内的西首,摆放着一套后人复制的北宋铜刻漏装置。它由三个泄水壶加底下一个带箭刻的受水壶分阶组合而成,等分一昼夜为一百“古刻”,每14.24分钟报时一次。
复制的鼓楼刻漏
景观墙上还以鎏金简体展示着这篇铭文。不过比起原版,全文缺失了开头的24个字,还有一个半错别字,实有给辖区领导挖坑之嫌。
《新刻漏铭》
王安石的新刻漏铭成于庆历八年(1048),收录在成名后的《王文公临川集》卷三十八。彼时的王安石年仅28岁,不过已在鄞县令的岗位上干了一年多。
明州新刻漏铭全文如下:
戊子王公,始治于明。丁亥孟冬,刻漏具成。追谓属人,嗟汝予铭。
自古在昔,挈壶有职。匪器则弊,人亡政息。其政谓何,弗棘弗迟。
君子小人,兴息维时。东方未明,自公召之。彼寧不勤,得罪于时。
厥荒懈废,乃政之疵。呜呼有州,谨哉惟兹。兹惟其中,俾我后思。
遗憾的是,虽然网上关于这篇铭文的评论汗牛充栋,但完整的译文却始终未曾找到。为考验一下自己的古文水平,只好在下文里试着诠释了。
王安石到底说了些啥?
文中的“戊子”即1048年;而“王公”肯定不会是王安石大言不惭的自称——因为那时的明州太守叫王周,正是他的顶头上司。
作为明州的附郭县,当时的鄞县衙门位于开明坊北,也即如今中山东路与开明街交界口附近,离鼓楼仅一里地——可见当年的王安石是在直属领导的眼皮子底下干活的,必须随叫随应。
值得一提的是,王周是宁波奉化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的进士,庆历(1041-1048)中期赴明州任知州,开创了由本地人担任本地一把手的先例——《宁波市志》里把他误印为“王同”,实在是太对不起这位宁波老乡了。
由于王周此前还只是个无锡知县,故后面所说的“始治于明”,应该是指王公担任一州之长自宁波始的意思。
有些人认为文中的“丁亥”是指丁亥年(1047),但我觉得应该是丁亥月,这和后面的“孟冬”——每年冬季的第一个月,对应于农历十月的语意一致。
这样一来,如今墙上缺失的首六句就比较好理解了:
“1048年农历十月,首任知州的宁波领导王周,在鼓楼的新刻漏完工后,吩咐在下说:你来写个铭文吧!”
“棘”通“疾”,次六句看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自古以来,执掌计时的职责重大;器具不好会出问题,而领导走了,他定下的政策也会废止。所以该如何理政呢?我们要像刻漏一样,不要快也不要慢。”
王安石之后引用了《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里的“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意指天还未亮,群臣们衣裤颠倒地胡乱穿上,只为听从君王的召唤。
汉传《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而赵人毛苌的版本《毛诗序》有言:《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焉。
年纪轻轻的王县令,是不是在这里借故托古讽今、吐槽一下来自上头摊派的各种繁杂任务,今天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这几句里面最多人回避的还是那个简体的“宁”字。事实上,此乃“寧”(zhù)字之误,而非简化字中的“宁”(níng)。若放在旧时繁体字的版本中就不易搞错。
《新刻漏铭》原文
根据徐灝的《说文解字注笺》,“寧”字“象门屏之形,视朝所立处,因之有㝉立之义”,或通“伫”,久立也。
“彼”是指示代词,故这里的“彼寧”为站立久等、无所事事之意。所以这段话连贯起来的意思就是:
“无论君子还是小人,起床或休息都是与时间相关联的。若时间错乱,东方未明时听从领导召唤,却闲站着无所事事、不能勤于工作,实在是有愧于大好光阴啊!”
王安石在最末一段继续借题发挥,其中两个“惟”字分别是“只”、“思量”之意。整段话的意思是:
“工作荒废懈怠是政令不完善造成的结果;宁波这么大一个州,没什么还会比这更需要慎重对待的了。仔细思量刻漏中蕴含的道理,必将有助于我日后经常反思。”
王安石在宁波为官三年,兴水利、办县学,几样民生工程上均取得斐然政绩。
在写完明州新刻漏铭后的第三年,王安石离开了宁波。
二十年后的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正式拜相。基于在宁波获得的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王丞相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
后人曾评价:王安石治鄞千日,但影响千年。
这一切,或许皆缘起于宁波鼓楼里的那个刻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