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高考状元

文摘   2024-06-27 16:25   浙江  

浙江“高考状元

果不其然,每年一到高考出分日,朋友圈又被各式各样的高考成绩喜报刷屏。

据说在2024年浙江省高考前100名中,宁波一地即占了42名;而镇海中学一家独大,霸占36名之多,还产生了今年的全省“高考状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卷王之王”。

网络图片

TOP 10的排行榜中,宁波三家高中霸榜七席,镇海中学独揽五席——虽然,其中两名是无学籍的委培生、状元则是来自温州瑞安的一位女生。

网络图片

不过我情愿相信,自媒体们的消息是不靠谱的——因为早在三年前,教育部就已经发布过通知,要求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概念。所以学校和教育局的官方网站上是肯定找不到上述信息的。

教育部教学[2021]1号文: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各地各校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不得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要协调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各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要加大统筹协调,严禁各地政府、学校、培训机构以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

在此前的2018年,教育部更是出台过“十项严禁”:严禁变相“掐尖”招生;严禁初高中学校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严禁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违规办理学籍转接......

不过很显然,教育部苦口婆心的公文和禁令是很难抵得过家长们望子成龙的热情和因此而衍生出来的产业经济的力量的。

若上文排名结果均属实的话,那么我不禁好奇,第一时间发布高考统计信息的究竟是谁呢?

网络图片

宁波历史上的状元

从历史上看,关于“状元”的宣传倒是一直很光明正大的,许多状元、进士都列入了各地的方志或人物传。

根据《宁波市志》,自唐代以来直至1905年科举制废止的一千多年中,今宁波市境内共出过进士2432;在扣除整个唐代仅有的4名进士后,宋元明清时期宁波籍进士的地域分布如下:

鄞县、余姚、慈溪是绝对的进士大户,一共占了总数的81%强。宁波府治所在地的鄞县43%的大比例遥遥领先,诞生过余姚四贤和浙东学派的余姚位列第二,而县治一直都在慈城的慈溪屈居第三。

不过,在古代科举时代,余姚尚属绍兴、宁海属台州,严格意义上还不属于宁波。

进士分三甲,一甲中的第一名才是状元,一般每三年全国才出一个,含金量或许比今日的全省状元还要高。

宁波历史上出产的第一位状元张孝祥(1132—1170)是鄞县人。他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参加殿试,被宋高宗钦点为“进士及第”第一名,即状元,年仅22岁。

南宋首都迁至杭州后,全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南移,自然在这个时期,兼具近水楼台之便的宁波便出现了科举人才的井喷式增长,成为历史上进士最高产的朝代。

宁波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状元章鋆(18201875)也是鄞县人,他在1852年被咸丰皇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大清国开国以来的第九十位状元。

如今天一阁里的“状元厅”据说就是由章状元在西河沿的故居迁建而来的;而宁波老字号本帮菜馆“状元楼”,其名字相传就是在章状元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后所取。

关于宁波历史上状元的数量,一直有12位或13位两种说法。后一个版本包括了南宋5位、明朝6位、清代2位;其中鄞县人6位,余姚、慈溪人各3位,定海人1位。

镇海唯一的状元

这里的定海人名叫张信(13731397)。百度百科仅用了寥寥数笔作了介绍:“浙江省宁波府定海人,字诚甫。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读学士。”

1994年出版的《镇海县志》里有个古代人物的名表,列出了张信的简要信息:“明初状元,直声振朝,不承帝意,被诬丧身。”他的籍贯栏里显示为“定海”,后又备注“家舟山,明时地属定海(今镇海)”。但此定海非彼定海也。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吴越武肃王钱镠奏置望海县,旋又改称定海县当时县境仅辖清泉、灵绪、崇邱、金塘四乡,是今日镇海的雏形;而那时的舟山尚隶属于鄞县。

宋熙宁六年(1073),析鄞县置昌国县,又将金塘划归昌国,故彼时定海(今镇海)、昌国(今舟山)二县均隶属于明州府(今宁波)。

洪武十四年(1381),为避国号“明”之讳,朱元璋以境内有定海、取“海定则波宁”之意,改明州府为宁波府。六年后的1387年,又废昌国县,将其并入定海县(今镇海)。此时的定海包括了今日北仑和慈溪龙山等地,疆域达到最大值。

明代宁波府行政区划示意图

康熙二十六年(1687),建名778年之久的旧定海县改称镇海县;次年,又析出原昌国县境另设新定海县(今舟山)——至此,舟山隶属于镇海的时间长达整整300年。

而此时的宁波府下辖鄞县、慈溪、镇海、定海、奉化、象山六县,统称为“宁郡六邑”——这在后来成为划分“宁波帮”的地域依据。

张信高中状元时,定海县治位于今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甬江出海口的城关镇,因此他也算是旧定海县所出的状元。有鉴于此,有些官媒上至今都把张信称作“镇海唯一的科举状元”。

定海状元张信

既然是舟山人,那么张信状元的事迹自然会见诸于舟山本土方志的人物传。据1992年版的《舟山市志》载:

张信(?~1397),字诚甫,定海城关人。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中解元,次年中进士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三年后,升侍讲。时明太祖朱元璋令其左右官员关心国家政治得失,提出治理国家的办法。张信尽力辅助太祖。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由学士刘三吾主考,录取的都是江、浙、闽考生,中原西北考生怨声四起,朱元璋大怒,命张信等六七位翰林复阅试卷。复卷时,有的同僚主张调换几个,以迎合朱元璋心意。张信认为原取无错,坚持秉公办事。于是,更惹怒了朱元璋,惨遭弃市。亲友将其尸首运回家乡,葬于城北,墓前竖有“状元张信之墓”碑。张信博览群书,尤精《尚书》、《毛诗》,写过不少诗文,《定海厅志》录有其诗作《游梅岑》等数篇。

由此可见,定海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虽然天资聪慧、考试读书样样在行,但却缺乏足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反而最终惹来杀身之祸。

1994年版的《定海县志》上,还对张信政治站位不高、把握政治大局能力不强的特征进行了举例说明:

张信(1373~1397),字诚甫,家居城关陶家弄会源桥旁。幼年聪慧,博览群书。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登应天府解元,次年中进士第一。任翰林院修撰。常直谏朝政得失,上下交赞。3年后升侍讲,教诸幼王。一日,偶见杜牧无题诗“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同僚以为此诗有感于唐室衰微。是时,诸幼王奉旨各抄诗一首御览,张将此诗授韩王书写。太祖一见大怒:“为何抄此诗?”韩王答:“张诚甫所授”。太祖由此怀根。三十年(1397)二月会试,学士刘三吾主考,所取52名进士皆南方人。北方官僚谤声四起,说三吾有私。太祖命张等复阅考卷,同僚劝信更换几名,以迎合帝意。张阅毕,认为三吾无私。太祖大怒,说:“此辈皆江南人,是胡惟庸、蓝玉私党。”下令刘三吾戍边,张信等处死,另取61名北方落第者为进士。张死时才25岁,归葬故里,人皆惜之。

由此可见,高分低能的现象或许古自有之。考取功名的春风得意只是一时,踏入社会后的成功与否就是一世之事了。

尽管如此,刚正不阿的张状元虽以身奉公殉职,但从此却为国人留下了一笔科举“南北榜”的政治遗产,舍身为一直沿用至今的高考分省定额录取制奠定了历史基础。

原本在定海老城连接东西大街的地方有座著名的“状元桥”,如今仅剩下一块“状元桥遗址”碑还在舟山一百商店北侧矗立着。不过这座状元桥却早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命名了。

网络图片

或许正是应验了“人从桥上行,状元此时生”的美好祝愿,两百年后,家住状元桥附近的张信果然状元及第。

舟山名人馆内状元桥模型(网络图片)

如今,地方政府在定海东海云廊之巅又建起了状元阁,竖起了状元像。这在中考、高考越来越卷的今天,或许也能成为考生、家长们暂时缓解一丝焦虑吧。

引自定海山官微图片

后记

在《镇海县志》的古代人物表里,张信一栏的上方,还列出了同属明洪武年代的人士乐良,籍贯镇海,乃“状元张信之师,有文名,同案遭诬,死京狱。”

元末明初,回族长寿诗人丁鹤年曾在其《挽四明乐仲本先生》一诗中写到:

斯人嗟已矣,吾道转消沈。文物昭前古,功名困至今

方志人物传把乐良归入了“文人学者”一类,生卒年份佚失,但很显然是镇海本地一位有德之师,或许后来亦受张信事件牵连而冤死京城:

乐良,字仲本,县人。少有大志,好读书,博览贯通。对《春秋》一书更有研究,作文数千言挥毫立就。文宗朱子,师事程端礼,端礼却呼之为老友。元至正间,以贤良被征至京师。既而见元政紊乱,遂归隐于大浃小浃之间,建房数间,偕从弟衍等读书其中,以山水自娱。明洪武初,授县学教谕,以学问和品德表率后进,循循善诱,课试有方,一时俊杰如张信、陈韶等均出其门。时方拓城、修公署,凡碑碣铭记之文多出良手。后被诬冤死京狱。有文集数卷,毁于火。

据上推测,极有可能当年的张信就是从舟山漂洋过海,慕名来到镇海城内的县学堂,拜乐良为师、终成大业的——这与六百年多后,温州姑娘辗转就读镇海中学、一举考取全省状元,竟然是如此的相似!

状元值得被赞颂,不过我一直觉得,默默无闻的大多数其实更需要被祝福。

舟山状元张信石像(网络图片)


秃发奇想
乍看地理,实则历史;貌似历史,皆是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