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澣(浣)奏请唐玄宗:分越州之鄮县置明州,同时将鄮县析为鄮、慈溪、奉化、翁山(今舟山定海)四县。此举在宁波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一举为宁波奠定了未来一千多年行政区划的基本盘。然而,明州政府最早设在哪,却成了宁波历史上一桩最大的悬案。(一)
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后平定楚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会稽郡,今境置为鄞、鄮、句章和余姚(一说西汉置)四县。
汉至南北朝政区未变。
隋时,并鄞、鄮、余姚入句章县,是为宁波历史上最大县境。
621年(唐武德四年)废句章县,以原鄞、鄮、句章三县立鄞州,设治于今老市区三江口,以原余姚县地设姚州(624年仍复为县)。
690年(永昌二年)【原文误,应为:625年(武德八年)】废鄞州,改为鄮县,徙治小溪(鄞县鄞江桥)。
738年8月3日(开元二十六年七月十三日)始立明州,析原鄮县地分置鄮、慈溪、奉化、翁山四县。明州、鄮县皆设于小溪。
742年(天宝元年)至758年(乾元元年)改明州为余姚郡,758年仍复原名。
764年(广德二年)象山县划隶明州。771年(大历六年)废翁山县,并入鄮县,鄮县县治由小溪迁到三江口,即前鄞州治。
809年(元和四年)于甬江口地置望海镇,不隶明州。
821年(长庆元年)明州州治与鄮县县治互易,州治迁至三江口,以后名称虽有变化,但州治一直稳定未改......
对宁波历史了解不多的读者,一定会被上面绕口令般的地名搞晕——秦汉时期就确立的鄞、鄮、句章、余姚这四个古县名,竟然在一千年内轮番做过一遍宁波的代称!
古鄞县在今奉化白杜、古鄮县在今宝幢同岙,两者位于奉化江-甬江以东;句章故城在今江北慈城镇王家坝村,和余姚古城一样都是在姚江北侧。在地形图上标注出上述四个古县县治的大致所在(红色标记)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隋朝时期把大句章县治放在慈城才是最合理的——此地距余姚的直线距离约25公里、距鄮约33公里、距鄞约32公里;而鄮、鄞两地的人口与经济不如西北两县繁荣。
而在唐武德四年(621年),余姚分立为姚州,原鄞、鄮、句章合并为大鄞州之后,据说首次将鄞州州治设于三江口高地(橙色标记)。从空间上看,三江口几乎处于这三县的地理几何中心,从行政管理效率的角度来说是科学的。然而仅仅过了四年,鄞州又被降格为鄮县,并划归为总部设在绍兴的越州所管辖。更为吊诡的是,县治居然莫名其妙地迁到了一个叫“小溪”的地方。(二)
按地方志上的说法,“小溪”位于如今号称“四明首镇”的鄞江镇鄞江桥一带,而据说大句章的县治亦曾设置于此。这一场误会均缘起于一千六百多年以前的那场句章之战。慈城王家坝村附近的句章故城始建于公元前473年,因越王勾践灭吴后“章(彰)伯(霸)功以示子孙”而得名。秦汉至两晋皆为古句章县治,前后繁荣了八百余年。东晋之末的401年,海寇鼻祖、五斗米道教主孙恩率众由浃口进犯姚江谷地,攻破了句章故城。由于此次战争造成的破坏性极大,守将刘裕便将句章县治迁往了“小溪”。“小溪”位于句章故城的南偏西,四明山东麓、鄞江之上游,从地形上看倒是易守难攻(地图中蓝色标记)。倘若刘裕从此就想偏安一隅,躲避孙恩的海寇入袭,在此选址倒也符合逻辑。不过这显然不是“气吞万里如虎”的寄奴的个性。据记载,刘裕“被坚执锐,为士卒先”,在句章、海盐、丹徒等地三克孙恩,由是建立起“南朝第一帝”的历史功勋。句章故城与鄞江镇两地直线距离20多公里。若按现在的导航软件,车行距离也超过30公里。两者之间还隔着余姚江、四明山麓和一个当时仍然广袤无垠的原始莺脰湖(广德湖的前身)。古时没有绕城高速,估计连像样一点的县道都没有。政府若想搬家去“小溪”,估计得先横渡姚江,再雇上一堆车马,绕过一片汪洋泽国;或者先顺余姚江而下三江口,再折溯奉化江、鄞江而上,逆水行舟抵达目的地。在兵荒马乱的东晋末年,这样耗时耗力的举动实在令人不可置信。更何况,当时的鄞江镇根本不具备人口大规模集中居住的条件。2011年至2015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结华先生曾组织人员对鄞江镇做过四年的野外考古调查和勘探。遗憾的是,考古结果并未发现与古代城址相关的任何遗址,基本排除了历史上鄞江曾经设有县级以上治所的可能性。如今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唐代的明州、大鄮县或者隋前的大小句章县均不曾在鄞江镇域设立过州治或县治。(三)
自从明成化年间的《宁波府简要志》和嘉靖《宁波府志》提出“治在句章乡小溪镇”之后,后世志书均因循迁治小溪的说法了。由于当地人约定俗成地称樟溪为“大溪”、光溪即“小溪”,于是明州之初的治所就被设在鄞江了。在我国古代好长的一段时间内,“河”指的就是黄河、“江”就是长江。然而,在山地为主、气候多雨的浙东地区,“小溪”这种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应该不具备如此的专属性吧?上网查阅了一下,发现全国共有78个“溪口村”,其中浙江就占了20个;全国有11个“溪口镇”,其中包括著名的奉化溪口;全国目前还剩三个“小溪镇”,不过都位于外省。若真如方志上所说的“徙治小溪”,也未见得鄞江小溪是唯一的选择吧?——明州成立之初,“慈溪”的命名即是来自于当时县域内的一条“大隐溪”。或许,彼时句章境内还有一处“小溪”呢?近些年,在学界已明确否定鄞江小溪说之后,关于“宁波首邑”——句章故城是否迁治、迁往何处的争议更多,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明州成立之初州治设在哪里的问题,更关系到公元401年至821年这漫长的四百多年间宁波的政治中心在哪里的问题。遥想在击退孙恩来犯的那年,望着残破的句章故城,刘裕一定下了决心要另觅他址建一座新句章城,用以有效抵御下一次的海寇侵袭。彼时甬东尚未大规模开发,宁波需要保卫的大后方是余姚、绍兴这些发达城市。而海寇多由东路的浃口来犯,与其冒险将句章城迁到更接近前线的三江口,不如就近实施重建计划。
城山渡的句章古港是甬江流域最早出现的港口,自战国以降到唐末五代就一直是个军港,是水路集结、向海上进发的重要军事基地。汉武帝时期就曾留下过“上乃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的光辉历史。以港兴城、以城促港是港城宁波历史上每一任地方官的施政战略和重要职责。故而在句章故城—城山渡一带重建一座句章新城,完全符合既要防卫领土又要发展经济的执政理念。(四)
不少学者据南宋乾道《四明图志》和宝庆《四明志》等地方志认为:东晋末年刘裕就已经把县署挪到了三江口一带的筱墙—接官亭一带。但宁波出版社文献出版中心主任沈建国等人通过文献考证则认为:明州设立之初,州治就在今天慈城镇王家坝附近,离句章故城不远。无论如何争议,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入三江口的子城却已成为大家不争的史实。令人沮丧的是,历朝历代史官、方家所口传笔抄下来的国史、方志中,真伪莫辨、谬误百出者时有之,以讹传讹者更不胜枚举。有时看得太多,反而有种不知历史为何物的感觉。中唐时期宰相李吉甫所作的《元和郡县图志》算是留存至今的一部最古老的地理学专著,成书于813年(唐元和八年);而李宰相本人也曾在792年-794年的三年间亲赴宁波工作,担任过早期明州的长史一职。因此,其在官修志书中之述更具有了权威性:开元二十六年,采访使齐澣奏分越州之鄮县置明州,以境内四明山为名。句章故城,在州西一里。若书中所指的就是如今这个慈城王家坝的句章故城,那么这段文字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那时的明州政府机关就设在句章故城遗址东一里的地方!或许,当年在帝都长安做过监察御史的房琯愿意跑来慈溪做第一任县令,看中的就是这一明州首善之县的地位与资源?房琯当年高标准兴建的慈城县城,莫非就是为了安置明州衙门而做的准备?......倘若明州始于慈城,宁波这段悬而未决的历史脉络也许会更加清晰一点:晋末战乱之后,刘裕仍在今慈城句章故城附近划地重建了一座句章城,城外或有一水源曰“小溪”;隋朝,四县合并为大句章,因居中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港口条件,句章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同名县治所在;唐朝初年,行政制度精简化。宁波地区并县为州、又撤州为县,但彼时的经济重心仍在甬西姚江谷地一带。于是,在三江口曾短暂设立的鄞州治被废之后,大鄮县又迁回句章城,便于越州管辖;唐开元二十六年始立明州,宁波即将迎来千年未有之大发展机遇。刚成立的明州政府临时占据句章城内大鄮县县衙办公,新挂牌的慈溪县衙选址落在了慈城城关,而拆分后的新鄮县则顺势而下迁往三江口;由于余姚划回给了绍兴,舟山、象山等地归了宁波,仍设在慈城的明州政治中心在空间上已显得太偏,不便于在更大的州域范围内实施管理;加上宁波平原业已成型、海寇之忧早已解除,于是州治迁往三江口,最终落户子城——从此拉开了三江口和江东大开发的序幕。或许,历史从来就是道判断题或选择题——至于是否能够被证明,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