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丸:破解生冷伤脾顽疾,疗愈脾胃显神通,助脾胃回春。

文摘   2025-01-01 06:30   江西  

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食习惯常常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有时候,不经意间食用了过多生冷食物,就可能给脾脏带来麻烦,进而引发泻痢、肚腹疼痛等不适症状。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款在应对这类问题上有着显著效果的传统方剂 —— 七德丸。


七德丸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因生冷食物损伤脾脏而初患泻痢,同时伴有肚腹疼痛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年轻力壮、气血尚未衰败的人,以及因寒湿之气和饮食积滞导致脾胃不和的患者,七德丸往往能发挥出神效。可以说,它就像是佐关煎这位主将身边得力的偏将,在调理脾胃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七德丸含补骨脂(炒,120g)、干姜(炒焦,30g)、苍术(炒,30g)、台乌药(30g)、吴茱萸(30g)、木香(30g)、茯苓(30g)、神曲(糊丸)。补骨脂温脾肾;干姜祛中寒;苍术燥湿健脾;乌药、木香行气止痛;吴茱萸散寒止泻;茯苓利水渗湿;神曲助消食。可解生冷伤脾致泻痢腹痛等症,助脾胃回春。

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七德丸的组成成分。首先是补骨脂,用量为 120 克,经过炒制后,其性更为温燥,能够补肾助阳、温脾止泻。对于因生冷伤脾导致的脾肾阳虚之泻痢,补骨脂驱散体内的寒湿阴霾,帮助脾脏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


干姜,用量 30 克且炒焦,大家都知道,干姜本身就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作用。经过炒焦这道工序,其温热之性更加专注于温煦脾胃,驱散脾胃中的寒邪。就好比在寒冷的冬天,给脾胃穿上了一件厚厚的保暖衣,让脾胃不再受到寒湿的侵袭,从而缓解因寒邪引起的肚腹疼痛和泻痢症状。


苍术,同样是 30 克且经过炒制。苍术善于燥湿健脾,对于寒湿困脾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它能够去除脾胃中的湿气,让脾胃的运化功能得以顺畅进行,从而改善泻痢的状况。


台乌药,30 克的用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在七德丸中,它主要起到行气的作用,帮助脾胃之气顺畅运行。当脾胃之气受阻时,就容易出现肚腹疼痛等不适,乌药能缓解因气滞而产生的疼痛,同时也有助于其他药物发挥作用,共同对抗生冷伤脾所带来的病症。


吴茱萸,30 克,性热味辛,能够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对于因寒邪导致的肚腹疼痛和泻痢,吴茱萸的散寒止痛作用尤为关键。它可以温散脾胃中的寒邪,减轻疼痛的症状,同时还能帮助止泻,让紊乱的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


木香,30 克,是一味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良药。在七德丸中,木香主要协助其他药物增强行气健脾的功效。它能够让脾胃之气更加通畅,促进消化吸收,缓解因脾胃气滞而引起的肚腹胀满、疼痛等不适症状。木香的香气浓郁,让脾胃的运化工作更加高效地进行。


茯苓,30 克,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在这个方剂中,茯苓主要负责利水渗湿,帮助排出体内因寒湿停滞而产生的多余水分。当脾胃被寒湿所困时,常常会出现水湿代谢失常的情况,茯苓可将这些多余的水分清理出去,减轻脾胃的负担,使脾胃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运化和消化的功能,从而对泻痢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最后,将这些药材与神曲混合,用神曲糊制成丸剂。神曲本身就有消食健胃的功效,能够帮助消化因生冷食物而积滞在脾胃中的食物,同时它还能帮助其他药物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和利用,使七德丸的药效更加显著。


当我们出现生冷伤脾导致的泻痢和肚腹疼痛时,七德丸可以发挥其独特的功效。它通过补骨脂、干姜、苍术等药材温补肾阳、温中散寒、燥湿健脾,从根本上解决脾肾阳虚、寒湿困脾的问题;借助台乌药、木香行气止痛,使脾胃之气顺畅运行,缓解疼痛症状;利用吴茱萸散寒止痛、助阳止泻,茯苓利水渗湿,以及神曲消食健胃,全方位地调理脾胃功能,恢复脾胃的正常运化和消化吸收能力。


在使用七德丸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服用。同时,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脾胃是后天之本,只有脾胃功能正常,身体才能更好地吸收营养,保持健康活力。


中医罗华昌
罗华昌,执业中医师,从医近三十年。观点认为正气虚,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现代人身体出现疾病的主要因素,重视中气和肾气为中心的基础上对各种支气管炎,胃病,肾炎,乳腺增生,盆腔炎,不孕证,风湿,皮肤等疾患擅长,对现代的青壮年亚健康调理也研究颇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