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
在中医的宝库中,中成药以其方便、高效的特点,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22 种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健康、悄悄帮你迈向长寿的中成药。
一、补益类
六味地黄丸
成分: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用:滋阴补肾。常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现代研究发现,它对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肾功能、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对于中老年人因肾阴虚导致的身体机能下降,如腰膝无力、失眠等,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金匮肾气丸
成分: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功用:温补肾阳,化气行水。适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等。现代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属肾阳不足者,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增强身体的阳气,提高机体抗寒能力。
归脾丸
成分:党参、炒白术、炙黄芪、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可治疗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对于长期精神压力大,导致心脾受损,出现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人群,有很好的调理功效。
补中益气丸
成分: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炒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等。在现代,可用于治疗内脏下垂、慢性胃肠炎等属脾胃虚弱者,增强脾胃功能,提升中气。
二、调理心脑血管类
复方丹参滴丸
成分:丹参、三七、冰片。
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重要作用。
通心络胶囊
成分:人参、水蛭、全蝎、檀香、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
功用: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亦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可改善急性心肌缺血程度,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松龄血脉康胶囊
成分: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
功用: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能调节血压、血脂,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调理肠胃类
香砂养胃丸
成分: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醋香附、枳实(炒)、豆蔻(去壳)、姜厚朴、广藿香、甘草等。
功用: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可改善胃部不适,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对于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者较为适用。
保和丸
成分: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
功用: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是治疗饮食积滞的常用药,可帮助消化,缓解因暴饮暴食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
参苓白术散
成分: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功用: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可调节胃肠运动,改善消化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于脾胃虚弱、容易腹泻且伴有气短咳嗽等症状者有较好疗效。
四、止咳平喘类
急支糖浆
成分: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功用: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能迅速缓解咳嗽症状,对风热咳嗽效果显著。
养阴清肺丸
成分: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用: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对于慢性咽炎、咳嗽等属阴虚肺燥者,有滋阴润肺、减轻咽喉疼痛的作用。
桂龙咳喘宁胶囊
成分: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炒)。
功用: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内阻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可缓解咳嗽气喘症状,对风寒夹湿所致的咳喘有较好疗效。
五、其他类
逍遥丸
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薄荷、生姜、炙甘草。
功用: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现代女性因生活压力大,常出现肝郁脾虚症状,逍遥丸可帮助调节情绪,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
乌鸡白凤丸
成分:乌鸡(去毛爪肠)、鹿角胶、鳖甲(制)、牡蛎(煅)、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醋制)、天冬、甘草等。
功用: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是女性调理月经、滋养身体的常用药,可改善女性气血不足导致的多种症状。
牛黄解毒片
成分: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功用: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在出现上火症状时,可及时缓解咽喉、口腔等部位的肿痛。
云南白药
成分:保密方。
功用: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术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是治疗跌打损伤、出血等病症的良药,在创伤急救方面有独特优势。
藿香正气水
成分: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在夏季中暑、肠胃不适时经常使用。
杞菊地黄丸
成分: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用: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对于肝肾阴虚导致的眼部不适,如眼睛干涩、视物模糊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可保护视力。
柏子养心丸
成分: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制)、酸枣仁、肉桂、五味子(蒸)、半夏曲、甘草(炙)、朱砂。
功用: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可缓解因心气虚寒引起的睡眠问题及心悸症状。
天王补心丹
成分:生地黄、五味子、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症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对心阴不足导致的失眠、心悸等有较好疗效。
血府逐瘀丸
成分:柴胡、当归、地黄、赤芍、红花、桃仁、麸炒枳壳、甘草、川芎、牛膝、桔梗。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定处、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瘀血阻滞导致的多种疼痛症状。
防风通圣丸
成分: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炒)。
功用: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对于感冒兼有内热便秘等症状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这些中成药在不同方面呵护着我们的健康,但使用时一定要遵循医嘱,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症状合理选用,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的长寿之路助力。
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弦道》及《华康中医馆》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中医罗华昌,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医罗华昌所有,侵权必究!
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人
免责声明,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目的,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
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播中医药知识
让我们一起践行吧
如果你既不★星标我,又没点赞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统会默认你不需要了解中医罗华昌的相关资讯,最后就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更新推送
200斤体重新冠高热不退中医一剂解除医案!阴 挺 中医医案大量岗梅芦根治高热不退医案!经期头痛中医医案!严重虚烦失眠中医医案!狼疮肾炎胃不舒体力差医案!中药治疗严重眩晕病恢复医案!
大量茯神严重失眠中医医案! 治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有殊功! 为治风眩、风虚、心虚之要药。严重坐骨神经痛中医医案。五年顽固性房事射血精中医医案胸痹心绞痛医案! 龙眼肉,治一切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及血不归脾诸症!小便流白浊医案!妇女产后小便失禁中医医案!脑外伤后遗症致头痛医案!男子淋病中医医案!男子淋病中医医案!老年阴痒白斑医案!胃痞津液亏虚便秘中医医案!胸痹(心脏神经官能症)中医医案!口含二片洋参片治晚上口干失眠医案!肺结节及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病例一个月治愈医案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尿频中医医案。眩晕高血压中医医案眩晕高血压中医医案小儿夏季热医案!小便淋沥不利医案小便淋沥不利医案老人阳强症中医医案。梦遗滑精中医医案。月经推后量少中医医案。
多囊卵巢综合症中医医案玻璃体浑浊飞蚊症中医医案多年胃痞痛中医医案慢性唇风中医医案严重失眠中医医案。产后严重眩晕中医医案口干汗多尿多医案
【中医需要很专业 中医可以很有趣】
关注我们——系统学中医,轻松学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