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创新论坛
正确处理影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组重要关系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
“思政课创新论坛”栏目
张雷
摘要:正确处理立场、观点与方法,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生活向度与理论张力,经典的教学呈现与当代转换,减负与增效等之间的关系,是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的前提性问题。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质量,既需要明确主体、理顺内在关系,以生活化的方式加以演绎,释放其理论张力,又要切进问题、贴近现实、回到经典,让原理说“当代话”,以达至在减负的同时实现教学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教学增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在整个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重形式而轻内容、重道理的新鲜度而轻理论逻辑的推演、整体马克思主义流于口号等问题,是“原理”课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弱化了“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处理好立场、观点与方法,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生活向度与理论张力,经典的教学呈现与当代转换,减负与增效等几组重要关系,是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性问题,也是对“原理”课教学实效性进行学理化研究的必要环节。
一、立场为重,提升问题意识
就立场、观点、方法三者在“原理”课教学中的地位而言,立场是价值之本,是信念的生发地,也是坚守信念的基石;观点是理论支撑,是立场的理性体现和智慧表达,也是立场科学性的基础;方法是观点的外化、实践和应用,是理论解释现实、发展自身的生长点,是实践之本,也是立场的现实话语。如何在教学中正确把握立场、观点、方法之间的关系,事关“原理”课教学的成效。没有立场,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方向和灵魂;没有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就会失去理论和实践之基。因此,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确立“立场第一”的理念,时刻凸显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立场。只有站稳立场,才能经受住考验;只有将立场转化为青年学生的立场,才能从根本上衡量“原理”课教学效果。因此,“立场第一”高于考试、评判等其他一切标准。观点是立场的理性表达,是教学内容;立场要通过观点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树立立场是根本、传授观点是途径、生成方法是关键。立场、观点如果不能转化为方法,必然失去其解释力,没有解释力就没有说服力,就会阻断立场、观点内化为学生认知体系的通道。因此,要以立场塑造人、以观点说服人、以方法打动人。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防止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才能实现“原理”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
在考察“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辩证关系,既要抽象化把握“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理性评估,又要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方法。立场是我们进行“原理”课教学实效性评估的基本视角,立场的坚定程度事关“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长远考量和根本内容。只有将立场进行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衡量,才能全面而长远地评估“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脱离了立场的知识点考核、思维方式运用等都是一种本末倒置,导致实用化倾向和庸俗化结果。观点的正确与否对于“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推进至关重要,观点是一种内在态度的表达,对于青年学生的潜在意识是一种隐性呈现,是衡量“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所不可或缺的视角和方法。注重观点的表达,以及分析观点内在的深层次根源是研究“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尤其在对具体问题的观点表达中,可以作为衡量“原理”课教学实际效果的试金石。方法是促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依托,无论是观点还是立场,都需通过方法的运用和创新实现实效性。对于“原理”课,方法不仅是教学的基本支点,也是课程内容转化为青年学生行动的基本途径。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进而向行为能力的转化,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其双重意义都需要在“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检验中凸显出来,以便构建“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检验机制。
没有立场,无论观点多么光怪陆离,都只能流于形式而失去理论光彩;同样,没有立场的方法论只是中性的工具。失去方向,科学性就丧失根基,真理性就无从谈起,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解释力也因立场的缺失而失去解惑和释义的能力。无立场的知识论、方法论如同空中楼阁,与马克思主义现实化、实践化相违背,很难实现对青年学生认知、信念的有效塑造和正确引领。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原理”课教学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其彻底性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原理”课是一门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授课要以理论的彻底性直面问题,抓住课程教学的根本问题,展现其把握事物本质的理论特性。
“原理”课教学不仅要实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思想武器,指导他们去改造世界,而且要实现“原理”课教师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课程教学面对的重大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提升教学实效性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所有教学形式都不能背离这一基本“规矩”,所有教学改革都不能脱离这一基本原则;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转化为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方法,这一过程需要实践智慧,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继而转化为规律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将精神变成改造世界的武器,进而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问题从来都是公开的,但都难以把握。要把握影响和制约“原理”课教学的根本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提供指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破解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问题理论性的认识,是提升“原理”课教学必须处理的一个基本关系。
二、明确主体,理顺内在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在“原理”课教学中存在着思想主体、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处理好三者的内在关系,对于促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作为思想主体,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并实现思想本身的时代化。这一时代化过程需要不断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脑”和“心”,不断培养新的思想主体,进行新的伟大实践。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教育主体的主导性作用便凸显出来,起到了桥梁作用,发挥着实践化思想本身的功能。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既要去践行思想主体的作用,进行科学理论探索;更要发挥好主导性作用,在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中发挥思想传输和价值引导的作用,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情感互动的统一。青年学生是“原理”课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地位,才能实现“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提升。对于青年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原理”课教学应给予充分认识。只有尊重学习规律、尊重学生主体性作用,“原理”课教学才能有根本性的抓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处理好思想主体、教学主体和学习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才能达成良性互动、长期有效的教学效果。
“原理”课教学既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思想主体的过程,也是教学主体发挥主导性的过程,更是体现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过程。只有不断培养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言说者和发展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不断契合现实,实现对问题的理论化把握,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原理”课教学过程是“原理”课教师主导性的体现,其自身素质、教学能力和情感投入都得以充分展现。“原理”课教师教学主导性作用发挥的程度一定意义上是衡量“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指标,而这一指标通常被其他量化的指标体系所掩盖。在推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过程中,只有将这一主导性有力彰显,才能真正找到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和现实路径。“原理”课学习的主体是青年学生,其主体性作用长期被忽视,“原理”课教学变成了单向性地传授知识,没有实现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使得“原理”课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只有充分发挥好青年学生学习理论并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方式和场景达成知识传承和价值观树立的教学目的,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原理”课学生主体性也是衡量“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是隐性的,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也是显性的,它直接关系到“原理”课教学实效本身。
三、生活向度,释放理论张力
“原理”课教学如果没有生活实践和生活的原初体验所带来的共情和共识,那么势必会失去进行现实教育和现实维度的基础。当然,生活化并不意味着生活本体论,而是一种取向、一种维度和一种视野。生活是全面多样的,具有对“原理”课教学的正效益和负效益。生活化是贴近学生、走近学生,形成情感共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一种资源获取方式,更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方式。远离生活,做离群索居的书斋式课程一定不能取得“原理”课教学的真正实效。这一原则不仅是这一课程本身需要遵循的,也具有普遍适用性。换言之,任何课程的教学都需要融入生活的要素,以此提升课程教学的鲜活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深刻的,同时也是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在现实化、生活化的过程中不断生根发展的,任何将马克思主义只作纯理论的演绎都是片面的,而“原理”课教学尤其如此。这门课抓住青年学生的地方,不仅仅在于理论本身的深刻性,也在于其广泛的生活向度,以理论深刻性来切近现实,正所谓理论越深刻越现实。生活化、现实化既来自“原理”课教学本身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历史经验和形成规律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不断现实化的过程,现实性构成了这一理论区别于任何其他理论的鲜明特质。只有不断关注现实,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理论突破和实践发展,才是这一理论的自然发展史和基本生成逻辑。作为理论现实化的一个环节,“原理”课教学也必然体现现实化、生活化的基因。这一基因传承既是理论本身的逻辑,也是实践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给予每个人的体验是不同的,如何将共同的体验经历进行理论化总结,将深奥晦涩的理论进行生活化的呈现和转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而担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的“原理”课教学也是如此。将生活融入其中,面向现实,是促进“原理”课教学的基本路径之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巨大影响力,已经深刻地浸透到每个人无意间的生活思维之中,其语词、逻辑结构、思维方式都已无形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因此,讲授“原理”课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以理论系统化的方式唤起人们内在的思维记忆。如在“原理”课导论的教学中,以唤起的方式介入青年学生接触这门课的感知心理,必然能让青年学生有一种内在的生成感,从唤起无意识下的思维习惯中找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灵共鸣,对于调动其学习兴趣无疑具有积极效果。又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一个多元专业取向或者零政治经济学基础的本科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抽象的价值、资本等概念以及诸如剩余价值规律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学内容,需要依据长期以来的生活常识和生活体验,以及对经济现象的原初理解。通过生活场景剖析和原有知识的融入,在青年学生习以为常的经济现象中引导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具体感知,再进行生活化和理论化的区别比较,形成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本质认知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从而形成分析经济现象的视角和素养,提 升“原理”课教学实效性。
我们总是习惯于将“原理”课教师个人的专业背景作单向演绎,认为哲学背景的教师更倾向于作形而上的演绎,以超越感性的理念把握来凸显“原理”课的理论魅力;而非哲学背景的任课教师则强调案例、引导、移情、媒介等手段的作用,更希望以器物层面的多样化、形象生动的质感来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然而,这两种倾向在教学中都失之偏颇,应确立“形而中”的定位。教学不同于学术,也不同于技术,其更突出的是“形而中”,要求在其内在一致性上表达理论,不可偏移。理论性太强,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疏远感;理论性太弱,则容易使学生产生轻视感,因而,要不偏不倚。只有围绕课程的核心教学目的,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充分运用多种媒介手段, “原理”课教学实效才能真实可靠。在实践中,有的教师将“原理”课教学变成学术讲座,有的教师将“原理”课教学变成通俗的话剧表演,尽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这种偏斜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对“原理”课教学本身实质的背离和实效性的损害。取自形而中、融通形而上、依托形而下,课程教学才能实,才能有所成效。
四、注重经典,实现当代转化
注重经典,品读经典,发挥经典在“原理”课中的积极作用,是提升这门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这门课独有的课程优势。利用好、发挥好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作用,使这门课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当代青年学生相连接,以视野融合、情境共生的形式实现课堂效果、教学实效的根本提升。
经典的当代教学呈现方式创新,是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载体,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历经时间和实践检验证明了其真理性的基本理论的集合,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原理”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系统化地呈现这些经典著作,对于“原理”课教学而言极其重要。立足于经典进行“原理”课的教与学,不仅能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感,更能以知识化的方式提升青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原初表述,也有理论化或通俗化的表达。这给青年学生认识理论本身提供了不同视角,既加深了青年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对理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鼓励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青年学生阅读原著,实现理论进阶,可以在悟原理中提升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当代呈现对于提升课堂氛围和师生互动提供了一种可以依托的途径。无论是朗读经典还是阐释经典,对于课堂的教学氛围都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升课程教学的严肃性和历史厚重感。任课教师所言皆有经典原著作支撑,势必会提升青年学生对于任课教师严谨治学和深厚学风的尊重和认同。
对经典的解读与经典的教学呈现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进行时代化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需要当代视角,即要将原生态的理论与青年学生的特点进行时代化对接。这种转化的渠道和桥梁之一就是“原理”课的课堂教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当代青年学生的跨时空碰撞,也是师生对话的重要载体,更是青年学生认知历史、感悟原理的体验过程。这一过程通过课堂实现了历史与当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当代青年、“原理”课教师与学生、理论与现实等的交织与融合。让经典作家与青年学生对话,让理论的深厚穿透力与现实的时代问题对接,让任课教师的能动性阐释与青年学生的体验式理解互动,让青年学生真切感受经典作家“是以多么无比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最完善的程度”,这就是经典原著现实发生、发“声”的基本方式。
经典的原生态与教学实践对接需要整体性视角。只有站在现实问题尤其是教学实践问题角度审视经典理论与现实教学之间的关系,整体性规划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现实教学价值,才能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原理”课的现实意义。重视经典及其在“原理”课教学中的作用,不是简单地裁剪经典,让经典简单地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或吸引眼球,或增加趣味等等,这都不是“原理”课教学中注重经典的原初本意。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原生态内容,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需要的不是经典变形,而是经典的创新性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创新,更是理论内容的与时俱进。如果没有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乃至实践创新,时空转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反而会误读或曲解马克思主义经典,引起思想的模糊或混乱。解读经典需要回到经典的原生态中去,准确把握其时代背景、研究对象和内在逻辑以及写作环境、思想历程等。面对当代社会发展以及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将原生态的经典内容进行实质性剖析,从而将基本要义进行当代解读,回应青年学生的现实困惑和理论难题,才是经典进入课堂教学的必然路径。实现这一路径的前提是整体性意识和整体性视野,只有如此,才能提纲挈领、有的放矢,使经典服务教学、教学增进经典,最终实现“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有序推进,进而提升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认知度、感悟力和亲切感。
经典“当时—当代”的转化需要“原理”课教师高度的理论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品读等需要“原理”课教师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更需要“原理”课教师长期的理论自觉和创新意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经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而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运用好这些资源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守正”的基本要求,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读原著是“原理”课教师的必修课,用原著是“原理”课教师的基本功。“原理”课教师既要做理论的解释者,也要做理论的传播者,更要做理论的发展者。“原理”课课堂教学是解释、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平台和渠道,是“原理”课教师展示理论功底和学术才华的重要场所。解读、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需要“原理”课教师长期的理论自觉和教学自觉,这是“原理”课教师自我提升的基本路径,也是锤炼教学基本功的基本方法。“原理”课教师只有坚持原原本本读原著,才能打下经典原著的底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实而不空洞,言之准确而有出处;青年学生才能听得进、听得懂,才能自觉融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和解读中,结合自身实际品其中之义、用其中之法。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才能贴近青年学生、走进青年学生的内心,实现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懂、真信乃至真用。因此,提升“原理”课教师读原著、解原著、品原著、用原著的理论自觉和教学能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从当时到当代转化的基本途径,是进行原著的当代教学呈现的基本要求。“原理”课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的这种理论自觉和教学自觉,不仅关涉“原理”课的课堂氛围营造和师生互动的形成,也关系到“原理”课教学的长期效果,更关系到“原理”课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的实现。
五、良性减负,推进教学增效
“原理”课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高校的低年级本科生,这一群体有着不同专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等多样性的特点,差异性较为突出。如何吸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在形成阶段的青年学生,是“原理”课的基本任务和重要使命。面对网络化、市场化的冲击和多元化发展的青年学生, “原理”课教师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这就需要处理好“原理”课教师减负与教学增效之间的关系。
集体备课、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观摩,对于教师减负、教学增效具有积极影响。集体备课时相互交流心得和好的做法,能够相互启发,无论是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都能起到借鉴和更新知识的作用。同时,集体备课不仅是一个备课的过程,更是一个小型的研讨会,可以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集思广益的解答,起到教学“倍增器”的作用,既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提升教学效果。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对于教师减负、教学增效的作用十分明显。当然,优秀教学资源共享,涉及的可能不只是任课教师本人或教学团队,甚至整个“原理”课教师群体,还关涉教学管理部门、科研部门,需要各级组织进行有序协调,构建资源共享的网站和平台,进行设备、技术的完善;同时还要对资源共享的方式、方法进行规范,形成优秀资源共享的“原理”课教学文化和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既要保护优秀资源提供者的合理利益,也要规范优秀资源享用者的使用方式,建立“原理”课优秀资源共享的良性机制。组织教学观摩,在观摩中思考自身教学的优缺点,以交流互鉴的方式增进教学实效性和提升教学水平,这本身就是以较低的时间成本促进教学的一种途径。
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任务的关系。由于“原理”课的教学对象多元、人数众多,加之需要组织课堂测试、课外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等,使得任课教师课堂教学以外的负担十分繁重,常常将大部分课外时间用于这些琐碎教务中,由此,用于更新教案、收集教学资料、整理课件、学习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如何处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务的关系,是摆在“原理”课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一方面,任课教师要提升自身处理效率,合理统筹时间安排;另一方面,需要技术、体制和经费的支持,如一些非关键性的技术工作可以由一些教学辅助人员完成,可以以课程组的方式安排教学助理,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另外,教学辅助设备的购买、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手段辅助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教师压力和节约时间的作用。
系统构建教师减负的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在减负的过程中实现教学实效性增进。“原理”课教师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既有一般教师减负的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需要系统化的思维,更需系统化的机制构建。把教师的培养、考评、晋升等诸多因素都纳入教师减负的考量之中,简化程序,突出核心,对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和实际工作负荷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减负不是减少任务,而是在任务量超出教师负载能力时,通过减负的方式更好完成已有任务并实现增效。“原理”课教师不仅承担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压力和考核晋升的压力,还有更多如职业认同、教学获得感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原理”课是公共课,是青年学生眼中的“副课”,其被重视程度远远低于专业课。青年学生的漠视和教师付出的非对称性,导致部分“原理”课教师精神获得感较少,质疑自身投入的必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一定程度地减负和减“负”(减少负面情绪)对于增进“原理”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系统的减负机制,一方面能增进“原理”课教师持续投入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对于任课教师的心理也能够起到积极调节作用,有利于“原理”课教师心无负担地投入课程教学。职业认同是教师将工作转变为事业的基本前提,提升职业认同需要综合的制度设计和现实安排,“原理”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更是需要系统考虑。这需要将理论认同、学生认同和现实认同等充分融入进去,在获得感中培育“原理”课教师的职业认同,从而为课程教学注入持续的内驱力量。只有“原理”课教师把“原理”课当作事业来做,其目的性、纯粹性才能真正凸显,教学效果就会自然“溢出”,教学实效性自然也会有所提升。系统构建不仅关涉教师考评、晋升等各个环节,还包括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等诸多方面,需要建构系统化的教师减负体制机制。“原理”课教师减负还应放在思政课教学整体规划中加以考虑。相对于其他思政课,“原 理”课具有理论性强、晦涩、趣味性差等特点,这本身增加了“原理”课的教学压力。因此,各门思政课之间的协调有序,需要在学期安排、课程衔接、师生对话、同行交流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原理”课教师对课程诸环节和思政课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把握,推进“原理”课教学的有条不紊和系统性减负,从而实现在系统设计的构建下“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和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增进。
本文参考文献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