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 光 | 系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教育素养

文摘   2024-12-05 16:31   天津  

思政课创新论坛


系统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教育素养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4期

思政课创新论坛”栏目


亓 光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副秘书长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评估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号:24MLA0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高校思政课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研究”(项目号:2023-13731)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主体,其综合教育素养的提升事关重大。近年来,思政课教师的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但政治信仰仍要强化、理论素养还需提高、师德师风有待完善、“四史”功底要夯实、教育智慧应丰富、实践教学需优化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教育素养需实现从教学素养到教育素养的转变,应具备“大思政课”教育理念、“大先生”教育情怀、“大资源”教育方法、“大视野”教育智慧。同时,要深入分析现状及归因,涵盖政治信仰、理论素养、师德师风、“四史”功底、实践智慧和能力等方面的问题。立足当下,为了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必须明确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的基本路径,包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功底、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培训支持体系以及构建“敏捷型”协同育人机制等,积极推动思政教育产生新的时代性变革。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教育素养;系统提升;协同育人;思政教育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其综合教育素养的提升对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更加全面地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必须着眼于综合教育素养的系统提升。为此,应深入剖析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和现实短板,进一步以党的价值理想为指引,厚植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持续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严把选聘入口关、成长过程关和育人导向评价关,多维发力,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动态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从基本教学素养到综合教育素养: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的必然选择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基石的构筑者。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思政课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也愈发重大。从教学素养到教育素养的转变,是对思政课教师自身能力的更高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教学素养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这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涵盖了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在这里,专业知识是教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需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专业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理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时,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等教学技能的选择与灵活运用对提升教学效果亦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任何一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指出的是,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严格有效的教学管理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现实中,必须打消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善于、不乐意、不愿意”进行教学管理的错误心理,明确良好的教学管理是有序的课堂氛围的基础,以此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近年来,思政课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秉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之原则,深度探究学生认知规律及接受特点,大力推动教学观念变革。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构建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教学交流研讨,建立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的交流渠道,以促进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与此同时,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创新,着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加大对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教学资源与平台的运用,推进思政课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开展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打造思政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融媒体思政公开课,进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当然,必须清醒地看到,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本教学素养是基础性环节,一些制约思政课教师发展的“素养局限”仍亟待攻克,这是影响思政课教师素养持续提升的“硬骨头”。一是教学素养在范畴上依然局限于课堂教学,“大思政课”的“大格局意识”尚未充分显现。这主要体现在,思政课教师仍然更多关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对于课堂之外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关注相对较少。这可能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理解了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有效地运用。二是教学素养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割裂知识传递与思想引领之间的关系,在对高水平的“知识传递”与高质量的“思想引领”的关系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高校思政课的目标必须通过“深厚学理”建构“知识体系”和涵养“立场思想”,防止将“知识”“信仰”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三是教学素养在教育深度上有所欠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仍有待充分实践,部分思政课教师仅仅是在表面上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没有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和意义,更没有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针对上述局限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部调整无法有效应对,必须运用系统思维,从“教学素养—教育素养”的审省中意识到“教育素养”是思政课教师最根本的素养,着力凸显教育素养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一是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程学业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教师要深刻领悟教育的本质,尤其是中青年思政课教师,要跳出“学科生存”的思维,更充分地理解思政教育是知识传递和思想引领的有机统一。应更加重视育人的各个环节,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从“简单平视情绪”向“全面辨析理智”提升,真正实现基于哲理和学理的“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三是教师要对社会发展需求有敏锐的洞察,特别是了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将其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四是教师要对教育方法和手段永葆创新的意识和作为,尤其是在智能化时代,许多看似新颖却已“落伍”的教学方法必须迭代更新,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摆脱认知圈层的自我麻痹,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技术。总之,思政课教师不能满足于教学素养的提升,而应着眼于教育素养的全面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要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贯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首要的就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此,只有清晰地认识思政课教师的综合教育素养,才能更为准确地理解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时代跃升的内在实质。具体而言,应当从思政课教学素养着手,彰显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情怀、教育方法和教育智慧,重点在于锻造思政课教师全面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第一,“大思政课”教育理念的更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一论述深刻指明教育理念乃是教育素养的核心要素,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及教育成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思政课教师务必深入领会并坚决贯彻这一理念,真正将其融入自身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当中。特别是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当坚定不移地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使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别以及发展诉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当教师讲授偏重“历史”属性的问题时,应该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发展的艰辛和民族复兴的使命;而在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时,则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智慧”的深度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综合辨析能力,由此打破学生的“预设认知”,激发思考的挑战性和“认知反差”,切实落实“大思政课”理念,使学生在生动的现实情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大先生”教育情怀的深度拓展。教育情怀乃是教师对于教育事业所怀有的热爱以及执着不懈的追求,它是教育素养在情感方面的具体体现。思政课教师理应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强烈的传道情怀以及广博的仁爱情怀,凭借真挚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思政课教师要真正具备深厚的教育情怀,不仅要真心信奉马克思主义,而且要真情实意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真诚有力地与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教育的真正内涵。作为思政课教师,更需要关怀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不同专业、不同爱好、不同性情学生的特点,协助学生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和困扰。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教师要以充沛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第三,“大资源”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方法作为教育素养的实践体现,对教育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优劣直接决定了教育目标能否顺利达成,以及学生能否有效地获取知识、塑造价值观和提升能力。思政课教师必须持续致力于教育方法的创新,积极且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特别是在日常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当高度重视隐性教育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思政课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成长道路。同时,借助精心营造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和思维方式。此外,思政课教师还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平台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地拓展教学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四,“大视野”教育智慧的培育。B.A.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性来选择那唯一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教育智慧是教育素养的高级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为教师在应对复杂教育情境时的应变能力和创造力。这种能力是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敏锐的洞察力至关重要,他们需精准捕捉学生细微的思想变化和心理波动;深刻的判断力使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剖析学生问题;果断的决策力可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迅速作出恰当反应,采取有效教育策略和方法。同时,思政课教师必须注重自我反思,总结自身教育行为,发现不足并改进,及时优化教育方法和策略。应当承认,思政教育中各种突发状况难以避免,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巧妙化解矛盾冲突,引导学生回归正确轨道。在各种复杂教育情境中,思政课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正本清源、多维思考、有效归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构建全面、客观、深入的思考模式,从而提升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核心素养不仅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更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认识到,不少思政课教师对综合教育理念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实践欠缺。为此,必须进行更加具体的“短板自省”,呈现真实境况,深化归因分析。

二、从“基本常态”到“短板自省”:思政课教师教育素养的现状及其归因

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教育领域中须重点关注的重要议题。审视其发展历程,能够发觉存在从“基本常态”向“短板自省”转变的现象。这种变化以及相关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既与教师自身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也受到外部环境和教育体制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原因,进一步明确方向,为思政课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和正确引导。

(一)必须持续增强政治信仰的坚定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必须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信仰。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政治信仰方面仍存在一些有待加强的地方,底气和自信或多或少仍有不足,在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客观上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首先,部分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这导致他们在课堂上难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无法清晰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和意义,更难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需要思政课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钻研。如果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论和发展历程缺乏深入的理解,就很难在教学中准确传达其精髓,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其次,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激烈碰撞,多元价值观的思想影响力“波浪式生成”,必然带来一定的“信念”冲击。特别是网络空间的错误思潮“变换形式”,更加隐蔽地甚至以“学生看得懂、老师看不懂”的“圈层”表达方式持续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此,如果思政课教师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辨别能力,就容易受到干扰。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一些不良信息和错误思潮在网络上传播迅速,容易对学生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能力,及时发现和抵制这些错误思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和动力,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导致其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难以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需要。一些教师不关注时事政治,不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无法及时将新的思想和观点融入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说服力。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事实证明,“思政课教师只有坚守党的价值理想,才能真正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才能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身体力行,用心讲好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社会要营造尊重思政课教师的氛围,支持他们的工作。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必须真正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毋庸置疑,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思政课教师“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的基石。它不仅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构成,更是决定教学成效优劣的核心要素。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教师难以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然而,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在理论素养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知识体系的不完备使得他们在教学中无法全面、深入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理论更新的滞后致使他们无法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理论与实际的脱节,让学生难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生活的强大指导作用。

诚然,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科背景的复杂性制约了部分教师的理论素养。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出身的教师,尽管在各自领域有所专长,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上往往存在不足,他们在教学中可能难以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其次,沉重的教学负担成为教师提升理论素养的阻碍。部分思政课教师不仅教学任务繁重,还要应对各类教学检查与评估,备课时间被大量压缩。而一些高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与支持力度薄弱,导致教师无法及时更新知识体系,难以跟上理论发展的步伐。最后,教学方法的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侧重理论讲解,忽视实践环节。思政课具有强烈的“理论性”,但理直气壮地灌输理论绝不等于心安理得地搞文牍主义,如果思政课教师仅仅照本宣科地阐释理论,而不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动实例特别是新时代伟大成就进行剖析,必然会导致课程枯燥无趣,学生自然难以领悟理论的“真正魅力”。

实践证明,“拥有较高理论修养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因其浓厚理论兴趣、严谨理论思维、良好理论品位、充分理论自信、坚定理论信仰等生成并散发出强大人格魅力”。为了充分展示这一魅力,思政课教师必须内在地认识到夯实自身理论素养的紧迫性,同时加大对教师的外部支持与培训力度,共同推动思政课教学迈上新台阶。

(三)务必在“养正气”中全力践行崇高师德师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引领学生构建正确道德观的重大使命,理应率先垂范,凭借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学生。道德素养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是极其关键的素养,与他们的职业形象和声誉紧密相连。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在道德素养方面仍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诸如职业道德观念不够坚定、自律性亟待强化以及人文关怀的缺失等。

经过实际观察分析,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认同感较弱,缺乏投身教育事业的荣誉感与使命感。这样的消极认知致使他们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欠缺主动性和创新性。部分教师认为思政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自身工作的价值难以充分展现,从而产生消极怠工的不良情绪。其二,当今社会风气纷繁复杂且多变,部分思政课教师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进而出现职业道德观念淡化、自律性变弱等情况。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一些教师过度追求个人利益,将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置于脑后。其三,部分高校针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过于看重科研成果,而轻视教学质量与道德素养的评估,致使部分教师在追求科研成果的过程中忽略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某些高校在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中,主要依据科研论文和项目,对教学效果和道德表现的评价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当然,为了更出色地发挥思政课教师的育人功能,教师自身需要强化职业认同感,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应当健全追踪评估体系,推动思政课教师持续提升道德素养。

(四)必须不断强化“四史”功底

“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在现实中,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确在“四史”功底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党史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脉络的了解不够清晰全面,在教育教学中难以做到生动且准确地发掘“四史”故事的精髓,无法揭示其中的智慧和力量,因而难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其精神内涵。久而久之,势必会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点。其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对“四史”的学习缺乏深度和广度,未能进行系统且深入的研究。仅仅是简单地翻阅相关教材和资料,没有深入挖掘历史细节,也未能总结历史规律。其二,一些思政课教师在“四史”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缺乏创新和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致使学生对“四史”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欠佳。其三,部分思政课教师自身缺乏对“四史”的实践体验,无法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融合。这导致他们在教学中难以引导学生从实践角度理解“四史”,无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四史”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紧密关联。

显然,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四史”功底,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践体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四史”的魅力和价值。

(五)必须有效提升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思政教育体系中,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智慧对于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更是关键所在。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生动结合,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热点问题时缺乏深度和广度,面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灵活应对。

不难发现,上述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究其原因,一是实践经验的不足与总结的缺失。部分思政课教师实践经验匮乏,难以从实际教学中汲取智慧。新入职教师在应对课堂突发状况时往往束手无策,凸显其经验的欠缺。并且,部分教师教学结束后未深入反思和总结,无法提炼有益经验,致使实践智慧难以提升。二是自我反思习惯和能力的缺乏制约着教师的发展。部分思政课教师无法及时发现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难以有针对性地改进。自我认知的不足使他们难以突破瓶颈,严重阻碍了教育智慧的提升。三是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缺陷。一方面,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不完善,对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和培训不足,导致教师实践经验和能力欠缺,不知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开发利用能力不足,高校与社会各界合作欠缺,无法提供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最后,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标准,教师积极性和动力不足,考核流于形式,无法客观公正评价教学效果。

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汇聚实践智慧,淬炼思想火花”。实现思政教育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需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实践能力,而这离不开教师自身、高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三、从“个体摸索”到“集体破解”: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的可行路径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思政课教师则是支撑关键课程的关键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此为指引,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教育素养,需要牢牢把握五个着力点。

(一)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是思政课教师的灵魂所在,如灯塔般指引着教育行为的方向,深刻影响着教育效果。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无疑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的首要任务。

第一,强化师德教育意义重大。它是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石,能为教师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引领。高校应定期且系统地组织师德教育活动,为思政课教师打造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与交流平台。例如,邀请教书育人楷模举办师德专题讲座,深入阐释师德内涵和重要性;组织师德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分享经验、共同成长。同时,挖掘和宣传身边的师德典型,以榜样力量激发教师见贤思齐。必须强调的是,思政课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表明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第二,完善师德考核机制是关键。高校应建立健全系统、科学、完善的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考核体系核心,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紧密挂钩,形成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考核指标设计要注重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涵盖教学、科研等硬性指标以及关爱学生、团结协作等软性指标。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如学生、同行、领导评价等,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对师德优秀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和优先晋升,对师德失范教师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维护教育领域的清正风气。

第三,加强师德监督至关重要。高校要对思政课教师师德表现进行全方位、常态化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行为作风,维护教师队伍形象声誉。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定期检查评估。畅通投诉渠道,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监督举报,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发现问题速查严处并公开透明,增强监督的公信力,促使教师自觉提升师德修养。

(二)一体推进“两个功底”的整体提升

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四史”功底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犹如一盏明灯,为“四史”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深邃的指导;而“四史”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生动实践和具体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坚实的基础。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具说服力,为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深入推进系统学习与深入研究是提升“两个功底”的基础和前提。思政课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学习。制定科学合理、全面详尽的学习计划,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悟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理论魅力。对于“四史”,要广泛涉猎权威的历史著作和前沿的研究成果,积极参加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和高端讲座,与同行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和思想碰撞。通过系统学习,构建起扎实稳固的知识体系,为教学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持续加强教学实践与反思总结是提升“两个功底”的关键环节。将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是检验和提升教师功底的重要途径。精心设计多样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案,巧妙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调研等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四史”有机融合,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完成每次课堂教学后,及时进行全面、深入的反思总结,客观分析教学效果,敏锐发现不足之处,以便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后,积极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创新是提升“两个功底”的重要动力。积极参与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思政课教师、学者分享经验和见解,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前沿动态。同时,开展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四史”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创新教学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增长点,为推动思政课教学和研究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深化“时代性”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时代性”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高校应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学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高校应引导思政课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求思政课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高校应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贴近实际。案例教学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互动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思维。实践教学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应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和管理,制定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和支持条件,确保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实践教学可以包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考察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对思政课理论的认同感和践行力。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完善优化有效的培训支持体系

培训支持体系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的重要保障,犹如坚实后盾,有力支撑着教师的成长发展。只有完善该体系,才能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培训与支持,全周期服务教师的发展需求。

其一,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是基础。高校要依据思政课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及方式,保证培训效果。新入职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入职培训来熟悉教学环境和要求;有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接受专业发展培训来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可以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培养领导力和创新力。同时,还要关注教师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培训方案,满足其在不同领域和方向的发展需要。

其二,丰富培训内容是核心。高校应丰富思政课教师培训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多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注重前沿性和系统性;教育心理学培训关注教学方法和学生心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紧跟时代发展,让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和提高课堂效能。此外,还可以开展人文素养、艺术修养等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

其三,创新培训方式是重要手段。高校应创新思政课教师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实效性。线上培训利用数字媒介和网络平台提供学习资源,方便教师随时学习;线下培训通过面对面交流和实践操作增强互动体验。集中培训侧重于短期内系统传授知识技能,分散培训则根据教师工作灵活安排时间内容。同时,可以开展校本培训、校际交流、挂职锻炼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五)积极探索构建“敏捷型”协同育人机制

通过提升敏捷型协同治理水平,强化协同育人机制是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教育素养的关键所在。在这里,高校应发挥中心作用,积极主动与各方合作整合资源,推动学科融合,不断建强师资队伍,感知变化应对发展,激发教师积极性。

首先,强化校内外合作是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基础。高校应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加强合作交流,构建紧密关系,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及科研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获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为教学提供实用指导;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平台,增强师生实践和职业素养;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公益活动和社会服务,培养师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全方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其次,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是协同育人机制的核心内容。高校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促进知识体系拓展更新,提升思政课教师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等密切相关。与哲学融合,可以帮助教师领悟思维本质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和理性思考能力;与经济学交叉,可以帮助教师阐释经济现象本质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经济观念;与法学结合,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法治精神实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与历史学交融,可以帮助教师汲取历史智慧启示,加深学生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把握。深度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开拓教师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为教学注入活力和创造力。

最后,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保障。高校应重视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杰出人才、培育青年骨干,打造高素质、专业强的队伍。引进教书育人的优秀人才,可以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培育青年骨干,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创新思维,构建人才梯队,确保高质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强化科学管理和严格评价考核,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其专业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季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重大议题,探索思政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学术理论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