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启 陈金慧 | 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

文摘   2024-09-13 16:42   天津  

思政课创新论坛


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

思政课创新论坛”栏目


代玉启,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金慧,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机制研究”(项目号:2023JDSZKZ05)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命题,“大思政课”立足国家发展、具身社会现实,集整体性与系统性于思政体系建构之中。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应激发基层党委政府的职能动力、高等院校的育人动力、社会组织的自我革新动力、企业的发展动力,提供政策与制度、物质资源、信息资源、舆论安全等保障,促进全方位、多维度教育合作体系的有效建构。通过拓展空间场域推进“大思政课”联动互补、整合丰富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共建共享、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大思政课”全员育人,实现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整体优化,助力课程发展守正创新、课堂育人与时俱进,为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大思政课”;全社会;建设机制




“社会资源入课堂”“以社会资源为课堂”是“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也是促进思政课与社会的深度融通、助推思政课回归“社会母体”、发挥思政课和社会相互验证与激活效应的重要路径。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在党中央、教育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全社会勠力同心建设“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作为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举措,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是“大思政课”在社会场域的纵深化推进,着眼于把培育时代新人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系统审视,将社会各界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融入思政课堂,通过广泛动员和整合各社会主体的育人力量,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拓展了教育视域与教育平台,为新时代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提供了有力支持与重要保障。基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突破以往思政课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感染力与亲和力不够、浸润感与获得感不足等问题,建立健全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协调整合机制、资源保障机制和整体优化机制,为善用“大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保障。

一、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认同度是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全社会对于实现伟大梦想的渴望,以及致力国家强盛的责任,构成激发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梦想动力。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中,不同主体表现出不同的动力。充分挖掘全部社会主体的参与动力,激发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路径。 

(一)基层党委政府:职能动力激发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建设“大思政课”,要形成经纬交织的教育形态,一方面纵向发力,全社会从上至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另一方面横向发力,织就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密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是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首要主体,应将“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建立政策落实和组织考评机制,激发基层党委政府主动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动力以职能驱动为表征形式。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级党委的基本职责,而文化职能、公共服务职能、运行职能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其中。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应不断适应高校思政课改革要求,依托权力机制和治理机制为“大思政课”建设调动最优质的资源、搭建最广泛的平台。同时,将“大思政课”建设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发展规划,细化基层党委政府参与“大思政课”的主要职责,通过政策加持提高基层党委政府对“大思政课”的重视程度,激发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动力,并将“参与作为”和“参与结果”纳入工作考评和绩效考核,以激发职能驱动力与创新活力。 

(二)高等院校:育人动力激发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非思政课教师的独有责任,建立健全职责约束机制和合理奖励机制,激发校内人员主动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是促进高等院校提升育人动力的关键环节。在校内非思政课教师传授专业知识、行政工作人员服务全校师生的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必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标,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不断创新育人机制,形成校内课外教育主体参与“大思政课”的育人动力。高等院校各育人主体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动力表征为创新发展动力、竞争压力动力和社会声誉动力。首先,对于学校各级党组织、行政干部、辅导员等育人主体,各高等院校要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其工作职责范围,并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其次,应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和通识课教师的课堂意识形态审查,并对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师进行合理奖励;最后,应经常邀请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的离退休教职工回校座谈,最大范围地调动各教育主体资源投身“大思政课”建设。 

(三)社会组织:自我革新动力激发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服务效益、实现自我革新,是履行社会使命、适应社会变革、增强组织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应有之义。社会组织通过其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平台,为增进学生学习机会、提升发展空间、促进学校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和保障。第一,新时代新征程,社会理念和价值是社会组织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积极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是促进社会理念价值更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应充分发挥党的思想力量引导和价值观整合优势,担当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第二,社会组织与高校之间基于“大思政课”建立协同发展机制,是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动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与高等院校的协同发展机制,打通各社会组织与教育系统之间的联结脉络,畅通社会组织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渠道。一方面,将社会组织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作为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引入课堂,提升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另一方面,将高校的理论资源和人才资源引入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综合水平提升与创新发展。 

(四)企业:发展动力激发

新时代,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企业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夯实员工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企业,是党领导下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机构,具备参与“大思政课”的前提条件。企业广泛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将优良的企业文化、优秀的行业模范推向社会的同时,也从社会其他领域汲取理论滋养,并助于弘扬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品牌。通过建立健全企业与高校的双向合作机制,摒除部分企业漠视“大思政课”的思想观念,激发企业主动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双方在育人、实践等方面合作关系的巩固,一方面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领域,提升了教育实效;另一方面助力企业不断弘扬和发展企业文化,持续吸引专业人才。

二、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协调整合机制

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涉及多重主体、多重资源,需要进行有效协调整合。“大思政课”之 “大”意味着大格局、大胸怀、大视野,全社会之“全”则包含主体的全员性、空间的全域性、力量的全局性。“大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的互动呈现出“引社会入思政”“引思政入社会”“融思政于社会”的自运行、协同运行和依托运行三种样态,逐步赋予其纵横联动的社会属性。横向维度上,思政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以及社会其他系统之间协调配合、整体联动,从课程、主体、内外三个层级多维立体地展示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协调运行和整体效能;纵向维度上,以思政课程为中心的纵向体系,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耦合、功能互补,形成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多要素有机配合的动力机制和整体优化机制。 

(一)横向协调整合

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应通过各方协同联动,形成课程组织形式双向建构、课堂教学主体多维拓展、课程实现载体创新延伸的育人形态。第一,“三课”联动,价值联通。新时代,“大思政课”作为致力提升思政课质量的一场革命,其特色在“大”、重心在“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是构建“大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根据《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精神,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三课”联动、价值联通的协调整合机制,以“课”为基石,推进课程之间的协调整合,实现课程内部的耦合效应最大化。第二,主体联动,上下贯通。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集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乃至国内外等跨越时空的各类主体、鲜活资源,共同参与“大思政课”建设。为贯彻“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要求,应塑造多主体整体联动、上下贯通,即“四位一体”的整体协同模式。第三,内外联动,资源融通。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不仅要实现参与主体、职责、机制等层面的相互协调,还应积极推动形成校内外联动效应,达成各类主体、各类资源的有效融通。 

(二)纵向协调整合

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过程涉及主体、对象、目的、内容、方法、情境六种要素,应确保各个要素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及整个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第一,各个要素分别有效。一是主体多维延展,将思政课教师队伍范畴拓展至地方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校内课外等多元参与主体。二是对象积极参与,着力调动教育对象的接受意识、唤醒其接受意愿,使“大思政课”所传授的知识内容为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三是目的契合实际,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四是内容系统鲜活,实现“大思政课”内容系统性、科学性与鲜活性的高度统一。五是方法守正创新,善于运用多样化教育方法,在尊重和发挥对象能动性的同时,重点聚焦启发式教学法、实践体验法、互动式教学法,在持续启发、沉浸体验、实时互动中,让教育对象水到渠成收获真知。六是情境有效建构,将“大思政课”建设场域由课堂延伸至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精心构建具有浸润性、互动性和感染性的教育情境。第二,要素之间相互匹配。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分别有效是前提条件,还应保证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同向同行。一是目的与对象匹配。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具体目的,既要立足对象的思想实际和行为实际,又要适当超越予以提升空间。二是内容与对象匹配。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广大教育者要“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大思政课”内容的组织与实施,应适应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充分尊重学生及其成长规律,关注群体特质、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三是方法与主体、对象、目的匹配。“大思政课”实施方法应与主体的素质、思想品德水平、具体教育目标相衔接。四是情境与目的、对象、内容匹配。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应基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构教育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心理共情、行为共振。第三,整个过程协调整合。在单个要素分别有效、各个要素相互匹配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对各个要素进行动态协调整合,生成运行过程的最大合力。一是瞄准对象实际情况。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实际与现实需要,抓住其思想困惑、心理矛盾、行为特点,是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过程运行的起点。二是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教育主体作为供给侧,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内容设计、方法选用、情境创设,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三是调整优化教育过程。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发展性决定了教育过程的灵活性、整体性和长期性,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实践活动应直面教育对象的变化,通过升级教育目的、创新教育内容、革新教育方法、重设教育情境等措施,确保各种要素内部及要素之间彼此增进、高度协同、高效整合。

三、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资源保障机制

“大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增长点,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承载着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发展大势、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涉及多元主体、多种资源,是基于“大思政课”的时代使命和目标,有效牵动全社会建设的主体、要素、资源形成一个有机体,从而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协同联动的复杂系统工程。构建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资源保障机制,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推动思政教育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建设质量。 

(一)政策与制度保障

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政策与制度保障,是整合社会资源、凝聚育人合力的重要基础。一是提供政策支持。教育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资金支持、政策倾斜支持、教师教学激励、教学资源共享、学生参与评价、社会组织参与、教材教辅建设等方式,为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提供明确指导与规范,推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生成长需求的创新性改革。二是形成制度支撑。“大思政课”各项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依托于长期稳定、规范化制度框架的建立。如设立政府或学校内部的专门机构,建立学校与社会合作制度、教学交流制度,设立项目申请与评审制度、奖励制度等,明确“大思政课”责任主体及各方职责、权利和义务,促进思政课程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思政课程不断创新和优化,以实现全社会参与的组织协调和整体推进。 

(二)物质资源保障

物质资源保障是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基础支撑与发展条件。一是完善人力资源体系。通过建立师资储备库、开展思政课教师(专职和兼职)培训、鼓励专家参与“大思政课”讲授等方式,集结思政课教师、专家、学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教学和指导,在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同时,将行业实践和经验融入思政课程,增强教师的引领性和课程的针对性。二是形成财务资源供给。通过政府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材资料购置、教师培训、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社会各界捐赠机制,建立专门的众筹平台等多元化资金供给方式,确保“大思政课”顺利推进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夯实教学资源基础。政府和学校应保障教学设备供给、建立健全“大思政课”教材资料共建共享平台以及统筹协调学习场地安置问题等,以满足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物质需求,保障“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高效运行。 

(三)信息资源保障

信息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全社会参与者之间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共享。一是建设教学信息共享平台,提供用于统一分享和发布“大思政课”建设相关信息的线上平台,包括教学资源、教材、教案、教学视频、教师培训资料等,便于各高校和社会组织获取和利用。二是优化网络学习资源库,创建能够集成和存储“大思政课”在线学习资源的跨区域、开放式网络学习资源库,包括精选教学视频、优质在线课程、学习工具等,为学生提供便捷学习资源。三是促进数据开放与共享,建立定期的信息发布与推送机制、数据开放与共享机制,提供针对学生参与情况、教学评估数据、课程建设经验等便捷交流渠道,以实现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经验互通与智慧共享。四是筑牢信息安全防线,确保“大思政课”建设相关信息的安全与保密,包括用户身份认证信息、信息存储与传输的加密技术等。通过对“大思政课”建设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帮助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舆论安全保障

“大思政课”不仅是课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方式,更是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树立“大思政课”正面形象、加强舆论安全保障,能有效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大思政课”建设。一是建立多元化宣传渠道。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社交媒体等多种载体向全社会传播正面信息,鼓励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积极参与舆论宣传,展示“大思政课”建设的积极成果和社会效益。二是加强舆论引导。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应积极引导舆论,避免负面信息的过度渲染和散播;相关部门应当加强舆论监管和规范,避免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推动舆论传播更加客观、真实和准确,提高舆论公信力;学生和教师应积极发声,让公众更加真切地了解“大思政课”建设的成果和社会影响。三是推动媒体关注。积极引导主流媒体关注“大思政课”建设的发展与成果,以定期发布宣传报道、特别节目、专题访谈等形式增加舆论曝光度,传播“大思政课”核心理念并持续关注舆论反馈,及时改进和优化“大思政课”建设路径。

四、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的整体优化机制

“大思政课”是对传统思政课实践场域的拓展,其精髓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在田野里“消化”书本,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把固定场域的“思政小课堂”和开放场域的“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把深奥的理论学深悟透、弄懂做实。“大思政课”命题的提出,关联学校与社会、课堂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等的视域融合,拓展和深化了思政课的社会维度与现实品格,并在思政课与社会的生态系统中,不断建构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转化机制。全社会参与“大思政课”建设,应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推动各社会主体协同合作、加强共识,形成“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的建设合力,实现教学质量优化与多方资源共享。 

(一)建设“大课堂”:拓展空间场域推进“大思政课”联动互补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是思政课教学活动赖以开展的基本载体。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空间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从整体上突破传统课堂单向度封闭的空间限制,促进思政课空间场域立体化的有机拓展,全面观照学生、精准贴近时代。

第一,善用学校大课堂,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健全思政课课程体系。以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为主干课程,围绕“四史”等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二是推进示范课堂建设。依托“活力课堂”“思政金课”“思政慕课”等,积极培育和推进示范课堂建设,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三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将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英雄模范先进事迹等引入课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各门思政课;将党的百余年奋斗重大成就植根课堂,不断拓展和更新教学内容。四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坚持“八个相统一”,实施思政课教法创优工程,系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实施多样化教学方法,探索实施云课堂、微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综合运用专题式、互动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型思政课堂。五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新教师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互评制度、集中命题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六是优化教学评价体系。改进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建立校领导、教学督导、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参加的多维度综合教学评价工作体系,重视教学过程评价,增加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采取学生评教、学院评教与督导评教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反映思政课教学成效。

第二,善用社会大课堂,发挥社会育人功能,增强“大课堂”实效。“大思政课”的践行主体既包括全体思政课教师,也包括所有教育工作者,还包括全党全社会。社会大课堂是思政课汲取资源、开展活动、检验实效的重要空间场域。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有利于凝聚强大的育人合力、实现广泛的育人效应。一是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统筹,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党委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等纳入教学工作量、纳入实践育人考核,设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二是积极构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推进课内实践、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三位一体”建设,用好生活大学堂,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家庭、企业、社区、网络等运行载体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和元素等,形成具有区域或学校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三是落实实践教学学时学分。严格落实1个学分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要求,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大纲,通过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红色经典主题演讲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领悟理论内涵。四是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逐步建立“随堂实践、基地实践、暑期集中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实践教学模式,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学习、勤工助学、社区志愿服务等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五是建好用活“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健全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群工程,建立集“革命文化、生态文明、科技创新、民生法治、卫生健康”于一体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群;发挥区域地理、文化优势,依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红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建立一批突出党建特色与红色文化特色的实践教学基地。 

(二)搭建“大平台”:整合丰富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共建共享

树立统筹协调的大资源观,打造集建设、学习、交流于一体的多元化资源平台,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应有之义,既有利于弥补校际、城乡、区域间的教学质量差距,推进各地各校思政课均衡发展,又有利于克服传统视域下课程资源的建设局限,实现资源的精细化供给。一是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纪念馆、博物馆、学校是优质资源建设的主体,要围绕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课”进行策划设计、落地实施,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化教育公共服务,用足各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献、红色场馆、红色元素等融入校内课堂、校外课堂和生活课堂,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二是充分发挥品牌讲座作用。依托“马克思主义大讲堂”等品牌讲座平台,邀请杰出人物、知名专家等,面向师生开展讲座,拓展教育教学功能,用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育人富矿,把抗疫斗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伟大实践以及人民英雄、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七一勋章”获得者等感人事迹转化为有说服力、感染力的教育素材。三是打造网络教育宣传平台。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用活数字资源,将“互联网+思政教育”有效结合,创建移动化教学平台、搭建数字化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学习强国、“云上大思政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大学生在线等线上思政课程平台及学生喜爱的各大网络社交平台作用,推动思政课常态化、规范化,提升利用网络平台综合能力。 

(三)建好“大师资”: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大思政课”全员育人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动态更新、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大思政课”思政工作队伍,激发“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是保障“大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是配足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配足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并实行动态调整;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科中遴选优秀教师,培训后充实思政课教师队伍;探索胜任思政课教学的党政管理干部转岗为专职思政课教师的机制和办法,壮大思政课师资队伍。二是建立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完善思政课兼职教师聘用制度,积极聘请符合条件的本校教师、外校教师、退休教师、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思政课教师,承担思政课教学任务。三是创设兼职思政导师队伍。在配足建强专任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各专业特点,积极聘请党政领导、科学家、先进模范、德育导师,以及“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宣讲专家、行业能手、专家学者等,担任“大思政课”人生导师或兼职思政导师开展讲座、报告。四是扩大“大师资”成员队伍。鼓励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成为课程思政的行家里手,成为“大师资”的重要成员;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教师,做到课程思政覆盖所有课程、所有教师。五是强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制定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培训规划,拓展思政课教师培训渠道。六是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优化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指标,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努力培养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


本文参考文献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季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重大议题,探索思政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学术理论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