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历史演进、现实境遇与实践路径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栏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表现及其治理研究”(项目号:23CKS058)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人口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为应对大规模人口带来的问题,中国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以期发挥人口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巨大规模的人口给我国现代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提出多重挑战。面向未来,要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应对老龄化、少子化的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推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建设,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机遇挑战;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征,人口因素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巨大的人口规模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前提,中国必须正视人口问题,充分激发人口优势和潜能,规避人口风险与陷阱,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世界现代化发展新阶段。
一、人口因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演进
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生产行为的主体,是历史发展与变迁的核心要素。人口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因素,人口与经济社会和现代化发展紧密相关,人口规模的大小、人口质量的高低、人口结构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伴随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在中国扎根,形成了中国化的人口理论,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指导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
(一)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催生了相应的人口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人口学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重商主义时期,由于人口规模小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威廉·配第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人口是财富的源泉,主流人口理论主张扩大人口规模。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西欧国家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口过剩”问题随之而来。因此,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人口规模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持悲观态度,创立了人口规模与经济增长负相关的理论。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指出:“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二者增长的不匹配,不可避免地导致饥馑、战争和疾病,因此必须通过“积极抑制”和“预防性抑制”的手段来限制人口增长。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存在阶级与现实的局限性,在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批判中,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逐渐形成。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认为,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是“经济学家的不道德已经登峰造极”的代表,并从竞争关系入手对私有制展开批判,进而达成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人本主义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现代哲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概括了人的历史的四重原初关系:“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繁殖”与社会关系的生产,这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被进一步归纳和概括为“两种生产”的理论,即“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两种生产”理论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奠基。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将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看作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历史在人们的实践中发生变迁,“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人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把握与考察人口与发展的问题,对人口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阐释:人口的生产和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是社会内部分工的物质前提”,人口规模的大小和现代化发展密切相关,“人类的增殖条件直接决定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有机体的结构”。一方面,人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要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就需要充足适量的人口规模作为支撑,人口规模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动态平衡,才能推动现代化进程持续、稳定地前进。另一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人口规模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人需要生活资料才得以生存,人口的生产要以现存的物质资料为基础。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条件不断进步并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够刺激人口的生产,扩大人口规模,并且满足人的需要。
中国作为世界级的人口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绕不开如何释放大规模人口蕴含的潜能这一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多次谈及大规模的人口与中国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实际的人口超过四亿七千五百万”,以此强调人口规模给国家工作带来的复杂性。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进而说明协调各方进行建设的重要性。1956年9月,毛泽东在同参加中共八大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的谈话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人口比重的”,这种情况亟须改变,中国要辩证地发展下去。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急剧增长的人口数量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制约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人口问题成为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现实发展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础上,我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中国化,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行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把人口问题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人口政策看作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1984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是把四个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在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第一步是达到小康水平,这首先需要充分调动大规模人口的积极性,推动国民生产总值的跃升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有效控制人口规模,充分把握人口红利期,实现了人口数量的合理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据测算,1978—2010年,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25%。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中国与世界的人口格局、人口特征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如何延长大规模人口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助推作用,有效化解人口问题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的阻碍是事关国家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针对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时强调,“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显著变化,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红利窗口的逐渐关闭,对人口问题的科学回应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与成效。因此,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需要正确认识并掌握人口与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推进国家现代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规模的变化及政策的调整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22年,中国始终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中国拥有“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截至2022年,在全球238个国家中,中国人口总数高达14亿多,仍位居世界第一,且与除印度外的国家在人口规模上存在明显的差距,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发展的鲜明标签。
从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就实行控制人口的发展战略。197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首次将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尽管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开启人口机会窗口,潜在红利人口规模加速扩大”,在政策的支持下,人口红利加速了经济增长,使“中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在1980—2010年这个典型的人口机会窗口期高达10.1%”。但是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环境有限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在同年被写入宪法。在政策的规定和推动下,中国人口数量增长的加速态势有所放缓。到21世纪,中国总和生育率降至1.8以下,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转向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的质量。
新时代以来,国情的变化和观念的转变促使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一系列的调整。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2011年“双独二孩”政策的基础上,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推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和“全面三孩”,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中国希望通过刺激生育率提高等手段解决人口现存的问题,维持国家人力资源优势。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转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存在惯性作用,当下我国人口规模仍处于扩大态势。从长期看,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始终是中国发展的前提条件,深刻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二、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境遇
“人口规模巨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和平发展与我国国家性质、制度要求是一致的,是我们自主选择的道路。而“人口规模巨大”作为客观事实,是我国的特殊国情,一切的发展都绕不开人口这一显著的要素,都以其为前置条件。一方面,它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建设注入活力,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动能;另一方面,其带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人口规模巨大带给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
人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都离不开“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巨大规模的人口使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成为可能。
第一,巨大规模的人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人口红利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巨大规模的人口使劳动力供给充足。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充足的劳动力和效果显著的人口红利,中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驶入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轨道,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长时间保持着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巨大规模的人口汇聚成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为我国应对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发展拥有较高的自主性和韧性,有助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地发展。
第二,巨大规模的人口造就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城市,城市化进程深入发展促进国家现代化转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提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工业城市,为现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现代化建设积聚了大量资本。规模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人口流动不仅促进国内人口的循环和合理分布,同时也加速了城镇化进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有力地带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升级,为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注入动力。
第三,巨大规模的人口蕴藏着丰富的智力资源,大批高素质人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人力资源,更需要让充足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并产出高质量的智力成果。巨大规模的人口“意味着更加丰富的思想资源,是先进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源泉”,随着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大规模高质量人口的涌现能够凝聚更多智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助推高质量发展。
第四,巨大规模的人口保证了充足的兵力来源,为巩固国防和建设强大军队提供有生力量。国防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大的国防力量需要足够的人口数量作为支撑。巨大的人口规模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有着充足的兵源和充分的后勤保障,有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规模巨大带给中国式现代化的严峻挑战
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并不靠前。无论是资源还是发展,再大的总量在面对14亿多人口时都会被稀释。巨大规模的人口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化,乘数效应让最简单的问题也充满变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是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还有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问题,哪一项解决起来都不容易,哪一项涉及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更多样、更复杂、更广泛的问题使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1.巨大规模的人口使人民内部差距凸显,增加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难度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范围上看,共同富裕强调“共同”,具有普惠性质,要涵盖全体人民;从内容上看,共同富裕重在“富裕”,不仅强调物质方面的富裕,还需要在精神方面使人民达到富足的状态。共同富裕的实现无法一蹴而就,需要在时间上循序渐进,范围上逐步辐射至全体人民。人口众多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口内部存在更多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巨大的人口规模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提出了直接的挑战。如何缩小贫富差距、如何让“先富”带动“后富”、如何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无疑增加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难度。
人口众多为共同富裕带来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发展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在城镇方面,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差距明显。部分城镇只是实现了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但居民生活水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值有差异表明城镇化水平存在虚高的现象,而少数特大城市存在过度城市化的问题。大量聚集的人口使大城市在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资源方面捉襟见肘,大城市病阻碍城市的持续发展,制约现代化步伐。在农村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和不足,使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长期低于城市人口。农村青壮年大量进入城市,直接造成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村大量老年人口面临社会资源投入和保障不足等问题,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克服的短板。在居民收入方面,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1978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71元,到2022年已增长至36883元,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显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相差近1.5倍。此外,我国低收入群体规模并不小,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约4032万人,特困人员469.5万人。如何让这一群体的生活得到保障,对政策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规模的人口使经济成果分摊到个人时被不断摊薄,城乡间、地区间人口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为社会治理和保障提出了一系列难题,使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难度加大。
2.巨大规模的人口内部结构失衡,协调发展存在困难
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而从人口结构看,我国人口存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人口结构的不协调为实现现代化增加了困难。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导致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预期寿命延长,死亡率和出生率双双下降,二者合力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社会步入老龄化阶段。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由于人口总量大,我国虽然不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但却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据测算,2035年前后我国将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与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其次,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具有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发展不平衡、未富先老等特点,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压力和挑战。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意味着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适龄劳动人口规模缩小,人口红利窗口逐渐关闭,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将不复存在。更少的劳动人口需要抚养更多的老龄人口,由此中国将进入现代养老社会,社会负担加重,医疗、养老方面的保障压力增大,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西方现代化是“串联式”发展进程,老龄化往往在实现现代化后出现,而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现代化,现代化进程大大压缩,老龄化与现代化同时进行,这使“未富先老”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社会尚未形成完善的应对举措,规模大、速度快的老龄化进程使社会陷入困境。
最后,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消极影响日益显现。长期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一直高于105,致使人口性别结构失衡严重,并始终得不到有效缓解,直接导致了适婚人口性别比的不平衡。这一现状使人口协调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社会合理有序发展,拖累现代化发展进程。
3.巨大规模的人口对自然和资源造成压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临挑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积累而无视环境问题,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灾难。在工业时代,资源的单向流动导致低效的资源利用率,这种低效利用率与过度的开采不断超过自然的承载能力,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要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系统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兼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对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又使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带领比现在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中国人民在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实现工业化,走向现代化,是中国必须直面的问题。
其一,在我国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环境资源承载力和各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在缩小。巨大的人口规模摊薄了人均资源占有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6。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需求程度以及综合利用要求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这样的现实一方面要求我们节约资源,开源节流;另一方面还需要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二,我国面临多种环境问题交织的局面,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人口规模的膨胀加剧了生态退化的速度,使大气、水体、土壤等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并相互影响。在我国,水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问题严重,平均受灾和成灾面积相应更大,对全国粮食产量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过量消耗资源成为常态,导致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并存,生态系统失调,环境污染严重。其三,人口众多和发展中国家的高速发展需求导致中国的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为践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承诺,中国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4.和平发展实现巨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需要更为坚持不懈的奋斗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充满暴力和掠夺,充斥着零和博弈和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现代化发展新道路,和平与发展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同时致力于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秩序并掌握现代化的话语权。受意识形态、国强必霸等思维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并不抱有积极的心态,拥有巨大规模人口的中国以和平发展的方式实现现代化面临重重阻碍。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和平发展的道路既不依靠向外殖民扩张,也不让渡国家利益,不让发展成为依附的结果,“想发展就要靠自己苦干实干,不能寄托于别人的恩赐”,这在客观上加大了中国发展的难度。体量小的国家往往可以通过较短的时间,利用资源、科技等较为单一的优势,快速实现跨越;但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则需要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凭借扎实的努力和全体人民的不懈奋斗,向着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迈进。
三、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人口问题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密切关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认识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的前提下,需要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将人口发展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利用人口优势,强化人口机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作用;立足自身,正面迎接挑战,规避和化解人口问题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风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一)坚持党的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中国式现代化前进的方向。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前提下,如果不能将人口资源有效整合,那么再多的人口也是一盘散沙,无法对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甚至会分散发展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归根结底要激发14亿多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促进巨大规模的人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时代新征程,只要每个人立足自身岗位干好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再推进一步。因此,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创造伟力,充分激发14亿多人民的力量,让规模巨大的人力资源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要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注重在经济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照顾弱势群体诉求,解决收入差距问题;通过疏堵点、破难点、治痛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 题。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国家战略
当前,我国既面临人口众多的压力,又面临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挑战。准确把握人口变化的趋势特征,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人口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对于谋划好人口长期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由于我国生育水平持续走低,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不婚化和家庭小型化日益显著,促使老龄化、少子化成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的显著特征。基于此,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国家战略,对我国人口发展作出长期的战略安排。
为应对当下人口结构现状,国家迫切需要聚焦养老与育幼两个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织牢“一老一小”的民生保障网。在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的同时,注重发挥老年人口的潜在人力资源优势,实现老有所为;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实现幼有所育,推动劳动参与率和生产率的长期稳定发展。第一,针对老龄化问题,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市,可以通过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提高低龄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这既能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来源,也对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起到正向作用。在农村,面对更加显著的老龄化趋势,要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同时,为农村老年人口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使农村老年人口能够“老有所为”,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动力。第二,要挖掘老年人口蕴藏的经济潜力,打开银发市场的发展空间。老年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促使其消费潜力持续增长,银发群体成为推动“银发经济”这一新经济业态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要充分激发老年群体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把握时机,因势利导,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实现国内消费的扩大、老年人福祉的提升,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第三,针对少子化问题,扭转低迷的生育意愿,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在社会弘扬生育文化,提高适龄生育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生育的自觉性;推进性别平等,保障妇女就业权益,提高女性生育意愿,实现可持续的适度生育。第四,构建更加完善的生育支持体系,引导生育水平提升。实现生育率的抬升并不能只要求速度,面对人口这项慢变量,要通过织牢就业、住房、教育等多方面的政策网络,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数字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生产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有所下降,但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卫生事业改革创新。
第一,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受教育水平是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人口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高度重视教育强国建设这一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才智力优势,充分激发巨大规模人口蕴含的智力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真正落地,让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实现良性互动循环。第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我国有着数量可观的劳动力,但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仍是稀缺资源。要依靠教育和科技提升人力资本,推动知识阶层崛起,通过稳定劳动参与率等手段,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有利于广义人力资本形成的消费—创新效率补偿的良性互动机制”,“努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力量的中产知识阶层不断扩展并得到经济与社会激励”,以推动国家现代化的成功转型。第三,深化卫生事业改革创新。人口的身体素质好坏是能否发挥人口质量优势的重要因素,提升14亿多人民的健康水平与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紧密相连,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为广大老百姓健康服务。”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动人口健康水平迈上新台阶,不断延长人口预期寿命。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基本职责,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改革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将健康理念融入各项政策,补短板、强弱项,把人民健康福祉提高到新水平。
(四)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党的二十大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第一,发展新型城镇化,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由于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大、范围广、时间持续,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城市化的特征,因而要摒弃粗放扩张、人地失衡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创城镇化发展新道路,使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第二,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现代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一定意义上讲,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要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重要抓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第三,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在数量上达到城镇化、现代化的标准,更要在质量上实现真正的发展。要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助力人的现代化发展,从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协调发展的维度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要充分发挥城市人口集聚的规模效应,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同时促进创新成果产出和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为思想交流和知识传播开辟道路。针对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既要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要切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让进入城市的务工人员真正融入城市,充分发挥城镇化在现代化中的显著作用。
(五)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巨大的人口规模不可避免导致资源和环境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为了能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新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内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现实出发进行考量和布局。
现代化国家的建设需要有物质的支撑,环境与资源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因此,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第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通过统筹资源、汇聚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实现标本兼治。第二,理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激发生态环境中蕴含的能量,塑造发展新动能,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蓄能。第三,践行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达成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局面。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明确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用制度规范、引导、约束各类开发行为,避免人口众多的现代化发展对生态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要顺应时代、放眼世界,积极履行国际生态保护义务,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
总之,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口因素是影响现代化成败的关键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我们要充分把握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的机遇和挑战,采取科学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充分激发巨大规模人口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扎实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极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之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