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创新论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升的挑战与策略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4期
“思政课创新论坛”栏目
摘要: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是对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面临着教育理念、发展思路、业务素养、制度保障等方面的现实挑战。当前,强化落实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教学理念,将对接和服务社会纳入硬性制度规定、基于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提高教师业务素养、聚焦社会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面向社会生活加强实践教学等举措,有助于科学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助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升策略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这三个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因素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重视”必然提出“适应”与“做好”的要求;“适应”与“做好”是对“重视”的全面回应;“适应”对“做好”具有充分必要性的影响,是判断“做好”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适应”能够产生“做好”的必然结果,“做好”的高校思政课必然是“适应”的高校思政课。换言之,“重视”和“适应”同为“做好”的必要条件,“做好”是“重视”与“适应”的指向目标。只有“重视”“适应”“做好”三者有机统一,才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随着新时代党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对办好思政课的制约影响也愈发明显,需要加以密切关注,深化针对性分析。
一、提升社会适应性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世界是一个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有机整体。一种事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条件,才可能得以存在,获得发展;反之,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新时代,基于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总体认知,党中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思政课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小系统的社会定位,以及对高校思政课建设要适应社会的强烈期许。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这提出了新时代要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明确要求。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即高校思政课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利用社会条件实现自身发展的特性,集中表现为高校思政课对国际发展态势、国内发展态势、学生发展态势的适应性三个方面。当前中国的发展是在开放世界格局下的发展,是世界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提升高校思政课对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适应性两方面。新时代实现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必须根据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学生实际的变化,不断寻求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设定重组,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
(一)提升社会适应性是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和讲活“道理”的内在需要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毋庸讳言,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但是,这种政治性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强调,而是以学理性为基础、与学理性有机统一的政治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思政课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实现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是生发于实践、落脚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的科学理论。讲好马克思主义,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必须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具有强烈社会适应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只存在于书斋里的学问,而始终是密切关注社会变迁、深刻回应社会问题、坚定指向建设人类理想社会的具有强烈社会适应性的科学理论体系。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社会适应性的明证。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才是真讲马克思主义,讲真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提升社会适应性是高校思政课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路径。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尤其是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并不是直观再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内容体系,而是以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方式对其进行重新编排,以使其更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要求。这个绝对必需的重编过程,又不可避免地使马克思主义更多地呈现为抽象的宏大的理论表达,而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鲜活的动态的社会适应性特色。高校思政课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不仅要以历史为据,重现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社会适应性;更要以现实为据,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使成体系的相对稳定的理论与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国家发展、学生生活实际相呼应、相印证,才是真给学生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真让学生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提升社会适应性是强化高校思政课社会服务功能的有力保障
是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思政课的存在价值,因此,高校思政课必须具有社会服务功能。但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程度与其社会适应性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是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必要前提。当今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态势,相较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的中西方国家发展状况,已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当今的大学生所承担的历史发展责任,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的无产阶级所承担的历史发展责任相比,也发生诸多新变化。如果高校思政课不能采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来设置课程体系、改进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就难以真正发挥自身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是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结果。随着高校思政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助推社会发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成效不断提升,社会对它的重视程度一定会不断提高,并为其提供更好的社会发展条件,思政课本身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即要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考量思政课的价值和效益、谋求思政课的发展。这实际上要求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政课的社会服务功能。换言之,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必须紧密结合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系统需要,贯彻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坚定地把提升社会适应性问题当作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标,深深植根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注重将亿万伟大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作为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素材,真正保证高校思政课的社会服务功能得以不断强化。
(三)提升社会适应性是建构“大思政课”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中央基于对人才强国战略的准确判断、对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的科学谋划、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的整体统筹,提出了“大思政”理念。“‘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构建“大思政课”格局,要求打造与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大改革相联通、与中国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思政课课程群。“大思政课”之“大”,要求高校思政课体现社会大格局、具有社会大视野、善用社会大资源、汇聚社会大能量,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人才。所谓体现社会大格局,即要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大系统中理解高校思政课自身小系统的发展。所谓具有社会大视野,即高校思政课应该同时具有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实践视野,能够映照古今变迁、纵览世界全局、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以此展开教学和实现发展。所谓善用社会大资源,即高校思政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正确的政治导向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材文本,全面开发、系统融合、协同应用各类社会资源,推动高校思政课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保证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温度以理论深度为基础,其理论深度以现实温度为归宿。所谓汇聚社会大能量,即高校思政课在肯定和坚持思政课教师的育人主体地位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不局限于课堂教育教学,协同使用多元社会主体力量,将教学场域拓展至社会生活空间,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不断激活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发展活力。综言之,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是建构“大思政课”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提升社会适应性是增强高校思政课育人成效的战略选择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育人成效的根本体现在于:培养出能够真正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人成效以教学成效为基础,这要求后者不仅要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更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来激励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大学生正处于心智逐渐成熟、关注现实社会、富有生活激情的成长阶段,他们是沉浸在互联网络中、富于平权意识的新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的教育和引导,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拿着教材宣讲、拿着文件宣读的高校思政课不可能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难以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只有提升社会适应性,高校思政课才能真正以契合大学生精神成长过程特点的方式,与大学生同频共振,有效引导他们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和广阔复杂的社会变迁中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科学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进而在行动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共产主义事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综言之,只有提升社会适应性,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的历史使命;同时,社会适应性的提升,又能使高校思政课获得更为有利的社会环境与资源支撑,促进高校思政课自身的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面临的现实挑战
新时代已然提出了高校思政课提升社会适应性的现实要求,但高校思政课响应这一要求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挑战。
(一)教育理念层面的挑战
严格来说,“大思政课”理念内在地蕴含着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理念。但是,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映出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理念既有待加强,也需进一步落实。主要表现在:其一,对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内涵理解有待深入。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是立足社会发展实现自身发展与以自身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前者是强调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直接目的,后者则是强调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根本目的。两者都指向要将高校思政课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之中加以理解。但在实践中,高校思政课体系内部仍存在自说自话,程度不一地忽视甚至脱离社会发展状况和学生发展状况,预设高校思政课的发展策略的现象;或仅将社会发展状况视为一种教学资源,出现将社会发展置于高校思政课的发展之中的倒挂现象。其二,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把握尚需明确重心。高校思政课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搭建立德树人的质量保障体系。其中,掌握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塑造价值是归宿。但在实践中,一些高校思政课仍然以达成知识性目标为教学过程重点和教学考核抓手,以“成绩”为本位,过于偏重教书意识,无意中挤压育人意识。其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仍需深入推进。“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不仅要体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程的内在联系,还要突出不同学段思政课程的特殊性,由此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发展、效率提升。但在实践中,高校思政课与高中思政课的跃升式衔接尚不明显,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趋同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折损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的社会适应性。
(二)发展思路层面的挑战
值得肯定的是,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中,为了增强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各级主体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培养、集体备课、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大量的努力。在课程设置上,当前的高校思政课采用了“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程,与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的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各校结合自身实际开设的选修课程协同发力,共同推进了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架构的重组。在教材建设上,与时俱进地推进国家统编教材体系的丰富完善;在教师培养上,专业化、年轻化、科学化的师资队伍持续壮大;在集体备课上,各级别纵向深入、“大中小学一体化”横向联动的备课活动日益增加;在教学方法上,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案例式、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教学不断创新发展。这些举措充分表明了高校思政课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坚定立场。但是,以上举措发力一方基本上仍是党和国家、思政课教师等,学生这一需求端的改革动力在提升社会适应性问题上尚未被充分激活;社会力量的供给端的改革动力,在提升社会适应性问题上尚未被充分利用。因此,在严格意义上这仍属于“高校思政课小体系内部的供给端”的努力。而且在高校思政课小体系内部供给端中,教学评价的指挥棒功能在提升社会适应性问题上还未能彰显。由此可见,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思路仍需进一步拓展。
(三)业务素养层面的挑战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作为思政课关键育人主体,在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问题上肩负着重要责任。但从实践来看,其业务素养仍有待完善。这具体表现在:其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仍有待提升。多数教师能够按照教材体系的逻辑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但有些教师在辨别哪些是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而实质是反马克思主义或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观念,哪些是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名目而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思想和观念等问题上仍然存在困难,导致难以明晰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到当代、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难以科学回应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难。其二,部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素养仍有待提升。忽视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以一份教案应对所有专业、所有年级,以多媒体课件代替纸质教案,而对日益发展的数字化设备、软件平台敬而远之,以教学纪律为借口忽视学生的话语权,相对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等现象的存在,这表明有些教师在如何与时俱进地组织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有效教学活动方面仍然能力不足。其三,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社会素养仍有待提升。必须看到,虽然仍有部分思政课教师满足于坐而论道,不自觉地在课堂中筑造独立世界,但越来越多的教师正以开放的心态推进高校思政课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然而,这些积极探索教学实践的思政课教师中的大部分,仍困扰于社会资源掌握数量不够,社会资源开发、整合、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
同时须看到,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实际上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2021年11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明确指出,新时代的思政课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高校党委、行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学生处、团委、宣传部来共同建设。但从具体实践来看,相关主体对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作用机制仍存在认知不清、施力不准等一系列问题。
(四)制度保障层面的挑战
科学完善的制度建设能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虽然国家重视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问题,比如提出“大思政”理念、推进构建“大思政课”格局、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丰富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等,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政策设计。与此相应,鲜见高校对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针对性制度文件,不同职能部门之间针对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总体设计和资源整合的具体机制尚待健全。这具体体现为,一是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欣赏、闭门造车,缺乏必要的教学反思;二是高校思政课评价机制整体上仍是“唯分数论”占主导;三是高校思政课与社会资源的联动机制有待完善,较为常见的校社共建协议虽然很多,但真正的校社共建活动开展却极为有限;四是虽或多或少树立了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正面典型,但通常无明显激励,对做得不好的行为也无惩罚,使正面典型难以真正产生示范引领作用。
三、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策略
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总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解决问题、创造历史。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协同攻关才能取得实效。当前,必须强化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教育理念,以高校及高校思政课建设本身为主要抓手,科学借助多主体多形式多层次的有效合力,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
(一)将对接和服务社会纳入硬性制度规定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只有将对接和服务社会纳入硬性制度规定,推进高校思政课提升社会适应性建设实现制度化、系统化和常态化,才能真正落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教学理念,使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问题的地位和作用真正得到保证。一方面,加大整体布局力度,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供宏观指导。其一,各高校要站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高度,在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加强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制度设计,使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督察推进、考核评估都有据可依。其二,鉴于社会变化的永恒性和高校思政课自身的发展性,各高校还必须重视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调研机制,为进行相关设计提供可靠的动态的依据,确保整体设计能够与时俱进,提升宏观布局和整体指导的精准性。其三,各高校要通过与政府、社会各部门的联动,增强社会支撑与参与力度,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供基础支撑。例如,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与学生专业课学习、实习、见习、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统一考虑,进一步加强和延伸高校思政课与区域发展、学生发展的联系节点;出台政策激励并保障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支持高校思政课建设,确保思政课对接、服务和融入社会的渠道通畅便捷等。其四,各高校要加快出台相关鼓励性支持和引导政策,助力形成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氛围。包括以政策支持各主体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积极探索,明确对主动推进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主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政策引导各主体明确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方向,帮助各主体明确哪些是一定要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哪些在做的过程中是要特别注意风险管理的等。其五,各高校可尝试确定若干个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发展示范点,给予政策和经费等支持,推进其持续发展,发挥其对全校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各高校要压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主体责任,将主动对接和服务社会作为思政课“硬任务”和“硬指标”。各高校要统筹各主体责任,明确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督察推进、考核评估等工作具体由哪些部门、哪些人员负责;负责的部门和人员如何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等,实现有机分工。其一,学校党委、各级教学教辅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在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责任,要将在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问题上的“能为和所为”作为其质量评估、年度考核、职称考核等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二,在由多门课程组成的高校思政课程群中,要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寻找其社会适应性的不同着力点,防止一哄而上,杜绝重复建设,争取形成有序合力。其三,努力推进发展性的主体责任建设。坚持追求主体责任的根本在于促进主体发展的理论。一定做到有成果则奖励、无作为则批评;努力做到针对失误有弥补之途、针对不足有改善之法,以“主体责任”为抓手将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落到实处。
总之,各高校要持续完善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专业化运行体制机制,最终形成“顶层设计优、统筹推进好、协同联动强、合力运行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力保驾护航。
(二)基于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提高教师业务素养
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主要主体,必须具备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学素养、社会素养等,从而能够立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如果脱离了高校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适应性就不再是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同时,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提升,意味着高校思政课要与中小学思政课有机衔接,体现思政教育的循序渐进要求和阶段性特征;与课程思政连接,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与“三全育人”连接,使思政教育与育人工作辩证统一;与就业选择和创新就业连接,使思政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人生发展有机融合。如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还需要拓展知识领域和学科视野,在专业性基础上增强广博性,以广博性厚实专业性基础。
基于专业性和广博性的统一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必须突破将高校思政课教师视为孤立的藩篱,充分利用社会条件,动员起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教育群体等的整体力量。其一,借助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级各类的、线上线下的培训会和研讨会,利用各种平台及技术,推进教师对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的持续学习、终生学习,提高其启智明理和铸魂育人能力,练就其适应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过硬本领。其二,借助国家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契机,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课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相互请教与深层互动,形成教学共同体。其三,借助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梯队力量,形成优势互补。年轻一代精力旺盛、专业化程度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但社会资源掌握量少、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相对弱;年长一代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但通常具有相对丰富的工作经验,拥有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两者之间协同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三)聚焦社会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也是提升其社会适应性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要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趋势,在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话语、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与社会元素的衔接,确保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其一,在教学目标上,要在坚持知识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重要性,并明确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指向不仅是社会的历史发展需要,更是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其二,在教学内容上,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互映照,多视角讲清“两个大局”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讲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和世界历史意义。其三,在教学方法上,尊重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中小学段历史积累,注重契合大学生精神发展过程特点,紧密结合大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需要,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使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其四,在教学资源上,紧紧围绕新时代,把握新形势,借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坚持吸收社会为思政课提供的源源不断的丰富资源和鲜活素材,广泛采用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教学案例。其五,在教学话语上,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谨性,又要体现青年一代的活泼性,紧密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及各专业发展走势,不放弃立场、不回避问题,实现激浊扬清、立破并举、解疑释惑、析理明道。其六,在教学评价上,将社会适应性问题作为重要指标,丰富评价主体组成,充分利用现代数智技术,丰富评价方式方法,实现多主体评价相互映照,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增值性评价有机结合,提升对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提升的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四)面向社会生活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政课推动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的重要窗口,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社会适应性的重要着力点。其一,坚决纠正实践教学中的形式化问题,提高实践教学“含金量”。各高校要严格实践教学课时要求和管理要求;教学管理和教辅部门要规范实践教学手册;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扎实参与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具体体现在: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尊重学生学习差异,开展针对性实践教学指导;注重收集学生实践教学反馈,持续优化后续实践教学环节等。其二,采用多种方法,使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能真正深入现实生活。要充分借助教学共同体的力量,与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结合,采用实地参观、课题调研、数字化平台等方式,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数字化实验室、软件平台等开展实践教学。鉴于大规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存在可能影响实践单位的正常生产、学生安全风险等问题,要大力在实践教学中推进运用数智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减少实践教学的风险性。教师可以在学校的保障下利用不断发展完善的数字化设备、软件、平台,利用数字化平台超越时空,使物理学习空间与网络学习空间相融合,不断拓展与各种社会资源的对接范围。其三,注重发展个性化实践教学。尊重大学生的学习差异,真正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立起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实践学习参与度和交流主动性。学生本身也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主体之一,学生个性化实践教学的发展,也能拓展高校思政课与社会对接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高校思政课与社会对接的温度。其四,加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权重和考核力度,建立起深挖并对接社会资源的可持续机制。对学生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不仅要考察其是否符合课程性质、表达逻辑是否顺畅,更要考察其社会适应程度;不仅要评价学生实践教学成果,更要考察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不仅要由教师作为考核评价主体,也要激励学生本身成为考核评价主体,推进师生互评、朋辈互评。
在改进中加强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规律。只有提升高校思政课的社会适应性,让现实生活成为思政课的丰富源泉,让社会实践成为思政课的发展归宿,才能为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真正办好思政课。
参考文献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