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 | 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价值意蕴和主要任务

文摘   2024-11-18 16:33   天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价值意蕴和主要任务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栏目


李 丽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的制度建设研究”(项目号:20BKS200)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需要“拥有五个强大能力”,其中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前提和基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柱;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显著标志;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根本特征;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当前,之所以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一是从国际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打破科技霸权,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二是从国内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新征程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二是坚持科技与产业“双螺旋”互融共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相结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五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关键词:科技强国;基本要素;价值意蕴;主要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要以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在2024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以下简称“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集中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总结了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什么是科技强国、为什么要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怎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对于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成现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拥有五个强大能力”

恩格斯指出:“必须先研究事物,尔后才能研究过程。必须先知道一个事物是什么,尔后才能觉察这个事物中所发生的变化。”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首先要明确何为科技强国?有哪些决定性指标?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明科技强国的基本要素,即“拥有五个强大能力”。

(一)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前提和基础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和武器装备发展的原动力,在实现科技现代化中具有战略性作用。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持续产出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

之所以说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基础科学知识具有基础性、体系性、累积性和衍生性等特点,实践表明,率先创造并应用基础科学知识的国家具有巨大的经济优势与持久的发展动能。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一“阿喀琉斯之踵”,必须加大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21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从4.8%提升至6.6%。当前,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把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塑造发展新优势。

(二)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柱

关键核心技术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战略需求、关乎发展全局的技术,是支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和工艺,具有高投入、长周期、复杂性、稀缺性、战略性和垄断性等突出特点,具有独特的市场价值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在产业技术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且通常在短期内难以模仿或掌握。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柱,主要依据在于:一是建设“科技强国不是一句口号,得有内容,得有标志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而且决定了我国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二是关键核心技术攻下了是“国之重器”,攻不下就是“国之命门”。实践反复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就会被卡脖子、牵鼻子,不得不看别人脸色行事”。三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攻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有力支撑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实施和一大批大国重器铸就,成功解决了一系列尖端装备的关键材料技术难题。当前,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跨越,‘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这就要求我们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关键之需,尽快改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三)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显著标志

中国要强盛、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成为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显著标志,原因在于:一是基础研究的学科分布和原始创新的地域分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存在科学中心转移与创新要素汇聚的现象。众所周知,从18世纪中期第一次科技革命到20世纪初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相继造就了英国、德国、美国等欧美科技强国的诞生,每一次科技革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二是“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世界重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最为重要的途径和载体。三是世界科技合作日益紧密,创新链条难以分割。“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都需要依靠国际合作和开放创新。

当前,我国“国际开放合作取得新进展,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世界登顶,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保持第1位。放眼全球,我国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7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启动了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尽管如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还要进一步“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进一步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和现实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四)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根本特征

古往今来,人才始终是科技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是自主创新的关键,坚持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教育强国应当具有的系列重要特征,并首次提出“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等重要概念。

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根本特征,主要依据在于:一是“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经济全球化表面上看是商品、资本、信息等在全球广泛流动,但本质上主导这种流动的力量是人才。”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而“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二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人才大国,满足我国对科技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全方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主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强建立人才竞争优势”,同时强调“必须坚定人才培养自信”,明确“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也要有这个决心。三是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理工科毕业生群体,拥有2.4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队伍,且新时代十年增长显著,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012年的324.7万人年提高到2022年的635.4万人年,稳居世界首位。但“顶尖科技人才不足”,“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而且要有实力汇聚更多国际顶尖科学家,吸引更多国际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外引内育”形成强大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五)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

制度是治理的根本依据,治理是制度的具体落实。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成的科技强国,应当“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建成科技强国的重要保障,原因在于:一是“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良好环境。二是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要锚定改革目标,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科技现代化有效支撑起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八条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制度的优势,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科技体制改革“四梁八柱”基本确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143项任务全面完成。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打开新局面,科技管理体制实现重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创新主体和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但“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尚不完善”,“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科技资源分散、重复等问题”依旧不同程度存在。

综上,“五个强大能力”体系完整、逻辑严密体现了系统性与关键性的内在统一。具言之,拥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能够为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根基底座;拥有强大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能够为促进我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拥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能够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重要途径和关键载体;拥有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能够为科技强国建设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保障。五个方面,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二、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日益坚实。当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根植于“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是在精准把握时与势、科学辨析危与机的基础上,敏锐洞悉时代所需、发展所急、大势所趋,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一)从国际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打破科技霸权,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和全球挑战,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话语权的关键所在。从历史进程和发展实践看,科技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发动机,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和制高点,谁就走在现代化发展前列。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日益增多。一些西方国家长期固守科技霸权思维和意识形态藩篱,不断升级在科技领域的霸道行径和胁迫行为,企图以国家行为将中国排除在关键供应链之外,限制中国向价值链更高端攀升。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的趋势日益严峻,大国科技博弈的艰巨性、紧迫性、严峻性急剧增加。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和历史性机遇,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变革中,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关键当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是最难掌控但又必须面对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面对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的新形势,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部分国家为保证其在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纷纷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持,加剧了对人才、专利、标准等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准确、全面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紧跟世界发展大势,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基础研究领域奋勇争先,在重要科技领域力争超越。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科技发展既可能产生内生性安全风险,也可能由科技竞争形成衍生性安全风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维护和保障科技安全,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富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这就要求我们提高政治站位,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角度审时度势,把科技自立自强放在事关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二)从国内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支撑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党的二十大作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明确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和战略支撑,科学阐明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经济结构调整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经济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科技创新这个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变量”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顺应国内发展阶段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科技自立自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三、新征程上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主要任务

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方法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怎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了回答,即“八个坚持”和“五大任务”。“八个坚持”的重要经验,是从理念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是我们党在科技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体现了创造性与继承性的内在统一。“五大任务”的部署,突出了工作重点,也直面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安排。这些部署要求全面系统、相互联系,形成了具有紧密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新型举国体制,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新征程上,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首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一是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排在首位。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党的领导都发挥了关键核心作用。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从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党的二十大后,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重组科学技术部,实现科技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的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如今,建设科技强国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只有更好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互为补充。新型举国体制以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为前提,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对于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更多领域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一路走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取得的成就世所罕见,其中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当前,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基础研究中科学问题的复杂性、系统性越来越高,科学目标的导向性、计划性越来越强,科研活动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科研产出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力、影响力越来越大,更加需要以“大兵团”体系化协同作战方式联合攻关。

新征程上,要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在组织实施长周期重大项目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科技治理机制,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要优化配置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二)坚持科技与产业“双螺旋”互融共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助推产业创新的内在驱动力,产业创新则是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根本落脚点。历史和现实均表明,只有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才能在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2023年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具活力的革命性力量,能够为产业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动力的深刻变革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根本依托。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能够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高质量源头的科技供给,能够维护产业链安全稳定,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实践中,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还存在着一系列堵点卡点问题,这就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同努力与协同共进。新征程上,要牢牢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安全与韧性管理体系,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环环相扣、供应链前后端供给需求动态平衡,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要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为基础,抢抓新兴技术创新窗口,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和融合化的未来产业生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规划和部署未来产业;要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产业链由“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型和升级。

二是从制度上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不同类型企业群体性参与的积极性,牢牢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是产业形成发展的基础单元和核心要素,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并日益稳固,企业已成为促进产学研成果转化的第一方阵。新征程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离不开不同类型企业的群体性参与,要进一步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持续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大力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探索建立企业项目上升为国家项目的新机制,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进一步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的融通创新模式。

三是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丰富拓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途径。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桥梁,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关键环节,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对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取得明显成效,但当前仍面临转化渠道不畅、转化动力不足、转化机制不健全等一些痛点、堵点问题。新征程上,要破解科研、经济“两张皮”这一痼疾,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拓宽深度融合的途径;要破解依旧存在的“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难题,进一步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大力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三)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紧要任务,也是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在我国各项改革中,科技体制改革是重要方面,也始终走在前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科技体制改革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尚不完善”,“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

一是在组织层面,要统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在布局方面,要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强化央地协同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针对科技创新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资源分散重复的问题,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二是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方面,要改进科技计划管理,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完善管理的目的不是“管死”,而是要“管活”,通过“好管理”和“管理好”,最大限度彰显人才价值。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要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要深化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改革,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让科研经费更好为“人的创造性”服务。

三是在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方面,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让不同类型的科技工作者在不同的赛道上,都能得到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当前,我国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战略科学家相对匮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新征程上,“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科技人才,实行分类评价,特别要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

(四)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相结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是强国之本、竞争之基、转型之要、活力之源。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方向与路径。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一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新征程上,面对我国顶尖科技人才不足,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要坚持自主培养与精选引进相结合,构建系统性、组织性、长效性的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参与的培养模式,优化“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二是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肩负着科技创新和自主人才培养的重任,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打破教学与科研的边界,把科教融汇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将科研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要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的“科研命题”作为“教育命题”和“育人选题”,努力突破一批事关国家战略的“撒手锏”技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构建先发优势的关键技术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前沿技术,全力打造“换轨超车”发展新赛道。

三是把国家培育战略人才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青年科技人才处于思维创新的黄金期、智力创造的高峰期,不仅是当下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未来科技队伍实力的决定性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这就要求我们深化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认知,深入了解其群体特征、成长特性和独特需求;要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身心健康,为其提供向上生长的空间,培厚向下扎根的沃土;要“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青年科技人才使用机制,为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

(五)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相结合,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但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自主创新也不是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因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在这次科技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一是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科技创新不是“独角戏”,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回顾历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合作,到改革开放后全面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和交流活动,开放合作始终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鲜明特征。当前,随着我国发展壮大,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但“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排斥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这意味着要处理好自主性与开放性的辩证关系,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设计;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既加大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力度,又有效维护我国的科技安全利益,构建安全可控的科技创新环境。

二是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当前,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国际合作正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必选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既是科技创新的客观规律,也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征程上,国际科技合作形势日益严峻,更需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科技资源,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新空间。如通过举办国际科技论坛,邀请全球科学家、研究机构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科研成果等方式拓宽政府和民间的交流合作渠道;通过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组织同国际对接等方式扩大国际科技合作;通过大力支持国内科研人员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等方式扩大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舞台的影响力。

三是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是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决心。新征程上,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凝聚智慧,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要逐步破除制约开放创新的制度藩篱,完善畅通资金、人才、知识等创新资源跨境流动的体制机制,全面创新科技治理模式;要加强安全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沿安全技术研究,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安全治理技术体系,以技术创新推动安全治理,构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局面。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科技战线重任在肩、使命光荣,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一步一个脚印把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季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重大议题,探索思政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学术理论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