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成 包雨灵 |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二重维度

文摘   2024-11-14 08:52   天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二重维度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栏目


蔡文成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包雨灵,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号:22VRC122)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是新时代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新形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有助于做大做优、切好分好共同富裕的“蛋糕”,实现共同富裕的“富裕性”基础和“共同性”要求相统一。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要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新型战略产业集群、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着力发挥好中国经济具备的“四大优势”。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共同富裕;政治经济学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并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指出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新的飞跃和新的阶段,这对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新质生产力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界在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研究主要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历史演进、基本内涵、特性、时代价值、发展重点,以及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等的逻辑关联和互促途径等多个方面,但对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新质生产力所包含的新动能、催生的新产业和形成的新模式能够进一步做大做优、切好分好共同富裕的“蛋糕”。因此,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阐释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依据、逻辑内涵和实践取向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依据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景,也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设想,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把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具体路径。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们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使命。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阶段要“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具有更大的生产力发展优势,其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两点:

一方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就没有社会财富的大量积累,也就不可能最终消灭资本主义。可以说,人类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不够充分是私有制以及与此相关的阶级、剥削和压迫等造成人类贫困的制度形成的根源。要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迈向更高水平,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超越资本主义并消灭其所代表的私有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在于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新时代,必须把握好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增进社会财富,为实现更高水平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新质生产力是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发展实际提出的新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对生产力的再解放和再发展,是适应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时代选择,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等转型升级,释放发展动能、激发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带动均衡式增长,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效益,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其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将增进民生福祉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供给效率和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样、更为坚实、质量更高的物质基础,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主要是指客观物质力量,强调生产力是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其中任何要素的发展应用,都会引起生产力的变化甚至变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和发展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于传统生产力依靠技能型劳动者、以社会化大生产的机器设备为供给进行工业劳动,资源能源投入大、消耗高,但生产效率低的特点;新质生产力以素质更高的新型劳动力、技术含量更高的新型劳动资料、领域更广泛的新型劳动对象和优化组合为基本内涵,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为主要力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持续深入,实现了生产力的系统性跃迁,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文明进步、增进民生福祉,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富裕性”前提。

另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不但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共同性”理念正是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然伴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实际推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根本上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标志,为了更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变化。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匹配时,能够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但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不匹配时,可能会成为生产力进步的阻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需要新型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当前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催生的新型生产关系中所包含的生产资料所有制,逐渐呈现社会化、收入分配体系更加多样和人与人的关系共生发展等特征,有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共同富裕内含社会主义语境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的有机统一。实现共同富裕要做到“富裕性”和“共同性”相统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做大、做好“蛋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共建共享中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共同富裕的“富裕性”基础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做大“蛋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科学技术、管理等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各生产要素有效地协调起来时,社会的生产力就会不断发展。在众多新技术的驱动下,新质生产力正在改变生产的主体、工具、对象和方式,这进一步推动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关键要素的快速流动、网络共享、系统整合、合作开发和高效利用,从而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其效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反映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高水平供给和高品质消费的质量属性,体现了促进共同富裕的“富裕性”标准。

(一)素质更高的新型劳动力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主体性力量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高科技创新人才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劳动力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力不再从事简单的机械式劳动,而是从事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更加复杂、更具主动性的创造性劳动,呈现出高知识储备、高专业技能、高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特点。第一,受教育水平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数字化、智能化教育手段丰富了教育形态,使更多人能够以低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成本,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获取更加多样化的知识和信息,降低了教育成本,也为劳动力提供了更加普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使劳动力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更多人提供了致富途径。第二,科技创新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的创造性活动,科技创新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问题,以人才驱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逻辑。新质生产力引领人才素质不断提高,为创新创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所在。第三,文化素养深。随着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所具备的科技文化素养进一步优化,异质化分工更加明显,劳动能力不断升级,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推动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为共同富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技术含量更高的新型劳动资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

劳动资料以劳动工具为主,劳动工具反映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革命进程中劳动工具的每一次改进都直接带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进入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机械劳动工具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进一步奠定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第一,新型劳动工具加速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我国传统产业基数大,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产业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先进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息息相关。“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实现新型劳动工具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方式等进行优化和升级。新科技手段和设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第二,新型劳动工具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是技术进步和演变的必然结果,同时作为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具体体现,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生产力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未来产业的发展依赖高科技、新技术的支持,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逻辑,赋能生产活动的全流程环节。同时,通信基础设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产品也被作为更高效更先进的劳动工具广泛运用到社会生产的核心环节,极大提升了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

(三)领域更广泛的新型劳动对象是推动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

劳动对象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加工或利用的一切物质资料,包括自然原有的自然物和经过劳动加工的物质。在信息革命的基础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使劳动对象由传统的自然界物质向更高科技、更高效能、更高质量的新型劳动对象转变,推动劳动力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催生了数据、量子信息等不受时空限制的非物质形态新型劳动对象,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同时,有效驱动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一,新型劳动对象提高劳动力生产技能,释放巨大生产效能。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将信息以计算机语言进行加工、分析和传递,新型劳动对象具有较高的内在功能,对于生产优化、产业升级等具有远超一般劳动对象的价值,解放了劳动力体力,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技能,使劳动力能够用更少的物质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降低了社会成本,释放出巨大的生产效能。第二,新型劳动对象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市场需要。新型劳动对象的出现催生了一批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为社会创造了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同时,也促使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素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了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人才强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发展动能。第三,新型劳动对象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协调发展。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不同于传统劳动对象,具有可复制性、高流动性和可循环性等特点,能够不断实现物质资料的再生利用,打破资源间的限制性屏障,促进了信息数据交换。同时,以数字技术赋能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能够实现数据与单一要素的融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共享,进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三、新型生产关系践行共同富裕的“共同性”理念

生产关系所描述的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它主要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角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大要素。科学技术总是不断进步的,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必然有与之相应的不同的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要素成员逐渐增多,新质生产力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质生产关系也在不断的变革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等生产关系要素正在重塑。新型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呈现出的社会化、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发展彰显了共同劳动、共同创造财富、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价值导向。共同富裕的“共同性”理念即新型生产关系层面的体现。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趋向混合所有,实现共同富裕的共享性

新型生产资料区别于土地、机器、能源等传统生产资料,多体现为数据、信息等虚拟形式,不具备排他性,必须以社会公共使用的方式才能发挥最大效能。新型生产资料的公共产品属性日益明显,共享性不断提升,使用权和所有权在形式上已经呈现社会化趋势。萨缪尔森指出:“收入的差别最主要是由拥有财富的多寡造成的……和财产差别相比,个人能力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财产所有权是收入差别的第一位原因,往下依次是个人能力、教育、培训、机会和健康”。在经济改革的进程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它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长,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更关系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当前,与新型生产资料相适应的所有制结构要求生产资料使用普惠化、数据分配均等化、消费需求个性化、消费资料占有共享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多种方式持有新质生产力所催生的新兴企业的股份,既有投资者出资而形成的股份,也有通过贡献技术、加入管理、拥有数据而形成的股份。以股份制、合作制、合伙制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融合,打破了“非公即私”的传统观念,跳出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对立的分析框架,具有高度开放性、包容性和社会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向着混合所有制的方向发展,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质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适应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经济从“公”向“共”的转变,社会经济的资本来源体现社会化趋势,收益归属也将逐渐实现社会化,充分实现了共同富裕的共享性。

(二)财富收入分配方式更加多元,体现共同富裕的公平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配关系也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收入分配方式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第一,当前产业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资源配置范围扩展到全球,财富创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可供分配的“蛋糕”越来越大。第二,除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和土地外,新型生产关系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健全按要素分配,数据、知识和技术也在收益分配中起作用,更多的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分配关系更加多元。一方面,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升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获利能力和空间,投入技术的企业参与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后新增利润的分配;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平均利润率要大大高于传统产业,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的出现,可以获得巨大的超额利润。第三,资本、信息、技术的自由流动使财富的创造和分配突破了时空局限,获得收入的方式更加便捷,同时原来只以消费资料形式存在的商品也可以通过网络转变为生产资料。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共同富裕的核心,其主要表现为发展结果的分配公平。新质生产力催生的新型收入分配关系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分配方式更加多样,更加强调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分配公平体现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合理性,是人们评判社会公平程度的主要依据。在这个阶段,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国民收入的分配方式进行科学的调节,逐渐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要建立健全社会调节机制,在整个社会的利益基础上,对初次分配之后的利益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整个社会都能够从经济发展中获利,使人民的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三)人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彰显共同富裕的人民性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造社会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民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共同富裕强调在发展中改善民生,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人民群众在共建中共享发展成果。我们以全体人民的福祉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体现共同富裕的人民性,就是要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更好地进行制度性安排,充分保障人们的各项权利,使每个人都能拥有更好的生活,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就是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紧紧围绕着党中央提出的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的政策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点,使广大群众能够切实体会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只有顺应民意、谋求民利,才能赢得广大民众的拥护和主动参与,让发展拥有源源不断的源泉和力量,万众一心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从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来看,所有制形式的变化提升了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协作性。传统劳动过程中管理者与工人界限分明,管理呈现刚性特征,劳动场所、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工作流程都相对固定,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隶属、依附和雇佣关系;而新型劳动过程鼓励创新,充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劳动者的潜力得以更好体现,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不断向共生、合作发展,劳动分工不断向伙伴关系、协作关系等方向转变,人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具有“四大优势”,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要着力发挥好我国经济的“四大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展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从而站稳共同富裕的政治立场,践行共同富裕的公平理念,提升共同富裕的效率水平,壮大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

(一)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体制优势,站稳共同富裕的政治立场

实现共同富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除了公有制这一决定社会主义根本性质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主义生产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新时代坚定不移地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实践中探索、改革、发展和完善制度,尤其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着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内涵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蕴藏着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体现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新型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传统举国体制的创新性发展,它立足于国家的重大需求,将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和市场的高效分配资源的机制优势相结合。它的特点是将我国的体制优势充分地利用起来,并且将管理和市场等多种方式进行整合,遵循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在完善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巨大的市场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增强我国的战略性科技实力,使我国的科技自立自强继续向前迈进。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当前,要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积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把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融合我国统一大市场、海量数据资源等独特优势,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进制度创新,更好激发创新活力。

(二)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发挥需求优势,践行共同富裕的公平理念

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但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监管的不力导致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收入分配之间的“三大差距”持续扩大,使得我国现有的市场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缩小这些差距,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显得尤为关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不仅能够扩大内需,激发市场活力,还能实现利益的公平合理分配,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先进技术的规模化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成本,进一步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完善,从而产生生产力效应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当前中国正在进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调整,其核心在于通过加快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从科技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探讨来看,新型生产力的诞生与大规模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培育新质生产力,建立一个高效且畅通的国内统一大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制度要素。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阶段,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质生产力的突出特点包括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以及产业的深度转型和升级,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被视为其核心标志。随着政策规章制度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不断提高、覆盖面日益广泛,一个更具活力和统一性的大市场将更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更有效地实现稀缺资源的配置。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市场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使不同地区的企业在平等的环境中竞争,减少因地区差异导致的不公平竞争,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实现机会均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有助于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市场集聚,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优化产业链,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规模优势。因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发展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发挥供给优势,提高共同富裕的效率水平

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凭借其技术创新和高效生产,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这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创造了大量的优质就业岗位,增加了居民收入。同时,新兴战略产业集群往往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便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这为更多企业和从业者提供了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共同富裕的效率水平。

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和结构层次直接决定生产力水平。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现代化先进生产力,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发展新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和方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未来产业为抓手。一是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利用数字信息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顺应新质生产力形成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加快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二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强、经济效益好,已经成为引领产业体系升级和发展的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柱性产业和促进社会经济效率提升的增长引擎。当前,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化解风险隐患,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而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实现经济存量的合理增长和经济效率的有效提升。

(四)以培养高素质劳动力发挥人才优势,壮大共同富裕的主体力量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引擎。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要为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将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

劳动者是全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劳动者的素质直接影响生产力各要素结合的方式,进而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素质的劳动者与高水平的生产力是相匹配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过程是对传统生产力不断改造的过程,是新生产要素及其优化组合对旧生产要素的全面跃升。这要求劳动者不断提升运用新技术、使用新工具、改造新对象的能力,全面提升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劳动素质。当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需要持续激发劳动者求新求变的创新意识、持续强化劳动者综合全面的科技素养、持续提升劳动者积极主动的实践技能。要培养一批具有更系统的科学思维、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更高的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劳动力,就需要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激发劳动力的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供更加普惠公平的学习机会,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后备军,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进一步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与新型劳动形式适配的劳动报酬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提升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一步营造尊重创新创造的社会氛围,引入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充分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季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重大议题,探索思政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学术理论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