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 王增福 刘 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探赜

文摘   2024-10-23 16:56   天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探赜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栏目



王增福

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洋,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异同比较研究”(项目号:22AWTJ20)、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课题(项目号:tsqn202211103)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华民族熔铸古今的文化积淀和海纳百川的文化镜鉴,有着特定的文化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相互交织、融会贯通,荟萃积聚为中国式现代化独特且深厚的文化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有力支撑。科学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合理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文化因素锻造的独特标识,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质与本质规定,有利于在新征程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立足国情实际、传承文化传统、历经长期实践、付出巨大代价探索形成的重大成果,“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不仅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始发语境、领导力量和特定道路,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实现自身现代化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力共进过程的效果表达。中国式现代化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塑形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栉沐于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拥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文化标识。科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持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座,进而培塑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对于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源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物质生产实践,深刻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至今仍有积极历史作用和重要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厚的智慧积淀,在世界文化交流激荡中,守护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构建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成为凝聚民族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基础;它在破解人类现代性危机中,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念、发展基点、发展方式的思路借鉴,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历史依据和文化资源。中国式现代化是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在其开创生成与推进拓展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强大精神底蕴和深厚文化涵养,中国式现代化唯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下才具有自主性与可持续性。

(一)传统民本思想注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

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性质与宗旨的具体体现,更意味着传统民本思想在现代传承中已成为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识。民本思想具有丰厚的历史内涵,既包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精当概括,也涵盖“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对政权与民众关系的辩证思考;既囊括“民水君舟”的政治智慧,也蕴含“因民之利而利之”的得民之道。伴随传统民本思想的积淀与阐发,“重民”“忧民”“富民”“兴民”内化为中华民族普遍存有的文化心理,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中,民本思想成为构建社会结构、选择社会制度的重要遵循。

传统民本思想不是以少数人的利益为目标准绳,它追求“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与“公有均平”的路径表达。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进历程中坚持依靠人民建设现代化,由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探索出一条旨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展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民本意蕴。传统民本思想讲求重人轻物,反对以物为本,无论是《中庸》提倡修身,还是《孟子》宣扬尽心、知性、知天,强调的都是对自我本真的追寻和自我德性的修养。这启迪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重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又要关注人的精神富有,朝着追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现代化目标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传统民本思想有机结合,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指向,全面超越了西方“资本至上”的价值追求。

(二)“中和”辩证思维内蕴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式

“和”的中心思想是实现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平衡,体现着辩证统一的思想特质,从人物关系讲求“仁民爱物”到人与自然关系强调“天人合一”,从人我关系力求“人和”到不同国家民族倡导“和为贵”,彰显出“和谐”是“和”文化的最高价值目标。“中”即中道,是实现“和”的方法论要求,讲求“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的政治主张和依据实际不断调适的“时中”(《周易》)运用。可以说, “中和”辩证思维蕴含一种避免过之或不及、反对极端偏执的文化理性和对立统一立场,彰显出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方式的深刻理解。

西方主客二分、崇尚理性的文化传统,为西方的器物现代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也衍生出非此即彼、极端唯一的行为方式,助长了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的泛滥,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物质与精神的分裂和世界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中和”辩证思维对于现代性疾患则具有潜在的矫治作用。首先,中国式现代化力达“天人合一”的生态图景,坚持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共生,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其次,中国式现代化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为目标,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筹协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兼顾其他领域协同发展,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其他国家早期现代化普遍存在的社会发展畸形问题。最后,中国式现代化“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坚持“和而不同”的共赢理念,摒弃“零和博弈”的霸权思维,创造了“协和万邦”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和”辩证思维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构筑了稳健协调的行动秩序,实现了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三)爱国担责情怀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在长期多元一体的生活实践中依托于共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根脉、文化传统,形成了一种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多民族所内蕴的价值观念、信仰信念等求同存异式地提取凝练,上升为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精髓,获得高度认同,进而凝聚为政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在由“家”向“国”的扩展,并衍生出“家国一体”的文化传统。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追求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义务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个人价值熔铸于国家命运中,渗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转化为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自觉行动。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最大限度地聚合全体中华儿女,形成各民族关心国家命运、襄助社会发展的生动局面,离不开家国情怀的浸润。一方面,家国意识伴随时代变迁转化为“祖国”观念,既包含情感层面的对以人口、土地为基础的文化—心理的归属感认同,又包含理性层面的对国家政权系统,即主权、制度的支持—赞同性认同。正是由于这种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在现代化推进历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的主体意识,以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确保现代化道路的独立自主,展示出中华民族应有的气节与尊严。另一方面,家国情怀从文化层面的承诺担当延展为人民对国家的责任义务,将个人、家庭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赋予中国式现代化聚合全体中华儿女集体意志的思想伟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凝神聚气、立根铸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亿万民众共赴国难,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家国情怀有效激起人们守护新中国、建设新社会的蓬勃活力,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稳固了新生政权,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和人民同心一体,以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应对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并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家国情怀鼓舞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向着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基础与价值支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召下,中国式现代化获得了深切的民族文化认同,构筑了坚实的民族精神家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二、革命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供给红色基因

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从苦难到辉煌的奋进历程中,是党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革除传统文化思想禁锢,培塑党的革命品格与红色基因的文化成果,是“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代表着光明与自由、先进与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熔炉。其中,感天动地的革命精神、舍生取义的革命道德和矢志不渝的革命意志作为革命文化的思想内核,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爱国情怀、价值理念和道德追求,集中体现了融政治性、人民性、时代性于一体的先进政党“党格”,是指引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旗帜,更是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方向不偏、道路不变的文化本源支撑。

(一)革命精神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履险如夷的动力之源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生动丰富的精神谱系。这一精神谱系涵盖着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长征精神,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延安精神,团结统一、谦虚谨慎的西柏坡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些精神锚定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建设主导力量的精神标识,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纵观世界现代化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像中国和中华民族一样,是在面临诸多艰难险阻与风险挑战中开启现代化进程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具有伟大精神的政党才能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始终以精神伟力来推动现代化建设。面对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的现实国情,党带领中国人民知难而进、不骄不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坚定迈进,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路;针对现代化建设的薄弱基础和前车之鉴,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坚持开拓进取的精神,开创并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面临西方现代化道路的魅诱,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坚持把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确保了现代化的民族独立性和文化自主性,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概言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推进离不开革命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的淬火锤炼和思想洗礼,也离不开革命精神激发中华民族以更强大的决心和勇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二)革命道德是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基础的理念支撑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超越传统道德文化和汲取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基础上,历经百余年实践形成了蕴含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一心为民、谦虚谨慎等丰富内容的精神品质,和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革命道德体系。这些高尚的道德品格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政治属性的深刻恪守,表征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与现实作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赢得人民支持、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严惩贪污腐败、树立道德楷模的思想武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参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切实的价值导引。

具体来看,革命道德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革命道德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为现代化事业的引领和推动力量,政党的价值理念、领导水平、治理能力、精神风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国家现代化的前途命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发挥革命道德的文化传导、教化引导和价值形塑功能,注重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发展繁荣党内政治文化,营造良好党内政治生态,使共产党员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牢记革命初心,坚守历史使命。二是革命道德勾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底色。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不畏险阻,“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出现代化的辉煌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过去靠艰苦奋斗生成,现在靠艰苦奋斗发展,未来仍要靠艰苦奋斗提升。三是革命道德为中国式现代化铸魂育人。革命道德作为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和健康有序的社会风尚的精神引擎,使人民群众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场域转换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潜移默化地内嵌为人们的道德约束和行动指南,涵育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三)革命意志是激发中国式现代化奋进伟力的精神丰碑

革命意志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实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变革而接续奋斗的坚定信念、政治勇气和顽强毅力,是一种具有强烈目的性和使命感的精神力量,体现为“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进程中,困苦磨难的革命进程、暴戾恣睢的革命敌人、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淬炼出党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筚路蓝缕到新中国成立的奠基立业,从改革开放的创造辉煌到新时代的开辟未来,革命意志砥砺着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超越自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历程中,面对艰难复杂的内外环境、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发展形势,党坚持将革命意志的内涵特质与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将革命意志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实践力量。一方面,“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意志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拥有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意志来源于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着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果、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失败,中国共产党有信仰、有理想、有方向,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缔造了现代化进程中党和人民笃守信仰、协力共进的生动局面,中国共产党人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实现了从敢想到敢干再到力求干好的跨越。另一方面,“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意志激发中国式现代化攻坚克难的奋进伟力。斗争是革命意志转化为实践力量的基本手段。面对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长期积累及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党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义无反顾地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斗争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文化引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革命文化的发展,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与时代潮流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同心声的文化,是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文化力量,导引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精神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与拓展伴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并赋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新的内涵,使其经由守正创新演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夯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主性与文化主体性。 

(一)基于“两个结合”的创新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遵循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创新指导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史, “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两个结合”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不仅阐释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机理,而且深刻揭示出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基本方略。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之所以能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的情况下取得辉煌成就,关键一点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实践中以“两个结合”为遵循,创造了一系列对答时代之问、回应人民之声的科学理论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正确理论指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与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足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实际,着眼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心任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发展,以此为指引寻求正确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选择,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科学谋划,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内涵拓展到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部署,中国共产党在把握中国国情“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构建出契合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行。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落地生根提供文化引领。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的和历史的传统文化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要素、民族智慧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丰富党进行理论创新的文化养料,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民族特色,将党的理论创造融通契合中国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正因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从目标追求到重大原则,从实践路径到表达方式,都天然地与人民群众具有内在亲和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使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积聚力量。 

(二)凸显守正创新的中国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持

伟大精神给予伟大实践以强大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塑造的思想内核和理想信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集中体现不是一成不变、故步自封的,既有勾连历史记忆、展现民族特性的“常量”,又有折射人民诉求、反映时代特征的“变量”。因此,延续传统精华、彰显时代风貌是中国精神的鲜明特质,驱动着中华民族在面对风险挑战时始终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百余年探索中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拓展中国精神的内蕴与形态,给予中国式现代化持久的引领与支撑。一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感召力。中国的现代化步伐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门槛迈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为特质的中华民族精神自然成为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救亡图存的精神脐带,在血与火的民族独立斗争中构筑起恒久的文化凝聚力与向心力,成为现代化进程中支撑中华民族屹立不倒、永不言败的精神底座。“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时代精神体现在时代问题中,表征在回应人民群众最普遍、最持久、最强劲的呼声中。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创新,在现代化进程中着眼未来,敢破敢立,以党的创新理论成功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辉煌的现代化成就展现了改革创新精神的时代价值,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最活跃、最积极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生成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是“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逐渐探索和凝练出来的,代表了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对现代化国家最广泛的现实需求和价值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层面的主要体现,驱动着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为中国式现代化团结奋斗。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占据着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有所依循、知所趋止,拒绝成为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应声虫,避免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莫衷一是、不知所向,增强了中国在世界文明交锋碰撞下走自己道路的底气和自信。

(三)依托文化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活力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的价值和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这一论述阐明了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展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文化层面的必然选择与应有之义。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织碰撞的世界大变革时期,文化自信是党和人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提振精神的底气,是中华民族批判反驳先发现代化国家“现代性”的骨气,是回击历史虚无主义、保守主义等错误思潮,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敢于亮剑的勇气,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聚焦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发展目标,持续推进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建设,进一步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性认知和认同程度,实现了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的文化自卑到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转变,使文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凝聚力更得以彰显、建设驱动力更富有成效。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国共产党将具有教育化人功能的文化事业与具有创造社会财富功能的文化产业结合发展,构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相互融合、相互驱动的文化运行模式,实现了筑牢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阵地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双重效能,提高了全社会文明程度。二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决定文化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制高点上站稳脚跟,主动占领网络空间主战场,明确了在文化强国建设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统一。三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以展现国家文化形象为前提,以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基础,以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为关键,既“引进来”也“走出去”,依托多元途径和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建构起有意义的跨文化认同,使世界人民不仅震撼于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物质成就,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精神。

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给予文化镜鉴

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人类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问题中形成,在对已有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创新中发展,蕴含着人类追求现代化丰富的实践智慧和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只有在保持自身文化特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参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汲取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才能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滋养,推动自身的发展进程。 

(一)世界现代化理论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参考

现代化始于工业革命带来的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理论研究逐渐兴起,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新的现代化理论三次浪潮。这些现代化理论是人类在界定现代化内涵、划分现代化阶段、探索现代化路径、总结现代化经验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各国具体的现代化实践中得到更新创造,表征着人类对现代性的追寻与反思,彰显出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征。

世界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直接的理论素材来源,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和理论体系的发展同样需要参照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在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现代化学理思考。例如,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通过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审思,或走出“传统—现代”两分的理论框架,或摆脱“经济至上” “增长第一”的单线式发展窠臼,或突破以研究“西方现代化”为中心的狭隘范式,都不同程度地探讨了现代化的本土化实践、人的自由与发展、社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世界视野等问题。后工业社会理论明确科学技术和信息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强调了教育与人力资源的意义价值;质疑现代性、批判现代性、解构现代性的后现代化理论表达了对人被理性和制度所异化的关注与忧虑等。这些理论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设定、路径选择、价值追寻提供了有益镜鉴。在学习和借鉴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实际扬弃吸收、去粗取精,在现代化理论的构建中坚持多维多向的社会发展观——既挖掘内因动力又注重外因影响,既放眼全球又拒绝扩张,既重视科技创新又反对技术万能,既立足现代性又反思现代性,创造出凸显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现代化全面立体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既符合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拥有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信息化等现代性特征,又有政党领导与人民主体、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坚持原则与改革创新、经济中心与全面协调、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和平发展与跨越提升辩证统一的鲜明特征,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超越。

(二)现代思想观念是中国式现代化解黏去缚的重要资源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扫清了西方现代化的思想障碍,高扬起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的旗帜,使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现代思想观念在西方文化中找到了生存土壤,成为西方现代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力量。反观中国,农业经济的稳定性使中国经历了一段超长期的封建统治,在此基础上诞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存在许多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相背离的思想因素。例如,以农业文明为重的传统社会一定程度上阻滞了近代乃至现代科技的进步,宗法制度的家族文化造成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的缺失,限制主动创造精神的小农意识使人们的视野眼界受到约束,等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后发外生性现代化,必然要对西方的现代思想观念进行汲取与创新,弥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缺失的现代因素。

回顾中国现代化探索的百余年历史,现代思想观念被中国式现代化批判性吸纳和创造性转化,对于中国构建基于自身内在逻辑的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借鉴意义。首先,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自五四运动以来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弘扬,打破了传统君臣意识与宗法文化禁锢,解除了阻滞现代化的思想枷锁,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现代政党的鲜明特质,赋予了中国人“现代人”的精神品格。从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确立,从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独具特色的价值追求。其次,中国共产党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法治思想,将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修缮了传统中国主要依靠人伦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人治”缺陷,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借鉴以公平竞争、契约精神为原则的市场意识,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实行市场化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快速积累。最后,蕴含着探索真理、理性求是、批判创新等内容的科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需要汲取和丰富的文化基因。在反思学习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坚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世界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现实例证

马克思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先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提供了需要反思镜鉴的深刻教训,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正确认知和吸取这些经验教训,不仅关系到能否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合理独特的发展新模式,也关系到这些国家能否迅速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实现对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赶超。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后发外生性现代化,“可以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做的错事,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一方面,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被证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警示。现代化源起于西方,并首先在西方国家得以实践,其成功经验是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参考,但经济失调、社会失序、民主失信、人心失齐等“西方之乱”充分暴露出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内生性缺陷,“主客二分”“殖民主义”“零和博弈”“西方中心主义”等地域性文明偏见成为西方现代化挥之不去的原初“文化创伤”,其深入骨髓的文化自负和文明优越感以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严重分裂,不仅造成其现代化的自私性和殖民性等弊端,也引发了西方的文明赤字和文化认同危机,资本主义现代化繁荣与进步的背后,“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另一方面,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就与弊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警戒。苏联的现代化模式具有浓重的战时色彩,在社会主义面临普遍发展危机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在国民教育、科学技术、军事国防等方面获得巨大成就,但其“极不正常地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军事潜力”,存在着“计划过度”“市场阙如”“体制僵化”等弊端,注定要以失败告终。苏联模式既印证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展提供深刻反思。质言之,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充分汲取国外现代化经验及教训,将“在中国建设现代化”创造性转化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丰富了世界现代化道路谱系,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新形态,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提供全新的智慧和方案。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百余年的现代化探索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先进理论指导下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不仅要建构并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而且要推动并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进程,更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确保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中国特色、民族底色。这就需要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化相互支撑、彼此互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现代化的中华文化本色;从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中吸收精华部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优秀文化镜鉴。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历史传统、国情实际、时代要求,结合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目标设定,形成符合人民需求、适应发展要求、体现时代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季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重大议题,探索思政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学术理论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