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增礼 黄阳博 |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图景、适应尺度及适应优化

文摘   2024-12-03 16:02   天津  

思政课创新论坛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图景、适应尺度及适应优化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4期

思政课创新论坛”栏目


吴增礼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阳博,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负面清单制度构建研究”(项目号:18VHJ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适应不适应”。在新时代背景下,分析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图景,深思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尺度,探寻思政课的适应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蕴。高校思政课的构成要件描绘出思政课的适应图景,内含思政课目标衔接、教师主导、把脉学生、介体调适与环境顺应五个要素。适应尺度标示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的现实状况。当前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的总体状况良好,同时在思政课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话语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面对高校思政课适应性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树立适应性思维、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促进大学生与思政课双向适应、明确思政课适应性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增强适应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适应性;适应图景;问题与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这一论述赋予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课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也为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建设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着力方向。高校思政课“适应不适应”本质要求在于深化思政课守正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属性。聚焦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图景、适应尺度以及适应优化策略,对于研究思政课“适应不适应”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理想图景呈现

从定义上看,适应性是指在变化了的环境下调整和完善自身从而达到协调与平衡的能力。高校思政课适应性则指在高校思政课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思政课参与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能够立足实际作出调整,破除不适应性,达成思政课教学在目标、教师、学生、介体以及环境方面的适应,进而达成思政课的内部适应和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并最终实现育人目的的能力。高校思政课适应性具有复杂性,不仅要从静态课程上加强适应,如目标衔接、介体调适、环境顺应等,还要从动态课堂中增强适应,如教师主导、把脉学生。

(一)多重目标衔接,构筑适应基底

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在理性引导下有目的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高校思政课在改进中不断与增强大学生使命担当的育人目标、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课程目标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目标相衔接。

高校思政课适应增强大学生担当使命的育人目标,是思政课与大学生思想同频共振的必然要求。适应育人目标,一方面体现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上。新时代不断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是为了“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在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知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必须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和扎实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高校思政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课程目标,是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的必然要求。一是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思政课不仅需要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做到以理服人,也要让思政课富有温度、聚焦教学重点,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二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遵循“八个相统一”。高校思政课要从“立”与“破”双向推进思政课建设,处理好“鱼”与“渔”的逻辑关系,实现教师“教好”与学生“学好”的双向互动。

高校思政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长远需要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政课是连接党和国家宏伟战略与青年学子的桥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遵循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要求,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是不断增强和保障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内在需求。

(二)思政课教师主导,引领适应方向

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等角色,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高校思政课增强适应性的中坚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否适应,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去教,能否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兴趣点和能动性,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之目的。

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表现为教师主体在承担、发动、组织和实施思政课时体现出来的思想价值引领性、身教重于言教的示范性。当前,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交流交融交锋态势愈加凸显,增大了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准确判断和清晰认识的难度。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现状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保证思政课教师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发挥主导性。思政课教师的主导地位是靠引领示范,而不是靠“任命”实现的。思政课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依靠思政课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强烈的感染力,使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不断趋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教学理念、教学话语、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大学生自觉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精准把脉学生,提升适应水平

除了传播知识、培养技能之外,思政课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更加注重交流与对话、合作与探究、言传和身教,以实现师生之间心灵互拥、情感沟通和思想碰撞。大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思政课教师要精准把脉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特征,尊重并理解当代大学生,通过科学理论引领达到激发大学生主体力量、增强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目的。

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思想价值观念特征。在价值追求上,个体意识与利他精神并存。强烈的个体意识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多样社会行为选择与多元社会思想文化的反映,表现在具有个性化的兴趣爱好和情感表达方式,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还表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具向己性,使得自我利益而非群体利益成为思考问题的首要出发点。同时,当代青年大学生又延续中华传统道德观念中的利他精神,将自己的价值化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在自我与国家的关系上,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家国情怀是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人民对国家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我归属”和高度认同。此外,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更为宽广,他们以开放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主动了解外部世界,接触国际事务。在生活和交往方式上,网络以其碎片化的时间、多元化的供给、新奇化的形式,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和“第六感官”。然而,互联网的全方位渗透使得“正能量”内容与“丧文化”现象相互交织,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生活状态。精准把脉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是增强思政课适应性的关键,高校思政课是价值观教育课,也是灵魂塑造课。因而思政课只有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成长需要把握得更深入,才能让高校思政课“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

(四)各方介体调适,优化适应架构

高校思政课介体作为“桥”和“船”,搭建了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桥梁。从中介的结构上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载体共同组成了思政课中介的有机整体,具有承载性和传输性。

适应高校思政课内容,就是要适应“两个中心”,即思政课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为中心,这是高校思政课的灵魂和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以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内核、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为纵深脉络,通过以“论”和“史”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和层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适应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在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调整多种教学方法的平衡点、侧重点,不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适应课堂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即思政课教师在备课环节应当深入研究教材,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教师需巧妙地将教材中的文本语言转换为生动的教学话语,赋予其更具启示性和感召力的特质。在课堂讲授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知识结构,采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适应高校思政课载体,在于适应载体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高校思政课教材承载着党和国家意志,在众多的思政课载体中,思政课教材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与法治”五门课程的教材,从理论、现实、历史和成长实践的角度,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网络载体是传媒载体中的新元素,也是高校思政课的新资源。因此,高校思政课需要适应传媒载体,让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平等自由地交换意见,使主客体沟通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个新的层面。

(五)内外环境顺应,塑造适应格局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开展,需要环境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活动场所,因此,环境顺应是思政课适应性的构成要件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更加开放、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思政课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环境需要,如何让外部环境成为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支撑和有效助力,如何在多元中确立主导,也是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政课适应性和思政课创新发展的重点课题。在某种程度上,思政课的环境适应能力直接决定了其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其能否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内外环境顺应塑造思政课适应格局,主动顺应环境是思政课摒弃自我封闭、漠视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重要表现。

新时代思政课的环境顺应,主要指适应面向社会的国内环境和面向世界的国际环境,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历史的发展趋势和世界的宏观形势是思政课建设的大环境。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宏观环境。国内与国际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潮,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高校思政课既要适应国际形势新变化,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态势;又要适应国内发展新格局,及时调适。思政课教学既不能脱离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又要深刻适应发展要求、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体现时代性、保持先进性。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尺度分析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效果良好,适应性逐渐增强。具体表现为,在目标适应上,思政课价值引领功能凸显;在教师适应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破;在学生适应上,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素质不断提升;在介体适应上,思政课中介体系逐步完善;在环境适应上,思政课的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根本性转变。但是,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的各方面难以满足各学校甚至学生个体的不同尺度需求。因此,高校思政课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适应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政课教师角色与大学生期待有差距

抓住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为标尺来选拔思政课教师和加强队伍建设。同时,我们也应适应大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积极回应大学生对于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的期盼。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定位过于简单化的问题,仅强调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性角色,未能从整体上认识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面对鲜活的社会实践和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应进一步“深化”和“饱满”。另一方面,为了回应和满足大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思政课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不断尝试引入新的元素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大学生人数众多,每个人能从中获得的关注和资源相对有限,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产生期待落差。在大学生关于部分思政课教师存在问题的调查中,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乏创新能力”,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缺乏国际视野”“对学生关爱不够”以及“个别教师立场不坚定”等。此外,一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学情分析能力不足,因而难以与大学生产生“共情”,使思政课教学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2.课堂教学内容反映理论创新成果不够全面

高校思政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设计教学内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课内容体系,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当前,思政课的内容供给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同时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与高中政治内容重复,缺乏新意”“授课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案例过于陈旧”“理论深度不足,不解渴”等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和学生理论诉求精心选取教学内容。一方面,思政课要增强教学内容的透彻性,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另一方面,思政课要坚持与时俱进,“枯燥乏味”“缺乏新意”是教学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同时贴近学生、深入社会,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阐释力。

3.教学方法不匹配大学生思维认知方式

教学方法实际上是“马工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关键环节。只有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中核心观点和重点难点,适应大学生的思维认知方式,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政课“教育人”和“说服人”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出个体意识与利他精神并存、保守倾向与创新意识并行、“虚”“实”交织、“丧文化”与“正能量”交织的重要特征,思政课教师需要精准把脉和有效引导大学生。“教学方法不匹配大学生思维认知方式”是思政课不适应的表现之一。具体而言,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存在“理论说教过多”“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不注重课堂互动”以及“不善于运用新媒体”等。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一方面熟练运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基本教学方法,如选择的专题、讨论的案例、创设的情境等都要贴近大学生的思维认知;另一方面将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到课堂,采用青年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学话语不够贴合大学生话语接收偏好

话语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引导的重要媒介。思政课教学话语能否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是思政课增强适应性的基础内容。面对思政课各方面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思政课教学话语也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尽快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外部形势。当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接受方式、话语表达、话语空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的主体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在此背景下,可能出现思政课教师话语主体失语、话语内容失调、教学话语策略失效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话语不能完全贴合大学生的话语接收偏好,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政课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表达习惯,围绕大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实现教学话语表达转化,革新话语体系,破除话语隔阂,适当融入大学生群体表达习惯的网络语言,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增强思政课的“黏性”。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适应性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求

1.大学生思想状况具有复杂多变性

思政课是一种科学地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现实需要与国家意识形态需求相统合的教学实践。科学地认识当代大学生自身思想的内在矛盾及其在德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是增强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的关键所在。社会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内在尺度的变化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新时代蕴含着新矛盾。在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复杂多样且不易捉摸。与此同时,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容易对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冲击,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接收信息,却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发展变化着的。首先,大学生所处的青年时期是生理上迅速发育、心理上变化较大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思想品德、意志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不变的观点、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思想状况,用不合理的“类比”推断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违背了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其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立体性。大学生的群体结构不是单一的,而是分层次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科方向的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内容偏好存在差异、吸收程度不一,思政课教师缺乏了解不同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沟通渠道。

2.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深入领会研究

高校思政课的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课堂教学的呈现。纵观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历史不难发现,“内容为王”是确保和保持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的关键。学界广泛关注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思政课教师纷纷投身于结合新理念新内容的教学实践中。但从整体来看,部分教师对于新思想新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层次不深、应用的灵活性不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其核心目标在于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改革必须深入到内容本身的创新上。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时,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变革,而忽视了深层次的内容探究。这具体表现为一些教师可能在对新内容的研究尚未完全领会时,就急于求成地开始教学工作。这样的做法不仅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也违背了教学改革的初衷。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创新性改革的压力,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得不尝试各种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利用新媒体或者“讲段子”。这些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并没有真正触及深度的教学内容,无法有效促进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和转化。

3.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教学资源是高校思政课“巧妇之炊”的“米仓”,当前对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会对增强思政课的适应性产生制约作用。其一,网络思政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开发相互制约。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发展催生了教学资源新的获取方式,部分教师直接下载网络数据库中的优质教学资源,但没有从“为我所有”转换到“为我所用”,反而抑制了思政课教师教学的能动性发挥;部分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的过于依赖会影响新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创造。其二,集体备课制度不够健全。团队合作的教学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师群体的资源差异,实现优势互补。但是在实际中,教学资源共享的力度存在局限。同时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备课机制不完善,导致思政课教学资源存在有限性,无法保证优质教学资源的再生与开发。其三,在教学实践中忽视课程思政的优质教学资源。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动态工程,仅仅依靠思政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不仅要利用好思政课的优质教学资源,还要利用好课程思政的优质教学资源。当高校思政课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其他课程资源的支撑,否则便会阻碍其继续前进并取得更好的成效。

4.优秀教改模式总结与推广不够深入

教学改革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把落后的教学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整体,改造成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教改模式的总结是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模式推广是打造“金课”的内在动力。高校思政课教改模式的总结与推广能够在更为广泛的范围或意义上增强思政课的适应性。但目前思政课现有的教改模式还存在困境,影响了思政课的整体育人效果。其一,思政课教改模式的总结缺乏系统性。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对教学模式的整体把握,容易陷入极端(或者只关注学生,或者只关注教师),导致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分配不合理以及环节紊乱;同时,目前对实践教学改革、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改革、交互式参与式教学改革、思政课网络教学改革等方面有所研究,但在教学改革模式中无法总结出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方法系统。其二,思政课教改模式的共享层次不高。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推广在高校内部共享较多,无法实现模式的深度推广。教师之间缺乏广泛长效的教学经验分享机制,教学研讨会只能引起一时的热潮,难以发挥长效性。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优化策略

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的实质是探究思政课目标、教师、学生、介体、环境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对关系本质的占有,实现教学目标。高校思政课正在顺应形势、主动求变,通过提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优化策略,能够在适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大学生的需要及其对思政课的期待。

(一)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树立适应性思维

适应性思维范式强调不确定性、非线性、权变等,注重从内部和外部结合获取信息,特点是以高度灵活性来应对问题和实现目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树立适应性思维,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以不确定性思维积极回应未知状态

“不确定性”作为“确定性”的否定形式,代表着主体对客体发展状态的不肯定。已知的教育因果关系无法完全解决思政课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从不确定性思维的角度看,适应性就是一种交互性、协调性、学习性,以直面思政课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能力。当前思政课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问题,如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人的不确定性,学生对课程的反应以及个体差异产生的价值取向不同,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现代传媒技术发展也为思政课带来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思政课对各个构成要件掌控能力的减弱,而是给予主体更大的创造空间。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以不确定性思维积极回应未知状态,更多追问可行性条件,尤其是对时和势的适应和应变;以及不断关注学生的思维变化,有效迅速地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灵活果断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与措施,有效地推进思政课教学进程。

2.将社会化思维与自我调适相结合

思政课适应性的作用过程并非单方面的社会环境对思政课的影响,而是思政课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即主体对象与客观环境双向互动的“协同过程”。社会化思维是指“从客观现实出发,严格按照客观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思维,其特点是对客观现实具有适应性”。社会化思维要求高校思政课摒弃自我欣赏、自我封闭的心态与做法,把握社会对思政课的最新需要,始终把适应社会需要和要求当作自身建设与发展的方向指引。社会变化是促使思政课自我调适的外部动力,自我调适是思政课通过自我调整、自我变革,来有效应对思政课的现代化发展。高校思政课自我调适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但都需要有“高、精、尖”的追求,即“高点定位、精准发力、尖端突破”。

3.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思政课整体建构

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具体表现在思政课课程体系具有整体性、课程内容具有互补性,以及思政课具有层次上的递进性。立足系统性思维,一方面树立“三全育人”教学理念,“三全育人”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教育思维模式,对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协调整合思政课适应性的构成要件,不仅注重各种德育目标的衔接与支撑,还要综合运用各种思政课教学方法和教学载体,不断追踪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而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协同性、整体性的功能效应。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

主体胜任力是发挥适应性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适应性的关键要素。胜任力是思政课教师为适应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人格特征的综合。提升胜任力实质上是研究思政课教师如何运用好适应性的各项要素,推动思政课教学体系更好地向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

1.在深入领会教学内容中增强思想性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教师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提升高校思政课的适应性,深入领会教学内容是根本。首先,以教材内容研究为基础。对于教材内容,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真懂”和“吃透”,即思政课教师要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掌握每一个理论知识点,并能串联起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同时思政课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结构的逻辑严谨性、章节的均衡性、层次的清晰性、前后的呼应性等。其次,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为支撑。思政课教师只有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为支撑,才能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矢”,射当代中国实际问题之“的”。最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价值取向与追求,能够很好地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民情怀、奋斗精神、胸怀天下、创新意识等各方面素养。

2.在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中达到高水准

优质教学资源是高水平思政课的必要支撑。由于课程标准和教材都不能完全确定学生具体、准确的学习需要,因而思政课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具体规划、特殊设计。第一,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利用好思政课网络平台资源、数字化资源,以此既能满足思政课教师“教辅”的需要,又能满足大学生“能学”的需要。第二,恰当运用教学方法,用好课堂内外资源。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启发式、案例式、专题研讨式等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同时要注重拓展思政课的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用好博物馆、纪念馆等社会资源。第三,推动红色文化育人育心,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思政课的内容供给,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在思政课堂中,思政课教师可以适时穿插百余年党史,用红色故事启迪学生、用红色人物激励学生,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

3.在学习优秀教改模式中提升引领力

思政课优秀教改模式通过总结以往教学模式的运行经验,实现各要素和环节的整体优化运行。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思政“金课”模式的学习。高校思政“金课”对教学理念、目标、模式等进行全新升级,是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堂。思政“金课”建设从充实思政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标准等关键环节出发。思政课教师通过学习不同高校的“金课”模式,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使课程内容更具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更具先进性和互动性,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以教学科研为助力,总结与推广优秀教改模式。思政课教师所做的研究,特别是与思政课教学改革相关的科研而言,其实质上是教学的总结与升华。研究得越深越透,就越容易实现深入浅出,也就越能在较广范围内实现优秀教改模式的推广,增强思政课的适应性。

(三)促进大学生与思政课双向适应

大学生对思政课各个方面和环节的看法折射出其对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的期待。因此提升思政课的适应能力,不仅要在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和创造新需求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实践,还要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适应高校思政课。

1.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思政课就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和引导,培育大学生的世界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长。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研究人的精神成长和发展规律,实现思政课与大学生的有效对接。首先,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思政课教师要对学生关心和困惑的问题进行分类剖析,逐一解答。其次,丰富调研主题,融入大数据新技术。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调研的内容和主题一般比较单一宏大,无法展现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全景;同时传统的调研方法局限性逐渐凸显,让大学生对“千篇一律”的问卷产生厌烦情绪。需要认识到,思政课的许多“大问题”都可以采取“小切口”导入,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研也是如此。最后,构建大学生思想状况动态掌控机制。通过顶层设计、组建专门调研队伍、提供物质保障,形成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实现调研常态化。

2.以内生动力激发大学生主动适应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存在不适应的情况,部分原因是思政课的属性是政治课兼理论课,大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导致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不强。当前,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不断增强。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也应主动适应思政课,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以自我成长成才需要为内生动力,在思政课堂中“用心学”。一方面,大学生要提升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在学习态度上,大学生要全心投入地学习思政课,不能在课堂中三心二意,要将思政课与专业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学习方法上,从点滴学起,臻于至善。另一方面,结合个人专业和兴趣,讲好“我心中的思政课”。在高校思政课中“找自己”,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思政课的热情。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理论讲授中,勤于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人专业和兴趣的启发点与契合点,并将其融入课堂展示,从自身角度讲好“我心中的思政课”,可以使思政课变得更饱满、更有趣。

3.以使命担当鼓舞大学生“用心悟”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一方面,大学生在“用心学”的基础上“用心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要求。从中华文化的视角来看,“悟”超出“理解”“思考”等范畴,具有更深的含义。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因而大学生在学习思政课时需要主动适应,不断体悟和领悟。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增强不忘初心、担当使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学生要带着责任使命感和感情学习思政课,深刻体悟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同时主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关键论断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在原著中找到精神滋养,并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四)明确思政课适应性评价标准

思政课评价不仅关乎对课程本身的认知和评价,而且关乎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适应性作为思政课系统协调与平衡的标志,明确其评价标准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思政课适应性本质上要解决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度问题,其评价需遵循“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原则。

1.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结果评价标准

结果评价是指通过各种形式了解掌握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情况、教育效果等整体情况。对思政课适应性结果的评价,就是要评价是否做到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实现立德树人,这是高校思政课结果评价最为重要的时代内涵。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同于对思政课教学过程运行状况的评价,立德树人要求站在整体的角度来把握思政课最终的适应性结果。因此,必须把握两个重点:一是重点监测思政课是否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二是从思政课对党和国家事业的保障作用角度来说,重点监测思政课是否满足了党和国家事业及人民发展需要。

2.过程评价对标思政课建设标准

过程评价更多关注高校思政课适应性各要素的互动过程和动态发展,而非仅就思政课当前的适应状态进行静止性评价。思政课适应性的各要素各具特定功能,且在时空上具有协调性。而这种协调程度越高,思政课的适应能力就会越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明确了思政课教学方面的要求,这为衡量思政课在过程中的适应性提供了重要指导。落实思政课的教学过程管理标准,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质量进行监控。在课程设置方面,围绕“四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思政选修课。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求使用最新版“马工程”重点教材。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实现全覆盖,同时向外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坚持过程评价,有助于多角度、全过程地评价思政课的适应性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思政课适应性水平。

3.坚持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统一

高校思政课适应性体现的并不是即时的教学效果,而是着眼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铸魂育人。然而,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果的呈现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一个逐步显现和不断提高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对高校思政课适应性的评价应坚持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思政课教学短期的即时效果和关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期效果结合起来,即不是对思政课投入多少的数字化描述,而是关注大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思想道德素质的“增量”,实现由“数量导向”向“价值导向”的转变。如此能够让思政课教师真正回归教育初心,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增强思政课适应性。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是系统培养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高校思政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覆盖面最大的课程,对教育目标的落实和实现有着全局性的影响。适应性是主体在适应自身与环境的过程与结果中所体现的特性。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的转变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环境,高校思政课增强适应性是应有之义。

在高校思政课的适应性中,目标衔接是前提,规定了高校思政课的方向,对其他构成要件起着导向、激励、保证的作用。教师主导是关键,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其通过运用和调控各种思政课的适应性资源,对其他思政课适应性构成要件起着主导作用。把脉学生是中心,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出发点、着眼点和着力点,提升高校思政课客体适应性在于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以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教师主导和把脉学生构成思政课适应性最关键、最核心的辩证统一体。介体调适是纽带,始终为目标适应服务,思政课适应性是潜隐的,必须通过介体这一外化的形式才能够更加深入认识。环境顺应是保障,环境是影响思政课立德树人效果及大学生思想与行为变化的外部空间。高校思政课环境适应与其他适应性要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发生变化。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适应图景、适应尺度和适应优化策略可以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有益参考。要重视思政课适应性的理论剖析,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适应性,从而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要求。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季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南开大学主办,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重大议题,探索思政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规律的学术理论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