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笔谈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对学校思政课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为我们办好思政课、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领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大意义,本刊邀请专家学者围绕用习近平文化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课“讲好道理”等议题分享真知灼见,本期推出吴宏政教授、李冉教授、燕连福教授、段妍教授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推动思政课“讲好道理”的辩证思考
本文载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栏目
燕连福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一论断有着深刻意蕴,既体现了我们党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又明确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具体要求。思政课要“讲好道理”,需要思政课教师把握好思政课堂的辩证统一关系,把握好理论课堂的“守正创新”、时政课堂的“内外观照”、数字课堂的“道技兼用”、实践课堂的“知行合一”,以此着力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基本之理”“形势之理”“智慧之理”和“实践之理”,从而教育引导学生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一、理论课堂“守正创新”,使思政课讲好“基本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理论课堂要讲好“基本之理”,“守正创新”是前提,必须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育人内容之新。
一是聚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好魂脉。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寓马克思主义道理于“学理”。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内在机理、思想内核、精神实质、逻辑体系等,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等鲜明特征,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持续影响力。
二是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根脉。思政课教师要主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立德树人的智慧和养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底蕴。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自觉,理应成为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国道路生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
三是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有机讲好魂脉和根脉。思政课教师要及时跟进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动态更新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重大命题,有机讲好魂脉和根脉,就要从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形成发展中深入阐释好魂脉与根脉的关系。强调马克思主义之魂在于其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的一脉相承,澄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则说明其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命脉,二者交汇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也融合在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中,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内在机理,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二、时政课堂“内外观照”,使思政课讲好“形势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时政课堂要讲好“形势之理”,“内外观照”是关键,必须致力于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当今国内国际形势、科学研判自身发展态势。
一是关注国内形势,讲好中国发展之理。时政课堂要紧扣“国之大者”,向学生讲好“国之大事”“国之大势”,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两个大局”带给中国的历史性机遇。明晰置身于人类发展坐标系中的中国,其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也是对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具备放眼世界、兼济天下的宏阔视野和宽广胸怀。
二是关注国际形势,讲好世界发展之理。时政课堂要具备世界眼光,要从大历史视野解读好国际格局的演变机理,在全球比较视野中讲清楚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变局;并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处的时空场域、所彰显的价值追求,以及所独有的全新特质,以帮助学生站稳中国立场,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与信心。
三是关注学生成长之势,讲好学生发展之理。时政课堂要敢于、善于回应学生“拔节孕穗期”的重点关切,以透彻说理及时廓清并回答其现实之疑、青春之问、时代之问,指引学生自觉在国家、民族、时代的大背景下审视自己的未来发展、人生选择。“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要引导学生在决定人生方向的重要起步阶段,坚定理想、勇担使命、不畏困苦、不懈奋斗,自觉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三、数字课堂“道技兼用”,使思政课讲出“智慧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思政课堂数字化转型是思政课教学适应数字化时代并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让思政课呈现“智慧之态”、讲出“智慧之理”,根本在于思政课教学之道与数字技术之技的深度融合,“以技载道”“道技兼用”。
一是用好传统方法,有力彰显教师之智。面对数字时代的课堂教学,思政课教师“教学主导者和学习引导者”的角色成分会大大增加,所谓数字赋能教师教学是升级而非替代,形式创新的制胜前提仍然是“内容为王”。强调用好传统的教学方法旨在守护好思政课教学独有的思想性、深刻性和崇高性,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的目标任务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不断精进的讲授内功和日渐沉淀的理论智慧。如此,才能带领学生拨开思想迷雾把握事物本质,透过历史长河把握发展大势,站在时代高度担当责任使命。
二是用好数字方法,深度挖掘技术之智。迎接数字时代的创新变革,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借助数字技术这个“增量”,要以数据为基础不断丰富思政课课程资源供给,以智能化手段为驱动精准分析授课对象、定制化提供课程内容,确保思政课教学以精准高效的方式与时代同频、与学生共振。与此同时,主张用好数字方法还意在警惕数字陷阱、避免技术异化,要努力构建数字课堂为数智课堂,在推动思政课“讲好道理”的过程中实现师生智慧与机器智能更深层次的支撑融通、更高效率的协同共进。
三是因时而用各种方法,全面启发学生之智。适应数字化时代原住民的数字化生存,思政课教师要具备相应的数字思维和数字素养来认识自身教育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之间的张力,敢于走进“网端”、走上“云端”,善用各种数字手段、数字媒介,巧用启发式、辩论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微课、慕课、虚拟课堂等多样化教育情境,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期待。
总之,数字时代的思政课教学无疑需要思政课教师因时因势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加个性化和自适应的课程内容,引导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路径,高效学习、增长智慧。
四、实践课堂“知行合一”,让思政课讲出“实践之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要使思政课讲出“实践之理”、达到“实践”之效,“知行合一”是旨归,必须开好实践课程、抓好实践教学,多方引导学生学思践悟、内化外行。
一是在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知”。马克思主义“真知”源自“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也需要让其回归生活实践。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首先要打通理论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连接点,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创设实践场域、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世界的体验中感悟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升华理想信念。
二是在实践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真行”。中国共产党人的“真行”即其“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和苦干实干”的态度作风,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把握领会这一秘诀,一方面可以引进来,把中国共产党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华章当作生动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更需要走出去,引导学生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在社会的大学校里,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耳朵倾听、用内心感受,不断长见识、长才干。
三是在实践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合”。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知”“真行”“真合”诉诸思想自觉、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等多样化手段,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具体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生动诠释。在具体实践中体悟并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合”,需要学生提高认识,也需要学生付诸行动,即在他们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提高思想自觉的同时,鼓励其在实践活动中联系实际以加强行动自觉,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四要鼓励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对学人“既有仰望星空的家国情怀,又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形象概括,也是当前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备军的热切希冀。思政课实践教学应积极拓展社会实践的平台和通道,引导学生面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在提供专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技术攻关等实践活动中刻苦钻研、勤奋工作,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在实践大课堂坚守服务人民的初心,在广阔大天地实现知识报国的使命。
本文参考文献略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订阅号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