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根源及其回流的主要障碍

文摘   2024-09-17 06:37   美国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制造业经历了大幅衰退,通常被称为制造业衰退或去工业化。这一问题的特点是制造业在就业和产出方面的wu相对规模下降,以及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美国经济从以制造业为中心转变为更加注重服务业和知识型产业,如金融、科技、医疗保健和教育。这一转变降低了制造业对整体 GDP 和就业的相对贡献。制造业的衰退对特定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横跨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州袜 f的“锈带”。这些地区曾经因制造业而繁荣,但随着产业转移到海外,这些地区经历了失业、经济停滞和人口下降。

美国政府已推出多项战略来振兴国内制造业,包括推行旨在保护美国产业的关税和贸易政策;制造业回流的激励措施;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投资(例如半导体生产、清洁能源技术);制定和实施劳动力发展计划,用于对因自动化和离岸外包而失业的工人进行再培训。然而,挑战依然存在,例如保持与其他国家的成本竞争力以及解决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技能差距。

一、美国为什么会出现制造业空心化

美国制造业出现空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全球化和外包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制造业公司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如中国、墨西哥和东南亚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这导致了美国国内制造业岗位的减少。

  • 二是整个制造业技术进步和自动化的影响。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减少了对人工劳动力的需求。许多传统的制造业岗位被机器取代。

  • 三是美国服务业崛起的影响。美国经济逐渐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尤其是高科技、金融、医疗和教育等领域。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制造业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 四是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影响。一些贸易政策和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促使制造企业将生产基地迁往国外,以享受更低的关税和成本。

  • 五是资本市场压力的影响。许多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外包和减少制造成本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 六是美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美国的劳动力成本较高,使得企业更倾向于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 七是美国国内环保和法规的影响。美国的环境和劳动法规相对严格,增加了制造业的运营成本。一些公司选择在法规较为宽松的国家设厂以减少成本。

  • 八是美国国内教育和培训的影响。制造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在不断变化,但美国的教育和培训系统未能完全跟上这些变化,导致技能匹配出现问题。


正是以上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现象。可见,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主要驱动力仍然是全球化、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变化和贸易政策等更广泛的经济和政策因素。

二、工会组织在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中的促进作用

工会组织在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它不是唯一或主要原因。

  • 从劳动力成本角度看,工会在争取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福利待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虽然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水平,但也增加了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一些企业选择将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以降低成本。

  • 从劳资关系角度看,在某些情况下,工会与企业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导致罢工、生产中断等问题,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为避免这些问题,一些企业选择在工会力量较弱或不存在的国家设立生产基地。

  • 从工作规则和灵活性角度看,工会常常通过谈判达成的合同规定了严格的工作规则和条款,这可能限制企业在生产安排和劳动力管理方面的灵活性。为了增加灵活性,一些企业可能选择在工会影响力较小的地区开展业务。

  • 从产业政策角度看,工会往往支持保护国内就业的政策,如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或支持对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然而,这些政策并未能完全阻止制造业的外流,反而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了对企业成本的增加,使得外包更加具有吸引力。


三、美国制造业回流的主要阻碍

美国政府一直希望推动制造业回流(也称为“再工业化”或“再制造业化”),但面临着多个阻碍。

  • 一是劳动力成本方面的障碍。美国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即使通过政策激励和补贴降低了部分成本,仍然无法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竞争。

  • 二是技术和技能差距方面的障碍。高技术制造业需要高技能的劳动力,而美国目前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在提供足够的技术工人方面存在不足。这导致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技术工人,限制了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

  • 三是供应链全球化方面的障碍。现代制造业的供应链高度全球化,许多零部件和原材料来自世界各地。重新建立完整的国内供应链既昂贵又耗时,而且可能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 四是资本投资方面的障碍。重建制造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资,企业可能不愿意承担这种高风险的长期投资。相较而言,服务业和技术行业的投资回报更高、更稳定。

  • 五是美国国内环境和法规方面的障碍。美国的环境保护和劳动法规相对严格,增加了制造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在国外可能面临较宽松的监管环境,使得转移生产具有吸引力。

  • 六是贸易政策和国际竞争方面的障碍。尽管政府实施了关税和其他保护性措施,全球市场的竞争仍然激烈。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提升其制造业能力,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商业环境。

  • 七是美国国内基础设施方面的障碍。制造业需要先进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等方面。尽管美国在这些方面具有优势,但仍需要大量投资升级和维护基础设施,以满足现代制造业的需求。

  • 八是企业文化和战略方面的障碍。一些美国企业已经习惯于全球化运作,并且在海外设立了成熟的生产基地和市场网络。改变这种既有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并非易事。


尽管面临诸多阻碍,美国政府仍在通过政策激励、税收优惠、投资基础设施和培训劳动力等方式努力推动制造业回流。然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知识与价值
本号只刊发何云峰教授及其团队关于劳动问题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性成果和学术随笔,不转发团队之外作者的文章,也不夹带广告,不搞商业化运作,纯属作者个人言论范畴。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