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煎饼果子”推上神坛?

文化   2025-01-22 22:00   天津  

最近天津的“煎饼馃子”突然热了起来,频繁的在大小媒体上露面,几乎成了天津的代名词。甚至把“摊煎饼”当做了“秀场”。外地游客来到天津,好像第一件事就是品尝天津的“煎饼果子”。就连某队著名的球星外援也要拿起“半月铲”操练一番,给别人摊一套“煎饼馃子”,其兴奋的如同将球踢进对方球门一般。

由于“舌尖”系列的“推波助澜”和“明白人太多”,引得众食客也按捺不住“癫狂”,竟然在网上“口沫横飞”,非要分出“正宗正根”和“左道旁门”来。有的人洋洋洒洒总结出“邪教”的标准,吓得大小煎饼摊儿,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对照检查,自查不行,还希望有上级领导下来指导大家。果然,在众人的喧嚣声中,“煎饼馃子协会”横空出世,指点江山。入会者,先交会费。

老汉不明白,煎饼馃子不就是天津人喜欢吃的一种早点吗?并非什么圣物,人吃了不用洗澡,蚊子不叮,臭虫不咬。

想当年煎饼馃子挑子穿行于大街小巷时,都是在晚上掌灯后,专门为那些打牌的人,夜生活的人,散戏的人提供宵夜。常去中国大戏院听戏的人们,散戏后,都忘不了门口不远处的那两个煎饼挑子。摊上一套,煎饼里只有一根长劈,分成两半,卷好后两面滴油煎脆,也没有加鸡蛋之说。

民国年间,天津百姓的早点食谱中还十分罕见煎饼馃子,我们从留下的历史老照片中也只能看到黍米饭、豆腐脑、面茶、烧饼馃子、大饼夹肉等,1949年以后,大部分夜生活被取缔,晚上没有顾客啦,煎饼馃子挑子开始改在早晨出摊,挤进天津早点的行列。改革开放以后,忽如一夜春风来,煎饼馃子三轮车才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实事求是地说,天津百姓把煎饼馃子列入早点食谱,不过才几十年的事。

前不久,看到有人在电视节目中说他家的煎饼馃子店铺已有200年历史,不禁哑然失笑,不要把煎饼馃子架上“神坛”忽悠天津百姓了。姑且不说200年前天津有没有煎饼馃子门市部,只是那些夜生活的人要吃宵夜,总不会叫辆胶皮,坐几站电车找到你的店铺里买一套再回去吃吧?据说还有在煎饼馃子中加上人参出售,一套要卖几十元,这倒是好创意。建议中药铺和煎饼馃子摊合资,可以开发中草药系列煎饼馃子,有人参煎饼、三七煎饼、六味地黄煎饼、伟哥煎饼等等,对于那些不喜欢喝汤药的人来说,倒是个福音!

天津记忆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