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中的天津年味儿(下)

文化   2025-02-01 20:30   天津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津文化

在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一场瑞雪飘落津门,瑞雪兆丰年!衬托着首度成为世界非遗的中国“年”的喜庆。如今,我们的年味儿是否淡了?不妨随着邵桓先生坐上“时光倒流机”,跟随着老报纸中的记者们去体味天津老时年间的“年味”吧!






“1

1936年春节前  街市顿呈热闹气象



春节在迩,街市顿呈热闹气象,昨过宫南北大街,见两旁摊贩云集,将所见者胪列于后。


图 | 天后宫前卖香烛的摊位(拍摄于1938年正月)


饭花门神——

“饭花”为纸制者,敷以铁阡,有八仙人、聚宝盆、吉祥字等类,插于花糕之上,供于佛桌之前,为春节点缀中之不可少者。富豪之家,多有用绢制者,今则少见。“门神”为镇宅之用,居民购之贴于门上,取其全家平安吉祥之意,亦津门迷信风俗之一也。


图 | 饭花(李永强先生拍摄并提供)


图 | 供于佛桌花糕(上插有纸制饭花)(拍摄于1939年正月)


图 | 门神(左为尉迟恭 右为秦琼)


年画春联——

“年画”俱带有迷信色彩,除“财神叫门”,“大发财源”,“金玉满堂”等类之外,舍戏齣(戏折)莫属焉。近年来杨柳青所出品之土画,受天演淘汰,绝迹市廛,现今最流行者,当推石印洋画,本市出品最多者,以“华中”,“富华”两印刷局着名。畅销华北一带,虽偏僻村落,亦有贩卖者。“春联”多系一般文贫者流,沿街设摊,等主候客,所得无几,此亦不景气笼罩下之现象,然所书春联辞句多俗俚不文,尤含有封建思想,此宜应改良者也。


图 | 天津西南城角广仁堂以西化铜厂对过富华印刷局出品的《金银满囤》(张诚先生 收藏)


图 | 年画《正月初二接财神》(天津北马路华中印刷局出版)


冻豆腐香干——

冻豆腐与香干,为年菜中不可少,如嫌肉味过腻,可用豆腐烩而食之,香干则用以和馅,包素饺子,不可少者,此二种食品,虽价低廉,其对消化上有莫大之利益。


水晶年糕——

水晶年糕,南味坊中所售者为佳,江米製成,中掺以青丝,玫瑰,核桃仁等,食之柔软适口,春节时中等人家俱购此糕,供于佛前,取其年年高之意,中国人凡事不求实际,只图说说好听而已。


图 | 福林祥茶食品店(位于今和平路劝业场拐角处)上面悬挂“如意年糕”(拍摄于1938年正月


佛前蜜供——

佛前所摆之蜜供(注:《清稗类钞》中所记载:“所谓蜜供者,专以祀神,以油、面做夹,砌作浮图式,中空玲珑,高二三尺,五具为一堂,元日神前必用之。”),多仿京製,既有糖而嫩脆,置于香烛之前,受火炽而不化,津市各茶食店,多仿制之,然皆不如祥德斋所製者为佳,市人多争购之。


图 | 供桌上的最后一排五具蜜供为一堂(拍摄于1939年正月)


图 | 祥德斋茶食店第三支店(位于东北角单街子东口)


花糕馒首——

花糕馒首,什锦点心,春节中市民购来藏好,陆续食之,皆因人们贪于玩耍,游逛,赌博,无暇做饭,每日打蒸锅,取其简便。一般蒸食业者,事前开出花糕条子若干斤,烦亲友转售,货到钱回,亦投机事业之一种也。


图 | 民国时期什锦点心宣传画



“2

1937年春节将届   年味浓厚



春节近了!市面上呈现一种繁华气象,假若你到各街上巡游一番,会有许多好看的玩艺映入你的眼帘,这景象,洽似涂上一层红的彩色,是那么新艳的,虽说它有些俗气,但,这一年一度的特征,还是应有的点缀。


这时天津年味最浓厚的地方,当然要属那宫南宫北大街,尤其是天后宫,更拥有最大的势力,这像是有遗传性的,孩子们临到这时,都要怂恿家长,领他去天后宫游逛一番,顺便买些恩物,大人们如果有钱的话,什九也要跑到宫南北去采办年货,甚么:年画,饭花,香蜡,春联,花炮,…… 买个齐全,为的过场热闹年。因为他们在作孩子时代便对这天后宫有了深刻的印像,跑到那里,会引起他们一些回忆,多少能使他们回复几许童心。


图 | 民国时期天后宫山门


图 | 天后宫内的景象(拍摄于1938年正月)


天后宫的香火能够绵延的原因,据说因它有显着的灵验,老人们说,在庚子年,拆城后,鬼子跑到天后宫去拉泥像,被天后打了几个嘴巴,经过这番惩治,才保存了整个的庙地,这一段神话,我们不谈也罢!


天后宫,确是处富有神秘性的所在,不但逢年遇节,前往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平常日子,也是香火缭绕的。大殿上,除掉天后圣母以外,还有甚么眼光娘娘,送生娘娘,痘疹娘娘…… 那担水桃的傻哥子和那手捻丸药的药王爷,也是这里的主要分子。


图 | 天后宫正殿之一角 (《玫瑰画报》1936年4月9日)


左配殿供着关帝,右配殿供着财神,依照香火的收获来说,财神殿较比关帝殿为热闹,这许是二十世纪的人物喜欢财神的原故!各殿上求顺的男女,一个个捧着签筒跪在那里虔敬的摇动着,讨出的签,大半的上上,上中,下下者,倒不常见,因为这是求顺,神仙岂能让信士们失望,垂头丧气的走去呢!讨签,必须付钱,连同,信士们搁的香钱,每天成数,亦甚可观!据说,由腊月十九日开庙,直到灯节以后,这笔款子,要算道士们的大收入,那么就无怪道士们都是满面春风了。


图 | 天后宫烧香拜神的人们 (拍摄于1938年正月)


天后宫的摊贩,差不多都是贩卖儿童恩物,一年四季,他们所希望的就是年,虽然说平常赔挑费,临到年终和正月节,却得三倍的利市,他们争奇竞异的陈列各种玩物,也确有引人魔力。在我小时,有个以刘海为记卖空钟的,年岁有六十多了,他的空钟抖将起来是特别地响,说直到现在那块地盘,仍为他的儿子占据着。由此,我们也可知年节时,天后宫的摊贩生意兴隆了!


图 | 天后宫售卖年画的摊位 (《新天津》1939年2月14日 )


年头随看时代改变了,变得如此糟乱,市面上的工商各业,是一样的萧条,但是天后宫,逢到年节,仍然是热闹非常,在这里,看到孩子们的笑声,和烧香者的踊跃,也许要使你发生一些慨叹的。



“3

1947年   天津卫的热闹春节



除夕的那天,记者曾到市内各处作了一次访何式的巡行,所看到的情形,虽然很多,但其中值得向读者加以介绍的,约有以下几件——


东马路振卉花局,这是一个开设有年的生意,不过能够到这里来问津的,却只有那些确有闲钱的人们。当除夕以前的几天中,记者便为它那满屋的鲜花担忧,担忧这些既不充饥又不御寒的纯粹浪费品,有谁来购呢!更何况一盆绣球就是十来万块钱,在我的下意识中总觉得它是一个太不会作生意的商店了。谁知事实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除夕的中午,它那满屋的货品已经寥寥无几,我更亲眼看到一位主顾拿着一大包法币在那里开付花款,以那堆法币的形势来判断,约模也在百余万元左右,因为他所选定的十几盆花都是上品,每盆的标价又都在十万元以上,故此我敢断定约有百余万元。我看到这个情形以后,我才知道花店老板并不像我想像那样愚笨,而且天津卫的人们,确实是有此余力的!


当铺,这已经不是过去那样裕国便民的应时生意了,因为他们的利息是那样的大(十五分),限期又是那的短(三个月),再加上初当时的一成手续费,许多通融款项的人们,对于它实在视为畏途,更何况当铺方面还不认出大价,于是造成一般人宁肯卖,而不肯当的现象。节前的这几天,许多当铺的门前却一反平日冷清清的情形,而变成煕熙攘攘门庭若市的热闹景象,几家出价较称公道的当铺,竟致水泄不通的挤满了人。一件皮大衣,当洋五万元,扣去手续费等,只能得到四万余元,一件棉袍或是件大褂,只能当到一二千元,虽然一件大褂的成衣费还要七千元,但是当铺老板是一概不懂的,可怜那些期待用衣物典质一些金钱来开付节关债务的人们,虽然在层层的利削下,还得笑颜相对的央求当铺老板放宽限度,在这里充分的表现出钱的可爱和可憎!


图 | 原梨栈大街(今和平路)上的“馥成当”和“同吉当”


茶食店、水果铺等,在任何节日都是最能销货的生意,春节自然更不能例外。除夕的中午,稻香村(注:天津解放前有多家稻香村商号,文中所指为位于今滨江道上的森记稻香村)、文利号(注:总号位于今劝业新厦长春道一侧的天祥市场后门)、益林春(注:位于今和平路与滨江道交口处的惠中大饭店一、二楼)、汉宫秋(注:位于天祥市场对面泰康商场内)等处都是满坑满谷的人,这种拥挤的情形直至除夕夜晚,并未稍见松缓。眼看着他们的货架还渐空下来,记者曾经跑到几个地方去买南糖,结果都是南糖早已售罄,蜜柑橘虽然每斤标价六千元,但购买的人仍是争先恐后的抢着买,谁说天津人穷?


图 | 1947年春节森记稻香村报纸广告(《大公报(天津)》 1947 年1月12日);1934年文利号號冷食部广告(《益世报(天津版)》1934 年4月2日);1935年汉宫秋鲜货庄广告《大公报(天津)》 1935 年 11 月 25 日;1947年益林春广告 (《益世报(天津版)》 1947 年 11 月 14 日)


图 | 森记稻香村(拍摄于1938年正月)


图 | 位于惠中饭店一、二楼的益林春糕点店(拍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天津的舞场向来比较北平发达,舞场的老板都是智慧越凡的聪明分子,他们能够利用任何机会发展他们的营业手段,春节这个机会,自然不能放过。许多舞场都是以化妆舞会为号召的,在除夕以前便广事宣传,等到除夕华灯初上以后,家家舞场便开始忙碌起来,红男绿女个个头带着纸冠,在乐声悠扬中拥对着翩翩起舞。胜利、仙乐、永安等处始终保持着满座的热闹景况,直到夜午二时许,这些狂欢欲醉的男女们才渐次的踏上归途。但罗斯福路(注:今和平路)和绿牌电车道(注:今滨江道)一带的行路上,仍不断的发现几对头戴纸冠的男女,在那边唱边笑的冲破了马路的沉寂。


图 | 上世纪四十年代天津各大舞厅女舞星


连日以来的大雪纷飞,虽然把天气变化到极度寒冷,但春节的清晨,马路上仍旧是成群结队的挤满了行人,尤其是满身皆红的男女们,走在一片白雪的道路上,份外的显着别有风光。


商店的休假,这是相沿成习的必然现象,但是大小伙友们却都衣冠齐整的出来拜年。马路上,公共场所里到处都是“见面发财”的喜悦声,中国、新中央、国民、燕乐、大舞台等家戏院和明星、光明、北洋、华安、平安、大光明、亚洲、东亚等家电影院,没有一家不是满座的,票价虽然增加了五百元,但观众们并未因此稍见减少。这一点,我们应当赞佩影院老板的加价措施,确是真有见地。


图 | 美琪影院春节期间上演美国喜剧影片《斗牛大师》(今译为《真假斗牛士》)(《大公报(天津)》1947年1月21日)


警备司令部为了维持春节治安,曾经规定市民燃放爆竹的时间,限定每日上午六时后到下午八时前为自由燃放的期限,除此以外是不准燃放的。但这几天我们所听到的爆竹声却都是在深夜,尤其是除夕的夜晚和昨天(初二)鸡鸣以前,市内几乎都在连续不断的爆竹声中。据说这是商人祭财神以后的必有表现,致使当局在法不责众的原则下,对此也就无可奈何了。不过这些连续不断的爆竹声,却给今年的春节,更增加了一层热闹。


图 | 《大公报(天津)》 1947 年 1 月 20 日



延伸阅读

“三津文化”丰富原创让您更懂天津卫

《话说天津卫》节目话友关于文中提及相关内容的讲述,可以参看“三津文化”已推送文章——点击蓝色标题,即可跳转阅读

1,亲历新旧两场“皇会”的九十七岁老人观会归来有话要说……

2,98岁老人回忆民国时天津人如何忙年

3,读屏时代的我们能想象昔日“成记纸行”日进斗金吗?

4,九旬老媪忆幼时   京津年俗大不同

5,五O年代的滨江道地理买卖图说



乙巳蛇年将至,

《话说天津卫》节目组

恭祝您——

身体康健!!!巳巳如意!!!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提供:邵桓、唐文权、陈硕、张翔

片头题字 海报制作:唐文权

编辑 整理:刘长虹、邵桓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

天津记忆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