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几句天津卫的作用

文化   2024-12-19 20:24   天津  

聊几句天津卫的作用

文 | 杨彤

  再过几天,就是天津设卫620年纪念日,谨以此文向自己的家乡表达敬意。

  分析一座城市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维度——历史时间轴(纵向维度)和当时的政策(横向维度),有时候还需要考虑政策的大环境。分析天津卫的作用也应是如此。在此,温馨提醒各位文博爱好者:平时多积累常识性的知识,特别是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尽量避免轻易交智商税。

  天津卫兼具护卫京城和漕运的两大功能

  先看历史大背景:

  首先,“卫所制”是明朝的主要军事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模仿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又吸收元朝军制的某些内容而制定的。至永乐时期,又增至400余处。可见,卫所是明代基层的军事建制,其基本防卫功能不言而喻。

  其次,明代建国之初,元人虽被驱至漠北,但势力犹在,加之其他势力的虎视眈眈,明王朝必须建立坚固的防御体系,如长城、九边重镇以拒北,沿海防线以抗倭,还要顾及藩属国朝鲜。所以,卫所的防御功能必不可少。

  再次,就战争防御体系而言,不可能仅建立一道防御阵地,而是在通往京城的要道上设置多道防御,以形成体系。陆上如此,沿海也是如此。

  天津卫虽不临海,但距海岸线区区不过百里,且扼守渤海湾进京之水上要地,是这个防御体系中极重要的一个节点。在《明永乐年间环渤海地区海防情报考析》一文(及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中,作者列举了天津地区多处卫所、营寨。

  再从历史时间轴分析:

  天津卫漕运地位提升缘于京城对粮食和物的需要,以及经济的发展,正是经济的发展才使天津在雍正年间不断升级。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天津仍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卫作用。莫说明代的抗倭,即使到了清代后期,1900年多国强占天津城,成立“都统衙门”(下图),禁止清朝在城内驻兵,时刻保持对京城的震慑。

  遥想当年,李东阳曾登临天津卫城,留下诗词八首,描绘的景色被后人奉为“直沽八景”,其中《天骥连营》《吴粳万艘》可为天津卫作用之佐证。

  最后跟各位师友分享一点感受:作为天津人,一定爱护自己的家乡,不要只把她当成摇钱树,做天津的好儿女。

  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 《明代军制演进与盛衰之变》,曹循,《历史研究》,2023-06-25

  • 《明永乐年间环渤海地区海防情报考析》,凡康城,《兰台世界》,2022-11-04

  • 《明朝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与实践研究》,王林,《国家安全论坛》,2023-08-25

  • 《卫所制度》,故宫博物院,链接:https://www.dpm.org.cn/court/system/236399.html

往期链接

观文堂: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昔今

观文堂:追寻东坡的足迹——访古定州

观文堂:沧州铁狮子究竟有什么作用?

观文堂:《何以中国:我从考古现场来》新书发布

“观文堂”:Bridge-ride of Tientsin

“观文堂”:三道浮桥两道关

观文堂系列访谈:影像与城市

观文堂寻访:意外的聊城山陕会馆

观文堂:山西辽代古建筑大同寻访之旅

观文堂:“清明上河九百年”研学寻访回顾

“观文堂”:考察寻访涞源阁院寺

”观文堂“:独乐寺历经28次地震不倒的原因

“观文堂”:独乐寺历史上的修葺

“观文堂”太原古建筑博物馆研学寻访活动

“观文堂”:古建筑、博物馆太原研学寻访活动

“观文堂”寻访:到独乐寺寻觅梁思成先生的足迹



天津记忆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