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园忆之俄国花园谈往——花园雏形逐渐具备

文化   2025-01-14 20:30   天津  

原载《今晚报》2024年8月23日第19版今晚·副刊

柳墅行宫平面示意图

  柳墅行宫建成后,乾隆帝在这里驻跸8次,嘉庆帝驻跸1次。道光二十八年(1848),清廷下令裁撤行宫后,柳墅行宫闲置。光绪十一年(1885),北洋武备学堂在法租界海军公所成立。由于房屋紧张,经津海关道周馥建议,遂利用柳墅行宫的一部分旧址改建为学堂。其间,北洋武备学堂保留了柳墅行宫的建筑、树木、池塘等。1900年,北洋武备学堂成为抗击八国联军的战场,后被沙俄军队占领,原来的建筑遭到严重破坏。

  沙俄军队司令阿列克谢耶夫打算长期占据兵营驻地及其所在的海河东岸。他们首先筹划在上述地区修一座公墓,并建造一座小教堂。当时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德国人)提议把北洋武备学堂交给联军共管,立即遭到阿列克谢耶夫的反对。而沙俄不久又产生了建立租界的想法。

  俄租界划定后,1901年夏,沙俄在原北洋武备学堂内修建了公墓。公墓的设计者为该国海军校官安基波夫和建筑师、军事工程师格里戈连科中校。公墓与小教堂有一个金色洋葱头式样的顶子(上图),后来《天津地理买卖杂字》有“俄租界,靠车站,铜顶坟地远处见。”的记载。所谓铜顶坟地即指这座公墓。

  至此,北洋武备学堂所在地成为沙俄军队在天津的大本营。

  公墓旁边的小教堂于1905年夏天动工,1909年竣工。小教堂时称救世主教堂,用汉白玉砌成。此前天津的东正教宗教活动都在河北小关的一个祈祷所,1909年迁移至此。随着工程建设完成,周围具备了花园雏形。加之这里初为行宫,经此番不断整修后,逐步形成一座俄式花园。

  由于北洋武备学堂所在地成为沙俄军队驻扎地,公墓、教堂连同花园,最初属沙俄军队管辖。后来军队从天津撤出,又改由俄国领事馆卫兵管辖,而小教堂的宗教活动由该国牧师主持。

天津记忆
天津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