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三津文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之际,一场瑞雪飘落津门,衬托着首度成为世界非遗的中国“年”的喜庆。如今,我们的年味儿似乎淡了,不妨随着邵桓先生坐上“时光倒流机”,跟随着老报纸中的记者们去体味天津老时年间的“年味”吧!
“1
1931年除夕前 走到百花深处
今天正是旧历除夕年关了,所有年货都挤满了市面。宫南宫北、估衣街、锅店街一带,真是年气十足,什么五颜六色的美女画,金光四射的供花,殷血淋淋好大片猪肉,不一而足,都吸收住多量的观客和买主。如果你肯五官并用,逐件地尝试一天,次日恐怕就可以把你累倒了。所以这些年货,代表过年的东西虽然是好,有些人却存心保持相当的躲避,如果高兴的想到街面上走一走,真不如到北马路的花市溜一趟,或者再高兴买几盆鲜花作过年的清供(注:指在室内放置在案头供观赏的物品摆设),却是较买其他的年货高明多了。
北马路的这个花市,是一冬一次的“年集”,每逢旧历年关接近几天,就开市了,便热闹起来,由清晨到晚上,自东北角的瞭望台,以至将及崇仁宫一带,朝阳的街北面临时作了花市,仿佛把积存一年的尘嚣都洗涤尽了,虽然人声异常鼎沸,却显出另一种味道,忙于锱铢的人们,或者也来想到花市行一下,临时忘去自己两肩上的烦苦。这条花市上的鲜花,五颜六色,草木皆备,真是应有尽有,卖花人虽不是诗人们所描写的妙龄女郎,倒也是醇朴自然的地道花匠,一律都是国产布的衣料,短短打扮,张口便是简单俚俗的乡音,不过他们究竟也来到卫里做一次商人了,诗人见了,也可以写入诗篇。卖花高调,自然不得不唱两声,很普通只值一两角钱的花,现在就可以向你索价到四五角钱不止,他们的来路,却的确也不很容易,大多数是从西园花场子把花担来,来到这里十里地远近,还不得误时候,每天一个往返,耗费精神气力也就够苦的了。幸亏买花的人有时比卖花的人更忙,清晨起来冒着寒凉便赶到了,心理大概是着急想尽先买几盆最好的花。
在下午,这一段街当然更忙了,行路的人只好躲到街的对面去走,一条便道全用花摆满,当中只留一点地方给主顾们停立,无形中这条便道成一股小规模的花街了。花的种类很多很多,主要的是迎春、梅花、桃花、水仙、兰草、海棠等等,其余如牡丹、丁香、绒绣球、万年青、玫瑰、碧桃、茶花、杜鹃、天竹、石榴、洋水仙,以及各种小花小草,还有很多连这卖花的一时都叫不出名字来了。其中似乎以牡丹和海棠最娇贵,两种花多数都蒙在大花筐子里,筐子有三四尺高,四周用毛头纸包围,顶上是棉盖子,每个筐子里只放一株,所以每两株就要占住一个人来担它了,也有的花朵甚大,怕冷风和尘土摧残,于是每朵花就有一个纸包,花朵藏在纸包里当然好多了,不过许多花皆是新出窖的嫩枝叶,外面空气太冷,到街上经冷风一吹,结果嫩细的叶儿儿都凝冻了,所以没有经验的买主必需特别小心到这一点。买的价钱前面已经说过,卖花人大大的一夸张,说不清一定的行市了,现在就记者所调查的,都是卖花人口索的大价格,如果真买,恐怕至多打个五扣也便成交了。
“2
1931年腊尽春回 宫南宫北观
五光十色布满街墙之年画,我国旧家庭,每逢过年必以最低价值,大大小小,购买极多之年画,将屋中墙壁粘贴殆遍,以表示除旧迎新之气象,俗谚所谓“东一张西一张,贴得屋中亮堂堂”者,即指此也,然此种年画,类皆鄙俚(注:指粗俗、庸俗)不堪,大约可分为三品:
第一品者为美人画。从前使用木板,今已改为石印,画工既精细,印刷着色,亦颇美丽,所惜干篇一律,皆效时装,且有赤臂袒胸,半含春意者,此皆投人所好,而不知其于人心风俗,实有不良之影响也。
图 | 民国年画《景色宜人》
第二品为童画与纯粹之年画。童画为一群活泼天真之孩提,有自占一张者,有分画数人者,类皆描写其哭笑喜怒之神情,以表现其淘气之状态,此种画尚无伤大雅,且易受人欢迎。惟纯粹之年画,多系过新年,接财神,合家欢乐,元宝叫门,种种财迷式之迷信,最易使庸愚之人,生其想发横财之心,此亦年画中之极有流弊者也。
图 | 中国美术馆藏天津杨柳青清代年画《四季平安》
第三品则完全为戏出式之凶杀神怪,种种离奇妄诞之作,盖完全取材手我国旧戏中之流行最广,虽妇孺亦津津乐道者,此种画感人最深,无形中实具有左右社会之势力,所以我国三尺童子,无不知有姜太公斩将封神,无不知有孙悟空一个筋斗,能折十万八千里;无不知有白玉堂、黄天霸,会持刀杀人;无不知有窦尔墩、费得功,是高来高去的飞贼,专会偷米面,抢妇女;无不知有花蝴蝶、采花蜂,能飞檐走壁,到处采花作案,试问此若许之社会教育,印于儿童脑筋中,永久磨涮不去者,非戏剧与年画之功耶。
图 | 民国年画《钟馗搜山》
年画之外,交易最盛,而陈列最多者,则为香烛纸马店,及书写春联之小摊,从石头门坎高永兴(注:高永兴为位于水阁大街石头门坎胡同一家香烛纸马店,货栈为四面二层楼房,内有房屋二十余间,共分五个仓库)迤至宫南北街,香烛店不下十余家,购者争先踊跃,户限为穿(注:成语,形容进出的人很多),一望而知其生意兴隆,一年之买卖,当以腊(月)为最大利市也。惟各书写春联者,多为文贫无聊之人!其书法虽无可取,然其饥寒困顿,藉纸墨以觅绳头之利,亦殊可怜,好在此种点缀春光一新门户之事,无伤大雅,尚可听其自由。
图 | 上世纪三十年代货市场售卖香烛纸马的摊位
图 | 写春联的小摊位(拍摄于1941年正月)
再次为各种洋灰粗磁(瓷)家俱,栉比林立,罗列甚多,世上惟有吃饭难,而吃饭则不能不借重于碗,虽贫无立锥者,亦不能不引此君为终身莫离之良友,在贫寒之家,虽平日百般将就,千般忍耐,一到年关,势不得不添置几件家具,为蓬壁蜗居,一壮颜色,则饭碗菜盘白木筷子,均为置备中之首要问题焉。于是一班小商贩,应运而生,投人所好,以各种质地极粗,而彩鲜艳之家俱,陈列街前,分组标价,其值甚廉,购者多妇人,选择多时,少不中意,则去而之他,往来穿梭,售者大有应接不暇之势焉。
家俱之外,尚有售卖各色年花者,多为五色之品,剪扎而成,间亦有用绫者,则其价少昂,各种花朵,类皆惟妙惟肖,无异新从枝上摘得者。此种手工,在北平实占一大部分,崇文门外花市一带,业此者无虑(注:无虑意为大约、大概)数百家。其中分粗细两工,粗者为纸花供花,细者为绫花,粗者专备年节之用,细者则专供妇女插发鬓之需。
图 | 上世纪二十年代售卖年花的摊位
图 | 佩戴年花的女童(拍摄于1939年正月)
其余尚有各色纸灯,灶王龛,亦是红红绿绿,布满街头。纸灯为年节一种点缀品,粗者不过以红绿之纸,用作灯皮,糊成圆球形,聊供小儿之提挈;其细者则精巧玲珑或作宫灯形,或作壁灯形,上绘之人物花鸟,栩栩如生。在北平则廊房头二条,专售此物,各灯铺悬挂门前,辉煌灿烂,一灯之值,或索数元,此亦手工中之含有美术者。近年外人亦多喜此者,其住室中,每喜悬挂中国式之彩灯,此种彩灯,系以极薄之绢制成,所绘者多为旧小说旧戏剧中之节目。记者在北平时,曾见过十六盏之绢制宫灯,上绘红楼梦,各人物均作古装,画笔非常工细,据闻系出自如意馆者(注:如意馆为圆明园造办处下属作坊,清帝退位后,如意馆解散,不少以绘画谋生的如意馆画师参与到了北京灯画的制作,由于如意馆画法的融入,北京灯画中出现了这种带有鲜明宫廷做派的作品,成为北京灯画的代表风格)索价三百元,后为某外人以二百五十元购去。此种彩灯手艺,亦北平人民生计之一也,若宫南北之灯,可自郐而下(注:成语,指水平越来越低下,以至于不屑谈及),不过聊供娱乐儿童点染年景之需,其价值仅数十枚铜元而已。
图 | 售卖花灯的摊位(拍摄于1939年正月)
图 | 家中悬挂灯笼(拍摄于1939年正月)
记者行经天后官,因款步入内,一览庙内之风光,以吾眼光观之,仅可分为四部,一首饰,二玩物,三金鱼,四闷葫芦,惟此四项生意而已。首饰店有门面,有字号,其余则据地为摊,以闷葫芦、金鱼两种为最多。闷葫芦一物,名称甚多,随地而异,北平曰空竹,上海曰拉铃,济南曰老牛,惟天津名以闷葫芦耳。此物虽小,确有操练身体之工效,北平旗人好游戏,多能抖此物,且能抖出种种花样,一绳两棍,变化无穷,有时投至天空,几与云齐,以绳承之,百无一失,近年竟有倚此为业,在游戏场中,占得一席者,亦可见北平民生之艰窘矣。
图 | 天后宫内景象(拍摄于1938年正月)
图 | 上世纪三十年代售卖空竹的摊位
金鱼具天然活泼之精神,余生平酷嗜此物,然其种类甚繁,北方佳品,惟龙睛翠鱼,望天墨鱼,大眼绒球,各种红白相间之花鱼,大者盈尺,可值数十元一对。广东有一种珍珠翎,系周身作珠形,为鱼类中之最上品,惟以气候关系,不能到北方来也。天后宫中之金鱼,多为下品,不值一顾,不过我国社会,有一种迷信,谓新年必须买鱼,取富贵有余之意也,因此一班鱼贩,遂利用普通社会之心理,以不成材之小金鱼,满缸满盆,置诸天后宫院中,向游者兜售,亦投机之意也。至于各种玩物,多为孩童之娱乐品,内中十分五六,来自东洋,日人专能揣摩我国社会心理,乃并家庭玩物之利权,亦夺之而去,其商战之手段,真凶辣哉。
各首饰店,多为烧香之妇女而设,谒过天后娘娘,即税驾(注:指解下驾车的马,停车,有休息之意)于此,五马换六羊(注:形容人的糊涂行为),以旧首饰易取新者,而店中遂利市三倍,此亦我国无知妇女无谓之消耗,反不如剪发者可以一律免除也,然剪发之后,项链别针,又增加几多修饰,首饰店又何患无利可图哉。
图 | 天后宫内增兴镀金局广告 (《国闻报 》 1898年8月11日)
延伸阅读
“三津文化”丰富原创让您更懂天津卫
《话说天津卫》节目话友关于春节的相关讲述内容,可以参看“三津文化”已推送文章——(点击蓝色标题,即可跳转阅读)
温故知新,收获良多!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图片提供:邵桓、唐文权、陈硕、张翔
片头题字 海报制作:唐文权
编辑 整理:刘长虹、邵桓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