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材料站
文 章 信 息
单原子锑的非凡合金化反应实现高度可逆的钠金属电池
第一作者:赵思、陈旭东
通讯作者:洪振生*,张燕*,陆俊*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科学材料站
研 究 背 景
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锂离子电池时代之后的一个有前景的替代品,因其成本效益和钠资源的丰富性而出现。然而,SIBs的实际部署面临着由于其相对较低能量密度所带来的挑战。金属钠以其低至-2.71V的工作电位和高达1166mAh g-1的比容量,显著超过了当前商业硬碳阳极(例如,300mAh g-1)的容量。此外,钠金属电池(SMBs)在各种新兴电池系统中显示出有前途的应用,包括Na-S/Se/Te、Na-O2、NaCO2和Na-Br/I2电池。然而,在重复的沉积/剥离循环中,金属钠的电沉积常常导致形态和化学不稳定,例如钠枝晶的形成、容量衰减、短路甚至爆炸,给金属钠阳极的实际应用带来了技术障碍。通过引入亲钠金属添加剂来控制异质成核,被认为是调节Na金属生长和减轻枝晶引发灾难性问题最有效的策略之一。虽然这些亲钠金属或复合材料通过合金化反应提供了钠沉积的活性位点,但它们在电沉积之前通过吸附、不可逆合金化或转化反应等反应消耗了钠。此外,合金化-去合金化过程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体积膨胀。不幸的是,这些缺点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解决。一种吸引人的方法是将金属材料缩小到原子尺度,即单原子材料(SAMs),促进了均匀成核位点和钠离子通量及局部电荷密度的有效分散,从而实现了电场的均匀分布。正如在电催化剂中所展示的,SAMs以其丰富的活性位点表现出卓越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
与传统金属纳米颗粒相比,SAMs通过独特的配位构型和电子结构,实现了精确的原子级设计,并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降低了反应能垒。这种特殊结构使单原子材料能够通过位点特异性化学反应捕获金属离子,从而均匀调节金属阳极中的后续沉积过程。此外,这种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对合金型电极材料的体积波动和电极结构疲劳具有很大的缓解潜力。然而,SAMs在SMBs或其他电池的应用中仍面临两个挑战。一个是在最先进的通用方法中,SAMs的简便合成具有高载量和良好分散性。另一个问题是,与体相或纳米级材料相比,它们的电化学机制仍然不清楚。例如,原子尺度上的合金化反应以及SAMs中金属沉积的调节机制仍然不清楚。在传统的仅热热场加热方式中,原子扩散过程相对缓慢,可能难以实现金属原子与配位原子的快速结合。
科学材料站
文 章 简 介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洪振生,浙江大学陆俊和安庆师范大学张燕团队报道了一种包括电场、热场和压力场的多场调控合成 (MRS) 路线,可在几分钟内快速制备单原子锑。这种多物理场耦合合成方法可以实现高负载的单原子锑 (MRS-SbSA),高达 15 wt.%。与具有低 SAMs 含量的传统烧结方法相比,具有良好分散的 Sb 原子的 MRS-SbSA 为钠金属负极提供了丰富的成核位点,这有利于控制钠离子通量和锚定钠金属的生长。同时,原子合金化-脱合金化过程减轻了体积膨胀,显著降低了机械应力,大大提高了电化学可逆性。因此,MRS-SbSA||Na半电池即使在1800次循环后仍表现出非常高的库仑效率(CE)≈99.9%。MRS-SbSA-Na对称电池表现出超低过电位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长循环寿命。此外,无阳极MRS-SbSA||NVP电池表现出极高的能量密度和出色的倍率性能。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合成高负载金属单原子及其不寻常的行为和在可充电电池中的应用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图1:多场调控合成(MRS)系统示意图以及制备MRS-SbSA的路线。b) MRS-SbSA的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c) AC-HAADF-STEM元素分布分析,以及d) MRS-SbSA的AC-HAADF-STEM图像。e) 在1073 K下,传统管式炉(TF)-SbSA和f) MRS-SbSA在单原子分散状态下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AIMD)模拟(C(灰色),N(蓝色),Sb(红色))。g) 在有和没有外加电场的情况下,Sb原子在掺氮石墨烯基底上吸附的优化结构和电荷密度差异图。
图2:MRS-SbSA在不同制备条件下的化学结构和原子配位环境。a) XPS N 1s谱图,b) Sb 3d/O 1s谱图,c) Sb单原子的拉曼图谱。d) Sb箔、Sb2O3和MRS-SbSA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谱图,e) 傅里叶变换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图。f) MRS-SbSA的EXAFS拟合曲线。g-i) Sb箔、Sb2O3和MRS-SbSA的波形变换(WT)分析。
图3:a) 不同基底上钠沉积的恒流电压曲线,以1 mAh cm-2的容量在1 mA cm-2下进行,以及b) 对应的过电位总结。c) Cu箔、TF-SbSA和MRS-SbSA的库仑效率(CE)性能比较。d) TF-SbSA和e) MRS-SbSA在不同循环下的钠沉积/剥离电压曲线。f) TF-SbSA和MRS-SbSA从1到50 mA cm-2再回到1 mA cm-2的电流逐步增加。g) 裸Cu箔和h) MRS-SbSA电极上钠沉积过程的原位光学显微镜观察。
图4:a) MRS-SbSA和Cu箔对称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插图显示了大约240、1200和2000小时的放大曲线。b) MRS-SbSA对称电池在高沉积容量下的电压-时间曲线。c) MRS-SbSA-Na对称电池的倍率性能,沉积容量为2 mA h cm-2。d) 与之前工作的DOD(放电深度)、容量和循环时间的比较。e) 带有MRS-SbSA涂覆Cu集流体的柔性无阳极软包电池的示意图。f) 软包电池和充/放电曲线的数字照片,g) 软包电池在1C下的循环性能。
图5:a) SbNPs和MRS-SbSA在初始循环过程中不同状态下的原位XRD曲线。b,c) SbNPs和MRS-SbSA在不同电位下的原位XPS。d) SbNPs和MRS-SbSA在0.01-2 V电位范围内的循环伏安扫描。e) log i和log v之间的关系。f) SbNPs和MRS-SbSA在1 C下的放电-充电曲线。g) SbNPs和h) MRS-SbSA在初始循环后的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
图6:a) SbNPs和MRS-SbSA电极上不同钠沉积行为的示意图。b) SbNPs和MRS-SbSA电极在1 mA cm-2和1 mAh cm-2的截止电位下的电压-容量曲线。c) 镀钠后Na和Sb的对应EDS元素映射。d1) SbNPs和e1) MRS-SbSA电极的FEA模拟几何形状,以及相应的钠浓度分布(d2, e2)和应力分布(d3, e3)。插图展示了模拟和绘制钠浓度和应力的切割平面。
科学材料站
本 文 要 点
要点一:创新制备方法
研究团队利用多场调控合成(MRS)技术,通过电场、热场和压力场的耦合作用,成功快速制备了高载量(15 wt.%)的单原子锑(Sb),实现了其高分散性。
要点二:性能提升
相比于常规锑纳米颗粒,单原子Sb因原子级分散,在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结构稳定性方面显著提升。其结构在充放电过程中应力与体积膨胀变化极小,有利于电池稳定性。
要点三:电池效率与长寿命
涂覆约3微米厚的铜箔在对称电池中展示了高达99.99%的库仑效率、超低过电位(3mV)和超过2500小时的长循环寿命。
要点四:无阳极电池表现优异
构建的无阳极MRS-SbSA||Na3V2(PO4)3电池实现了约362Wh/kg的高能量密度,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科学材料站
文 章 链 接
Highly Reversible Sodium Metal Batteries Enabled by Extraordinary Alloying Reaction of Single-Atom Antimony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403432
科学材料站
通 讯 作 者 简 介
洪振生教授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教授,材料化学博士,博士生/硕士生导师,荣获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德国洪堡资深学者(Experienced Researcher,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等。长期从事储能材料设计、制备和器件构造的一体化研究,在多场耦合储能材料结构及界面电化学调控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主持包括3项国家基金在内的10余个项目,累计发表SCI论文9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56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包括国际顶级期刊美国科院院院刊PNAS(2篇)、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Energy Environ. Sci. (2篇)、Nano Energy (3篇)、Adv. Sci.和Small等。此外,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钠电池负极材料,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已转让2项。
张燕副教授简介: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 ACS Nano, Energy Storage Mater., Small, Small Method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2篇论文入选为ESI高被引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海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陆俊教授简介:陆俊,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衢州动力电池与储能研究院院长。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毕业于犹他大学,2009年起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助理化学研究员、化学研究员。目前,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500余篇,包括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60余篇,论文总引用数超过72000次,H指数144;2018−2023年连续入选科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授权国际专利30余项。获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内20多项重要奖励,包括美国国家能源部(汽车技术项目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办公室(EERE)颁发的博士后研究奖学金(2013),是迄今为止电池领域内唯一获奖者,2019年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2019, R&D 100 Award美国科技界的“奥斯卡”创新奖)、美国电化学会电池分会技术奖(Battery Division Technology Award, ECS, 2022)、美国化学会能源与燃料部(ENFL)电化学储能杰出研究员奖(2022)、国际电池材料协会(IBA)杰出研究奖(2022)。同时担任多种重要学术兼职,如Battery energy主编,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副主编等。
科学材料站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赵思:福建师范大学2022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师从洪振生教授,2022-2023年于德国科隆大学Sanjay Mathur教授课题组联合培养。研究高容量钠金属基负极的设计与界面电化学调控。
陈旭东: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2022级硕士生。
添加官方微信 进群交流
SCI二氧化碳互助群
SCI催化材料交流群
SCI钠离子电池交流群
SCI离子交换膜经验交流群
SCI燃料电池交流群
SCI超级电容器交流群
SCI水系锌电池交流群
SCI水电解互助群
SCI气体扩散层经验交流群
备注【姓名-机构-研究方向】
投稿请联系contact@scimaterials.cn
点分享
点赞支持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