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材料站
文 章 信 息
转换型过渡金属硫化物负极在锂/钠/钾电池中容量差异机制揭示
第一作者:郑坤雄#,慕永彪#
通讯作者:赵天寿*,曾林*,韩美胜*
单位:南方科技大学
科学材料站
研 究 背 景
转换型过渡金属硫化物(CT-TMSs)因其高理论容量,被广泛研究用于锂/钠/钾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在电池应用中,该材料通常会表现出显著的容量差异,但导致这一问题的潜在机制仍不明确。本文揭示了CT-TMSs负极在锂/钠/钾离子存储中的容量差异机制,主要源于转换反应程度和转换产物尺寸的不同。具体来说,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加,插入反应的离子扩散能垒和相变的转换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也会增加,从而降低反应动力学,这导致转换程度降低,转换产物尺寸增大,最终导致容量减少。转换产物尺寸的增大和数量的减少不可避免地减少了注入到铁中的自旋极化电子和硫化物中对应离子的存储量,从而进一步降低容量。该研究阐明了CT-TMSs负极在锂/钠/钾离子存储中的容量差异机制,为设计高容量的锂/钠/钾存储负极材料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科学材料站
文 章 简 介
近日,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赵天寿院士、曾林副教授及韩美胜副研究员作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Investigations of Mechanisms Leading to Capacity Differences in Li/Na/K-Ion Batteries with Conversion-Type Transition-Metal Sulfides Anodes”的文章。该文章阐明了CT-TMSs负极在锂/钠/钾存储中的容量差异机制,为设计高容量的锂/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科学材料站
本 文 要 点
要点一:纳米片交织结构Fe1-xS/C复合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
本研究合成了具有单晶特征的纳米片交织结构Fe1-xS/C复合电极。X射线衍射显示Fe1-xS(PDF#29-0725)的(200)、(206)、(2012)和(220)晶面所对应的衍射峰;拉曼光谱和元素分析证实了Fe1-xS与碳的共存;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面铁和硫的原子比为0.9:1,即x=0.1;热重分析显示Fe1-xS/C中碳的含量为4.7 wt%,这种低碳含量显著地减少了碳对复合电极容量的影响。纳米化的结构能够在大体积膨胀下不发生明显的粉化,并缩短电荷扩散距离以增强反应动力学。此外,纳米片交织的开孔结构可以提供容纳Fe1-xS/C体积膨胀的空间,保证在快速脱嵌离子时不发生结构破坏(图1a-f)。在半电池电化学测试中,Fe1-xS/C在LIBs中表现出最高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和首次库伦效率,其次是SIBs,在PIBs中的最低,其中LIBs的容量分别是SIBs和PIBs的2.0倍和3.7倍。Fe1-xS/C初始放电容量超过其理论容量的主要原因归因于电解质分解导致不可逆的固态电解质界面 (SEI) 层的形成以及在转换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超顺磁性铁和相应硫化物界面处构建的空间电荷存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的数据表明,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离子扩散阻力增大,导致Li/Na/K存储容量差异较大。然而,这只是从离子扩散动力学角度对Li/Na/K存储容量差异的一个基本解释,缺乏更深入的分析。
图1 Fe1-xS/C复合电极的结构和成分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
要点二:非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揭示Fe1-xS 离子储存机制
为了进一步确认Fe1-xS的离子储存机制,我们对其进行了放电至0.01 V后的非原位TEM表征。图2显示了Fe1-xS在LIBs中的测试结果。很明显,从靠近碳层的边缘(A)到纳米片的中心(D), Fe1-xS完全转换为晶体状的Fe和Li2S纳米颗粒,表明Fe1-xS在锂储存过程中发生了完全转换。
图2Fe1-xS/C复合电极在LIBs中的非原位TEM表征
图3显示了Fe1-xS在SIBs中的测试结果。很明显,从A点到D点,Fe1-xS在纳米片上转换为晶体状的Fe和Na2S纳米颗粒。然而,在E点,在转换产物Fe/Na2S和未转换的单晶Fe1-xS之间观察到明显的边界(图3g)。从E点到F点,原始的Fe1-xS单晶结构保持完整(图3h,i),这表明Fe1-xS在钠储存过程中发生了不完全转换。
图3Fe1-xS/C复合电极在SIBs中的非原位TEM表征
在PIBs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如图4所示,从A点到D点,Fe1-xS在纳米片上转换成晶体Fe和K2S纳米颗粒,然而,在E点,可以观察到转换产物Fe/K2S与未转换的单晶Fe1-xS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图4g)。从E点到F点,原始的Fe1-xS单晶结构保持完整(图4h,i),表明Fe1-xS在钾储存过程中发生了不完全转换。
图4 Fe1-xS/C复合电极在PIBs中的非原位TEM表征
研究发现,在LIBs、SIBs和PIBs中,转换产物的尺寸从纳米片的边缘到中心呈增加趋势。纳米颗粒尺寸的变化可能是由纳米片不同区域的离子反应动力学的差异引起的。在交织结构中,与纳米片的根部相比,最外层暴露的纳米片边缘与电解质的接触更大,导致与离子的反应更快、更完全,从而促进了更小纳米晶体的形成。不同的是,转换反应形成的纳米晶体尺寸在PIBs中最大(边缘4.2 nm,中心10.2 nm),在SIBs中中等(边缘3.6 nm,中心6.9 nm),在LIBs中最小(边缘2.5 nm,中心3.8 nm)。这可以归因于锂离子与Fe1-xS/C之间的反应动力学最快,因为其离子扩散系数最高(图1l),插入反应中离子扩散能垒最低(图5j),转换反应所需的吉布斯自由能最低(图5k)。从而形成最小的纳米晶体。
要点三:原位磁性检测技术、密度泛函理论及循环伏安法共同揭示CT-TMSs在Li/Na/K存储中的容量差异机制
Fe1-xS的转换程度和在转换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纳米晶体的尺寸变化是导致LIBs、SIBs和PIBs之间Fe1-xS/C容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在图5a中,LIBs的CV曲线在放电过程中2.06 V和1.65 V处出现两个弱峰,在1.35 V处出现一个强峰,分别对应于分步插入反应和转换反应。在充电过程中,1.96 V处的氧化峰是由于Fe/Li2S的氧化反应引起的。同理,在SIBs及PIBs的CV曲线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CV曲线进一步证明了Fe1-xS在Li/Na/K存储中的插入和转换反应机理。LIBs的原位磁性检测(图5d)显示,电极磁化强度不受插入反应的影响。从转换反应开始电压至转换反应截止电压(Vcc,≈1.01 V),磁化强度迅速上升,在Vcc处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通过转换反应形成的铁纳米颗粒的出现。当放电至0.01 V时,磁化强度迅速降低,表明自旋极化电子被注入并存储在Fe的自旋向下d能带中,同时,锂离子可以保存在Li2S中保持电荷守恒,实现了离子-电子的解耦,符合Maier空间电荷存储的理论模型。空间电荷区的形成可以明显增加离子的储存位置,从而提高容量。从0.01到氧化反应起始电压,由于Fe的电子逸出,磁化强度增大。由于Fe被氧化成Fe1-xS,磁化强度迅速降低,并在≈2.60到3V之间保持几乎恒定的值。SIBs(图5e)和PIBs(图5f)的原位磁性检测结果显示出与LIBs相似的变化趋势,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离子储存机制。简而言之,作为LIBs/SIBs/PIBs中的负极,Fe1-xS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过程,即离子插入、转换和电荷去耦过程。图5g,h表示插入、转换和离子-电子去耦存储的相应容量在LIBs中最高,其次是SIBs和 PIBs。插入和转换程度的不同是由于离子扩散能垒的不同。密度泛函理论(DFT)表明Li+的扩散能垒低于Na+,且均低于K+(图5j)。离子扩散能垒越低,离子扩散速率越快,有利于更多的离子储存,获得更高的比容量。此外,图5k显示转换反应所需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在LIBs中最低,在PIBs中最高。较低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有利于转换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了转换反应能力。
图5 Fe1-xS/C复合电极的原位磁性检测、密度泛函理论及循环伏安法等测试结果
科学材料站
结 论 展 望
综上所述,该研究选择Fe1-xS作为代表材料,并采用原位磁性检测、DFT计算、TEM和XRD技术,全面阐明了导致CT-TMSs负极在Li/Na/K存储中容量差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Fe1-xS电极在Li/Na/K存储中经历了三个过程:插入、转换和离子-电子去耦存储。Fe1-xS在Li/Na/K存储中的容量差异是由转换程度和转换产物尺寸的不同引起的。具体来说,较小的离子半径有利于降低插入反应中的离子弥散能垒和转换反应中的吉布斯相变自由能,从而提高反应动力学,保证更充分的转换,减小转换产物的尺寸。从而增加插入和转换反应的容量。此外,更充分的转换可以增加相应的转换产品数量。尺寸的减小和转换产物数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注入Fe的自旋极化电子的数量和相应的硫化物的离子存储量,从而提高离子-电子去耦存储的容量。我们的研究阐明了CT-TMSs负极在Li/Na/K存储中的容量差异机制,为Li/Na/K离子电池高容量负极的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科学材料站
文 章 链 接
Investigations of Mechanisms Leading to Capacity Differences in Li/Na/K-Ion Batteries with Conversion-Type Transition-Metal Sulfides Anode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410653
科学材料站
通 讯 作 者 简 介
赵天寿,中国科学院院士、能源科学与工程热物理专家。198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热物理工程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5年获得美国夏威夷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盐-南科大盐穴储能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Fellow、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 Fellow。曾获Croucher资深研究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香港科大工程学杰出研究成就奖。入选Clarivate/Thomson Reuters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最有影响力科学思想名录。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主编与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顾问编委。赵院士长期致力热质传递理论和电池储能技术的研究。针对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大需求,围绕燃料电池、液流电池、金属空气等流体电池储能装置中能量传递与转换关键科学问题,建立了电池储能系统中热质传递和电化学能量转换的耦合理论,提出了热、质、电子及离子协同传输方法,突破了高功率流体电池设计的关键技术,取得了系统效率与输出功率的同时跃升。
曾林,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林副教授课题组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电解水以及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目前主持了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面上基金、深圳市面上基金等项目6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粤深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深圳市“双碳”专项等项目6项。已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其中一作/通讯论文80余篇,论文总引用6600余次,H因子43,申请专利15项(授权8项,含1项PCT专利),撰写书籍章节2章,连续四年位列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0-2023)。担任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Sustainable Chemistry for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青年编委。
韩美胜,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现为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赵天寿院士课题组副研究员、深圳市“鹏程孔雀计划”特聘岗位C类人才、eScience、Renewables、Advanced Power Materials、Rare Metals、cMat等期刊青年编委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Energy Storage Materials等国际顶级SCI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为锂/钠离子电池,电催化制氢和水系电池,发表英文论文60余篇,期刊包括EES, PNAS, AM, AEM, NC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12项已授权,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6项,成果转换金额60余万元,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专项、广东省面上及青年项目、市级项目等10余项。
科学材料站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郑坤雄,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韩美胜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过渡金属硫化物负极,发表论文5篇。
慕永彪,南方科技大学机械能源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导师为曾林教授。从事高比能锂电池固态电解质、水系锌电池关键材料等研究工作。博士期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Micro Letter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论文总引用1000余次。
添加官方微信 进群交流
SCI二氧化碳互助群
SCI催化材料交流群
SCI钠离子电池交流群
SCI离子交换膜经验交流群
SCI燃料电池交流群
SCI超级电容器交流群
SCI水系锌电池交流群
SCI水电解互助群
SCI气体扩散层经验交流群
备注【姓名-机构-研究方向】
投稿请联系contact@scimaterials.cn
点分享
点赞支持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