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昏迷」是危险的警示!怎么应对 ?| 糖尿病365问​

学术   健康   2024-11-22 19:05   北京  

特别策划:疾病365问

医脉通携手各学科临床医生,解答疾病诊疗「十万个为什么」,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



本期作者   彭少林

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师


  本期要点   

1. 糖尿病昏迷的常见原因

2.  糖尿病昏迷的症状表现

3. 糖尿病昏迷的应对措施



▍ 导语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出现昏迷是极其危险的情况,可能危及生命。了解糖尿病患者昏迷的原因、症状和应对方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至关重要。



▍ 糖尿病昏迷的常见原因


低血糖昏迷
这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或降糖药使用过量,而患者未相应调整饮食或运动量。

比如,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或者进食量过少。另外,运动量突然大幅增加,也会使身体消耗过多葡萄糖,若没有及时补充能量或调整药物剂量,就容易引发低血糖昏迷。

空腹饮酒也可能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导致血糖迅速下降。


酮症酸中毒昏迷

当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不足时容易发生。

比如患者自行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者胰岛素保存不当失效。感染也是重要诱发因素,像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等,会使身体产生应激反应,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快,产生大量酮体,进而引发昏迷。

饮食失控,过度进食高糖、高脂肪食物,也可能使血糖超出胰岛素调节能力,导致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昏迷

常见于老年人。严重脱水情况,如呕吐、腹泻、高热导致饮水不足或失水过多,会使血液浓缩、血糖升高。一些应激状态,如严重疾病、手术、外伤等,会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促使血糖上升。

使用某些升高血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若未合理调整糖尿病治疗方案,也可能诱发。



▍ 糖尿病昏迷的症状表现

低血糖昏迷

初期有出汗、心慌、手抖、饥饿感等,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精神不集中、言语不清,严重时陷入昏迷。


酮症酸中毒昏迷

早期有多尿、口渴、乏力加重,之后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气有烂苹果味,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头痛、嗜睡、烦躁直至昏迷。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昏迷

起病较隐匿,开始有多饮、多尿,随后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唇舌干裂、眼窝凹陷、血压下降、意识障碍,最终昏迷。
 

医脉通糖尿病俱乐部成立啦!

<加入社群、获得帮助、相互支持>


群内公益活动包括:专科医生答疑、营养师饮食指导、免费线上问诊,每日健康科普更新;


进群方式:扫码添加下方小助手,报疾病名称,小助手拉您进相应社群;


和医脉通一起守护健康,欢迎您的加入!


欢迎扫码进群

▍ 糖尿病昏迷的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患者有昏迷迹象,若怀疑是低血糖昏迷,且患者还有意识,可让其口服含糖饮料或糖果、饼干等。如果患者已经昏迷,要尽快呼叫急救人员,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对于酮症酸中毒昏迷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昏迷,这两种情况都非常危险,必须立即送往医院。在医院,医生会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生理盐水、胰岛素等,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酮症酸中毒,还会使用抗生素抗感染。


糖尿病患者昏迷是严重的紧急情况,家属和患者要提高警惕。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和饮食,保持规律生活。

家属要了解相关知识,以便在紧急时刻能正确应对,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降低昏迷带来的严重危害。

同时,定期体检和监测血糖等指标也有助于预防昏迷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本期专家

彭少林医师




◇ 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 长期从事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及相关并发症诊疗

◇ 擅长糖尿病诊疗及健康教育,甲状腺疾病、血脂异常、肥胖及代谢的相关疾病诊疗

◇ 中华预防医学会专科会员

◇ 湖南省预防医学会骨质疏松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

◇ 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员

◇ 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主持省、市及科研课题4项

◇ 发表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您如果有健康相关疑问,可以随时咨询医脉通健康线上医生。点击下面小程序,获得医生解答!

问诊可覆盖疾病的整个康复过程,相当于身边有个贴心可靠的家庭医生。针对病情变化,你可多次提问,获得医生循证规范解答。

往期文章

◇ 血压总是持续升高?加药也控制不住,真正原因竟是这个!

◇ 瑞舒伐他汀伤肾,阿托伐他汀伤肝?聪明人这样做!

 腹痛腹泻反复发作?炎症性肠病,你耽误不起!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医脉通健康关爱中心
    医脉通健康旗下患友关爱中心,联合医疗卫生健康领域从业人士,用专业、深度的文章启发公众,为广大患友及家属提供就医指导、心理干预、互动交流等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