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eam18560710
导读:
从8月1日起,《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对园区人带来了极大“震撼”,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
至此,盛行已久的“税收优惠”模式招商走到尽头。那么,未来产业园区招商怎么办?园区行之有效的创新招商模式有哪些?
园区苦“税收优惠”式招商久矣
在过去的内卷性恶性竞争下,税收优惠曾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杀手锏”。通过提供返还、减征、补贴等优惠政策,地方政府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吸引企业入驻。
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一方面,过度的税收优惠和奖补政策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压力,甚至导致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另一方面,盲目引进的企业可能不一定符合地方产业发展规划,难以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集群效应,甚至可能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骗取奖补资金等负面问题。
此外,受“内卷式招商”影响,一些“候鸟型”企业尝到了甜头,在一地用尽优惠政策后,便转移到其他地区。这些主要靠政府补贴度日、利用财税奖补套利的企业,实业经营不善,创新意识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连带着所在产业园区也不能沉下心来培育产业。
无底线的内卷破坏了公平竞争
长期以来,各地的招商引资,陷入拼政策、拼补贴、拼土地的窠臼,不断刷新 “内卷式招商”的下限。招商引资乱象的背后,是部分地方产业同质化、考核体系不协调等一系列深层次、系统性问题的集中体现。
比如国内很多城市将招商重点都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重合度达到80%以上。这种同质化竞争衍生出新的问题:一是出现互挖墙脚、相互拆台等乱象,扰乱招商市场秩序;二是出现盲目引进的新产业项目水土不服,难以在当地扎根成长,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三是盲目引进的项目一旦失败,延误了本地宝贵的发展时间。
同时,在以“指标”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下,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提出过高的招商引资指标和要求,只注重量的考核,而忽视了对项目质量和产业转型的考核,基层招商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引进了一些资金量大但效益低的项目,甚至谎报、虚报数据。
地方招商的内卷化,对当地营收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成为公平竞争的障碍。现在,随着《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于8月颁布实施,意味着过去的招商引资模式将走向终结。
多地出台招商反内卷大招
目前,上海及全国多地开始停止税收返还,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
7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招商整改任务清单“二十条”》,要求立即清理与税收挂钩的产业扶持政策,全面禁止“税收优惠政策”招商行为。
6月,广州市商务部门公布的“招商引资20条”,提出要建立全市招商项目“首谈制”、严控各区通过“政策比价”相互抢项目,强化招商过程中的市级统筹和规范招商秩序。
此外,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已经有地区开始裁撤地方招商部门、取消基层招商指标,以及探索建立招商公司等新的招商引资模式。
而近年兴起的“资本招商”模式,也有望走到舞台中央。比如,今年6月,北京落地4支共计5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也正式发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
园区招商还能靠什么手段?
相比传统招商方式,招商引资比拼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已经一去不复返,下一阶段,招商引资正进入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时代。尤其营商环境的打造将成为各地政府的主要工作。
根据《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3)》,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南京、宁波、厦门等位居前列;而根据北大—武大团队发布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3》,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四川位居前五。
一线城市的营商环境趋于稳定,而二三线城市加速分化。随着税收返还政策时代的终结,各地产业园区必须摒弃“内卷”、减少“内耗”、练好内功,在招商策略上作出调整。
一是聚焦地方优势产业。深入研究当地产业基础、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围绕重点产业,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实施精准招商,开展延链补链强链,
二是资本协同招商。地方政府应利用好“资本”这一有利招商工具,如资本招商与基金招商: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股权基金等方式,以资本为纽带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三是多维度多平台联合招商。地方政府需要调整招商策略,多平台联合招商,建立合作智库、打造产业峰会IP、形成产业媒体矩阵等方式,构建产业生态体系,吸引企业投资。
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可以预见,未来地方招商引资工作将呈现出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园区必须通过建立和实施招商新范式,才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园升通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