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eam18560710
导读:
这两天,又一个事件让我们惊掉下巴:IBM宣布会彻底关闭中国的研发部门,包括IBM中国的开发中心、IBM中国的系统中心,涉及到北京、上海、大连等,而所有这些研究中心,都将全部转移到海外基地。
IBM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科技巨头之一,可以说IBM是对中国最友好的科技巨头,我认为它是中国 IT界的黄埔军校。IBM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 IP 思维,为中国带来了世界前沿的技术和产品。
这几年,大量跨国企业陆续撤离中国,看来我们真的是要见证一个时代的终结了,不知道下一个撤出的外企是谁……
这些年,离开中国的知名外企有多少?
■ 2010年,菲利浦将电视机业务出售给冠杰;2016年,菲利浦照明停止运营;2020年,荷兰菲利浦宣布退出中国家电市场。
■ 2013年,松下关闭了其在上海的工厂。
■ 2017年,日本相机制造巨头尼康停止了中国子公司的运营。
■ 2018年,铃木撤出其在昌河陵墓和长安陵墓两家子公司中的全部股份。
■ 2019年,日本办公设备商理光宣布将影音机生产线从中国全面转移到泰国。
■ 2021年,东芝关闭了大连最后一家工厂,产能转移至越南和日本本土。
■ 2022年,日本佳能关闭珠海工厂,退出中国,回到了日本本土。
■ 2023年,索尼已经完成了中国相机生产线的转移,将其主要工厂迁移至泰国。
■ 2020年,英国连锁超市乐购宣布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 2021年,美国雅虎网站停止向中国大陆提供雅虎的产品和服务。
■ 2022年,韩国乐天集团宣布解散中国总部,追加对东南亚各国的投资,进一步扩展东南亚市场。
■ 2023年10月,全球最大的AI公司之一英伟达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而就在几天前的6月19日,英伟达的股票突破了3.34万亿美元,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一的企业。
■ 2019年,三星电子关闭了广东工厂,其生产线转移至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彻底离开了中国。没想到的是,2023年,三星手机出货量仅次于苹果。
■ 2010年3月,谷歌公司正式关闭中国内地的谷歌网站,将搜索服务转移至中国香港。而谷歌最新的市值为2.27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四。
■ 截至2024的5月,家乐福在中国的门店仅剩下4家,苏宁收购了其80%的股份,家乐福超市在中国的辉煌一去不返了。
跨国企业搬离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土地和厂房租金、环保费用等各项成本不断上升,导致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相比之下,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在这些方面成本较低,吸引了跨国企业转移产能。
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如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贸易摩擦的加剧等,以及地缘政治的复杂变化,都影响了跨国企业的全球布局。一些企业为了分散风险,选择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提供了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降低了跨国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为跨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和降低竞争压力,一些企业选择将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当外企逃离潮来袭,各地园区能不慌吗?
没错,园区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大型开发区,受到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跨国企业曾经都是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当初雄心勃勃地来中国投资建厂,自成一园,带动了当地的上下游产业链集聚,提供了数万就业岗位,无一例外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往往一个外企的独立园区,就是一个“亿元”园区,其经济上的贡献就远超其他几个园区的总和。
他们逃离后,为当地政府留下了一地鸡毛,还有荒凉的园区遗址、大量的失业工人,然而这才刚刚开始,当初跟随而来的相关产业集群、各种科技服务业集聚形成的科技园区,将处于“群龙无首”的状况,产业集群很可能面临崩塌、分离、解散的恶性循环。
这样的状况,在珠三角的某些地区已经开始了。由于没有其他替代产业链,当地主题产业仿佛一夜崩塌,造成的严重后果短期内难以解决。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政府和园区运营商,还招什么商?能“留商”就不错了。
大国体制的“招商引资”,我们为什么还是输了?
表面上,跨国企业纷纷搬离中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核心原因是什么?
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了吗?应该不是。从规模上看,中国仍然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但为什么,他们都撤离了?
其实,我们在招商引资,其他国家同样也在招商引资,我们要看懂的是,我们是否还有优势?还有足够的吸引力?最关键的是:对我们政府是否还有足够的信任?
显然,在当今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我们已经不再有明显的优势和吸引力了,甚至成为了负面的样板(此处省略1000字),就好像有人说的那句话:离开了中国,他们照样能活得很好,甚至更好。
这样的结局,是我们真心不想看到的结果,然而,我们的确已经“输了”,我们很失望很痛心却无力改变什么。
我们应该告别“盲目自嗨”,从反思中重新找回自我!
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外资投资已经降到了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什么?搞园区的同仁们,我们还坐得住吗?
曾经的合作伙伴,曾经的商业巨头,他们割肉离场了,我们中的有些人居然拍手称快,说“离了谁我们都会更好,中国已经不需要他们了”!说这话的人令人匪夷所思。难道我们真的要跟“全球化”大趋势作对吗?我们如此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盲目自嗨何时是个头?
事实上,我们曾经是他们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中国也是他们最想进入的市场,他们到来后,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新商机和新产值,所以,我们不能放弃。面对如此的困境,唯有自我改变,提升,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姿态。
以上是对近期外企撤离系列事件的一些思考和感悟,仅供参考。我们自叹无法改变什么,只能以绵薄之力,为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以点点滴滴为提升中国的营商环境做点贡献。
园升通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