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建时代结束了,每座城市都须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楼市   2024-09-18 18:14   江苏  









© dream18560710


导读:

中国被称作“基建狂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工程难度之大,建桥、建铁路、建公路、建地铁速度之快,都在世界位居前列。大基建时代,政府的投资主导了经济增量,形成了持续增加的GDP,带动了地区的产业发展、就业和收入的持续增加,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短期内对经济带动显然是非常有效的。

然而,随着财政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预示着大基建时代彻底转向了,大基建时代或将落幕。


01

大基建的时代,彻底转向了


日前,财政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根据文件,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



这里的市政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地铁、有轨电车这类大型交通,更进一步细分为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公交场站、广场、公园绿地、环卫、排水、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等等。这意味着,许多城市的地铁、有轨电车、超级大桥等基建工程,都迎来了转折点,未来不会有很大的增量。



这不是第一次对大基建的叫停,早在2024年1月份,国务院就下发文件,要求12个高债务省份除供水、供暖、供电外等基础民生工程外,省市一级不得新开工项目。


被点名的省市包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


这里面的原因也很简单,地方债务负担越来越重,财政高度紧张,钱不够用了。


02

无效大基建,背后真相是什么?


大基建曾一度是地方政府拉动经济的主要手段,尤其是铁公基项目——高铁、高速公路、地铁、机场,几乎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代名词。


然而,如今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发展模式,因为众多无效低效的基建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地方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甚至将地方的债务风险逼到了悬崖边上。



看看那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案例吧。贵州六盘水,年收入仅一百亿,却背负着高达一千五百亿的负债。二十三个旅游项目,竟有十六个无人问津。再看贵州独山,财政收入不到十亿,却敢借四百亿打造所谓的“天下第一水司楼”,全县不吃不喝四十多年才能还清这笔巨债。



湖北荆州花十五亿建的宇宙最大关公巨像,高达五十八米,一千二百多吨重,青龙偃月刀就有七十米长,还配了五个亿的公园,结果游客寥寥,沦为只为拍照的摆设之地。



再说说那些“大钱”项目,如高铁、高速、地铁、机场等大基建。甘肃天水,罔顾当地情况,拍脑袋上马有轨电车项目,规划投资90亿,年运营成本4000万,结果开运以来收入仅为160万,财政亏空严重,最终不得不面临停运乃至拆除的尴尬境地。



此外,全国至少有26个高铁站因位置偏远、周边配套不足、客流量低等原因,建成后长期处于未启用或关停状态。


任何投资,都必须考虑回报,要么有经济效益,要么有社会效益。最怕的是既无经济效益也无社会效益,而且伴随着严重的债务风险,这就是无效基建、低效基建和过度基建造成的危害。这样的GDP毫无意义,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应该彻底摒弃。


03

无效基建为何屡禁不止?到底谁来买单?


这些无效基建、低效基建和过度基建问题之所以频发,核心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


追求政绩和面子工程:一些地方领导为了追求政绩和面子工程,不顾实际需求和经济效益,盲目上马基建项目。例如,即使高铁站选址不合理、客流量不足,仍被建造成以提升政绩。


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一些地方官员通过多个融资平台,游走在权钱交易的灰色地带,基建项目成为了他们“攫取利益”的工具。花费巨资打造的旅游项目和“形象工程”,实际上不过是政绩和利益的象征。



决策机制不透明不科学:一些基建项目缺乏透明和科学的决策机制,导致项目的实际效益不及预期。例如,一些项目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材料,最终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运行。



缺少科学论证,决策过程中过度追求政绩,更有甚者腐败丛生,从而忽视了经济上的性价比、财政上的收益率、战略上的重要性,市政工程变成了糟心工程,最终留下一地鸡毛,重重债务、各种官司,让这个城市的老百姓不得不抗下所有损失。


04

告别简单粗暴,各地区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实,很多城市早已看清:传统基建狂飙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新基建”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个地区都需要寻找“新基建”产业的增长点。


现在国家希望把钱花到“真正的刀刃”上,以往投向基建的钱,现在要集中投向未来新兴产业技术领域,这便是“新基建”的新模式。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11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相关事项的通知》,力图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整体布局、完善系统功能、改进发展模式,提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而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项就列明: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基建与新质生产力关系密切,新基建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支撑。那么,面对整体经济发展模式变革,地方政府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速传统基建相关产业优化传统基建领域,如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在大基建时代转向后,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的压力。此时,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例如,在建筑业中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新技术,提升建筑品质和施工效率。


新兴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大基建转向为新兴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新基建领域,如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将成为投资和发展的重点。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利用5G网络和大数据中心的优势,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网络娱乐等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大基建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相反,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新基建将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以上是我们对传统基建投资时代的一些反思,聚焦引擎产业招商和主题园区运营,我们同样需要看清大趋势,研究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战略规划,找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上观点欢迎同行指正,我们沟通研讨,合作共赢。



园升通精选

深度反思│出台了这么多政策,为何民营经济还是一蹶不振?

严冬来袭,园区与民企“抱团取暖”的5种姿势,你准备好了?

青岛路虎女事件告诉我们,让一个城市瞬间损失“万亿”,仅需4招!

外企为何纷纷逃离中国?大国的招商引资,到底输在哪里?



网站|www.sky-yst.cn

电话|13472872389

园升通
园升通,是由上海斯盖园区智库发起、多家产研智库及园区运营商联盟,创新打造的产业地产知识传播、资源赋能服务平台,以“研学、调研、招商、新媒体”4大服务,为园区提供投资发展所需的产业数据、实战宝典和重点产业资源,被称为“园区转型升级百事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