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消费者越来越不看重“品牌”了;许多人曾经推崇大牌乃至奢侈品,现在却觉得“好用就行”,甚至“白牌”也可以。但中国企业出海,却越来越讲究品牌建设。
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趋势,各自背后都有复杂的多重因素,但有一个关键词能把两者联系起来,那就是“市场信任度”。
改革开放40多年,一方面各家企业“百家争艳”、所提供商品的可选择面越来越大,一方面市场规范也更好更完善、对商品约束得宜,这样消费者就成了最大受益者。哪怕是不出名的“小品牌”或根本谈不上品牌的“白牌”,也都符合市场标准,质量也都相当不错。而“品牌”背后,总有建立品牌的或大或小的成本在,会推高商品价格,也就是“品牌溢价”。因此,不讲究品牌,往往用更少的钱买到差不多的商品。
但中国企业出海,需要的是建立市场信任度。尤其是在近10年来,中国产品的大趋势是从走“低价路线”到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价值链的中高端,但在海外市场还不够了解、不够信任“中国制造”时,就会出现产品高端、功能出色,却也难卖上高价的状况。这个时候,进行品牌建设就是个好策略。品牌建设的过程,也是提升市场信任度的过程;当品牌形象“立起来”时,才能真正在海外目标市场站稳脚跟。
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本地化传播策略、扩大品牌影响力,是中国企业出海特别需要重视的领域。自己说自己好远远不够,大部分“别人”说好才是真的好。换句话说,市场信任度在相当程度上来源于、也体现在“第三方评价”上。我建议出海的中国企业在品牌建设时也可以借鉴从“第三方评价“入手的打法。不管是做独立站,还是线下上市,通过媒体评测、线上评价、线下口碑等多层次第三方评价的提升,建立品牌,背后深层次的意义就是建立和加深市场信任。
举一个例子。“美版拼多多”——TEMU——初登场时,曾以极低的价格、极丰富的选择、极大力度的推广让身在美国的消费者争先恐后下载app、购买产品。但是,TEMU作为电商平台实现了品牌效应,TEMU平台上的货品却几乎没有在品牌形象建设上有所投入。短短几年过去,“TEMU货”已经成为便宜、质量差,甚至“图文不符”的代名词。从产品质量、声誉角度说,平台和绝大部分供货商共同采用了短期主义的做法,长远来看于市场信任度有损,而失去的信任很难重新建立。另一个来自中国的电商SHEIN,其出海过程中的品牌建设并非无懈可击,但比较而言在本地化和回应批评方面做得更好,和本土设计师合作、破解“环保”困局等,都成为SHEIN建立品牌形象的有力手段;ROMWE、Sheglam 、EMERY ROSE、DAZY、Glowmode等子品牌,或通过独立站销售,或主站和独立站双管齐下,也逐渐在消费者中箭以鲜明的风格和侧重构建起良好的形象与口碑。
中国国内“去品牌化”也好,出海企业格外注重“品牌”也罢,殊途同归都反映出市场信任度的重要。中国企业出海,赢得“陌生”市场的信任尤为意义重大——这也标志着从“卖货”到“做品牌”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