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是被逼的?
真正的本地化,需要“孤注一掷”
前几天我作为演讲嘉宾参加吴晓波的高峰论坛,一方面分享自己对中国企业出海——更准确地说,是加入全球化进程——的看法和心得;另一方面也结识很多朋友、获得很多启发。有一位分享嘉宾所说到的,当企业全力以赴、破釜沉舟时,出海的成功率会更高。对此,我深有同感。
我想说的是,真正的本土化有的时候是被逼出来的;没有后路,更容易快速向前。
也就是说,对一个中国企业来说,开拓海外市场,不能是一件“顺便”的事情。考察看看?试一试?这样的态度不够。如果想让自己的企业出海,老板要沉下心来去海外生活一段时间——我的建议是,至少三个月,来“沉浸式”感受当地,作为决策的基础。
这里的“孤注一掷”,并不是“走投无路只好向外”的意思。中国企业并非由于国内太卷、国内经济不好,才掀起“出海”大潮——退一步说,海外市场也不是蓝海,如果单单因为国内市场的后路堵住了,只好去做海外市场,很难说是一个好选择。
之所以考虑“走出去”,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因是,许多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和别国竞争对手相比确实已经具有较大优势。日前刚刚发布的《2023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中国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截至2022年底达到335.1万件,比上年增长20.9%,2023年发明产业转化率为39.6%,大幅增长2.9个百分点。最新数据还显示,中国的全球商标申请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断层领先其他国家。
从新能源汽车,到医疗、智能健康,再到餐饮等等,这些中国优势产业,或和创新专利密切相关,或具有难以复制的文化独特性,都值得投入资金、精力,努力出海。
近日我写了一篇Linkedin文章,主要谈论的是中国餐饮智能化的问题,得到的大部分的评论还都是很正面的,比如:
总体来说,“尊重”在不方便“用产品说话”的领域更为重要,比如在海外融资过程中、在推广To B业务时等等。
而消费电子领域——比如扫地机器人,最开始由美国发明创新,中国迭代优化、规模化生产,是个实现双赢的好路径——从美国的戴森到中国的云鲸,就是这种路径的典型例证。
大约15年前,当时的中国企业、中国老板,大部分缺乏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很多美国商人抓住商机,走出一条去义乌采购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卖到海外大赚一笔的道路;现在,年轻一代的老板们,具有全球性的眼光,有能力比美国人做得更好——好好开拓开外市场,把好产品在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情况下卖到全世界,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这个过程需要精力和资源的投入。要想在海外成功,就要舍得花心思。充分的本地化,仅仅通过“代理”卖货时不够的,海外建厂、海外招人,都是前期需要大量投入的工作——不管在时间、精力还是资金方面。如果暂时无法进行充分的投入,那还不如先不要做。所以我说,想出海的中企老板,如果去美国、欧洲了解当地市场,三个月的时间是底线;只进行一个星期的“考察”,能看到、看清的事情有限,什么都做不了。
关于作者
Chris Pereira(彭家荣)
美讯创始人兼CEO;
中国企业国际化领域的知名企业战略及品牌公关专家;
曾任华为加拿大核心智囊团成员;
在中国生活20年,中英文流利;
2023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TOP30榜单先锋人物;
财富、福布斯、南华早报、钛媒体、36氪、中国日报等媒体专栏作家;
Chris以及美讯致力于在中国企业和海外市场本地资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帮助企业将美好的讯息传播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美讯彭家荣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