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密切相关的“大消息”。欧洲加了关税,加拿大加了关税,加拿大加关税前比亚迪在加拿大建了厂,中国电动汽车股因为各种加关税而大跌……
好像坏消息比好消息多?但综合起来仔细分析,再看看各个市场的现实情况,其实可以解读出更多内容。
先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本身说起。和其他许多赛道一样,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很卷——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现在又纷纷出海。在国内市场卷时,往往陷入价格战,在“质优价廉”的基础上,比的是谁更便宜;在海外时,面对的更多是国际竞争对手,却常常因为质量太好价格太低而被别国政府、媒体盯上,乃至陷入倾销等不正当竞争领域的指控——储能、太阳能板、电池等更广泛行业领域也遭遇类似情势。因此,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尤其在当下中国制造早已脱离质量不好代名词的前提下,卷要更卷在品牌层面要注重以本地化视角,走长期主义路线,在获取海外市场信任和认同方面投入更大精力。前一段时间我在墨西哥出差,看到街头的中国比亚迪汽车,在当地进行品牌建设时,把比亚迪的BYD诠释为是“Build Your Dream”,没有拘泥于本身的中文品牌名称,又体现了企业的精神内核,是一个中企拥抱当地阅读习惯、大环境的积极例子。
比亚迪要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电动汽车装配厂的消息日前刚得到比亚迪加拿大的官方确认;几乎同时,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从政策层面上说,加拿大这是在站队美国——这符合加拿大几乎总是和美国保持一致的传统。从利益层面上说,美国是加拿大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加贸易占加拿大外贸总额的77%,中国第二,但只有5%;所以,加拿大的外交政策,尤其是贸易相关政策,很少考虑多元化或者地缘政治的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中国企业的对策角度说,关税大棒原本在意料之中,早早看清形势、早早布局,向加拿大政府政府展示自己可能带来的就业和贡献,依然可以开辟道路——这次比亚迪建厂,安大略省也给了税收优惠。加拿大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面对外来车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当然还是是否有利于本地。
在加拿大之前,欧盟也宣布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关税——但不仅远远低于美国、加拿大的100%,也低于外界预期。欧盟的关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好事——政策更趋于确定性;确定的税率更方便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老板们算账。而税率比预期低,一方面可以看出,欧盟很明白必须照顾美国和中国两边的情绪,因此出台了这种应付性政策:不会让美国太不开心,也能继续跟中国做生意。另一方面也告诉中国车企,不要太担心关税补贴等政策层面的因素,而是要在出海过程中更注重目的地政府的担忧,以实际行动回答“你是真的关心本地社会还是只为掠夺资源和赚钱”的问题,抓住这个实际上的窗口,通过交朋友、参加公益等多种方式,证明自己愿意入乡随俗,真正在本地贡献力量而不是为了倾销商品或把当地企业“打败”、挤出市场。
最近我在新加坡处理一些个人事务,在这里不经意发现了不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踪迹;前一段时间《纽约时报》也报道了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泰国方兴未艾的出海情况——这些足以证明这个行业在相对小市场的布局方面也在花功夫。
中国新能源汽车确实该为产品质量、性价比和快速出海的步伐感到自豪。新能源汽车原本就是中国新一代优势产品、产业的杰出代表;稳步发展、继续尝试、及时迭代、代代推进,出海的道路,充满了光明。当然,从国际上来看,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抢市场阶段,希望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老板们,多多分享经验,也是为今后更广大的战略、更好的大环境铺路——海外市场,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尤其不是;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可以不用那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