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面对新生活,心空要放晴

文摘   2024-10-28 15:00   辽宁  

Part.01

案例简介


李某,女,20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一新生,独生子女,不曾有离家住校经历。大学生活的序幕拉开不久,李某出现了厌食、厌学、失眠、情绪低落等状况。李某深知自身问题,及时向辅导员倾诉自身情况以寻求帮助。经辅导员了解,在生活方面,李某在校住宿,因不擅人际交往,故很难与同宿舍学生进行交流,常常孤身一人往返于教学楼与宿舍之间。在学习方面,李某喜爱文学写作,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经过开学三周的学习,她发现专业课与自己所想有巨大差距。大学课堂与高中课堂截然不同,老师上课方式与讲课风格亦不尽相同,让李某一时无从下手,并感到迷茫和焦虑。在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李某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此,辅导员做了如下努力:

一是以例行谈话的方式对李某予以特别关注,向李某说明遇到任何情况可以随时联系辅导员,让李某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并帮助李某释放心理压力,引导李某正视沮丧、迷茫、焦虑的情绪,给予李某积极的心理暗示;

二是鼓励李某积极参与学院、学校的活动和比赛,提升李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让李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展示自我,有利于李某与室友更融洽地相处,从而提升李某的大学生活幸福感;

三是鼓励李某积极同各科老师进行交流,询问自己的疑惑之处和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个问题,并鼓励李某积极探索专业课学习中个人感兴趣的方向,为以后个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帮扶结果:

一是李某在与辅导员的谈心谈话中,心理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面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能够积极应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二是李某能够主动参与学院、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和比赛,并荣获了“祖国、人民、社会与我”演讲比赛二等奖、校园书画大赛一等奖等,极大提升了自信心和个人能力,改善了李某与舍友和同班同学之间的关系,让李某能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三是李某在学习中找到了个人感兴趣的方向,并在日常学习中善于积累、勤于思考,在同学和老师的心中都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四是李某能够在自身得到帮助后去帮助其他同学,并在班级里担任了心理委员一职,能够及时为班里心情不畅的同学提供帮助,有必要时能够及时联系辅导员,为辅导员掌握班级动态、了解学生日常状况提供了帮助。


Part.02

经验启示


早排查、早发现、早关注、早预防

从学生大一入学开始,辅导员就应该依靠学院的学生干部、班级委员、寝室长等学生干部平时多关注有些异常表现的学生,另外辅导员平时也要多关注学生,多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干预和引导。

全年级、全覆盖、多角度、多维度

目前像李某这样迷茫的大学生还有很多,结束了忙碌的高中生活步入大学,从之前的严管学习到如今的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下降,开始变得迷茫,不知道也不会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因此,学校需要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不同年级要开展不同的教育,才能让迷茫的学生坚定信心,找到自己的目标,从而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勤请教、勤汇报、多学习、多总结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做好学生“人生的导师”的角色。在服务学生的工作过程中,辅导员一定会遇到一些难点,这时要切记要多跟经验丰富的前辈和同事请教和交流经验,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一定要及时汇报,集思广益,避免出现工作疏忽和纰漏。此外,辅导员还应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培养责任意识,努力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Part.03

结语


总而言之,高质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贯彻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当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只有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进一步助推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 张伟平

值班编辑:刘   宇

责任编辑:任   月

责任审核:俞峰传  张峰峡


CETV我是辅导员
《我是辅导员》栏目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搭建辐射全国的高校辅导员铸魂育人的媒体平台,聚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树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展示辅导员的时代风采,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