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说】研究生处理好导学关系的“两维四点”

文摘   2024-10-16 15:01   辽宁  


关注

      研   究   生     



 

 研究生处理好导学

   关系的“两维四点”


XueDao



导学关系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随着我国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导学问题在高校变得越来越明显。如何处理好导师关系,对于研究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总结与导师、研究生接触的经验,浅谈研究生处理好导学关系的“两维四点”。


第一个维度

思想维度




转变思想,导学关系就成功一半

第一点:摒弃“打工思维”,端正导学关系。

当前研究生群体中,私底下称呼自己的导师是“老板”,认为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或科研课题或者导师安排的其他任务,就是在给导师“打工”,这种现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很普遍。虽然导师会从课题经费中给研究生发一些补助,但是这种“打工思维”在读研期间是要不得的。总是以“打工人”的心理去看待导学关系,从研究生个人成长角度来看也十分不利。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要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研究生;要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所以说,研究生与导师是师生关系,包括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

第二点:直面“权威形象”,敢于平等沟通。

导学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研究生不敢与导师平等沟通,主要是碍于导师的学术权威形象。比如,在做实验时、在组会上、在开题中、在写论文时等情况下,研究生自己的科研想法或个人认识,尤其与导师存在差异时,不敢沟通。久而久之,沟通不畅,研究生在导师面前总是胆怯,造成的结果就是不沟通。最后是导师说什么是什么,让干什么干什么,干得怎样又不清楚,慢慢形成导学关系的恶循环。导师在研究生面前固然有学术权威,但研究生也要有敢于沟通的勇气,这里也需要导师有耐心去倾听研究生的真实心声。研究生学会通过邮件形式、短信形式、微信形式或者当面沟通等方式,及时与导师沟通想法认识,避免误会,促进导学关系良性发展。



第二个维度

技巧维度




掌握技巧,导学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第三点:培养“共情能力”,善于表达心声。

培养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的“共情能力”,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尊重导师。导师在指导或者讲述一些问题或者观点时,要认真聆听,而不是敷衍聆听,切不可打断导师说话。二是给予适当的肢体交流互动。一个手势、一个点头或者一个眼神,跟着导师交流的节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同。三是善于主动互动。不能只听不答,让导师知道你是否在听或者听到什么程度。站在工作的角度,说出自己对科研项目的困惑点、不同处、初步想法和下一步举措,加深导师对自己的认识。四是掌握好与导师沟通的时机。与导师交流前,做好交流的准备,可以列一个交流提纲,想要交流什么或者达到什么目的,不要让导师感觉你语无伦次,搞不明白想表达什么。同时,把握好导师时间,做好预约。

第四点:勇于“自嘲自黑”,强大自我内心。

读研期间,被导师批评是常见的事。可能一个实验、一个数据或者一篇文章,导师就会批评研究生出现的错误和问题,甚至直接批评研究生本人的能力,这些是研究生必须面对的事情。小树不修长不直,何况是人。批评你的或者说你不足的人,往往是对你好的。千万不能因为一次挨批,就把导师拉入“黑名单”,这不利于个人成长。也有研究生说,“我不害怕导师批评我,我害怕同门笑话我”。遇到挨批、心情沮丧时,要学会自嘲自黑一些,不能太在乎他人的言语或评价,而否定自我,应该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记得董宇辉在直播时被网友嘲讽长相,他却说“你说我眼睛小,我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你说我脸方,我说这是贵族的陕西兵马俑血统;你说我长得丑,我说你说的是对的,说明你有正确的审美。”这种自嘲自黑,恰恰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作  者 

郭增江,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值班编辑:杜旭阳

责任编辑:任   月

责任审核:俞峰传  张峰峡

CETV我是辅导员
《我是辅导员》栏目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搭建辐射全国的高校辅导员铸魂育人的媒体平台,聚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树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展示辅导员的时代风采,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