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案例】打造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

文摘   2024-11-22 15:00   中国  



项目背景及意义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4年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河北金融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成文化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不断丰富拓展“大思政课”育人实践中的“红色元素”,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打造“五融入”工程,将红色文化融入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理论宣讲和校园生活,开展“红色足迹”系列师生成长共同体项目,推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



项目实施及思路


本项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金融廉政文化概论》《金融价值观》(以下简称课程)为例进行实践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小课堂,构建多维立体大思政课新范式。本项目覆盖全体大二年级共5000余人,以思政课教师为核心,辅导员/班主任为组织者,学生骨干为协助者,红色文化基地为依托,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教学+暑期研修”等的方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设置,发挥“一专业一社团”优势,积极推行“人才+项目+平台”模式,强化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建设,组织河北金融学院大二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感受红色文化的育人魅力。

项目组坚持构建“一核心、两基础、三提升、四主体、五维度、N场景”红色育人实效提升机制。一核心即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两基础即巩固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基础,巩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基础。三提升即提升在校大学生“思政+专业+科技”综合技能。四主体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基地+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指导队伍的主体能动作用,广泛开展专题培训、设计“红色文化育人”实践项目。五维度即深入部队、政府、企业、社区、乡村五个维度功能区,感受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N场景即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的N个场景,在重走足迹的文化育人实践中感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变革。

项目组加强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建设,同时强化红色文化育人实践,不断丰富拓展“大思政课”育人实践中的“红色元素”,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构建多维立体“大思政课”新范式。形成“4+5+N红色文化育人模式”,即4个主体5个维度N个河北场景的红色文化育人路径选择。



具体举措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论研究,聚焦科研发力方向

进入新时代,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号召,一再彰显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河北金融学院不断加大对红色文化科研投入力度,依托校本特色、学科特色和师资力量,积极搭建红色文化理论研究平台,深度挖掘当地红色资源所具有的特殊社会价值,并把红色文化研究与当地历史文化、经济特色相结合,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

2023年,科研团队聚焦“红色文化基础理论”“中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红色金融”以及“河北省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发展”四个研究方向,成立了以教授和博士领衔的近20人的红色文化合作团队,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团队撰写完成的《保定地方金融史》填补了保定地区红色金融的研究空白。同时团队重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依托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晋察冀民族抗日研究会、保定市红色文化促进会、廊坊市红色文化促进会等机构的大量文史资料,注重田野考察、深耕文献研究,以求充分挖掘以冀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代表的河北红色文化资源,力争尽快形成一批具有地域代表性的红色文化研究成果。

(二)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论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开设“四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选修课的基础上,结合校本文化和地方特色,着力打造升级版的《金融廉政文化概论》《金融价值观》等选修课程。本课程的开设,是金融学教育与廉政文化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世界观,为学生毕业后在金融行业从事工作引领航向,避免行业腐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推动《金融廉政文化概论》《金融价值观》课程建设,课程团队多次召开课程研讨会。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梳理课程的教材框架结构、研究授课形式,依托我校金融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力求把《金融廉政文化概论》《金融价值观》课程建设为独具校本特色的课程,以金融廉政理论为统领、以金融廉政思想为核心、以金融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文化涵养金融人才。

2023年秋季学期,先后带领98名学生亲赴雄安新区和大激店村进行现场教学,开展“红色足迹”系列师生成长共同体项目,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实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带领师生团队先后两次亲赴阜平县骆驼湾村以及顾家台,与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家台村党支部书记以及两村的党员代表、村民等展开了亲切且深入的交谈,深入香菇大棚、苹果种植基地等产业脱贫基地,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较为全面地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阜平之行,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资源库,作为数字教学资源案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之上向全校学生进行展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的重要论述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023年3月18日河北金融学院师生

在雄安开展现场教学

2023年3月25日河北金融学院师生

在保定大激店村开展现场教学

(三)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教育,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学校坚持“以师生发展为中心 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思政+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战略,加强与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的合作,依托沉浸式、项目化的现场教学,与校外31个红色资源和场馆实现了对接与签署基地建设协议。依托河北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开展“红色足迹”系列师生成长共同体项目,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构建多维立体“大思政课”新范式。

一是开展“从城南庄到西柏坡”红色故事挖掘项目。依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堂,连续3年,带领30多名学生,行程1500多公里,10多名教师参与指导,师生共同挖掘红色故事集,整理成四大领袖篇、党的其他领导人篇、牺牲的革命烈士篇、幸存的老战士篇、英勇的民众篇,共形成了10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从城南庄到西柏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河北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抗日战争中建立根据地抗击国内外敌人打破封锁、发展经济、保障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同时也让师生深刻体会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进京赶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赶考远未结束”。作为河北高校师生,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国梦赶考行”宣传好,阐释好,践行好。该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二是打造“重走伟人保定足迹 塑造师生精神高地”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依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堂,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将思政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结合保定红色资源,围绕保定的红色历史、红色场馆、红色文化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时代特点的各类红色作品,开展保定红色资源挖掘与整理活动。利用暑期分赴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古莲花池、一亩泉村史馆、徐水区和安国市毛主席视察纪念馆等参观学习,采取多种方式挖掘和整理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保定,与保定人民同甘共苦、呕心沥血的红色记忆,并形成保定红色资源挖掘与整理的阶段性成果《红色保定:重走伟人保定足迹》共计7万余字,详细介绍了毛泽东曾先后十次亲临和视察保定,邓中夏点燃保定革命的星星之火,李大钊在保定与吴佩孚会谈,蔡和森在保定学习,朱德在保定指挥作战,周恩来在保定的足迹刘少奇在保定求学、战斗、视察工作,聂荣臻在保定,小平视察保定,胡耀邦走遍保定大地,彭真在保定的红色足迹故事。引导学生于“眼见为实”中、“润物无声”处体会“大道理”和“真道理”,在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传承红色精神,让红色革命精神在高校青年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浸润灵魂,弘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以红色文化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培育精神高地。

2023年暑期河北金融学院师生走访调研

保定红色资源挖掘阶段性成果

《红色保定:重走伟人保定足迹》

三是实施“跟着总书记的足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实践课堂,先后打造“跟着总书记足迹看中国脱贫攻坚”“跟着总书记的河北足迹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场景”等系列项目活动。

2023年春季学期,师生成长共同体通过学习《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对典型脱贫攻坚优秀人物、脱贫攻坚遗址、脱贫攻坚故事、脱贫攻坚精神进行搜集整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的24个贫困村的调研足迹,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编写十万余字《跟着总书记的足迹看中国脱贫攻坚》成果汇报手册及脱贫攻坚案例库。同时,师生利用暑期深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顾家台村进行了田野考察,对骆驼湾和顾家台部分村民进行重点访谈,拍摄相关影像资料,整理撰写脱贫攻坚案例素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了师生对中国脱贫攻坚重大成就的认识,教育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特色,贡献聪明才智,继续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等方面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创造青春业绩,彰显青春力量。

2023年秋季学期又开展了“跟着总书记的河北足迹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场景”的师生成长共同体项目;2024年秋季学期开展了“跟着习总书记的河北足迹看中国生态变迁”的师生成长共同体项目。共同体54位师生通过协商共享、共学、共读、共编、共讲的方式,先后研读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追随习近平视察河北足迹绘制了“跟着习总书记河北足迹”的地图,并形成了近13万字的成果汇报手册,使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增进了师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建设的“四个自信”。

2023年暑期师生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骆驼湾、顾家台村进行田野考察

《跟着总书记的足迹看中国脱贫攻坚》成果汇报手册

2024年4月师生在河北雄安新区进行实地调研

《跟着总书记的河北足迹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场景》成果汇报手册

(四)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论宣讲,激活志愿服务动能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挖掘和整理了保定红色历史和文化,同时增强了文字梳理能力和语言表达宣讲能力,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进行采访宣讲的表达能力。依托学校资源和现有条件,在对红色文化整理挖掘的同时,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活动,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让党史宣讲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践团队前往雄安新区南文营社区、唐县田家炳中学等地开展校外宣讲,多次在学校内开展校内理论宣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宣传,讲好家乡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保定红色文化,传承保定红色精神。

2023年暑期实践团队在唐县田家炳中学进行宣讲

2023年校内理论宣讲

2024年暑期实践团队在雄安新区南文营社区进行宣讲

2024年校内理论宣讲

(五)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生活,营造思政教育氛围

学校积极探索“青马工程”理论学习新模式,拓展校内外课程资源,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丰富课程内容、研讨方式和交流渠道。构建起以理论讲授教学、专题研讨、交流分享、体验教学为主体的理论学习新模式。注重从学生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色电影、红色歌曲、红色家书、红色诗词、百年团史纳入课程计划。同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学生骨干领学制度的作用,使学生骨干自觉地向革命先辈看齐、以党员标准要求自身,在校园里形成了争做榜样标杆的良好氛围。也形成了老师带动学生骨干,学生骨干带动学生的生动局面,从而全面增强了对学生思想引领。

2023年学生骨干领学




形成的广泛影响


1.河北日报宣传报道:河北高校思政育人新探索①丨双向融合,打造课上课下联动课堂https://hbxw.hebnews.cn/news.html?id=363720

2.“重走足迹”中的8支团队在河北金融学院师生成长共同体项目立项并顺利结项

3.出版多部著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论坛实践篇《沿着总书记的河北足迹看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论坛实践篇《跟着总书记的足迹看中国生态变迁》

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论坛实践篇《红色保定:重走伟人保定足迹》

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论坛实践篇《跟着总书记的足迹看中国脱贫攻坚》

4.长城新媒体冀云客户端:追寻习总书记的河北足迹.河北金融学院师生团队深入雄安新区,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雄安篇章https://jiyun.hebyun.com.cn/pages/2024/04/15/40b8fd3f105d42a7b830fd439670a8bf.html



下一步工作计划


第一,项目组聚焦政策制度、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平台构建等4个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思政课实践工作体系,各环节形成合力效应。完善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重点开展项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要事项。第二,坚持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协同发力,加大报纸、刊物、电视、广播等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新浪微博”构建新媒体矩阵,实施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传播计划,全方位为思政课实践活动发声。第三,组建“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的指导队伍,开展专题培训、设计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育人项目。发挥“一专业一社团”优势,积极推行“人才+项目+平台”模式,构建“学生+高校+地方+红色文化基地”四主体协同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实现合作共建、按需设项、据项组队、双向受益。第四,联合超星学习通开发上线信息化管理平台。从团队组建、工作日志、实践足迹、资料上传、评星定级等环节加强管理,实现课程过程的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精准掌握红色文化育人动向,确保大思政课安全有序、取得实效。第五,科学构建和完善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红色文化育人“确有实效”。坚持以评促建,突出靶向精准,坚持“日常+总结”常态化考核、“共性+个性”差异化考核、“激励+约束”绩效化考核。挖掘表彰优秀成果与团队,举行主题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实现思政课成果与经验的共享,扩大红色文化“五融入”工程的成果的辐射范围,使更多的学生获益。




作者信息:

河北金融学院 郑伟旭 林苗 赵云霄




值班编辑:张一南

责任编辑:谷   薇

责任审核:胡   君 张峰峡

CETV我是辅导员
《我是辅导员》栏目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搭建辐射全国的高校辅导员铸魂育人的媒体平台,聚焦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树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展示辅导员的时代风采,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