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与概述
(一)案例背景
新生适应性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导新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完成自我适应和超越的任务,其宗旨在于帮助新生尽快融入高校学习和生活。然而,现实情境中,新生普遍面临学习方法转型、独立生活能力欠缺及心理不适应等多重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制约了新生的学业成就,还可能对心理健康及职业愿景构成负面影响。因此,提升新生适应性教育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人类积极品质、力量和美德的科学,它强调关注个体内在潜能的挖掘与培养,通过激发积极情绪、塑造积极人格特质和营造积极社会环境,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与幸福体验。区别于传统心理学关注病态与问题的视角,积极心理学倡导通过目标设定、自我激励、构建支持性人际网络等手段,激发新生的内在动机,增强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为探讨并应对新生适应性教育难题提供了新颖视角。
(二)案例概述
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笔者在K校两年间负责的新生为研究对象,结合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困境,构建了一套“三维联动”的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该体系包括情感联结、学业支持和交往适应三个维度,帮助新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完成自我适应和超越,为其后续的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案例分析与应对
(一)案例分析
基于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和实际工作案例剖析,本研究发现新生在入学初期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不适应:预期落差削弱新生积极性
初入大学,新生常对大学生活抱有过高期望,如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深入学术的研究机会等。然而,现实与预期之间的落差可能导致心理不适应,具体表现为社团活动与学术研究方面的理想与现实不符,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这种心理预期的落差不仅削弱了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与热情,还阻碍了归属感和自豪感的建立,部分学生因此选择“躺平”与“摆烂”,不再积极参与活动,对学业失去热情。这凸显了关注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重要性,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调整预期,增强归属感和自豪感,以激发其积极性和潜力。
2.学习不适应:教学资源紧张引发学业迷茫
步入大学,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部分新生因教学资源的局限而陷入迷茫。这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后难以即时交流,导致学术指导的缺失;基础课程繁重而专业课程接触有限,使得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兴趣培养受限;同时,缺乏高年级同学有效的引领和示范,“以老带新”的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施[1]。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新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模糊,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难以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进而使部分自学能力差、自控力不足的新生陷入迷茫与挣扎之中,学业的挫败感也随之而来。
3.社交不适应:交往局限与融入障碍加剧孤独不满
社交不适应问题在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涉及人际交往、社交圈层及融入环境等多个方面。部分新生发现,在新的社交环境中,由于交往机会有限、社交圈层难以打破,他们在建立新的友谊和融入集体时面临诸多障碍。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社交指导和支持,新生在参与社交活动时显得拘谨和不自在,难以充分展示自我和融入新的社交圈。这种社交上的局限感和融入障碍不仅加剧了新生的孤独和不满情绪,还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整体体验和幸福感。
(二)案例应对
1.情感联结:筑牢归属感基石,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策划集体活动,构筑认同与归属体系。精心策划“新生破冰”“团队挑战赛”等集体活动,促进新生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构筑班级内部的认同与归属,有效驱散孤独与疏离感。利用节日慰问、集体生日等活动展现人文关怀,快速建立师生间的深厚情感与信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态。开通线上匿名解忧信箱,提供安全、私密的表达空间,并设立专业心理咨询团队进行及时回复与引导。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积极心理学理念、压力管理技巧、情绪调节方法等图文音频节目,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强化应对能力。依托心理健康月,集中开展“发现温暖·感受爱”心理健康系列活动,如“感恩接力赛”、“乐观主义分享会”等,注重参与性和体验性,便于复制推广。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学生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能力,培育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激发内在潜能和积极性。
2.学业支持:聚合朋辈资源,做好学业规划引导
一是创新“学习互助模式”,弥补“传帮带”缺失。通过设立“学习互助工作坊”,挖掘并整合新生中的优质学习资源,形成多元化兴趣小组,覆盖知识学习、技能提升、兴趣爱好等多个领域。此模式强调资源共享与生活信息交流,旨在促进新生之间的学术互助与合作,以缓解因教师课后交流不足带来的学术指导缺失问题。
二是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缓解教育资源紧张。定期邀请知名校友及行业专家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为新生提供前沿的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路径。同时,提供精选专业书单与网络学习资料包,帮助新生增进专业认同,明确学习目标,有效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
三是激发“创新潜能与实干精神”,助力学生成长。通过邀请往届重要竞赛获奖同学分享经验,对新生进行比赛指导,不仅传授实践经验,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能。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创项目和志愿服务,以实践促进学业与个人发展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实干担当精神。
3.社交促进:打破交往局限,助力融入与幸福感提升
一是构建“多元化社交平台”,拓展交往机会。通过组织各类社交活动,如兴趣小组、社团招新、文化交流会等,为新生提供多样化的社交场景,打破社交圈层,增加交往机会。同时,利用线上社交平台,前置新生沟通和导航计划,促进新生之间、新老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降低社交门槛。
二是实施“社交技能培训计划”,提升社交能力。针对新生在社交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拘谨和不自在问题,开展社交技能培训,如沟通技巧、自我展示、情绪管理等。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帮助新生提升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融入新的社交圈。
三是建立“融入支持系统”,提供情感与归属。为了缓解新生的孤独和不满情绪,建立融入支持系统,包括心理辅导、朋辈辅导、导师制度等。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归属感,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升整体体验和幸福感。同时,鼓励新生积极参与校园社交活动,主动寻求社交机会,培养乐观向上的社交心态。
(三)案例成效
笔者基于两年所带8个班级、共计405位学生的调研可知,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年4个班级中含3个校级先进班集体(校级心理健康优秀班集体)、3个A类优良学风班;奖学金获得率48%;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度98%;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大一期间就成功发表1项专利,立项了6项省级大创项目,学生不仅学业取得了进步,还展现出了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思想引领成效突出。具体数据如下:
成效领域 | 具体指标 | 入学测试 | 学年末测试 | 改善提升 |
心理适应 | 孤独和迷茫学生比例 | 60% | 15% | 45% |
学业支持 | 参与科创竞赛和志愿服务比例 | 10% | 40% | 30% |
环境适应 | 校园生活适应度 | 40% | 80% | 40% |
思想引领 | 对未来有明确规划比例 | 50% | 80% | 30% |
三、案例反思与启示
(一)思想引领应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新生的生活环境、学习资源等方面的实际难题,并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如培养积极情绪、增强心理韧性等,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心态,提高他们对思想引领的信任度和接受度。这样的结合能够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有效提升教育的整体效果。
(二)适应性教育要长期规划与持续追踪
适应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新生入学的初期阶段,而应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我们需要迈向情感关怀的精细化时代,构建一个全周期的适应性教育体系,运用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精准识别学生的阶段性特征,定制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加强持续追踪和评估,确保适应性教育的动态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
(三)辅导员工作要因势而新,善于挖掘整合资源
面对多校区办学的复杂环境,辅导员需要展现出高度的创新精神和资源整合能力。这意味着辅导员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社交技能培训等。要勇于打破传统思维束缚,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要善于挖掘潜在的教育载体,优化现有教育资源,实现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福娇.多校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8.
[2]郑锦龙,徐杰.基于高校新生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的教育研究——以榆林学院绥师校区为例[J].山西青年,2022,(19):54-56.
[3]何泽彬,陈跃.多校区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1):68-69.
[4]中国勇.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新校区大一新生适应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9):632-633.
[5]马捷.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2019,(0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