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扫码收听音频对谈)
学习者和教育者是平等的,教育者必须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 教育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一家儿童阅读馆里,一位年轻的教育者每天都会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看着孩子们自由地查找、阅读馆里的书籍。
有一天,我也坐了下来,陪着这位教育者看了很久,然后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觉得作为一个教育者,自己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她说:“陪伴。”
我问:“所以你每天就是这么坐着吗?”
她点了点头:“是的,孩子们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会来找我的。”
我问:“如果没有孩子来找你呢?”
她说:“我会一直在这里的,孩子们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地找到我。”
因为彼此很熟悉,也很信任,所以我接着直截了当地问道:“能不能告诉我,你每天坐在这里等待,是因为你基于自己的经验,判断此时孩子们的状态不需要自己做任何事情,还是因为你想要做些事情去支持到孩子们,但却不确定自己该做些什么呢?”
她沉默了一会儿:“……我不知道。”
有的教育者不敢主动发起任何学习项目,深怕是在用自己的期待压制学习者的需求;
有的教育者明明发现了学习者的某种需求或是成长的契机,却不敢主动提出来,深怕这会让自己显得自负又自恋;
有的教育者在支持学习者的过程中,小心翼翼地不敢表达任何自己的想法,深怕自己是在“灌输”,会影响学习者的独立思考;
有的教育者甚至不敢指出学习者的错误,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敢提出不同意见,深怕自己是在充当“权威”,伤及学习者的主体性。
有的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做任何准备,被动地等待学习者自己提出需求,美其名曰“生成式教学”;
有的教育者在面对学习者提出的问题时,不提供任何支持,只让对方自己去寻找答案,美其名曰“鼓励自主探究”;
还有的教育者用“学习者没有主动提出”为由,掩饰其实是自己“不愿意”,或者“没能力”。
教育者变得畏手畏脚,内心充满自我评判,严重内耗;
教育者错失了很多teachable moments(可以施教的时刻),学习者也相应地错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在强调学习者主体性的同时,消解了教育者的主体性,把后者变成了前者成长道路上的工具人,处境甚至还比不上教育者主动为之的春蚕到死蜡炬成灰;
一些教育者因此有了卸责与惫懒的借口,导致不良的教学成果,而不良的教学成果也很容易导向对教育理念的怀疑;
最后,而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创新教育在面对传统主流教育时,本已势单力薄步履维艰,这样的误解与辩解,及其引发的不良教学成果,很容易给那些对创新教育心存疑虑的人们落下口实,加深他们对于教育变革的疑虑,进一步阻碍了教育的进化。
他们会在提出了自己的学习主题和学习素材之后,谦卑地问一句学习者:“请问这是你需要的吗?” 他们在每一次向学习者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之后,都要刻板地加上一句:“这些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仅供你参考,希望不要影响你的独立思考。” 他们在向学习者提出了一个建议之后,都要郑重其事地加上一句:“我的主观意图是希望为你好,但你完全有权拒绝我的建议。”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