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颖而出”实战团丨下行环境中,需要更务实的使命

文摘   2024-11-08 10:00   上海  



最近一周在我们的“签名项目”行动营里,有一个卡点搞得大家有些难受,是关于如何确定“使命”。原本以为“使命”这个事情是公益人最擅长的,全行业都言必称使命,大家训练有素,怎么会卡住呢。结果在我们的营里,发现确认自己的使命非常困难,背后有两个关键问题:






1

“使命”到底是目标,还是任务?

2

个人使命和机构使命,一样还是不一样?


以下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分享给营里的伙伴,以及更多公益同行。



01

目标 vs 任务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使命是目标,不是任务。一个公益人谈论使命,通常都涉及一个宏大的社会理想,一个社会进步的目标,或者满足一个社会需求。例如:


推动教育公平;

提升患者福祉;

支持青年成长;

……


这样的使命陈述确实有感召力,更激发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或者对改变的渴望,但是没有传递出一个关键信息:改变将如何发生。缺了这个,使命会逐渐与实践脱嵌,形成普遍的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公益实践者的无力感,往往都来自这里。


在实战营,我们试图让参与者区分 cause 和 mission(这两个词一般都被翻译为“使命”,导致难以区分)。Cause 一般是远大目标或信念,是一个社会、一个组织、一个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境界。而Mission 是更为特定的目标和任务,它必须回答“改变将如何发生”。cause 激励人心,mission 指明路径。


蹭下美国大选的热点:MAGA(宏伟目标)和“America First”(原则)这些是特朗普的 cause,而‘重塑美国制造业”,则是他的administration的使命(之一)。


我们都知道,一个组织的使命,说明了它为什么存在。关键是,有个伟大的理想,并不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真正理由,真正存在的理由是你能为实现这个目标指出有效的路径。就像特朗普,光吼MAGA是没用的,他能成为总统,是因为选民认为他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反观民主党,把观念主导的政治正确玩到极致,却没有指明改变的路径;没有路径的观念太多,人们无法在实践中去建立妥协和共识,最终产生厌倦。


我一直认为,对公益组织来说,好的 cause 能促进筹款,而好的 mission 能促进业务。这两个概念如果不分,甚至颠倒过来,就会出现用 cause 主导业务——虎头蛇尾,不接地气,和用 mission 主导筹款——反复自我证明,却没有团结和激励人心。


02

组织使命 vs 个人使命


通常大家谈的比较多的是组织使命,在我们的营里谈的则是个人使命。我们的逻辑是:使命是你要去的目标和路径,而你的签名项目是你选的“运输工具”(vehicle)。结果发现,在使命这件事上,让大家把个人和组织作出区分,很难。普遍的情况是,在机构工作的人,个人使命跟组织使命一模一样;没有机构的人,一时半会找不到自己的使命。


无论组织和个人,都要回答“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而且答案是不一样的。对于组织来说,组织自身是能动的主体,市场是结构化的情境;对于个体实践者来说,自己是能动的主体,组织则成了结构化情境(的一部分)。在签名作品实战营,我们鼓励大家确立个人使命,充分理解自己的能动性,同时发展对情境的适应性,这是一个动态调适的过程。二者可以不一样,更应该不一样,但是完全不矛盾。


“区分”是个体心智成长的重要步骤,只有做好了区分,才能更好地互动。社会工作中说的“人在情境中”,不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意思,而是个体(能动)与情境(结构)之间的二重性关系,复杂的互动和相互塑造的过程。



最后回到标题:为什么在下行环境中,务实的使命尤其重要呢?当出现行业级的风口的时候,机会主义盛行,资源大量涌入,使命可以用来讲故事,所以才有了一大批概念高大上但落地后乏善可陈的平庸项目;但现在不同了,资源的收缩让人们更看重差异性和实效性。行业在呼唤能够指明行动路径的、更务实的个人和组织使命。



「READING」


相关文章:

《签名作品实战营,开营了》


悦享新知
让每一个公益人被看见,有支持,未来可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