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哲学家、史学家杜国庠先生曾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一个蚂蚁在苹果上团团打转,只觉得到处都是光溜溜的,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但是假如能够揭开苹果的一点皮,吃到了果汁,蚂蚁就会忘我的吮吸了。
许多学生写不好考场作文的根本原因不是文笔不行,而是不会审题,找不到解读文本和作文审题的切口,在没有弄清楚大方向和目的地的情况下,就匆忙动笔。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多半要偏题,缘木求鱼,与命题者预设的考查意图南辕北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到底,什么才是解读文本的切口?答案就是,自我提问。
真正的阅读过程就是不断的提问过程。在考场上,考生孤立无援,没有教师的引导,也没有同学的启迪。考生需要借助于“自问自答”独立完成审题、构思和写作的全过程。
自问自答,就是剥洋葱,一层一层地剥开,从现象到本质,由浅入深的思考,循序渐进的理解。这是一种“非指示教学”,它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文本,获得原初体验。
阅读者只有提出适当的问题,方能依据线索找到答案,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小说是一种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体裁,教师须引导学生针对小说的文体特点,层层深入地提出质量较高的问题。认知心理学家将自我提问分为三种思考层次:事实的、推论的以及批判的。
2021年6月高考(浙江卷)读后续写的主旨大意被隐藏得隐蔽,审题难度非常大。我们分别在济南、杭州、苏州、南京、南通等五所重点高中的239个高三学生中做了试验(课堂限时作文测试),出现了大面积的审题方向性错误,严重偏离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给出材料中的种种暗示。
后来,我们又查阅了自媒体上的多篇教师的下水作文,同样也发现普遍存在着审题方向性问题(情有可原,因为本题的题目来源暂时在网络上无法检索到,官方又没有公布参考答案,一线教师能找到的参考资料非常有限,他们无法摸着石头过河。)
下面,我们就以2021年6月高考(浙江卷)读后续写为例,尝试从命题者的角度,根据给出材料中的线索,去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请大家思考括号中的思考问题和命题者所省略的语句。
思考题1:你听说过父母的“补偿心理”吗?比如80后的父母,很多人小时候经历过留守的经历,内心渴望跟父母在一起。所以做了父母之后,就特别在乎自己能不能陪在孩子的身边。这个心理现象对你的审题有何帮助?
2021年6月高考(浙江卷)读后续写的自我提问:
My dad, George, only had an eighth-grade education. A quiet man, he didn’t understand my world of school activities(思考题2:父亲的quiet性格与he didn’t understand my world,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联?). From age 14, he worked. And his dad, Albert (思考题3:命题者在此处省去了a stern German Lutheran,苛刻的基督教新教信徒,这个信息是否对你的审题有帮助?), took the money my dad earned and used it to pay family expenses.(思考题4:爷爷把爸爸挣得的钱拿去补贴家用,当时年幼的爸爸是如何想的,感受如何?)
I didn’t really understand his world either(思考题5:我对爸爸的世界知之甚少,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He was a live stock trucker, and I thought that I would surpass(超过)anything he had accomplished by the time I walked across the stage at high school graduation.(思考题6:作者是否有点瞧不起的爸爸的味道?)
Summers in the mid-70s were spent at home shooting baskets, hitting a baseball, or throwing a football, preparing for my future as a quarter back on a football team. In poor weather, I read about sports or practiced my trombone(长号)(思考题7:这段的描写与下一段的作者辛苦打零工有何联系?命题者为什么要特意标出trombone的中文释义?按道理,它并不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请思考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The summer before my eighth grade I was one of a group of boys that a neighboring farmer hired to work in his field. He explained our basic task, the tractor fired up and we were off, riding down the field looking for weeds to spray with chemicals After a short way, the farmer stopped and pointed at a weed which we missed.Then we began again. This happened over and over, but we soon learned to identify different grasses like cockleburs, lamb’s-quarters, foxtails, and the king of weeds, the pretty purple thistle. (思考题8:劳动给年幼的作者带来了什么好处?)It was tiring work, but I looked forward to the pay,even though I wasn’t sure how much it would amount to.(思考题9:年幼的作者为什么不讨厌tiringwork?)
At home, my dad said,"A job’s a big step to growing up. I’m glad you will be contributing to the household." My dad’s words(思考题10:命题者在此处省去了terse comments,terse是简短的意思,这个省略对你的身体是否造成了干扰?)made me realize that my earnings might not be mine to do with as I wished.(思考题11:思考题:爸爸是在效仿爷爷当年的做法吗?)
My labors lasted about two weeks, and the farmer said there might be more work, but I wasn’t interested(思考题12:作者为什么对劳动不感兴趣了?此处的原文是enthused,命题者用interested替代了enthused,这是否恰当?enthused的英文解释是interested or excited). I decided it was not fair that I had to contribute my money.(思考题13:父亲把作者打零工挣得的钱拿走补贴家用,他会为什么觉得不公平?思考题14:中国的孩子是否也会这样想呢?)
Paragraph 1: When I brought my paycheck home — it was $119 — my dad wanted to talk to me. _____
思考题15:什么原因导致dad改变了主意,允许我自己支配打工挣得的零花钱?
思考题16:dad会不会想起自己童年时的经历和感受?
思考题17:在故事中,作者读几年级?作者是否成年,会不会影响dad的决定?
Paragraph 2: I was surprised that my dad allowed me to use the money as I wished. ________
思考题18:dad的改变主意,会不会有助于增进父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思考题19:爸爸的做法对年幼的作者会有何重大影响?
下面是一篇学生作文(第一段):When I brought my paycheck home—it was $119—my dad wanted to talk to me. "That's not fair!" I muttered. Thinking of long hours of tiring work that I had done on the farm, I could feel a mixture of disappointment and sorrow bubbling inside me. Tears began to well up in my eyes. After what seemed a long time,all he said to me was "You can use the money as you wish, and you deserve it!" For an instant, I stared at him in disbelief, hardly believing my ears.
思考题20:请分析上面的学生作文在内容构思上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jumping conflict是情节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对之你了解多少?
思考题21: 总结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
(以上是2021年6月高考浙江卷读后续写的出处,抱歉在网络上暂时无法搜索到)
上面的21个问题是自我提问的慢动作,能有助于捕获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作者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作家之所以愿意给我们讲故事,是因为想从时间或是我们自身生活的巨大旋涡中打捞意义。他们为了探索显示背后秘而不宣的意义而有意识地编排和重组现实。
主旨大意就是写好考场作文的指南针。读后续写看起来是开放性作文,其实它也有大方向(情节发展的既定路线和逻辑的合情合理)、也有主旋律(文章的立意是否符合普世价值观,是否要积极向上)。
而自我提问,则是捕捉作者意图和文章主题的切入口。
所有教学内容均源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教育强省的特级教师课堂,直接萃取自真实、高效、权威的课堂教学实践,让学员接触到最前沿、最实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亮点2:方向精准导航。
本课程特别注重作文的精细化批改环节,批改团队由具有大型考试阅卷组长经验的教师组成,他们不仅精通评分标准,更能准确把握作文教学方向,为学员提供精准指导,避免弯路、冤枉路。
确保不偏题,锁定审题立意的大方向
知识点01. 高考命题和阅卷细则 知识点02. 情节发展的底层逻辑 知识点03. 主旨大意与情节发展 知识点04. 人物关系与情节发展 知识点05. 角色任务与情节发展 知识点06. 人物塑造与情节发展 知识点07. 冲突与情节发展 知识点08. 高潮与情节发展 知识点09. 情节上升与情节发展 知识点10. 经典桥段与情节编排
第二部分 方法与技巧
知识点11. 段首语与情节编排 知识点12. 伏笔与情节编排 知识点13. 时间跨度与情节编排 知识点14. 情节发展的节奏控制 知识点15. 对象分析与情节编排 知识点16. 故事情节的框架结构 知识点17. 背景与情节发展 知识点18. 叙述视角与情节编排 知识点19. 叙述、描写与对话 知识点20. 细节描写的画面感
第三部分 高频话题
知识点21. 十大高频话题(01) 知识点22. 十大高频话题(02) 知识点23. 十大高频话题(03) 知识点24. 十大高频话题(04) 知识点25. 十大高频话题(05) 知识点26. 十大高频话题(06) 知识点27. 十大高频话题(07) 知识点28. 十大高频话题(08) 知识点29. 十大高频话题(09) 知识点30. 十大高频话题(10)
知识点31. 非谓语动词 知识点32. 虚拟语气 知识点33. 独立主格 知识点34. 倒装与省略 知识点35. 情态动词 知识点36. 过去进行 知识点37. 明喻与暗喻 知识点38. 名词性从句 知识点39. 定语从句 知识点40. 间接引语
增加词汇丰富性,从英文小说中筛选好词好句
知识点41. 常见的手部动作 知识点42. 常见的腿部动作 知识点43. 常见的头部动作 知识点44. 常见的心理反应 知识点45. 常见的生理反应 知识点46. 正面情绪的高级表达 知识点47. 负面情绪的高级表达 知识点48. 环境描写的高级表达 知识点49. 短篇小说常见形容词 知识点50. 短篇小说的常见副词
知识点51.增加语气的9种方式 知识点52. 形容词6个高级句型 知识点53. with的复合结构 知识点54. 情绪的9个高级句型 知识点55. 动词链 知识点56. 预示情节发展的表达 知识点57. 短篇小说的时间表达 知识点58. 主语补足语 知识点59. 常见的无灵主语 知识点60.具有哲理的金句
知识点61:建议信(押题) 知识点62:图表作文(押题) 知识点63:询问信(押题) 知识点64.:求职信(押题) 知识点65:宣传报道(押题) 知识点66:邀请信(押题) 知识点67:道歉信(押题) 知识点68:祝贺信(押题) 知识点69:投诉信(押题) 知识点70:寻物启事(押题) 知识点71:失物招领(押题) 知识点72:欢送词(押题) 知识点73:个人简介(押题) 知识点75:倡议信(押题) 知识点76:其他题型(押题)
亮点1:内容权威保证
所有教学内容均源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等教育强省的特级教师课堂,直接萃取自真实、高效、权威的课堂教学实践,让学员接触到最前沿、最实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亮点2:方向精准导航
本课程特别注重作文的精细化批改环节,批改团队由具有大型考试阅卷组长经验的教师组成,他们不仅精通评分标准,更能准确把握作文教学方向,为学员提供精准指导,避免弯路、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