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文采斐然的访问记说起
2023年7月15日,星期六。
雅加达几十位华社人士,罕见地进行了一场结伴出行的工业观光活动——前往西爪哇芝卡朗港口(Cikarang Dry Port)附近的一个工业园区。
此次参观的主要目的地,是印尼福克斯(FKS Group 以下简称为FKS集团)所属的几家企业:精炼糖厂、大豆仓储及加工基地、面粉厂、玉米淀粉及果糖工厂和一座谷物专用散装码头。
人群中,有一位来自印华作协的叶冬珍女士。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应邀参观华族同胞创办的现代化大型工厂,为此兴奋不已。叶女士后来以充满感性的细腻文字,写了一篇《FKS集团芝卡朗企业参观记》,发表在印尼中文报章,热情洋溢,振奋人心。
兹抄录如下:
上图及下图:FKS集团的大豆与豆粕加工车间。
这篇文章的作者,还浓墨重彩地描述了FKS集团在海港的谷物码头。 她这样写道:
最后,我们来到了FKS粮食散装码头的总控制室,这是一个巨大的物流枢纽。
雅加达华社组织的那次工业观光之旅,笔者也是参观者之一。
作为丘先生传记的作者,在此前后,我有幸跟随他考察走访了FKS集团分布在印尼各地的若干企业。每一次身临其境,耳闻目睹,都使我产生了与前文作者同样的震撼和感慨。
那天在FKS的精炼糖厂的会议室,同行的印尼“寒天”大王钟延筹先生对我说:“我和丘先生认识几十年了,知道他做的事业很大,但没想到有这样大!可是他不显山露水,做人很低调。丘总比我年轻很多,但雄心壮志比我更大,确实是我们印尼客家人工商界的后起之秀。”
这位钟先生,同样是印尼华商中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他的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寒天”(一种海藻提炼的琼脂(agar)保健品,在印尼也叫燕菜精,行销千岛家喻户晓)生产基地。全球有三个重要的“寒天”生产国——日本、智利和印度尼西亚;其中有三位大佬被称为“寒天”大王:
日本伊那食品工业株式会社总裁塚越宽;
智利Algas Marinassa Santiego-- Chile Marinassa公司总裁德伯罗(Mr·Depolo);
印尼“球星燕有限公司”(PT·Agarindo Bogatama)总裁艾芬迪·钟(Efendy Tjoeng)。
那位的艾芬迪·钟,就是印尼华人钟延筹。
早在2007年,印尼的寒天产销量便已雄居全球之冠。在这一行业的产量排行榜上,其掌门人钟延筹无疑堪称“王中之王”。
十几年前,我与北京作家朋友王学哲先生合作,曾经为钟先生写过一部人物传记《风雨“寒天”路》,因此对这位前辈的事业就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我对钟先生说:“您是老资格的财富英雄,功成名就,也非常了不起!”。
钟先生听罢,俯下身来,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谦虚地回答道:“如果你认为我做企业有一点本事,那么我告诉你,这位丘先生的本事胜我十倍。”
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分水岭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1969 年,18岁的苏岛华侨少年丘昌仁,身穿短裤凉鞋,跟随27岁的二哥丘江仁,一同搭乘长途汽车,从楠榜家乡的轮渡码头越过選他海峡,来到爪哇岛西部的印尼首都雅加达。
小哥俩分别投奔两位舅舅经营的土产公司,打工谋生。丘昌仁从一个每天跑“早巴刹”和银行的小伙计做起,风尘仆仆,踏实肯干;勤学苦练加市场实践,使他学会了同各类商家打交道的本领。
兄弟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有了一些积蓄就合伙开店做自己的生意,二哥冠仁也加入进来,三个人齐心协力,如虎添翼。
位于雅加达老城区红溪街这间木板搭建的简陋到不能再简陋的破旧小店,就是丘昌仁和两位兄长起步创业的地方。
几年之后,命运女神开始向他展露微笑。丘昌仁在跑银行期间,遇到他生命中的另一半——温柔秀美的夫人万素娟,这是一位来自西爪哇山城苏加巫眉的华人姑娘,受过高等教育,当时在雅加达银行做职员。两人在办理柜台业务的过程中相识相爱,结婚成家。
万素娟从此相夫教子,不仅成为丈夫事业上的好帮手,更以无可挑剔的贤惠和孝敬,成为家娘最为贴心倚重的儿媳,以及丘家兄弟姐妹、姑嫂妯娌与亲朋好友公认的贤内助。
而丘昌仁也由此铺设了通向成功的跑道,进一步鼓起了创业的勇气。
有关丘夫人万素娟几十年倾心照顾婆婆和小姑的感人故事,我们后面还会叙述。
1989年丘昌仁与夫人万素娟在国外考察时留影。
接下来再说丘氏FKS企业发展的历程。
研究印尼当代华商历史,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 :那些有一定知名度的成功企业家,不管他们年纪相差多少,行业各不相同,但绝大部分都是在1970 年前后开始创业的,然后至 1980 年代发展崛起,又在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之前形成了规模。
这些年,笔者在印尼采访接触的数十位知名华商,包括本书主人公丘昌,几乎无一例外,皆是如此。
为什么他们发达显贵,都在同一个时代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印尼整个的国民经济,也恰恰是在第二任苏哈托上台执政的这个时期开始进入快车道的。
从1945年宣布独立到1960年代中期,这 20 年间,印尼在其魅力超凡的开国总统苏加诺领导下,虽然一度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大出风头,但是经济建设却乏善可陈,千疮百孔,以至到了崩溃的边缘。
苏加诺时代,华人工商业者多是小规模经营,很少冒出重量级的大企业家。
1965 年爆发的“9·30”事件,成为印尼政局与社会经济及意识形态的分水岭。“国父”苏加诺的政治生命因此黯然终结,而在这次军事政变中反击得手的苏哈托将军,却迅速攀上了权力的顶峰。
作为铁腕强人,苏哈托深谙权力之道。他坚信只有强势的集权,才能让他的国家避免土崩瓦解的威胁。他坚信贫穷是国家动荡不安的根源,经济的繁荣才能确保权力的稳固。这种政治逻辑决定了苏哈托一生的是非功过。
从1966年至1968年间,印尼军人政府经过三年的过渡,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渐渐地,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有所增加,虽然人们对1965年的血腥屠杀仍心有余悸,但经济上的好转却给人们增添了慰藉。
1969年开始,苏哈托总统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计划,他网罗了大批专业经济人才担任政府要职。对于数百万有经商传统的华人华侨,苏哈托在政治文化方面实行高压禁锢,紧紧关上了一扇大门,在经济上却放松管制,鼓励华人投资兴业,各显其能,为他们发家致富打开了一扇相对自由的窗户。
到1970 年代,印尼经济已开始初显繁荣迹象。短短十几年,这个国家便奇迹般地走出贫困,城市里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苏哈托也被称为“印尼建设之父”。
除此之外,从1966年至1980年,印尼政府多方阻挠华侨加入印尼籍的政策,在持续长达14年之后终于发生了松动。
曾几何时,许多华侨鉴于不能入籍生活困难,要入籍又困难重重,于是根据1968年政府颁布的一项条例,华裔印尼公民子女要归化为公民必须出示印尼国籍证件;同印尼公民结婚的华裔妇女同样必须具备印尼国籍证件才能被承认为印尼籍民。
1969年当局允许办理华侨归化手续,但手续繁琐,需具备14种文件,交3万至10万盾。当局严格审查申请者的身份,以防“不良分子”的归化。由于障碍重重,实际上没有多少人能够入籍。
到了1978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促使政府准备调整原来的国籍政策。这是因为印尼从1969年起开始实行五年建设计划,具有雄厚资金和丰富经验的华侨华人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府越发意识到将华侨拒之于公民行列之外,只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印尼的建设事业。
于是,在1980年,苏哈托政府开始放宽华侨入籍的条件:规定凡在印尼居住满5年以上的外侨,均可申请改籍或入籍,并降低申请费用。
从那时开始,大多数华侨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主动适应环境,纷纷申请归化,加入印尼国籍成为印尼籍华人。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印尼华人开始逐步拥有了合法的公民权利及公民地位,成为印尼国内一支重要的族群力量;而华侨经济也自然演变为华人经济,成为印尼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年的华侨青年丘昌仁及其家人亲友,也在同一时期加入了印尼国籍。这为他们放开手脚,在土产进出口的商业领域大显身手提供了必要的天时地利。
1995年丘昌仁(右一)和侄儿丘正义(左一)等人在创业时期。
“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是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的。”这是大陆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其实海外的华人何尝不是如此!
对于饱经风霜的印尼华人来说,40 多年前侨居国发生的江山易主,风云突变,一片白色恐怖,虽然使他们备受惊扰,悲愤满腔,但却使他们在危机中获得了经营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在华侨们满腔热爱、一心向往的祖国,亿万大陆同胞所遭遇的痛苦,比他们在印尼受到的磨难有过之而无不及。
毛泽东一手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令无数人在气壮山河的口号声中变得狂热无比,任何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企图赚钱改变生活的念头都被打得灵魂出窍!全国人民在缺衣少食的贫困中煎熬度日。中国经济从此被东南亚各国甩开,一下落后了20年之久,直到1980年代邓小平重新上台,厉行改革开放,奋起直追,才使老百姓温饱有余,国家繁荣昌盛变成了现实。
翻看历史,正所谓世事难料,复杂难言。
是耶?非耶?真不是一时半时就能说清楚的。
FKS集团商业版图拓展的脚步
打开FKS集团印尼文官方网站,其“里程碑”一栏,图文并茂地记述了该企业30年来发展壮大的商业版图,以及走过的几个重要节点。现翻译如下:
1992年
FKS集团的前身,是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鱼粉加工厂:PT.Fishindo Kusuma Sejahtera。它于1993年率先在印度尼西亚生产鱼粉和鱼油。该工厂位于东爪哇巴厘岛海峡的一个渔村 Muncar,30年来一直产销两旺。
2000年
作为其扩张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开始向印度尼西亚进口和分销动物饲料原料。由于豆粕是进口量最大的饲料原料,公司开始采购和销售豆粕。
2002年
PT FKS Multi Agro Tbk 于2002年1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股数为8,000 万股,占IPO期间可供公众上市总股本的16.7%。
2003年
进军糖精炼业务,在印度尼西亚开发两家精炼厂,年产能合计达 100 万吨。Tene从第三方采购原糖,并将原糖精炼成精制糖,供工业和商业使用。
2010年
在新加坡成立Enerfo PteLtd,作为集团的战略销售部门。向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采购农产品,为 FKS集团以及第三方提供完整的贸易解决方案。
2011年
通过与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丰田通商株式会社和马来亚面粉厂有限公司合资成立PT Bungasari Flour Mills Indonesia,进入面粉加工行业。
2013年
于2013 年成立Omegra Shipping Pte Ltd,这是FKS集团的航运子公司,专门从事干货装卸和租船业务。Omegra 战略性地在新加坡注册成立,所有商业和售后服务活动均由集团集中管理。
2014年
成立Enerfo Sugar Pte Ltd来管理FKS 集团以及第三方的精炼糖销售。
同年,Enerfo Sugar Limited在英国成立,Enerfo Sugar do Brasil Ltda成立。在圣保罗市成立。
与Tereos SA成立合资企业,生产玉米淀粉、甜味剂及其衍生物。Tereos FKS位于Cigading港口,其综合设施年玉米湿磨能力超过40万吨。
2015年
我们的子公司PT Nusa Prima Logistik在东爪哇的直落拉蒙(Teluk Lamong) 开发了一个干散货中转仓库码头,距离苏腊巴亚(泗水)约21公里,以加快船舶卸货作业,存储容量高达 30 万吨。Teluk Lamong 是东爪哇省的一个深水港口,可为巴拿马型船舶等大型船舶提供服务。
Enerfo Vietnam的成立是为了打入越南市场,满足其不断增长的动物饲料行业。Enerfo 向饲料加工厂和贸易商供应玉米、大豆、豆粕和含可溶物的干酒糟(DDGS)。
2016年
FKS集团成立了名为Enerfo Malaysia的子公司,致力于贸易和分销马来西亚动物饲料生产所需的进口原材料。Enerfo 进军马来西亚是该集团成为东南亚领先原材料供应商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为改善FKS在这一地区所属企业的物流活动,迫切需要一个更大规模的能够提供先进技术的新设施,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时间效率。
2017年
2018年
FKS Food and Agri于2018年获得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和日本开发银行的投资。
在东爪哇成立米粉加工公司PT Padi Flour Nusantara(PFN)。PFN 经营一家高度自动化的米粉厂,以Bola Deli 品牌生产米粉和糯米粉。
2019年
FKS集团下属企业Omegra Shipping 宣布成为 EEX(欧洲能源交易所)首个“通过其交易所进行货运期货和期权交易”的亚洲非清算会员。
作为一家专业公司集团,EEX 为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提供市场平台,重点是能源、环境、货运、金属和农业。该公司在全球设有 17 个分支机构,隶属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
经过多年运作,FKS集团在其位于南苏拉威西首府望加锡精炼糖厂、面粉厂和土产公司的周边,收购了一千公顷土地,并与印尼最大的房地产企业芝普特拉集团(Ciputra Group)合作开发一个名为“东方之心”的卫星城项目,占地约700公顷。
上图:FKS望加锡卫星城规划图。
下图:FKS集团在望加锡工业区修筑的公路,右边那片工厂和货仓均系该集团的下属企业。
2023年3月,丘昌仁前往望加锡巡视其下属企业。期间登上他20多年前在这里建起的第一座经验土产的办公楼,站在窗外眺望对面红色建筑的面粉厂和他购置的大片土地,不禁心潮起伏。笔者在一旁悄悄拍下了这张照片(下图)。
2019年,他的FKS集团亦开始在印尼另一座大岛——苏门答腊北部城市棉兰实施扩张:其子公司PT Bungasari Flour Mills Indonesia (Bungasari) 通过与日本丰田通商 (Toyota Tsusho) 和马来亚面粉厂 (Malayan Flour Mills) 的合资,创办了又一家日产面粉 1,500 吨的大型加工厂,并于2022年投产运营(下图)。
2020年
FKS Food and Ingredients 通过其子公司 PT Pangan Sejahtera Investama收购了下面这家位于中爪哇的 PT Tiga Pilar Sejahtera Food Tbk(现改名为 PT FKS Food Sejahtera Tbk)的多数股权,该公司是印尼领先的食品和零食生产商之一,自1992年以来拥有超过30年的经营历史。
2020年,FKS集团还完成了 Tiete Agroinduscial SA的多数股权收购,该公司是一家位于巴西圣保罗的上游甘蔗种植园,拥有两座原糖工厂。
今天
如果说跨国性、跨地域性是印尼现代华人企业家的主要特征,那么这一特征,在FKS集团创始人丘昌仁身上已经开始突显。
他所具有的开放、包容与国际化的经营理念,不受国界、地域的限制,凭借自身的敏锐触角以及印尼的地理优势,早在专一经营土产的1990年代,便已建立起跨国界、跨地域的商业网络。
丘昌仁不甘平庸的拼搏精神,萌芽于少年时在楠榜家乡的生活历练,来雅加达自主创业之后,其凸显的经商才华和志存高远的经营格局,使他敢于冒险尝试,大胆进击。
出道半世纪,茫茫五十载,丘昌仁从事过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营生——与朋友合伙办过养鸡场、去台湾学习养虾技术,回家乡楠榜人工养殖海虾,在东爪哇外南梦创办鱼粉工厂,还曾经远赴荷兰收购当地知名企业从事国际商贸,后来又涉足地产领域,还在南加里曼丹投资建造煤炭码头,在唐格朗开办燕窝加工厂等等。
2000年前后,丘昌仁陪同印尼政府官员视察其位于泗水的大豆加工基地。
这其中当然是有赚有赔,有得有失,但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与食品有关的农产品主业,而持续与经常性的跨界交往,也使他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成为他抢占先机的重要手段,最终推动了FKS集团的应运而生。
与很多白手起家的商业巨头一样,丘氏人生各个阶段均极富戏剧性。30岁以前,像一部野心勃勃的职场励志剧:从一个替人打工的实习生,兄弟土产公司的小老板;从老城区红溪街上破旧的批发米糖门市部,到到总统府附近的宝石湾大厦;一步步攀登到雅加达金融中心苏迪曼大街的摩天大楼,他的个人事业达到辉煌的巅峰。
而FKS集团这个家族企业,也在丘昌仁及其公子丘成义的带领下,将业务遍及印尼千岛并发展到世界各地——从农场到餐桌,谱写了当代印尼大宗农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领域最重要的商业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人生背景和成功秘笈呢?
我们下回接着说。
往期文章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