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汀小屋”位于杭州,为14-20岁因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心理困境休学的青少年,提供居住式社会化康复服务。小屋通过创新角色——陪伴者,给孩子提供个性化陪伴、心理陪练。在安全接纳的环境和支持性关系中,帮助孩子心理复元、回归社会生活。2021年10月成立以来,“绿汀小屋”已服务约80个休学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
这篇文章我想了两年,一直没写,现在小屋的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我想是时候和大家聊聊了——“绿汀小屋”到底是个啥,两年时间我们做了什么,未来我们的打算,还有我们想邀请大家一起共创小屋的计划。
小屋的开始非常单纯。我是从抑郁焦虑障碍康复的前记者,老邹是财富自由寻找价值感的中年父亲,2019年起,我们都受到张进老师(已故媒体人、抑郁症患者、全国性抗抑郁组织“渡过”的创始人,抗郁领域灯塔式人物)的感召,在“渡过”共事,支持受抑郁症困扰的青少年们。
2021年,我从英国读完硕士回国,三年疫情到了尾声,内心千疮百孔的孩子扎堆出问题。基于我自己对抑郁症的体会和理解,我很想找一个长程线下项目,陪伴受抑郁困扰的青少年,帮助他们复元、回归社会生活。
当时,孩子们抑郁休学后的去处几乎只有医院和军事化管理的特殊学校,而这些地方的氛围对复元来说并不理想。这时老邹找到我,他恰好有一幢闲置的四层小楼,想用来安顿一些向他求助的休学青少年,我们一拍即合,打算开始我们的尝试。
就这样,2021年10月,我、老邹,和几个年轻人,有心理咨询师、抑郁患者、心理系毕业的学生,在“渡过”的支持下(注:后来小屋因为各种原因独立出来),一起支棱起“绿汀小屋”,迎来了“绿汀小屋”最早的六个孩子。
我们的心愿很简单,就是希望给这些因为抑郁等困境休学的青少年,一个像家的地方,支持他们安心地恢复和整理自己。
现在回想起来,“绿汀小屋”的起点非常“土”——没有高大上的场地和资源,没有钱,没有大咖专家的推荐。但正因为这种“接地气”的基因,我们的心足够贴近孩子们,理解他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所以“绿汀小屋”
到底是啥?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小屋首先是一个“温暖的洞穴”。受精神疾病、心理困境困扰的孩子,就像受了伤、无依靠的小动物,它们需要找到一个洞穴躲起来,让自己感到安全。洞穴外面是让他们感到危险的世界,那里有社会的评判、学业的挫败、关系的伤害、父母的压力、孤独、对自我的否定……小屋正是一个帮助孩子构筑起心理的“安全洞穴”的地方。这也是心理复元的基础。
同时,小屋也是休学青少年回归更大社会生活的“过渡练习场”。当孩子们在这里获得安全感,得以安心休息、恢复能量,他们内心成长和改变的动力会自然生长起来。就像伤口刚刚开始愈合的小动物,准备开始向外探索。这时候,他们能在小屋这个接纳的环境中、同辈和陪伴者支持性的关系之下,安全地练习独立生活、管理情绪、与人社交、自我探索的能力。
那为什么窝在家里不能提供这些?
确实,休学、退回家庭,是孩子们遇到困境后本能的修复机制。但通常紧张的家庭关系、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对未来的迷茫仍然会让孩子从内心深处感到不安。几乎每个家长看到孩子在家昼夜颠倒地玩手机都会眉头紧蹙,而几乎所有休学的孩子哪怕每天在家花十几个小时玩手机,也会天天喊无聊、对未来感到恐惧。
所以,小屋想承担的功能,第一步,就是为抑郁休学的孩子提供更深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不是字面意义的安全,不是通过过度保护,为孩子阻挡所有的危险就能达成的。内心的安全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是一种需要慢慢培养的信念。
世界依然是危险的,未来就是充满不确定,人生还是会有各种失败和伤害,但内心的安全感会让孩子相信,“没关系,即使受伤,我也能愈合;即使失败,我也值得被爱”。
这种安全感来自更深的信念——“只要我做真实的自己,就能爱自己、就能被爱”。
那么构建安全感
具体怎么做呢?
归根结底就两条,环境和关系。
我在做回访的时候,问孩子在小屋印象最深的场景是什么,他们说,“有一天,我和小伙伴、陪伴者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一起唱歌”;“我们会在大厅的地板上打地铺,也会在院子里的摇椅上坐着晒太阳。大家都在一起,虽然没有讲话,但是氛围很安静,就好像无形中大家都在互相陪伴着,感觉很棒”……这些听起来很寻常的场景背后,是小屋的每个人一起营造的环境,这是小屋独有的文化。
小屋的核心文化非常简单——“不暴力、不评判、包容多元价值”。在小屋,我们不会没收电子产品,不会强迫大家几点起床,不会批评不参加活动的人,会真诚地看见和夸赞每个人的每一点努力和闪光点。但小屋有基本的规则,也有全屋人一起制定的屋规,孩子需要为违反规则的行为承担后果,不过一定不是以暴力的惩罚的方式。在规则之上,在小屋的生活是自由的,我们接纳所有的情绪、行为、光怪陆离的想法,也没有禁忌的话题。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在这里能慢慢恢复能量、展现真实的一面。在近期的一次回访问卷中,75%的孩子都认为小屋能够支持到他们的原因,是 “被接纳的安全感、接受多元价值不会轻易被评判”。而这将有助于他们在集体中生长出支持性的关系。
很多家长会忧虑一个问题,在这个共同生活的环境里,我的孩子会不会被其他的孩子影响,变得更糟?但事实是,在小屋,孩子们对彼此的困境、病症表现出很大的理解,更愿意互相支持。这就是孩子复元的第二个支柱,关系。支持他人的过程会给孩子很强的获得感。很多深厚的友谊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在朋辈支持的关系之外,是我们特有的专业支持性关系——陪伴。
我们为青少年量身定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角色——“陪伴者”。他们是心理相关专业毕业的年轻人,有活力、有专业性,也刚刚经历过青春期的各种烦恼。在小屋这个空间里,陪伴者和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用更自然的方式和孩子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在日常相处中,陪伴者可以搜集到孩子们言语之外的信息,对他们有更立体的理解;同时,陪伴者对孩子的干预和影响,除了一对一谈话、每天的团体活动,更多是通过日常互动,逐渐渗透。我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在五大维度上支持他们,包括身体健康、情绪功能、家庭关系、社交功能、自我价值。
简单说,陪伴者就像孩子们的“心理陪练”,拒绝说教,而是身体力行,在日常带动孩子“刻意练习”的过程中,影响他们。
即使是小屋这个充满接纳和支持的环境,不能也不必保证孩子的所有体验都是舒适的。身体的不适、情绪的困扰、人际关系的波折、对自己的不满,甚至在人群中的孤独,都会发生。但关键是,当这些反复出现的困难再次来袭,我们是否有新的体验,撼动原有的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用体验,或者说练习,去影响认知,而不是用调节认知去转变行为,这是小屋通过实践证明有效的创新干预方法。
如何能够做到这些呢?
小屋能够做成,我想感谢非常多人,其中一个就是我们的督导老师邱惟真,他是台湾辅仁大学博士、淡江大学教育心理与谘商研究所副教授,有二十多年临床心理的经验。我们平时都喊他老邱,他不仅专业过硬,风度翩翩,还有非常开放的心态,从小屋建立伊始,就用他的所学,支持我们的创新探索。
小屋陪伴者的专业角色定位、伦理边界、理论支撑、实践技能,都是在老邱陪伴式的定期督导下搭建完成的。我们的理论体系是多元的。帮助我们建立陪伴体系的核心是依恋理论,简单说,陪伴者和孩子通过建立更健康的依恋关系,在全新的体验中逐渐修复他们在过往的依恋模式中缺失的东西。同时,我们参考了社会工作的“复元”框架,完成个案的跟踪、管理,帮助发掘孩子自身的优势资源。此外,在具体的个案干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经典心理咨询流派的部分技术,例如建立同盟关系、设置伦理边界、积极倾听共情、行为干预等。
如今,随着我们积累个案的增多、经验的丰富,我们融会了老邱的智识资源,也逐渐完善了我们的一套陪伴者筛选、培养体系。
在这里,我也必须郑重地感谢两年多来,20多位为小屋的孩子们全身心付出的陪伴者们、小屋的每个工作人员、顾问。毕竟,小屋能够带给孩子们改变,核心就是这些陪伴者们和工作人员创造的日常氛围、支持性的关系。他们每个人都刻进了小屋的基因,影响了每一个被他们用心陪伴过的孩子。老邹,子睿,火神,凡博,天天,乐迪,翔宇,美伢,芮芮,大黄,一轩,小乐......(因为名单很长,在此就不一一列明了,代表小屋和孩子感谢你们每一个人!)
另一点,是对孩子复元过程的信心,和耐心。
根据小屋孩子的情况,我们总结了复元路上的几个阶段:
低能量状态
孩子常常感觉每天好累,对生活的希望感低,对自己是谁、想干什么比较迷茫,觉察和表达情绪比较吃力,常常处在恐惧社交、恐惧外界的状态。通常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作息混乱。
真我暴露
孩子初步建立了安全感,情绪开始流动,慢慢开始学习一些放松、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技巧,可以开始向外界发送自己求助的信号。开始有一些动力,但依然能量不足,需要大量陪伴才能行动。
重塑自我
这一阶段,孩子有比较强的能量和动力了,想到什么就可以开始初步尝试。情绪管理与人际沟通的技巧都在更新迭代,想要和人建立更深入的关系、改善家庭关系,尝试复学或者找工作,兴致勃勃想进入下一个阶段。
高能量状态
这时候孩子可以自洽,可以面对创伤,病耻感减弱,心理韧性高、耐挫力强,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向外探索,和父母的关系进入稳定健康的模式,可以和他人建立稳定安全的关系。只是他们还是会觉得孤独,想要更深地探索自己,和未来的职业方向。
经验告诉我们,复元的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孩子们很有可能在不同的阶段之间反复,遭遇挫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期稳定、有力的陪伴支持下,孩子会在复元的路上越走越远。
那么,我们是一个复学机构吗?
根据我们的经验,孩子们大多有非常强的复学意愿,只是被当下的情绪、能量状态困住了,当障碍被扫除,回到学校、回归学习是水到渠成的。但我们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复学机构,因为我们相信,比完成“复学”这个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找回生命的动力。
说到这,我想给大家分享小圆的故事。小圆今年17岁,她15岁时被确诊双相情感障碍,2022年,她最后一次住院结束后来到小屋。她两次入住小屋,第一次居住了五个月,离开时她的状态看起来很不错——和陪伴者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也找到了很好的朋友,找到了感兴趣的事情。但一段时间后,她的状态波动,又回到小屋,居住了两个月。她后来回忆,第一次离开时,自己状态看似恢复了,但内心仍是一种“假性的积极”,是在父母的声音、外在声音驱使下的积极。第二次离开小屋时,她感觉自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因为这次她的内驱力“完全是为了自己”。这次离开后,她明确了未来的目标,开始在留学机构上课,坚持锻炼身体。最近再见到她时,她和一年多前判若两人,身上散发着一种无法遮挡的能量感。(点击链接阅读更多关于小圆的故事:从住院到留学,小屋让我找到真正的内驱力)
还有很多孩子,像小圆一样,从小屋离开后有了明显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的表现是因人而异的。他们有的回归了校园,有的开启了独居准备留学的生活,有的开始全国旅行甚至做起了徒步领队,有的学习了一技之长开始创业,有的进入了稳定的情感生活,有的修复了和父母的关系,也有继续留在家庭里,但对自己、对未来有了更清晰和稳定的认知……
我们为他们每一个人感到开心和骄傲。
小屋的价值在哪里?
为什么费这么大劲只帮助到有限的几个孩子?
这个问题在两年里我也常常问自己。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埋头苦干,专心打造一个创新、有效的康复模式,就是希望有一天,等时机成熟,这个模式可以推广开去,帮助到更多人。
当然,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艰难道路。一路上,我们也无数次感到疲惫、艰难、无力,但我们坚持下来了。最近我和天天(小屋的核心成员)还聊到无力感,我说,“小屋能不能成、未来能变成什么样,不是我们能掌控的,它更多是一个载体,承载了我们这拨人的理想、热情、爱和回忆,这种实践本身是可贵的,也会在这个世界搅动起波澜。这两年,做类似小屋事情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们也很大地给其他人以信心。如果小屋没了,它所承载的意义不会消失,我们的经验和价值不会消失,指不定会生长出什么新的东西呢!”
从小屋的创新实践来看,我们作为先行者,积累了经验,给更多有志于此的人以信心和动力,由此能撬动更大的社会力量支撑抑郁青少年们,善莫大焉。
同时,我相信小屋的实践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生产。
例如前阵子,一个孩子来小屋前,和家长说“我要去杭州的精神病院玩儿”,孩子妈妈跟我说起的时候愁眉苦脸,我却被逗乐了。虽然来小屋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有过精神科诊断,包括我和几个工作人员也有。在旁人看来,这样的一堆人聚在一起,不就是精神病院吗?而小屋的存在,正是想挑战这种对“被精神疾病困扰群体”的偏见、对精神疾病的污名——一个像“精神病院”的地方也可以是好玩儿的,当“精神病们”聚在一起也可以过很精彩的生活。把我逗乐的正是这个孩子试图消解“精神病”偏见时幽默的抗争。
所谓的“精神病”“不正常的人”,作为这个社会少数、边缘的群体,常常隐匿在社会的背景之中。其实,许许多多的我们承受了同样的痛苦,但每个个体又是如此独特。是什么把“我们”和“他们”区分开?在这种区分之中,我们又能获得对社会、系统、人性、道德什么样新的理解?我们对他人在什么意义上负有道德的责任?这种区隔也一直困住我,困住这些孩子和家庭,困住许多人,但我现在看到,这其实也在某种意义上困住每一个人。
“绿汀小屋”的实践,是对这些艰难问题的一个回应——它是一种对“多元价值”的实践,是想在疾病标签之下看到更完整的“人”,是想消弭“正常”“不正常”的区隔。这种实践是艰难的,但我们也希望它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也许在未来的某天,“绿汀小屋”、更多像小屋一样的努力,能引发大家的反思,促进社会的包容、制度的变革。
小屋接下来
有什么打算?
2023年,我们做到了几个让我很骄傲的事。一个是,“绿汀小屋”在7月入选“日慈公益基金会”主编的《青年心理健康服务扫描报告》,作为精神康复项目的代表案例,且在大会上做了项目展示。
第二个是,9月我们的项目介绍《青少年情感障碍社会化康复:一种基于长程陪伴的多元干预方案》入选了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七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大会壁报交流。
我们逐渐地走进同行的视野,逐渐获得了大家的熟悉和认可。
另一件事,10月,小屋还入选了2023年SEED 早期社会创业加速计划。这对小屋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尽管有了两年的积累,小屋还是一个草根机构,我们缺乏商业运营的基因,生存的艰难不言而喻。入选SEED,是从可持续运营和发展的角度为小屋注入了一股力量,在这里,大家用商业创业的经验,助力小屋这样的社会创新机构,让我们能更好地活下去。
当然,2024年,小屋不仅要更好地活下去,还要趁此机会升级优化,初步的计划是,我们要更聚焦我们的优势价值,用更多人可以负担的价格,有更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为了做到这些,也为了我们更大的目标,我们希望邀请大家与我们共同搭建新的小屋!
如何参与我们?
新的一年,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更多孩子,我们计划在杭州找一个新场地。理想是能容纳10-30人,能提供饮食住宿,有集体活动空间,相对封闭有安保,医疗资源便利,自然环境好,有体育设施/大块户外空间,最好已具备食宿的基本运营,附近有文化、艺术等多元生活的年轻社群。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线索,甚至是合适的场地。
其次,我们邀请与小屋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们。为了实现我们服务更多人的目标和实现我们的愿景,我们需要招募新的合伙人、运营主管、陪伴者,也需要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助力小屋发展。无论是提供相关资源、资讯,还是亲身加入我们的实践,都请联系我们!
另外,如果你是休学青少年,或家长们,我们也欢迎你们任何形式的支持,哪怕是给我们提提建议,或一句鼓励,你们的声音对我们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