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手册:如何有效帮助自伤的青少年 | DBT精读

文摘   2024-12-09 21:29   江苏  

【症状网络DBT精读,是为了结合创伤与个体赋能的视角,使DBT的内容更加适用于中文语境中的精神疾病的康复者】

本文共15000字,我们面对家人有自伤自杀言行时,我们要怎么办。由于自杀干预内容较多,所以本章只提及自伤和威胁的部分,而不涉及整个自杀干预。“讨论”部分则是我们读书会中针对亲身经历、精神障碍康复以及神经多样性群体的连想与补充。本文涉及:1.自伤行为的界定2.理解自伤行为3.如何回应有自伤行为的家人4.如何使用辩证行为疗法改变现状5.家人必须了解的知识点。

本文所提及的“青少年”概念,适用于10岁以上,30岁甚至放宽至35岁以下仍需依赖养育者的年轻人。养育3者也不止局限于父母,可以包含其它家人或是实际养育者。


与自杀自伤相关的其它DBT技能:

【技能详解部分】


【手册】



作为养育者,您可能面临的最艰难、最痛苦的经历之一就是您的孩子参与任何形式的自伤行为。如果您正处于这种状况中,您可能会对这些行为感到困惑、厌烦、耻辱或是担惊受怕,不知道您的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或行为,并担心这些行为是否是在“寻求关注”,故意刺激你,被朋友带坏,生了严重的病,甚至害怕他们真的会死。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有效地支持一个希望伤害自己的孩子。


界定自伤行为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区分具有死亡意图的自杀行为和没有明确死亡意图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如烧伤、割伤、药物过量等)。非自杀性自伤指的是个人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反复、有意地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损伤的一系列行为,例如割腕、针刺、烫伤、撕咬、撞击等,这些行为并不被社会接受。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已被作为单独的临床障碍进行研究。这种行为独立于其他精神心理障碍的症状标准,同时也区别于自杀和更广泛的有意自伤行为。其诊断要点包括过去一年内至少有五次无自杀意图的自我伤害行为,并且这种自伤行为具有一定功能性,比如为了缓解消极思维或情绪。

延伸阅读:非自杀性自伤


为什么要干预自伤行为

  • 自伤行为的背后可能意味着个体的困扰,识别自伤并不是简单地制止自伤的行为,而是发现并且帮助个体解决背后的困境。若是存在精神疾病,及时发现避免耽误诊治。

  • 当自伤行为已经失效,并且带个个体自己与周围的人痛苦,并且严重干扰到个体的社会交往能力,每次出现自伤行为都可能令一些人害怕与远离,最后个体身边的人往往只剩下少数同样具有自伤特质或是操控特质的人。

  • 自伤行为在一部分的人身上呈现出成瘾的特点,后面逐渐耐受,并且产生更多的需求。有越来越多的科研证据提示未来NSSI可能属于成瘾。

  • 自伤行为的孩子自杀风险增加。即便个体最初自伤的目的并非死亡,这些行为可能会增加他们对自我伤害的熟练度,习得伤人的能力,提高身体的耐受力,从而逐步升级到更严重的后果。尽管自伤行为在青少年后期显著减少,但有过自伤历史的人在停止自伤行为后,情绪失调和自杀的风险仍然较高。


评估自伤时,明确以下几点

  1. 自伤历史

  • 回顾自伤的历史,包括发病年龄、自伤类型(如割伤、烧伤)、持续时间、自伤频率、每次自伤的伤口数量和损伤程度。

  • 评估有无其他自伤形式,尤其是自杀风险,需优先处理。


  • 近期自伤行为细节

    伤口数量与损伤程度:伤口多且重提示痛苦较大。多数自伤不需要医疗干预,但治疗师可在允许的情况下检查伤口。

  • 涉及的细节有:

    • 受伤部位:关注四肢和腹部外伤,警惕面部或生殖器伤口。

    • 刻纹与标记:评估身体上文字或符号的意义。

    • 时间因素:了解发作持续时间、频率、和时间点。

    • 使用工具:选择工具的变化可能说明自伤者的控制与精确度。

    • 物理与社会位置:评估自伤发生的地点和社交情境。

    • 近期自伤行为的评估影响治疗方向。若自伤主要用于情绪调节,目标是减少情绪触发并培养替代性情绪调节技巧。


  • 前因分析

  • 识别自伤的“触发因素”:

    • 环境因素:包括冲突、分手、对表现失望等日常诱因。

    • 生理因素:疲劳、失眠、酒精或毒品使用。

    • 心理因素:自伤认知、情感需求及行为习惯。


  • 后果与影响

  • 评估自伤后果及影响,涉及:

    • 环境影响:是否受到社会强化。

    • 生理影响:疼痛感及伤口护理。

    • 心理影响:认知和情感反应,以及复发倾向。


  • 自我形象

  • 评估自伤者的自我形象,尤其是对身体的负面感受。重点关注有身体或性虐待创伤史的个体,因其挑战更大。


    延伸阅读:



    理解自伤行为


    自伤是一种情绪驱动且有意图的行为,会导致身体的伤害。青少年自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伤作为特定大脑发育阶段的情绪调节方式

    大脑发育阶段如在青少年时期,或是遭遇创伤或是疾病的个体,在情绪调节、自我控制和多巴胺奖赏机制上可能存在不足。这使得许多青少年尚无法通过目标达成来调节情绪,而要承受强烈的情感。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全球范围内非自杀性自伤的终身患病率为17-18%,其中青少年群体的患病率为14-39%,青少年、成年早期和成年群体的患病率分别为17.2%、13.4%和5.5%。国内疫情后的研究发现27%的青少年曾经历过非自杀性自伤(NSSI),随着成年,这种行为通常会逐渐减少,只剩少数人持续面临此问题,到了老年,随着认知功能的退化与社会角色的改变,自伤行为再次增加。

    延伸阅读:


    1.疼痛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自伤时,身体释放内啡肽,产生愉悦感和暂时的情感缓解。吴正言老师给了一个比喻:我们人用痛觉来让自己放松和愉悦,这在生活中是普遍的现象。例如许多人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实际上,人舌头上的五种味觉感受器中,并没有“辣味觉”;辛辣物质其实激活的是口腔中的痛觉感受器,进而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这种机制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更快速易得,而通过达成目标或维持亲密关系让自己感到满足(刺激脑部分泌多巴胺或催产素等),速度太过缓慢、效果不佳。导致孩子越来越依赖和强化了这种“自伤→疼痛→分泌内啡肽→放松舒适”的机制。

    2.情绪非常强烈,使用痛觉来应对强烈的情绪。经过治疗,孩子不再自伤后,可能进而会出现较强的焦虑,可能会出现许多躯体化,每天这里痛那里痛影响学习,这时候就进一步到情绪调节技能。

    3.应对快感缺失:快感缺失指患者对所有或者几乎所有活动失去兴趣或愉悦感,常见于心境障碍、创伤还有成瘾的个体。研究表明,NSSI行为可导致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水平的波动,药物如纳曲酮可作为治疗辅助。

    4.应对解离状态&恢复现实感:一些青少年通过自伤来应对创伤激发或或解离状态。这种方式能在短期内帮助他们稳定情绪、应对自责自罪、重获躯体感觉、控制感和现实感。有些个体提到,“借由自伤行为让自己能生存下来不去死”,自伤可能是一种为了生存下来的自我照顾/自我疗愈方式。因此任何时候均要抱有创伤知情的态度了解自伤的作用,不去评判和侮辱,但是进一步连接到创伤疗愈的知识,结合改善解离的技能以及痛苦耐受技能,以及长期的创伤疗愈。

    延伸阅读:


    5.成瘾:部分自伤者将NSSI行为描述为“成瘾的行为”。患者重复这种行为,虽然明知是错误的,却无法控制。Faye在1995年提出了将NSSI概念化为成瘾行为的理论,NSSI出现之前负面情绪的增加类似于吸毒者的戒断症状。内源性阿片类系统与NSSI行为的成瘾性密不可分。个体可以通过NSSI行为刺激内源性阿片系统和中脑皮质多巴胺奖励系统对NSSI的成瘾性有重要作用。



    6.睡眠差:有NSSI行为的患者多数合并睡眠障碍。日常累积的睡眠不足会引起杏仁核对于情绪刺激的过度反应,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焦虑等问题。其中睡眠质量差及频繁的噩梦是N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7.述情障碍:述情障碍表现为难以识别自身情绪、难以与他人交流情感以及倾向于关注外部事件而非内部体验。由于述情障碍者对情感的认知处理能力有限,尤其是在面对强烈情绪或创伤事件时,能导致个体无法识别和使用有效的策略来忍受困扰或解决潜在问题以调节情感,促进自伤行为的发生。在一些家庭中,看似和平幸福,但实际上存在严重的情感忽视,孩子的情感很少得到回应,因此可能出现述情障碍,并在难以控制的强烈情绪或解离时出现自伤行为。

    The NSSI Cycle of Experience for Matteo


    二、自伤是否涉及到吸引注意力或是威胁?

    不能简单地将孩子的自伤行为归因于吸引注意力。大多数时候,青少年通过自伤来应对情绪痛苦,不是为了吸引他人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发现利用自伤行为能获取所需关注,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更理性地进行干预。

    吸引注意力在某些状态下也可视为行为成瘾,作为应对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过去常出现中老年人在产生矛盾时会撒泼打滚,社会中的按闹分配有时助长了这种行为的正反馈,但是本文不作重点探讨。自伤吸引注意力的现象可以在下一个标题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中找到一些原型。


    三、自伤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

    1.自我惩罚:自我惩罚的自伤可以观察到几个方面,有时候是相互交织的。

    1.1自我惩罚为了锤炼意志力与进步:在一些文化中,身体上的忽视与受苦被视为意志的体现和进步的手段。如果感到自身“不够好”,个体可能认为应通过身体上的痛苦来惩罚自己,以激励进步。例如,以“悬梁刺股”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方式来促使自己努力学习。

    1.2自我惩罚为了应对羞耻和自我厌恶:在某些文化中不断传递给个体羞耻感,自我惩罚是逃避羞耻感、负罪感及自我批评的表现。持续的羞耻可能导致自伤行为升级,成为“破罐子破摔”或“自我毁灭”。这种现象在创伤、进食障碍、整容成瘾、完美主义和性别焦虑中尤为突出。

    延伸阅读:来自家庭与自我感知的羞耻


    延伸阅读:外表、学业与社会关系的羞耻


    1.3为了与高度融合的集体分离:在高度融合的集体中,身体被视为集体的一部分,个体只能通过自伤与集体分离,这可能反映出对集体的愤怒和报复。例如,哪吒“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神话背后,反映了这种文化共鸣。

    延伸阅读:


    网上著名图片


    1.4自我伤害作为对冤屈无助的反抗:个体在极端无助的情境下,使用自伤作为不屈不挠的最后手段,试图召唤更高的力量或是化为厉鬼报仇,以报仇或是沉冤昭雪。例如窦娥冤、孟姜女以及许多鬼故事。现实中有时候由于创伤、抑郁、人际冲突或是精神症状,个体可能也会陷入无助感中触发类似情节。

    延伸阅读:马克思·韦伯研究专题:中国宗教

    2.使用自伤表达效忠:传统中,自伤被视为表达对长辈忠诚的一种方式,这在《二十四孝》中多有体现,如卧冰求鲤、尝粪自证。在同辈群体中,自伤可能成为获得群体认可的仪式,或者是对群体领袖效忠的表现。这种行为也可成为群体身份的一部分,不同于霸凌行为。

    延伸阅读:


    3.增加同伴群体的认同感:常出现于对于在同龄人群体中遇到困境的个体,自伤行为可能让他们在人群中发现彼此,或是意味着表明彼此的身份,进而相互陪伴和支持,通过共同的行为或感受来增强彼此的认同感。

    延伸阅读:一把双刃剑:网络非自杀性自伤活动的益弊综述


    4.自伤作为表达亲密的方式:在“24孝”中,“啮指痛心”描述了曾子的母亲在需要儿子时会咬伤自己的手指,让曾子感到痛心并回来帮助她解决问题,这被视为母子连心。在现代,也有部分案例显示,当一位家人自伤后,其他家庭成员也会感受到痛心,进而共同解决问题,形成全家一致对外的局面。


    5.牺牲文化环境中的博弈,自伤成为维持家庭权力平衡的方式。例如,许多家庭中存在家人之间相互比惨、自伤、威胁的文化。家长在按闹分配的社会上也有这样的行为模式,甚至在管教孩子时也以自己自伤或和孩子比惨的方式来威胁孩子听话,进而在家里也用这样的模式挤压孩子的自主性。因此,孩子也可能出现自伤的行为模式,并只能使用自伤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如家长常常和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并嚷着要自杀,或在孩子面前产生用火烧自己、砍自己、开煤气、准备上吊、喝药等自伤自杀行为。

    延伸阅读:


    *文化层面的自伤一看就发现可能来自社会的获益是大的,目的不一定是调节情绪,并不符合短期有效长期无效的原则。甚至是理性的。但是因此和青少年自伤产生对比。但是我们要了解到,即使在我们所在的文化中有效并且获得认可的自伤,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也是不会去实施的。


    四、多样性的视角

    在国内外以“NSSI”为主题的研究中常常忽略许多神经多样性的议题。传统的自伤的概念在考虑神经多样性或或精神疾病后可能会造成误解。

    1.孤独症谱系常见的自伤

    个体可能在婴幼儿时期就表现出自伤行为,如在愤怒或心烦意乱时咬手背、撞头等,还有一些不太明显的行为,如咬、挠、食物反流再咀嚼、催吐、用手指抠口鼻耳等。不良情绪的来源可能包括感官过敏、对规则的破坏、躯体化症状或信息过载。

    有些孩子的自伤行为不仅仅出现在不良情绪时。部分自伤行为可以用内啡肽的释放来解释,也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带来的感官刺激具有新奇感。自伤行为有时也是在有限沟通能力下与养育者交流的一种方式。

    自伤行为可能因刻板行为模式的重复而长期持续。有时,这种行为可能在某次意外受伤或被家人惩罚后成为一种刻板的重复习惯,目的是维持生活的常规,而非故意自伤。例如,从小被家长打的孩子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反而习惯于这种所谓的生活规则。有时,个体在经历某种疾病或冲动伤害后,会以较轻的方式重复这种行为,但他们可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情绪调节或痛苦的反应。例如,有些人在中毒就医后多次过量服药,或是一些整容/医美成瘾者,他们只是为了重复手术和恢复期的疼痛感。

    2.以自伤行为作为与少数群体的连接方式

    当个体在沟通能力有限时,希望获得同龄人接纳和认同时,他们可能采取更极端的自伤行为来获得认同。例如,带头进行物质滥用或创新自伤方式、参与危险行为等。

    部分个体在主流同龄人中感到孤立,但自伤行为可能成为他们与其他具有相似特质的少数人相互认同的方式,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共情的同伴。许多案例显示,个体在团体中可获得“孪生体验”,共度艰难时刻后,各自走出困境,重新投入生活和工作,最终形成成熟且封闭的成年朋友圈。但是也有一部分个体产生同辈的更多替代性创伤,因此状况更艰难。

    延伸阅读:


    3.作为一种审美或是象征巩固自我认同

    个体尝试通过自伤与意义体系连接,也可能出于审美或是自我认同。在一些个案中,“自伤者”的身份和行为能稳固混乱的自我认同。尽管养育者可能对自伤感到反感,但是我们要关注到个体的自伤意在反抗。这些个体可能体验不到自伤带来的奖赏或情绪调节作用,也无法简单使用社交价值解释。

    和自伤有关的艺术创作:


    在全球各地的不同文化中,许多地方都有“苦行僧”式角色,或是宗教人士为了达到某个境界而进行的自伤,这些人在宗教背景下从事自伤行为并受尊重:



    有时,自伤者身份使处于屈辱环境中的个体更为自洽,并提醒他们自己的屈辱和不服从,展现改变的决心,例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故事。

    延伸阅读:想死

    4.多意识体对躯体的自伤

    多意识体包括低独立性的tulpa到高独立性的人格的谱系。在其中单一的意识体来说,可以出现以上任何一种自伤,尤其是复杂创伤相关的自伤,但是还要考虑意识体的神经多样性、系统的特点以及意识体之间关系的多个维度。(1)意识体之间的意识体的毁灭来取代外在的自伤。(2)系统的创伤承受者出来自伤,但是可能出来就诊的人格是一个专门设立出来应对外界的人格,但是这个人格没有任何创伤记忆,但是这个人格权力比较低,没有观看记忆的权力,家人对个体的理解、尊重和包容,外界的不包容会加重,对于部分人格可能会感觉到威胁以及拒绝沟通。(3)如何与具有冲动自伤倾向但是平常不出来的人格沟通?可以通过留一些文字,让其它人格在ta能注意的地方传递这个消息,愿意来找你沟通的人格可能要承担危机干预者的角色,但是有可能这个人格没有记忆,或是在有多意识体的系统来咨询的时候保持沟通畅通,告诉其它人格你可能出来的时候也可以来找我沟通。(略)
    延伸阅读:




    讨论

    (1) 不同年龄段可能会展示不同的自伤模式、发生率和动机。在青少年中,自伤行为更常用于情绪调节。然而,进入成年期后,自伤行为虽未消失但发生率有所降低,且主要限于创伤后个体。这些个体的大脑可能会在经历创伤后失去对现实感的感知能力,因此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高风险活动来体验真实感。

    对于成年人而言,自伤行为的减少部分归因于大脑发育导致对情绪调节需求的降低。此外,自伤行为可能会转变为社会认可度更高的行为,如参与极限运动、参与救援行动或工作过度。同时,某些自伤行为也可能出现在具有社交收益的情境中,如为了特定利益或控制他人。进入老年后,随着身体和认知功能的退化,以及抑郁、焦虑和睡眠问题的增加,加上对子女照料的依赖,自伤行为比例可能上升,这类行为更多与慢性病和无助感相关,有时是为了减轻病痛、寻求亲人关注或表达绝望。老年人较少求助于现有的心理资源,在严重躯体疾病群体中,自伤或自杀可能是一种对自身掌控的表现,在某些文化中甚至可能被默许。

    (2) 文化如何解释危险行为:对于自伤行为的定义,我们面临着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挑战。特别是自伤行为,往往是在西方成人视角下观察青少年文化时提出的。在某些文化中,这些危险行为可能象征反叛或是青年群体的情感宣泄。历史上,自伤行为曾在不同文化中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例如,19世纪在欧洲和中国,为了让孩子乖巧听话,可能给他们使用鸦片,这种控制手段可以延续到成年。在其他文化中,这行为可能象征社会上层身份。此外,在某些文化中,自伤行为可能作为仪式的一部分,象征儿童成年或赢得社会荣誉,或用于表达忠诚或作为阶段性仪式。而在某些历史时期,主动死亡行为如果用于献祭、表达忠诚、战斗或殉葬,则可能受到尊敬。我们考虑这些问题,不是为了合理化自伤行为,而是为了重视自伤在文化中的意义,在某些文化中,某些“有效行为”可能到了另一个文化中就是“问题行为”。

    延伸阅读:跨文化视角反思与难治性抑郁的工作


    4.其它与精神症状相关的自伤:自伤行为为了抵消某些强迫症状,或是被幻觉命令下实行的自伤,在妄想为基础的自伤,被动体验影响下的自伤,意识不清情况下的自伤。这些情况出现时需尽快至精神科就诊,本文略。



    养育者该如何回应自伤的家人


    您可能会反复问自己如何确保孩子的安全,发现自伤后应如何回应,以及在这些情况下如何正确确认孩子的感受。以下问题常常萦绕养育者心头:“当我看到自伤的迹象时,我应该和他们讨论原因?联系治疗师?检查房间或收起所有刀具?告诉他们我对这行为的态度?剥夺他们的活动或特权?带他们去医院?

    在准备开启与孩子的对话前,重要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并避免用威胁或情绪化的方式回应。使用正念技巧关注自己的感受,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平和的语气。

    延伸阅读:操作指南|父母如何与自伤孩子开启自伤话题

    1.邀请孩子谈论:在与孩子谈论自伤话题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避免在忙碌时随意提起。提前约定谈话时长并允许孩子选择偏好的交流方式。说明谈话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例如:“我们需要聊聊,大概需要30分钟。你觉得是在房间内还是边走边聊比较好?”为孩子创造一个拥有掌控感的对话环境。

    2.调整对谈论的预期:父母需要调整预期,做好被拒绝或面临“不知道”答案的准备。平和地回应孩子的负面言语,表明支持:“了解了,我尊重你的决定。如果想谈,可以随时找我。”面对情绪交流,也可通过文字方式进行。


    3.引导谈论:

    • 孩子坦承自伤时:引导对话聚焦于如何帮助孩子,例如:“自伤是怎么让你好过一些?”或“有没有什么话你愿意和别人比如心理咨询师谈的?”确保孩子明白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共同应对问题。

    • 侧面了解到孩子自伤时:若孩子避谈自伤,便着重讨论心理状态和日常压力,避免直接谈论自伤行为。

    4.结束谈论:在谈话结束时,父母应表达感谢和谈话中的收获,例如:“谢谢你和我分享这些。我明白你的困难,我们会一起克服。”通过邀请进一步的交谈来重建信任:“过几天再聊聊好吗?”

    5.自我照顾:父母应注意自我照顾和情绪管理,避免情绪失控可能导致孩子自伤行为升级。使用人际效能技巧,在支持孩子同时也保有自尊和关系的平衡。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孩子,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延伸阅读:孩子自伤时,养育者可能遭遇来自其他社会成员的父母羞辱(Parent Shaming)

    具体到回应情绪强烈的孩子的话术,我们可以参考危机干预技术,尽可能使用反应性倾听,避免使用,与孩子同频。

    延伸阅读:

    危机干预“六禁

    我们要注意什么?


    不要劝善,不要诉说人生有多美好;

    不要规过,不要要求别再做错事;

    不要哀求,不要责怪当事人让你伤心哭泣、生病;

    不要责骂,不要生气辱骂责备当事人;

    不要抱怨,不要责怪当事人引起大家生活的不便与困扰;

    不要质问,不要逼问事件发生的原委。





    讨论

    现有的危机干预措施,对于神经多样性个体更具有针对性且更友好?
    • 对于刻板和重复行为的了解
    • 对于主流社会传来的破碎信息的创伤性反应
    • 更人本的方法
    • 了解更多与个体存在的障碍的知识的理解,而非泛化地要求与规训



    如何使用辩证行为疗技能改变现状


    以下介绍辩证行为疗法的思路以及技能,这些技能可以用于家长,也可以用于孩子,如果孩子不配合时,家长先自身实践以身作则,先做出改变。

    一、贯穿整个过程的态度:

    1.认可感受

    1.1认可您自己的感受

    当得知孩子有自杀念头或自伤行为时,养育者常会感到震惊、羞耻、愤怒和无助。不安和恐惧挥之不去。关键在于理解和共鸣,通过与朋友、治疗师或信任的人分享经历,您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1.2认可孩子的真实感受

    作为养育者,希望孩子的问题能自动消退。然而,对于高敏感的孩子,痛苦似乎无休无止,他们可能将自伤视为生活方式。重要的是要承认这种痛苦,尽管这些行为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从长远来看似乎没有任何希望,所以我们才要改变。认同是接受情感,而不是支持行为。

    正如吴正言老师所言:比起答应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感受、以及想法和行为中积极的部分表达认可更重要。我们不需要让自己成为“让孩子满意的”父母,而是和孩子一起努力合作,最终达成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学习认可:人际关系技能:交朋友




    Parenting a Teen Who Has Intense Emotions》书中的案例

    养育者可以这样表达他们的理解:(1) 承认孩子一直感到的悲伤与孤独,以及隐藏这些情绪所带来的压力,(2) 当他们感觉无人理解时所经历的痛苦,(3) 他们对密友告知老师这件事可能感到的愤怒,(4) 因不想活下去而产生的绝望。您可以确认他们的这些感受,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您会尽可能支持他们以保持安全的行为。孩子的养育者需要找到一种能让孩子感受到真诚的方式确认他们的悲伤。如果他们说“理解”或“明白”而没有证据表明他们真正理解,孩子可能会最初拒绝他们的确认尝试。
    以下是孩子的养育者可能在未来最小化任何自杀未遂或自伤希望前确认他们痛苦的方式:
    • 在他们谈及感到悲伤时,以全神贯注的方式倾听,而不是试图帮他们消除悲伤。
    • 通过说“我们甚至无法想象这对你来说有多可怕”来确认他们的痛苦。
    • 他们可能会说,“现在我们理解你和男友分手时感受到的痛苦”。
    • 他们可以告诉孩子,“无论何时你需要我们,我们都在这里。我们能如何帮助你?”


    2.肯定与鼓励

    养育者可能在得知孩子有不安全想法时给予更多关注,但这有时可能无意中强化自伤行为。因此,关注和奖励健康行为至关重要。因此,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现在生活中已有生活中的两点,给与肯定。这样,孩子会意识到健康行为能带来关注和积极反馈,从而促进这些行为的产生。



    讨论

    有时候现实中养育者给与肯定的点,使得孩子听起来更加觉得难受。这时候可能出现在孩子出现了某些问题行为,家长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希望抵消掉孩子的问题行为,但是刚好精准戳到了孩子产生问题行为背后表达不出来的创伤性基础,增加了孩子的创伤感。有时是家长表达的关注与孩子想要表达的点不同,因此让孩子感受到被贴上了错误的标签,有时是孩子已经试图表达了很多次,但是家长选择性忽视,让孩子感觉到每次要不断戳自己痛处去表达但是家长仍然油盐不进仿佛可以忽视这个点。有时是家长去参加完培训回来,很突兀的对孩子表达夸奖,让孩子感觉毛骨悚然不安好心。


    3.全然接纳

    接受孩子的情绪波动和所面临的挑战,并承认您对结果的控制有限。养育者需要艰难地承认这些期望可能无法实现,至少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孩子的旅程可能与您为他们预期或希望的非常不同。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您才可能逐渐接纳孩子的生活可能永远都会有些痛苦和困难,有些时候比其他时候更甚。您越能接受这一点,您就越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过上适合他们的生活。尽管道路和最终目的地可能不同,但在这些动荡岁月中活下来的孩子仍然可以拥有他们想要的生活。

    延伸阅读:


    三、在情绪强烈的时候进行痛苦耐受

    (略)详见以下推送


    四、长期来说练习正念以及情绪调节

    (略)详见以下推送,提升察觉,认识自己的情绪,降低易感性


    五、了解现状并且做出改变:行为链分析

    面对孩子的自伤行为,我们可以使用链锁分析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调节个人情绪、理解孩子并且支持孩子。链锁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详细分解特定问题行为的元素,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识别出诱发行为的事件、想法和情绪,以及该行为引发的后果,就像在慢镜头中回放整件事情一样。

    这种分析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孩子的行为,还能协助我们为孩子提供支持。通过拆解自伤行为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功能,并识别阻碍解决问题的因素。同时,我们还能找出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积极的改变机会。

    延伸阅读:辩证行为疗法(DBT)中的行为链分析



    你可以将这个链式分析作为链锁图,或者填写该表格:

    1)目标行为: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最近的一个具体行为。该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内容是什么?

    2)具体描述诱发事件,究竟发生了什么?

    3)你的行为带来了哪些后果?紧接着发生了什么?随后又发生了什么?不仅要考虑你自己的想法、感受、身体感觉和行为,还要考虑其他人的反应。
    短期后果:
    长期后果:

    4)是否有一些因素使你变得易感(例如前一天晚上睡得不好、长期压力、强烈情绪、饮食问题、身体疾病、药物等)?在积极行为的情况下,是什么因素使你有足够的动力采取相应的行动?

    5)激发事件与目标行为(情绪、想法、事件、身体感觉等)之间有什么联系?

    6)在出现问题行为的情况下,进行解决方案分析:你可以采取什么不同的做法?哪些技能可以帮助你?为什么没有用到这些技能?如果相同或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你下次会怎么做?

    7)在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新行为:你今后可以如何做才能更频繁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8)修正:谁受到了你行为的影响?你能做些什么来修正可能造成的社会损害?



    例:某个自伤的行为链分析


    六、保持正念以及智慧心

    (略)处理“文化基础”,使用正念+智慧心对待我们所处的处境。详见以下推送后半部分:调节情绪步骤详解


    七、创造舒适的环境,实践值得过的人生

    家长自己以身作则,自己活出一个低情绪张力、不自怨自艾、低羞耻感、不斤斤计较并且注重自我照顾的生活方式,言传身教。(略)

    详见:调节情绪步骤详解

    养育者如果只是一直让孩子独处不管,可能反而恶化了孩子的社交孤立以及情感忽视。尽管孩子可能在大团体中(甚至在家庭聚会上)感到焦虑,但他们可能愿意与养育者、亲戚或亲密朋友一起分享活动。尽量创造一个平静、舒缓、愉悦的家庭环境,这可能有助于你的家人重新与生活建立联系。




    应对家人自伤的知识


    一、如何与心理评估人员沟通

    在与心理评估人员沟通关于自伤孩子的情况时,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以提供最有利的背景信息来支持专业评估和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首先,家长应详细汇报孩子过去的行为和最近的不安全的行为。这包括任何自伤行为的历史、具体的言语或行为表现。这些信息应以客观、描述性的语言传达,避免情绪化。

    其次,家长要理解心理评估的目的不是“指责”或“举报”孩子,而是通过获得充分信息后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因此,家长在沟通中需扮演积极角色,尊重孩子的自决权,避免任何不耐烦或逼迫的态度。

    孩子可能知道如何掩饰来控制心理评估结果,并通过告诉评估者“我不是认真的”或“我现在安全”来避免麻烦。并且,所谓“安全合同”并不总能有效防止自杀或自伤行为。孩子可能会表面上同意合同以避免治疗,但是如果孩子被痛苦压倒,再多的合同也可能无法阻止其结束痛苦的行为。真正有效的是合同签署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关心。

    家长应与心理评估人员共同协作,确保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制定适当的应对方案。这包括评估孩子当前压力来源及应对资源的利用,同时关注孩子是否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

    在一些家庭中存在家长和孩子之间信任缺乏的情况,这可能导致孩子难以信任家长寻求的任何专业人士。孩子可能会因为感到专业人员此时受到家长控制的延伸而对家长寻求帮助的资源感到恐惧、隐瞒或不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鼓励孩子自己选择寻找帮助的资源,但可能会出现一种情况,即孩子自主选择后,家长表现出对孩子选择的资源缺乏信任,这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时更隐蔽的伤害是,家长实际上想自己做选择,却让孩子先选择,等孩子选完后,家长再提出自己的选择并试图证明自己的选择更好。家长在选择寻求帮助的资源时,可能会选择认识的人或通过关系找到的资源,或者是亲戚资源,而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孩子感受到助人者是家长找来控制自己的不安全感。因此,考虑到帮助者、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延伸阅读:



    讨论

    当一个人出现自伤行为时,周围的人需要谨慎对待,以避免任何可能触犯法律的行为。以下是一些绝对不可以做的事情:

    1. 教唆自伤或自杀:无论以何种方式,包括明示或暗示,鼓励或怂恿他人继续或加重自伤行为是违法的。这样的行为可能构成教唆自杀罪,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2. 提供工具或方法:为自伤者提供任何可能用于自伤的工具或药物,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是不可接受的。这包括帮助他们获取新的自伤工具或协助他们进行自伤行为。

    3. 讨论更严重自伤方式:与自伤者讨论或建议比他们当前行为更严重、更致命的自伤手段,不仅不负责任,还可能引发法律责任。

    4. 共同自杀的承诺:任何提议与他人一起自杀的行为,不仅对双方的生命造成威胁,还可能涉及到刑事责任。


    对于已经存在较严重的自伤行为的个体,如果使用较轻的自伤行为来代替较重行为的做法需要谨慎,以确保不会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或误解,避免触犯相关法律法规。


    二.尽可能维持环境的安全

    一旦孩子提到死亡或有具体计划(如“我想跳窗”或“家里有毒物质”),必须严肃对待。您无法判断他们的意图是否“认真”,确保孩子无法接触到可能用于自伤或自杀的物品,特别是药品(无论是否为处方药)、锐利工具或其他危险物品。妥善保管这些物品,以减少潜在风险。

    孩子的隐私不应成为实现安全的障碍。如果他们表现出自杀冲动,检查他们的房间、背包等,以排除自伤工具的可能性是可以的。在进行这些检查时,始终怀着保护而非惩罚的心态,以保持孩子的尊严。

    即便您尽最大努力创造安全环境,孩子若坚决自伤,可能仍会找到方法。承认保护措施的局限性是重要的,同时应帮助孩子意识到个体的责任与选择终究是在当事人自己。




    讨论

    在某些情况下,家人可能将不安全行为的定义并不是影响生命的情况,而是当事人与自己价值观冲突或是损害自己面子的情况,可能会表现出过度控制。举些例子:
    • 家人认为当事人的朋友有危险,因此偷看孩子的手机,并可能根据手机内容向学校举报或直接责骂当事人的朋友。
    • 当事人按正常剂量服药或是保健品,但家长认为这是危险行为,因此私自没收药物,并指责当事人“不懂乱吃药”。
    • 当事人在网上与同龄人交流,寻求支持,但家长不愿理解,认为这些朋友是不良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重要的是家长感受自己对当事人行为的痛苦感受,如焦虑、不安、耻辱或愤怒。家长感知到的危险与社会普遍认知可能不同。

    通过沟通,让当事人理解其行为在家长和社会视角下的危险性。家长可能会反驳说:“你是外人,不会为我孩子着想,只有我才会。”可以向家长说明,咨询关系同样是为家长着想,但需要在情绪缓和时探讨问题。如果某个话题过于敏感,根据DBT的观点,先降低情绪易感性是关键。


    三、把关注放在自伤上可能会强化自伤

    如果发现孩子有自伤行为,养育者可能会倾向于仔细审视所有的伤口,并不断询问他们的自伤计划与想法。然而,这样的关注实际上可能无意中强化了自伤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有心理治疗师或辅导员,最好让专业人士来处理这些问题。通过专注于支持和鼓励他们开展健康行为,您会发现更为有效。


    四、培养孩子自己的自主性

    尽管家长看到孩子痛苦时想给予更多特权,但这样可能无意中强化不良行为。例如看到孩子痛苦就给孩子钱/答应某些要求/放手不管孩子名曰给予自由。而是让孩子感知到特权应通过健康行为获得,家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并不意味着家长放手不管,也不是意味着家长要更加严加管理,而是培养孩子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进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性,而不是靠着按闹分配来摆脱痛苦

    即便拒绝孩子的要求可能会很困难,但需牢记,要给孩子空间,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进而支持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他们只有通过学习如何持续灵活地地看待自己的环境和生活,并在情绪痛苦时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帮助自己摆脱痛苦。


    五、如何回应威胁

    当孩子以自伤或是伤人来威胁以获取需求时,不应该迎合这些行为,坚持设定的限制。自伤行为可能无意间被养育者所强化的孩子可能开始威胁养育者以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养育者报告孩子说:“如果你不让我xxx,我就xxxx”而养育者,知道这些威胁可能实现,出于让孩子不伤害自己的目的可能屈服,从而加强了威胁行为。

    此时,家长也要反思自身是否在任何时候自己也使用了威胁作为应对方式,有时,使用威胁在工作和事业上是有效的,但是我们不可这样对待我们关心的家人。如果对家长自身而言,使用威胁、自虐或是自怨自艾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是有效的,那么怎么让孩子不有样学样?


    六、识别抑郁,放下期望

    当你的家人出现社交孤立、放弃曾经喜爱的活动、失去与朋友的联系或几乎没有几个朋友,并且没有完成生活的基本要求(如洗澡、做家务或做作业)时,帮助孩子保持安全并缓解抑郁情绪应该是优先事项,暂时放下一些期望和压力。


    七、停止相互指责

    家庭成员之间停止任何程度的相互指责和归因,切勿父母和亲属之间相互推卸教育的责任,这可能带来更多的耻辱和愤怒。鼓励大家讨论如何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纠结于过去的错误或过失。建议家庭成员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你”来指责对方。逐步建立一个更有支持性和理解的环境。




    讨论

    若是家长自己都很缺乏健康的行为,或是家长认为健康的行为可能是不健康的,因此反而产生了反效果,这时候要怎么办?这时候家长自身的行为与价值观就充满了自卑、自恋、牺牲、施虐、耻辱或恶性竞争互害的的模式,此时可能会发现家长帮助孩子的努力有反效果。这时如果家长去寻求帮助,我们要重视在家长过去的经历中,在事业上,这些可能是有效的,甚至常常有例子佐证有些在商场上成功的人士,经过心理咨询之后,心态好了,人格越成熟,事业反而稀烂了。家长自己从未感受过安全与信任,所以也没有能力给孩子营造这样的环境。有时候我观察到,这样的家庭在治疗后,可能家长学着和孩子相互建立边界,而孩子在治疗后,可能逐渐脱离家庭塑造自己的生活,还有一些孩子在建立起自我后,重新回来认同家长,但是此时孩子心理上已经独立,家长和孩子属于事业上的同盟关系。


    参考内容:

    1. 书:Parenting a Teen Who Has Intense Emotions

    2. 书:DBT情绪调节手册

    3. 特别感谢苏州吴正言老师的理论支持

    4.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辩证行为治疗》

    5. 读书会成员讨论与原创


    内容与参考文献的关系:标题一出于本文整理了延伸阅读中的相关内容。标题二第一部分出自现有非自杀性自伤文献和吴正言老师的素材与支持,第二三四部分为本读书会原创。标题三,由本读书会根据其中提供的延伸阅读材料,以及既往学习的危及干预经验所整理。标题四,根据《DBT情绪调节手册》举一反三。标题五,框架主要出自《Parenting a Teen Who Has Intense Emotions》,具体的内容根据读书会讨论中成员遇到的实际情况重新撰写。

    先前已有关于痛苦耐受技能是什么的讨论:痛苦耐受技能的意义

    痛苦耐受技能的具体详解:痛苦耐受技能详解

    全然接纳的哲学基础:穿越虚无的全然接纳

    全然接纳的方法:痛苦耐受的核心能力“全然接纳”详解

    改善解离技巧解析

    辩证行为疗法中的戒瘾步骤详解

    情绪调节技能:

    →_→点击加入DBT精读


    【传播伙伴】

    症状网络精神病学互动社区是什么

    症状网络 Symptoms Network
    精神卫生共学读书、精神疾病友善从业者互动社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