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畅为先,优化PCI器械使用。2024年11月23日,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4)举办期间,由美敦力发起的 “铸领·畅心 冠脉复杂病变治疗策略及器械应用”专题会圆满举办。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知名心血管病专家相聚一堂,共同围绕美敦力三款具有优异通过性的创新产品:药物球囊、药物洗脱支架和特殊球囊展开深度交流,为我国PCI介入技术 “畅心”发展贡献了临床智慧。
开场致辞
铸领畅心,创新之路
学术之“畅”,在于铸“新”。
领流畅之心应对挑战,在探讨中促进成长。本次专题会得到了领域内多位权威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会议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张邢炜教授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官学强教授共同主持,吴川市中医院何土杰教授担任讨论嘉宾。
张邢炜教授首先以“铸领畅心”为主题开场,深入阐释了冠脉复杂病变治疗中的核心理念:“畅通”不仅是治疗的起点,更是最终目标。他强调,只有器械操作顺畅到位,才能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而血管的通畅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次会议分为“畅远”“畅达”“畅通”三个模块,系统探讨药球、支架及特殊球囊在复杂病变中的应用技巧,既体现了对器械创新的关注,也强调了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期待通过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为患者带来“畅通无阻”的生活,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畅远
药物球囊的应用与技术突破
致远畅而笃行。
在思索中领略“畅”之魅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曹雪滨教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王武教授围绕药物球囊的应用与技术突破分享了前沿见解。
曹雪滨教授:药物球囊在复杂病变中的应用
曹雪滨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尽管二代支架在冠脉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并发症问题依然不容忽视,特别是在支架内再狭窄(ISR)方面。药物涂层球囊(DCB)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优势,已被多项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推荐用于冠脉疾病治疗。随后,曹雪滨教授详细介绍了DCB的作用特点、适应症及规范化操作流程,并系统阐述了其在支架内再狭窄(ISR)、小血管原发病变(SVD)、分叉病变、大血管原发病变、慢性完全闭塞(CTO)及其他冠脉原发病变中的应用,为DCB在复杂病变中的优化应用提供了前瞻性思路。
王武教授:药物涂层球囊原位血管应用一例
王武教授分享了一例药物涂层球囊(DCB)在原位血管病变中的成功应用。患者为35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胸痛1月,再发胸痛5小时”。冠脉造影提示LAD 7段狭窄95-99%,7-8段伴有肌桥,血流TIMI 3级。考虑到病变局限、原位狭窄及远端肌桥的解剖特点,支架植入可能增加肌桥段的相关并发症风险,同时患者年轻,需尽量减少支架相关长期问题,因此介入策略以充分病变预处理为核心,优先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必要时进行支架植入。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团队采用了系统化的病变预处理策略,首先使用切割球囊对病变区域进行预处理,精准打开血管腔,再通过高压球囊对狭窄部位进一步扩张,经过充分预处理后,最终成功使用Dissolve DCB对病变区域进行扩张和药物递送,有效抑制再狭窄,病变处残余狭窄<10%,恢复血流至 TIMI 3级。
讨论:Dissolve药物球囊和其它药球的区别及优势?
王武教授:Dissolve药物球囊相较于其他药球具有明显优势,特别适用于小血管病变和支架内再狭窄(ISR)的治疗。其涂层设计使药物的稳定性更强,在输送过程中药物不易脱落,球囊表面采用超滑涂层技术,显著提升了其通过性,使其在复杂病变和狭窄血管中能够更顺畅地到达目标位置。
畅达
药物洗脱支架的创新与临床实践
畅行以达远。
在探索中拓宽“畅”之视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芙荣教授与临汾市人民医院庞卫乾教授聚焦药物洗脱支架的创新与临床实践展开了系统梳理。
张芙荣教授:高出血风险合并CHIP患者管理及支架选择
张芙荣教授在报告中针对高出血风险(HBR)合并复杂高危冠脉病变(CHIP)患者的管理策略与支架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强调,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出血与缺血风险,优化PCI操作,并合理制定个性化的DAPT方案,以兼顾安全性与疗效。特别是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张教授重点介绍了Resolute Onyx™支架的临床优势。通过Onyx One Clear Analysis研究的1至2年随访结果显示,该支架在缩短DAPT时长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支架内血栓(ST)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预后得到改善。他总结指出,全面评估HBR患者、优化PCI策略及选用具有充分临床证据支持的新一代DES,是管理此类患者的关键所在。
庞卫乾教授: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食管癌一例
庞卫乾教授报告了一个复杂的临床病例,患者为71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憋3个月,伴吞咽困难、呕吐2天”。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结合心电图、心脏彩超、CT检查以及多学科(MDT)会诊,诊断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心功能Ⅰ级(Killip分级),高血压3级(极高危),同时合并食道鳞状细胞癌,冠脉造影提示患者冠脉三支病变,90%重度狭窄。为了帮患者下一步食管癌的治疗争取一定时间,手术团队实施了PCI手术同期处理了RCA、LAD及LCX,分别植入了4.0×38mm、3.5×26mm、3.0×22mm的Resolute Onyx支架,保证了后续食管癌治疗的安全性。
讨论:使用 Resolute Onyx™ 支架的临床体会?
庞卫乾教授:首先,支架具有出色的通过性,即便是在严重狭窄或扭曲的病变中,也能顺畅地到达目标位置,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其次,通过 OCT观察发现,该支架的钢梁较薄,能够在提供足够支撑力的同时,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有助于更快的内皮化和更低的支架内血栓(ST)发生率。
畅通
特殊球囊在复杂病变中的精准治疗
内畅外联,四通八达。
在碰撞中思辨“畅”之真谛,北京市海淀医院郭云飞教授与清远市人民医院李健洪教授着眼于特殊球囊在复杂病变中的精准治疗进行了全面剖析。
郭云飞教授:特殊球囊在病变预处理的应用及选择
郭云飞教授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特殊球囊在病变预处理中的应用及选择,强调了刻痕球囊在介入治疗中的独特优势。他形容刻痕球囊为“均衡的多边形战士”,既具备强大的扩张效果,又能够保持较高的安全性。通过多个精彩病例,郭教授分享了他们医院在实践中走过的弯路,特别是关于切割球囊的使用,他指出,尽管切割球囊在某些复杂病变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其通过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他强调,刻痕球囊的引入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空缺,作为介入治疗的“武器库”之一,提供了一种更加均衡且高效的选择,有助于在病变预处理过程中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李健洪教授:刻痕球囊处理对角支开口病变一例
李健洪教授分享了一例使用刻痕球囊处理对角支开口病变的病例。患者为78岁女性,主诉“反复胸闷、心悸9年余,加重1月,再发1天”,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3级(很高危),慢性胃炎,T12、L1椎体术后,冠脉造影显示对角支开口存在严重狭窄,分叉病变。在手术过程中首先使用球囊进行初步扩张,但处理效果不佳,遂采用刻痕球囊对病变区域行进一步处理,为了避免在治疗过程中损伤血管,手术团队采取了远近端保护性处理措施,以确保血管在操作时得到充分保护,通过刻痕球囊独特的切割功能,有效地打开了狭窄部位,并避免了过度损伤血管壁。最后,使用药物涂层球囊完成了病变区域的扩张和药物递送,进一步降低了再狭窄的风险。整个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展示了刻痕球囊在处理复杂冠脉病变,尤其是对角支开口病变中的优势,不仅提高了扩张效果,还减少了操作中的风险。
汇聚技术精粹,“畅”想PCI创新未来。会议在与会嘉宾们的热烈讨论中逐渐走向尾声。
本次会议以“畅”为核心,围绕药物球囊、药物洗脱支架和特殊球囊在冠脉复杂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参会专家们深度探讨并分享了许多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对创新医疗器械如何从多个角度提高治疗效果,涵盖药物释放、支架选择以及血管通畅性恢复等内容展开了细致解析,使得新器械、新方法得以更加“流畅”的与临床实践相衔接。
持续的创新和追求卓越,是提升患者治疗体验和预后的关键。畅不仅是治疗的目标,更是PCI术者不断创新、提升技术水平的动力。展望未来,相信会议中的智慧火花能推动国内更多PCI术者能携起手来,用更前沿的探索和更的担当的实干继续推动器械创新和技术突破,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畅通无阻”的健康生活。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 “QICC 2024”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