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MCS 2024|中国LVAD经验闪耀世界舞台

学术   2024-11-21 16:51   江苏  



2024年11月13-15日,第30届国际机械循环辅助学会年会(ISMCS 2024)日本宇都宫市举行。大会致力于推动机械循环辅助领域的发展,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临床专家以及资深学者,共同探讨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和设计研发。本次大会上,多位中国专家分享了LVAD临床应用经验以及研究数据,向亚洲与世界展示机械循环辅助领域的中国成果。


卿平教授:心肌恢复患者的LVAD撤除单中心经验



研究显示,部分心衰患者植入LVAD后心功能可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对这部分患者而言,按照设计的方案撤除LVAD可以保证安全有效。在11月14日上午的日程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卿平教授汇报了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结果。研究纳入了共147名植入LVAD的患者,遵照阜外医院“患者评估-逐渐降低转速-外科手术撤泵”的流程,最终筛选出7例满足LVAD撤除条件的患者进行了撤泵手术,其中3例选用的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CH-VAD,经6-36个月的密切随访,7例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且保持良好的心功能。完整的LVAD的撤除方案,以及对于泵撤除时转速的探索,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了指导。


王现强教授:中国机械辅助循环发展现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现强教授在11月14日下午的“Booming VAD therapy in Asian countries”专题中的分享中指出,对中国心衰晚期的患者而言,心脏移植远不能满足治疗需求,作为替代,MCS的应用正在迅猛发展。2017年6月至2024年8月期间,中国LVAD植入共计1140例,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为85.2%、81.8%、76.6%,已优于INTERMACS数据水平,其中CH-VAD植入314例。而根据阜外医院的单中心随访结果,158例接受VAD植入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为94.8%、92.3%、88.2%;并发症方面有8例发生消化道出血、仅2例发生泵血栓、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致残性卒中;生活质量方面,心功能、6分钟步行、EQ-5D评分等方面也有显著改善。LVAD平均支持时间持续长达2.1年,最长带泵患者生存时间已达6.9年。这显示LVAD正在为中国心衰患者带来更高的生存率、更少的并发症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


崔勇教授:既往胸骨切开术后患者的简化LVAD植入



正中胸骨切开是LVAD植入的主要方法,但相对创伤更大,特别是对第二次开胸(Redo)患者挑战更大。小切口手术也适用于LVAD植入,且在Redo手术患者中具有独特优势。浙江省人民医院崔勇教授总结出多种LVAD微创小切口入路,简化了手术程序,减少了手术创伤。崔勇教授介绍了4个Redo患者小切口植入LVAD的案例,分享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入路的经验。近2年,浙江省人民医院已应用微创术式完成24例LVAD植入,这些患者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且尚未发生不良反应。简化切口的手术方式减少了患者的创伤与出血、改善恢复情况,期待这一术式进一步的研究与推广,造福更多心衰患者。


贡鸣教授:中国LVAD器械的应用与单中心经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贡鸣教授在11月14日下午的大会演讲中,分享了目前中国LVAD的发展现状和安贞单中心经验。在研究统计期间,中国共有5款LVAD获批面市,其中CH-VAD是唯一一款采用全磁悬浮技术路径的LVAD,拥有更小的尺寸、更大的转子和更细的经皮电缆,与HeartMate 3相比,能够以约一半的转速达到相同的流量。安贞医院已累计完成42例LVAD植入,围手术期生存率达到95%,ICU观察时间为平均5.5天,较HeartMate 3相关数据展现出优势。MDT合作和长期管理也是安贞医院重视的关键之处,对于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保证起到重要作用。


华正东教授:LVAD联合临时RVAD在暴发性巨细胞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华正东教授在11月15日的大会演讲中分享了一例暴发性巨细胞心肌炎的LVAD患者。患者52岁女性,因突发胸闷持续背痛入院,并迅速进展为心脏骤停和心源性休克。CRP 50分钟后,放置VA-ECMO和IABP。由于循环状态恶化和持续性心律失常,4天后患者由直升机转运至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初步诊断暴发性心肌炎。经3周治疗未见心功能恢复,综合评估后行CH-VAD植入+临时RVAD植入。术后13天撤除RVAD,在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心功能恢复至NYHA I级。目前已带泵支持超过2年,患者回归高质量生活,能进行爬山等运动,未发生LVAD相关并发症。


陈琛博士:全磁悬浮泵的脉动表现



同心医疗创始人、LVAD专家陈琛博士ISMCS-JSAO(日本人工器官学会)联合论坛上就全磁悬浮泵的脉动表现做出报告。陈琛博士团队使用模拟循环系统,对H-Q曲线进行了深入研究:由于心动周期的变化,血泵实际工作的H-Q曲线会偏离静态的H-Q曲线,其动态轨迹会形成一个环(Loop),且受到心输出量、心率、外周血压等因素的复杂影响。这可能是由于泵入口处的血压快速变化而流量来不及立即相应变化导致的。而外周血压、泵速对于动态H-Q曲线的影响,反映了血泵对于原生人体循环的相对作用,即“血流动力学相容性”(Hemodynamic-compatibility),而理想的LVAD的血泵则需要最大程度上与原生人体循环相容。报告激发了会场热烈的讨论,进一步展现医工结合的优势。


总结

机械循环辅助领域的国际经验交流和分享为LVAD的推广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助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实践积累和中国经验分享为世界范围内LVAD的治疗优化画下了中国印记。LVAD的发展离不开多学科医疗团队的建设和日益优化的器械,更离不开业内同道的同心合作。相信随着一座座国际间交流合作的桥梁架起,LVAD将为更多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高质量生活!


扫码进入同心医疗学术专栏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 “严道医声APP”

严道医声网
严道医声致力于传播权威、前沿的学术信息;客观、及时的报道领域时事;全面、公正的展现行业动态。旨在搭建医学专家学术传播、为医者发声的媒体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