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风衔来盛会意,一岁总有一岁期。
11月22日,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4)开幕式于杭州隆重举办。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心血管领域众多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院士、行业领导者,以及多位心血管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受邀相聚杭州,共襄盛举。
大会开幕之际,恰逢我国24节气中的“小雪”日的到来。自“小雪”开始,秋色褪尽,万物竞藏。天地间便开启了新一轮的蓄力周期,为来年春天万物复苏积淀能量。大会于此时正式开幕,寓意深远。会议不仅是一场联动全国、汇智全球的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对过往一年我国心血管病事业发展的深刻回望与全面总结,无疑将为来年浙江乃至全国心血管学术技术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开场致辞
回望来时路 寄语新发展
开幕式在浙江医院毛威教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现场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俞新乐先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院士、浙江省医学会驻会副会长陆新成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Harlan KRUMHOLZ教授依次上台致辞。
同步受邀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嘉宾还有: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同济大学陈义汉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教授、墨尔本大学林延龄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刘斌教授、《JACC》杂志主编Kalyanam SHIVKUMAR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陈君柱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朱建华教授。
还有来自浙江省内外众多知名医院学科带头人、学术组织领导及行业从业人员列席现场,共同见证大会启幕。
王建安:十八而志,志初心纤尘不染
“在中国文化里,十八岁意味着正式成年。此刻,与大家共同见证QICC的‘成人礼’,深感荣幸与自豪。”
作为大会主席,王建安院士首先向到场的嘉宾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并细数了QICC过往18年的发展成果,同时介绍了本届大会的亮点与特色。
秉承“人人享有心血管健康”的初心,本届大会注册参会人数再创新高,达4629人,邀请到57位海外嘉宾、1044位国内讲者将通过4天会期、199个主题论坛,精彩呈现743场报告、分享167个病例、开展56台手术演示,内容涵盖心血管学科防治全链条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除此之外,会议还得到了《JACC》杂志的大力支持,并充分借力5G、AI等多元化培训技术,力求本土特色与行业前沿相结合、创新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每一位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训与展示机会。
陆新成:厚积18载学术底蕴,薄发新时代交流愿景
谈及QICC过往18年发展,陆新成副会长同样感慨良多。从之前的分会主办到后来由学会主办,过去18年来,浙江省医学会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支持QICC的发生发展,最终打造出了QICC这张浙江心血管病学术交流领域的“金名片”。2024年,QICC奏响名为“基础与转化研讨会”的新篇章,更展现出为全国乃至世界心血管病诊疗技术发展构建新舞台的探索与创新。
展望未来,陆新成副会长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希望大会能够持续依托浙江省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底蕴,进一步强化国际国内在学术思想、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的深度交融,推动全国,乃至全球心血管病学研究的不断进步。
二、希望大会能通过汇聚顶尖智慧,搭建桥梁,培育青年学者成为引领心血管病学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学科的长远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俞新乐:携手致远,构建“顶天立地”的心血管病防治新格局
立足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俞新乐先生指出,围绕健康中国行动部署,近年来浙江省在努力构建“顶天立地”的心血管病防治新格局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自2019年将心血管病专业纳入医学高峰计划以来,卫健委以浙医二院为主体积极建设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经过五年发展,成效显著,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和一流医院,仍存在一定差距。
QICC 2024汇聚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组织及顶尖学术专家共同交流,必将通过多视角、多层面的交流为心血管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在各位与会嘉宾们的共同努力下,本届大会将持续绽放光彩,不断攀登新的学术高峰,为心血管病学的发展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葛均波:华丽蝶变,薪火相传弦歌奋进
回溯往昔,葛均波院士指出,QICC诞生于杭州,起初只是作为一个地方性学术会议而存在,影响力相对有限。然而,在王建安院士的远见卓识和全国同道的鼎力支持下,QICC逐渐突破地域限制,从一个地方性会议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进而跃升为国际化的交流平台。这一转变也折射出我国心血管病诊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QICC发展壮大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葛均波院士深感荣幸与自豪。
通过每一年的QICC,与会专家们不仅可以向来自浙江及全国的同道们汲取前沿学术知识,更能向来自全球心血管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取经问道。这些经历无疑为我国心血管病医师的能力提升及眼界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QICC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我国心血管医学的学术交流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韩雅玲:碰撞思想、分享经验,为我国心血管病事业发展贡献更多“钱江”力量
韩雅玲院士代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在致辞中对QICC在过往18年间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心血管病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肯定。她认为,在大会主席王建安院士的精心组织下,QICC历经18年发展,已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国际化、创新化以及规范化方面为国内同类学术会议树立了榜样。
不仅如此,大会还见证了浙江省心血管事业蓬勃成长的历史进程,每一届会议的举办都能为领域内专家学者带来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成果,使得参会医师们能够在这里碰撞思想,分享经验,共同进步。期待未来QICC能继续保持其创新和活力,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钱江”智慧和力量。
Harlan KRUMHOLZ:深化合作、共享资源,提升中国及亚洲心血管医师全球影响力
“在此,我谨代表《JACC》旗下的所有期刊郑重承诺,未来将作为中国及亚洲心血管医师忠诚的合作伙伴,助力中国及亚洲在全球心血管科学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影响力。”
作为《JACC》的主编,Harlan KRUMHOLZ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JACC》愿与中国专家学者保持密切友好合作关系,为提升中国乃至亚洲心血管病医师全球影响力作出贡献的决心。
他强调,在全球心血管病学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及亚洲学者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JACC》不仅见证了这一历程,更渴望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化合作、共享资源、促进学术交流,《JACC》致力于搭建一座桥梁,连接东西方心血管医学智慧与成果,为中国及亚洲的心血管病医师提供更多展示研究成果、交流临床经验的舞台。同时,《JACC》将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理念与技术,为中国及亚洲心血管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中心发言
锚定学术前沿 同频全球智慧
及时当勉励,推动学术发展时不我待。
开幕式过后,大会即刻进入学术环节。聚焦全球心血管病学术技术发展,中心发言专场立足全球视角,汇聚领域内顶级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从疾病诊疗“全局”观出发,葛均波院士首先以“泛血管介入复杂系统现状与展望”为题,系统阐述了近年来泛血管理念的最新进展;Martin LEON教授总结梳理了过往20年来全球经导管瓣膜治疗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前沿临床实践经验;韩雅玲院士则关注临床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荟萃分析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领域的各类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着眼于“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及其转化应用”,顾东风院士指出了当前全球学者共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认为应通过构建跨学科的合作平台,加速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陈义汉院士则带来了团队近年来在生物起搏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顺应时代浪潮,马长生教授详细介绍了当前心血管病人工智能诊疗技术的最新发展,为未来疾病诊疗智能化发展描绘了一幅清晰的蓝图;王建安院士全面分享了中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创新与启示,向全球学者输出了中国智慧;针对心脏猝死这一危害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华伟教授围绕“采取多方行动降低心脏性猝死负荷”的主题,分享了诸多前沿理念与创新经验;最后,张抒扬教授聚焦罕见心脏病的治疗,强调了开展罕见心脏病诊疗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向全球专家介绍了团队在此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学术传播及媒体发声平台,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第十八届钱江心血管病会议(QICC 2024)”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