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茶铺”作为一种市井生活方式,凝聚出悠然闲逸的大众文化气质。男女老少,齐聚一堂,三教九流,谈天论道。旧时茶铺数量多,“十步一茶馆,百步一茶楼”的说法并非夸张,据傅崇矩的《成都通览》记载,清末街巷铺位计516家,其中茶馆便占454席。四川人爱喝茶,“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竹椅板凳,盖碗飘香,闲来无事,便寻逍遥。四川人的一生,十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坐茶铺”!
茶铺是成都文化的代表,文化能滋养生命,“一市居民半茶客”的生活图景里承载着乐业宜居的记忆,休憩、品茗、商贸、演艺.......一系列围绕茶铺开展的社会交往,在川籍历史学家王笛的笔下皆化作日常史诗,有着更多复杂的人生况味。
从《跨出封闭的世界》到《街头文化》《茶馆》《袍哥》,王笛的学术视角由西南地区的宏观历史逐渐聚焦于具体的空间与群体,新作《那间街角的茶铺》更是把焦点放到普通民众,跳出过去将相、英雄精英的研究模式,以1900—1949年的成都茶铺为中心,运用田野调查、官方档案和小说诗歌等资料,以微观史学的研究取向和深描的文学写作手法,展示成都茶铺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以及在那个公共空间中呈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写出了眼光向下的民众生活史。
时值由国家档案局提名申报的“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那间街角的茶铺》也以转换为同名文献展的形式,重回双流彭镇这一历史现场。捻一缕茶香,守半盏时光,古建筑、老文化、新青年.......让我们回到彭镇,换种方式,再看那间街角的茶铺。
展览地点在彭镇的王笛文献馆,走过青瓦黛砖的老街,见纯白门头,进入古朴雅致的川西院子。
彭镇的建筑坚持“修旧如期”的理念,铁器社改造而来的永丰茶社,家具仓库修缮而变的“老茶馆蜀戏台”都是案例。
展厅也不例外,尽管装修是明亮现代的简约风格,但抬头看,还是能看得见房梁的斑驳、灰墙的肌理。
向里走还有个交流空间,白色天幕让阳光都自由灿烂。
论坛一
当“文献展”遇见《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主持:张意
嘉宾:王笛/张意/余玥/王亥
在这些文献的记载中,双流彭镇的老茶馆远离都市的喧嚣,维持着几十年前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气息,透着彭镇人生活的安逸知足和平安。老茶馆的茶和老茶馆的茶客,是镜头里闲适的生活,也是彭镇古老和现代交汇的缩影。本次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杰出嘉宾,共同探讨文献展与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交汇点,以及这文化遗产和文献保护对我们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论坛二
重回“地方”,照见“当下”——《哪间街角的茶铺》
主持:王亥
嘉宾:王牧之/阿聪/朱彦/邱科/张倩妮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常常在追寻未来的同时,忽视了身边的“地方”文化,那些承载着城市记忆与社区情感的角落。我们将以王笛教授的著作《那间街角的茶铺》为灵感源泉,邀请一系列在地文化的守护者与创新者,共同探讨如何在“地方”中寻找“当下”的意义,寻找在城市中实现深度对话、业态创新与文化共鸣的更多可能。
文献展以资料为主,照原书目录分六个篇章进行了展示,拼贴式的照片增强了可读性,一个个插画般的叙事让关于过去的想象更加立体丰满了。
玻璃柜中有老茶馆的档案,记录了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与成都老茶馆有关的手稿、图表、照片、印刷品等文献资料,并透过老茶馆展现了成都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与世间百态。
“历史研究就像拍电影,既要有全景,也要有近景,尤其要有瞄准细节的特写。历史学家不能只沉浸于宏大叙事,而需要在历史的细节中看到人,听到普通人的声音。”展厅一侧放映的《十三邀》纪录片中,王笛对许知远如是讲述道。
回到彭镇,再看那间街角的茶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时代变迁下演变的景观,更是情感流转下永恒的记忆。构成城市的不是外在的实物,而是空间量度与历史事件的关系。
最后分享一段书摘,推荐大家看完展再去观音阁坐到喝碗茶哈。👇🏻
我和哥哥在梓潼桥的那些街边小店里度过了无数的夜晚。经常6分钱买一个卤兔头,卖家会把它从中切成两半,上面撒辣椒面和花椒面,一人吃一半,边啃兔头,边进了连环画铺,要不就站在街边观风望景。
过去成都居民大多住在街的两边,日常生活中的邻里关系十分紧密,跨出家门就是街头,就可以在小贩那里买各种东西,就可以和隔壁的邻居社交聊天。
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从布后街到商业场的上学路上,都是小街小巷,沿途就喜欢看那些各种商铺的摆设、手工工匠的做工、艺人做面人和糖人,以及街边铺面和摊子上卖的各种小吃。
因此,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染上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那种城市的烟火气……一个城市留给一个人的印象,经常就是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重复的东西,那种经历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融化在了自己的血液里。
——《那间街角的茶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