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公元前455年,出生在魏国安邑(今山西夏县)。
李悝比商鞅大65岁,是战国变法第一人。
一、出身
李悝,出身平民,是战国“士”阶层的杰出代表。
在李悝出生前的春秋时期,一个人读多少书、做多大官都是由出身决定的。
全社会分为五个阶层:诸侯--卿--大夫--士--庶民。
前三个阶层,诸侯、卿、大夫,享受“世卿世禄”。这三个阶层的子弟,天生就有读书、作战、做官的权利。
后两个阶层,士、庶民。是社会的中下阶层。人再聪明、再有能力,很难有向上阶层跃迁的机会。
二百六十多年前,百里奚,出生楚国宛地的平民,在本国晋身无望,到各国寻找机会,一生坎坷,直到七十多岁,被秦穆公发现,用五张黑羊皮买回,封为“五羖大夫”,后主政秦国,辅助穆公称霸。
到了春秋晚期,各国争霸,社会结构开始松动。
孔子倡导私学,平民子弟,也可以读书了。
孔子去世后,弟子开枝散叶。子夏到了黄河流域的西河地区,开席设教。培养了大批弟子,史称“西河学派”。
李悝家就在附近。他的学习成长,也恰逢西河学派鼎盛时期。一代大儒子夏在西河地区教书育人三十余年。建立了巨大的影响力。上至公卿子弟、下至平民纷纷投到子夏门下。李悝也成为子夏弟子。
子夏虽然是一代大儒,但他的思想中,有非常务实的一面。注重制度、提倡功利、重信、按能选才等等。这些思想对李悝的影响非常深远。 李悝,虽然是孔子的再传弟子,但也有法家思想脉络,被郭沫若称为法家鼻祖。
二、从政
1、习射令
“李悝为魏文侯上地之守,而欲人之善射也。
乃下令曰:「人之有狐疑之讼者,令之射的,中之者胜,不中者负。」
令下而人皆疾习射,日夜不休。
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射也。” (《韩非子·内储说上》)
这是史书上对李愧比较早的记载。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善射。手段是官司的胜负,谁射中判谁赢。结果是,老百姓怕自己吃亏,日夜练习,果然达成了百姓善射的目的。
《习射令》看出来,李悝做事目标明确,有头脑、有办法。隐隐透出法家的思想。
2、相中山
公元前前408年至前406年,魏文侯派乐羊为将,攻灭中山国。
封给了儿子魏击,就是后来的魏武侯。
魏击还年轻,需要找个靠谱的人去治理。
当年是翟璜把李悝推荐给魏文侯的,现在面对中山相这个人选, 翟璜又推荐了李悝。可见,翟璜是李悝的贵人。
中山国,是魏的一块“飞地”,中间隔着赵国。而且中山国是白狄的后人建立的国家。战斗力强悍,号称战国第八强。曾长期是赵国的隐患。
治理中山,是对李悝更全面的历练,为后面拜相打下基础。
三、识人
1、鉴吴起
翟璜把吴起举荐给魏文侯。魏文侯问李悝的意见。可见当时,李悝已经在魏文侯身边承担了智囊的角色了。
李悝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
魏文侯之所以问李悝的意见,是因为吴起的“江湖名声”不太好。主要有两条,杀妻求将、母死不奔丧。所以魏文侯想用吴起时,也有些犹豫。
李悝回答得很中正客观,既不回避其缺点,也充分认可其长处。李悝的意见对魏文侯任用吴起,非常关键。
吴起是从鲁国过来的。吴起为鲁国打了胜仗。结果鲁侯身边的大臣却说:“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
同一个时间、对同一个人的评价差异如此之大。一对比,能看出李悝鉴的公心和洞察力。
2、卜相
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
这段很精彩。魏文侯选相,居然咨询级别不高的李悝的意见。可见对李悝的倚重。
这事对李悝也很有挑战。相当于当着董事长的面评价谁能胜任CEO。李悝的回答非常得体。“地位低微的人不参与决定尊贵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参与讨论关系亲密的人。我远在宫门之外,不敢回答你”。
文侯还坚持让李悝说,李悝就给出了五条选人原则,巧妙解决了这个难题。
克曰:“君弗察故也。
居视其所亲,
富视其所与,
达视其所举,
穷视其所不为,
贫视其所不取,
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居、富、达、穷、贫,看人在这五种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堪为经典!
后世诸葛亮的《心书》的观人七法,似乎是由此启发。
四、变法
公元前422年,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开启变法。
李悝变法是战国时期第一场变法。比吴起变法早36年,比商鞅变法早66年。
我们做组织变革,通常从三个方面入手:战略导向、标杆借鉴、问题解决。
试想如果我们把自己放在魏文侯和李悝的情境里。
战略导向,基本清晰,就是西向击秦。但魏国处于中原四战之地,有时候战略执行也会受干扰,如花了三年时间灭中山,获得一块飞地。30年后中山复国,没太大战略价值。战略导向,要求富国强兵。
标杆借鉴,不存在。魏国是第一个开始系统变法的,得摸着石头过河。不像后面的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可以直接参照李悝变法。
问题解决,当时经济、社会、政治上有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经济上,井田制名存实亡,开垦私田盛行,产量不高。黄河流域旱涝灾害频发,物价波动、谷贱伤农。
社会上,春秋末期后礼崩乐坏、道德说教不被信服,社会秩序混乱。
政治上,世卿世禄制,让很多贵族,占据高位、享受俸禄,才能不足,让国家负担越来越重。
正是面对这些经济、社会、政治的问题。李悝开始了变法。
1、重地力之教。
对私田不再遮掩,国家承认,但需要精耕细作。
“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汉书》“食货志”)
结果是吸引了自耕农,扩大单产,提高了税基、增加了兵源。
2、平籴法
政府在丰年收购粮食,灾年平价出售,维持粮价稳定,保护农民利益。
发挥政府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这个方法和齐国不同。齐国,从管仲那时开始,就充分发挥市场和商人的作用,魏国重农,齐国重商。
3、建法制
撰写《法经》六篇,包括盗、贼、囚、捕、杂、具。规范了社会秩序。
六十多年后,商鞅带《法经》入秦,开启变法。
成为秦律、汉律的蓝本。
4、削世卿世禄
“食有劳而禄有功”,“夺淫民之禄”(说苑·政理)
选贤任能,赏罚分明;
废除贵族世袭制,按能力选拔官吏。
五、善终
历史上,变法者多不得善终。吴起被射死,商鞅被车裂。
但李悝,这个变法第一人,却是善终。
公元前395年,李悝60岁去世。这一年是魏武侯继位的第二年。
李悝作为一个变法者,为什么能够善终?这是值得深思的。
其一:李悝变法,是在魏国创业初期。
在组织的创业期,变革阻力小。
魏文侯第一代创业,大量任用平民士人。
启用了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大量平民阶层出身的优秀人才。
旧贵族势力没那么强。旧贵族的代表,文侯的弟弟,魏成也非常开明。拿出自己的九成俸禄,为国君聘用人才。
“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 (《资治通鉴》)
可以看到第一代创业者们,蒸蒸日上、凝心聚力的气象。
其二:李悝更着眼于增量改革。
尽地力之教,做的是增量,多方获益。
平籴法,贵族、民、农都获益。
法经六篇,建立社会秩序,也是有利各方的。
其三:魏文侯贤明且在位支持变法时间长。
司马迁借助秦人之口说出了魏文侯的贤明。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史记·魏世家》)
魏文侯谥号为“文”,这第一美谥。也是世人对其贤明的认可。
魏文侯在位51年,时间较长。公元前422年,任用李悝为相变法开始后,继续在位28年。发起变法的君主长时间在位,是对变法最有力的支撑。
魏文侯和李悝同是子夏门下弟子。李悝经过上地郡守、中山相的历练,业绩得到认可。既亲又贤,有信任有能力。君臣之间的关系牢不可破。
李悝曾任中山相,辅佐过魏武侯。如果李悝多活些年,继续为相。也不至于选田文、公叔痤为相、逼走吴起。李悝和吴起文武搭配,没准真能实现西出灭秦的战略意图。
其四:李悝内儒外法。
李悝授业于子夏,儒是其思想底色,能做到修身守中、守常。
从李悝和魏文侯论吴起、论选相五原则看,李悝非常中正。从他和翟璜的讨论中,也令人折服。
李克曰:“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资治通鉴》卷一)
对比起来,吴起变法、商鞅变法都不具备这些条件。
君主在位支持变法时间短。楚悼王去世前支持吴起6年,秦孝公去世前支持商鞅18年。
楚国、秦国立国多年,旧贵族传承了多代,势力庞大。
变法举措激烈。动旧贵族的奶酪太厉害。特别是吴起,贵族三代后就收回爵位和俸禄、还被迁到荒凉之地,激起强烈的冲突。
吴起、商鞅做事更为极端,没有守中的智慧。
商鞅事发前,赵良曾提醒过他,商鞅不以为然,显然不够明智。
“此数者,非恃德也。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政,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
商君弗从。居五月而难作。(《资治通鉴》卷一)
吴起,听到楚悼王死的消息,居然不做任何防备,直接从战场奔回都城。可见对危险的形势,没有警觉,也不够明智。
综上,李悝能变法且得以善终,除了自身的智慧外,也是时势造英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