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战国强国,人的第一反应是秦国。
其实战国最早强大起来的是魏国。
《资治通鉴》开篇第一句:“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这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发生的事。
这个魏斯,就是奠定魏国百年基业的魏文侯。
一、继承家业
晋国公卿,原有六大家族:智、赵、韩、魏、范、中行。
先是范氏、中行氏被灭,后是实力最强大的智氏被灭。
激烈的斗争中,活了下来只有赵、韩、魏三家。
魏文侯,从爷爷魏桓子(也有父亲的说法)手上继承了魏氏家业。
五十年挣来斗去,魏积攒了很厚的家底。(从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魏占据了富饶的河东郡,半个河西郡、上洛之地以及东郡的一部分,中山国。)
公元前446年,魏文侯从爷爷魏桓子手上继任魏氏族长
公元前443年,继任赵襄子,成为晋国正卿
公元前422年,任命李愧为相,实施变法
公元前406年,攻占中山国,封给太子魏击、李悝魏相辅佐
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封为诸侯,完成三家分晋
魏文侯成为魏国开国国君,文治武功,开创魏国百年霸业。
二、尊贤礼士
战国初年,士这一阶层开始出现。
原来只看出身,出身于卿大夫贵族家庭的才有资格读书、从政、打仗。出身庶民阶层的,人再聪明、有才干也没机会。
从孔子开始,私学兴起,平民精英有机会钻研学问、出仕从政。
孔子弟子,子夏,在西河区域开讲堂、收弟子,讲学几十年,开创了后人称为的“西河学派”。
西河地区成为西部的“学术中心”,人才济济。用现在的话讲,人才密度很好。
魏文侯拜子夏为老师,成就了一代帝师子夏。见一代“帝师”--子夏。
一代大儒子夏,也成就了一代国君魏文侯。
魏文侯治下学术、政治互动,群星闪耀。
李悝发起战国第一次系统的变法,著《法经》,成为法家鼻祖;
吴起著兵法、训练魏武卒、征战河西之地,十几年秦国不敢东出;
公羊高传《公羊春秋》;
谷梁赤传《谷梁春秋》;
魏文侯尊贤礼士,史书中都重点记载。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资治通鉴 卷一》)
魏文侯拜子夏、田子方为老师,每次经过贤达的段干木的房子,都要鞠躬行礼,四方的贤达的士人多数都投奔他。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史记·魏世家第十四》)
魏文侯尊贤礼士,提升了魏国的软实力。
三、率先变法
魏文侯所在的时代是个大变革时代,迷茫是常态。
周礼已经逐渐被人忽视,各国都在追求实力的强大。
但怎么才能强大起来?不知道。
魏文侯已任魏氏族长24年、任晋国正卿(相当于晋公司的CEO)21年。
同一时期,任命吴起为西河郡令,西门豹为邺县令,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废除贵族世袭制,按能力选拔官吏。“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说苑·政理》); 认可私田、精耕细作。“尽地力之教”,所谓“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可能与铁质农具推广有关系)。 实行“平籴法”,调控粮价。丰年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 制定法典,公之于众。作《法经》六篇,包括盗、贼、囚、捕、杂、具。魏国一直沿用《法经》,后由商鞅带往秦国,作为标杆借鉴蓝本,制定秦律。
(二)吴起改革兵制,创立“魏武卒”
特种兵标准: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背负箭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可入选为武卒。“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荀子·议兵篇》:)
优厚待遇:免除全家的徭役和田宅租税。(弊端是终身制,当魏武卒老了,不能上战场后,待遇不变、成为国家负担。)
战绩:大战七十六场,无败绩。“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吴子·图国》)。
公元前389年,秦魏阴晋之战,5万魏武卒大破50万秦军,魏国彻底巩固河西,秦国数十年难以恢复元气。
为啥魏武卒这么牛?其实是一次重大的军事改革,建立募兵制。
春秋时期,作战是贵族们的权利和义务,战场上都是“文打”。因此发生过很多有趣的事,如宋襄公不等对方列好阵,决不偷袭开战;子贡临死前一定摆正帽子;晋国将军在战场上见到楚王要下车行礼等等。这些都是当时符合贵族行为规范的正当行为。
所谓“战士”,“士”以上级别的才能上战场。“战士”不靠选拔,靠血缘身份。到了战国初期,铁器的应用,农业产出增大,人口增多。各国抢地盘也更激烈、战斗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开拓兵员。
吴起以特种兵标准,建立的魏武卒,兵士的素质提升了一大截。
携带的武器装备包括甲、胄、弩、矢、戈、剑,妥妥的重装步兵。
因为马镫还没有发明,骑兵还没有成为战场主力,重装步兵是战场上的明星兵种。
(三)西门豹治邺,移风易俗
小学四年级课文中,有一篇《西门豹治邺》。
说的是邺这个地方,总发水灾。当地的巫婆和掌管教化的官吏,借机敛财,更严重的是选拔民间少女祭祀河神,结果百姓纷纷逃离此地。
西门豹上任伊始,就将巫婆、弟子和官吏,陆续投入河中,让其去给河神报信。
这是重大的移风易俗。把重大自然事件的解释和处置权从巫蛊手中,拿到了行政人员手中。
后来西门豹开掘了引漳十二渠,彻底解决水患、灌溉农田。功绩被百姓铭记。
四、取河西、灭中山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拜吴起为将攻取河西地区,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翟璜推荐,由吴起担任首任郡守。
公元前408年拜乐羊为主将,与魏击、吴起领兵进攻中山。围攻中山国都三年,前406年灭亡了中山国。太子魏击为中山君,李悝为相,治理中山国境。
魏文侯在位50年,文功武治,带领魏国在诸国中率先崛起。
在其治下,尊贤礼士,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任用李悝、吴起、翟璜、魏成、西门豹、乐羊等人才。
魏文侯任用李愧为相,率先发起变法。李悝变法成为,吴起楚国变法、商鞅秦国变法的标杆。李愧所著《法经》成为后来秦律、汉律的蓝本。
魏文侯任用吴起建立募兵制,训练了强大的魏武卒,军事实力称雄各国。用吴起占河西、用乐羊取中山,扩大了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