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南,字荫堂,又字雨堂,号雪崖,清朝甘肃凉州府人,幼即聪慧,既长读书,孜孜不倦,学业卓然。乾隆四年(1739年)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喜工书、善诗画。
自唐至清,武威共有进士45名。《清实录·乾隆朝实录·九十二》记载:乾隆四年,王化南中己未正科榜进士。是科一甲3名,二甲90名,三甲235名,共有328名进士。状元为庄有恭,榜眼为涤逢震,探花为秦勇均。清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乡试后,再行会试,后经殿试确定甲第名次,除第一甲之状元、榜眼、探花三名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外,再取考试成绩优异者三四十名为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三年,经考试合格后“散馆”,原二甲三甲者留翰林院供职,余者委以其他职务。王化南逢清朝开考选贤,入场应试,先考中举人,又考中进士,被钦定为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深造,学满三年,考试散馆后,被派往山东任县令。后历任直隶、广昌、静海、怀来、平度等地知县和莒州、山东等地知州。
明清两代,为适应科举制度的需要,平度州多选州城附近的山林名胜之地设立书院。从明正德三年(1508年)至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间,先后有太泉书院、状元书院、两山书院、麓台书院、潍阳书院、北海书院和胶东书院7所书院。胶东书院位于州治西南的千年古刹圆明寺。
乾隆二十五年(1760),王化南“念一方文运关乎一域人才”,冒着“不敬之名”,将平度残败不堪的圆明寺拆除,在其旧址上,一半建了“万寿亭”(主要为给皇帝祝寿),一半筹建了胶东书院。书院修建中,为确保房舍质量,兼顾工匠生活,他“微服亲莅监工”,对精工勤作者,馈赠食品,以示鼓励。后有工匠去州衙,得知监工者乃知州,遂告诸工友,工匠皆肃然起敬。不到半年时间,胶东书院就竣工。胶东书院落成后,据资料记载:“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莘莘学子,纷至沓来;求学读书,蔚成风气;书院繁荣,如日东升”。王化南每到书院,亲自指授后生,以已之文才相传授,诲人不倦,乐此不疲。书生受其指教,学识倍增,“文风丕进”,从书院中走出了许多栋梁之才。
王化南在平度任知州8年。期间,“化南视州人为衣食父母,州人视化南为朗日青天”,官民关系非常和谐。后来乾隆派循吏至地方巡察,令举贤吏,州人“必首推焉”。光绪十四年(1888年),王化南入祀平度名宦祠。
平度旧志载:“(王化南)听民狱若处家事,使各尽其情。”可见,他处理讼事,以情以理,不偏袒。另外,“春秋肩舆莅民田,坐阡陌,询问疾苦”,他也常到乡下田间问询老农,了解到土豪恶棍的罪行,随时予以惩治。他在任知州期间,平度境内“盗窃亦稀”“政简刑清”,社会安宁。
后来,王化南又调任莒州知州。之前,莒州每逢童生考试,桌凳都是考生自备,桌子里面往往匿藏诗文,或者考生原来的老师进入考场给学生讲解题义,甚至代为起草试卷的底稿,这样严重的作弊行为当地习以为常,无人制止。王化南到任了解情况后,每逢考试将试场严加关闭,试场内所需用具由政府提供,考官与考生同时入场,试卷做不完允许延长时间,但谁敢入场作弊则要坚决除名,不送府院。考生们听到这样的规定,都很害怕,待考过四、五场以后,都觉得适应了,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上试卷。
王化南在莒州时,曾因上官有欲因之取贿者,他愤然说:“吾岂以财求官者哉?”于是,即日辞归,并做《述怀》诗以自勉:“羞闻白兔营三窟,每对黄金凛四知。”
在清代中晚期,官场中买官卖官,纳贿升官等现象已经非常严重。作为官员,能够自觉抵制这种贿赂行为无疑属于那些坚守道义的刚正者,但是他们的刚正与抵制并不可能改变这种官场弊病。于是对他们来说,无力改变这种弊病的唯一反抗及应对之策似乎只有辞官,通过牺牲个人的仕途来抗议这种黑暗的官场腐败现象。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王化南辞官还乡。平度志书中称赞他是“乾隆循吏第一”,曾作《别胶东父老》《别胶东诸生》,诗曰:公为百姓来,百姓送公去。渠水如许清,看公走马处。
王化南回到武威后,武威知县章淮树是个爱才之人,便请他作成章书院的主讲。在书院,他的教学既耐心又细致,管理非常严格,彻底改变了当时学风涣散的状况。
此外,王化南对学生的经史十分重视,要求学生每天都要抄录、背诵数章经史。王化南一生勤勉,每天很早便起床读书,白天忙碌公事,晚上总和子侄们在一起或谈论经史,或作诗唱和。在乾嘉时期,但凡受教于王化南的士子,都有深厚广博的经史功底,他给当时沉闷的书院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为清代武威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编辑:马海霞
审核:王 冰
终审:王雪军
❖ 版权归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须经同意,违者必究。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
❖ 投稿邮箱:Lzwhyjy2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