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到了战国后期,匈奴逐渐成为我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无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其俗,宽则随畜田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大约在公元前176年,匈奴人驱逐了月氏,并占据了河西走廊。到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出征河西,击败匈奴的休屠王和浑邪王,占领河西走廊。匈奴统治河西走廊长达56年左右。
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后,按照匈奴管辖区域的规定,河西走廊应该属于右贤王的统治地区,其下又设有浑邪王和休屠王。《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浑)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具体统治今武威地区的,主要是匈奴休屠部和稽沮(揟次)部。
1.休屠部
汉代的武威郡,本来是匈奴休屠王的辖区。《汉书·地理志》记载,“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休屠泽在东北,古文以为猪野泽”。猪野泽改名为休屠泽,应该是在匈奴休屠部占领以后。今天石羊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在这个时候应该属于休屠部的势力范围。王宗维认为,汉初休屠部落的总人数在数万。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击破匈奴休屠王城,得到了匈奴人的“祭天金人”。
2.稽沮(揟次)部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鹰击司马破奴再从票骑将军斩遬濮王,捕稽且(沮)王。”根据王宗维的观点,稽沮部实际上就是揟次,汉代揟次县就是匈奴稽且(沮)王部活动地区。
匈奴控制了河西走廊后,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就成了这里的重要经济活动。
(1)畜牧业
汉代时期,武威地区水草丰美,物产丰富,适宜于畜牧业,是一个天然的优良牧场。月氏、乌孙和匈奴曾先后在这里放牧。《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记载:“又武威县、张掖日勒皆当北塞,有通谷水草。”武威县治位于今民勤县连城遗址,这里地处石羊河干流河谷,汉代时候水资源丰富,草地茂盛。
(2)手工业
秦汉时期,匈奴的手工业如冶铁、铸铜、制陶、皮革、毛织、木器制造等,都已经相当发达。《汉书·匈奴传》记载:“自君主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这既表明了匈奴人的饮食和服饰,也体现了匈奴皮革加工业的发达。武威张义镇出土的大型青铜鍑,则反映了匈奴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3)商业
匈奴是一个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游牧民族,为了满足其生产生活的需要,匈奴人会把自己的牲畜和皮革作为商品,同汉族和周边其他民族进行贸易、互通有无。
匈奴人和中原王朝的贸易,称为“关市”贸易,在文献典籍中时有记载。《汉书·匈奴传》记载:“自是后,景帝复与匈奴和亲,通关市,给遗单于,遣翁主如故约……武帝即位,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元和元年,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单于复愿与吏人合市,诏书听云遣驿使迎呼慰纳之。”
匈奴人虽然占据河西走廊的时间很短,但对武威郡在内的河西地区却影响深远。他们虽然在霍去病出兵河西走廊后就退出了这里,却经常南下进行骚扰,迫使汉王朝不得不在这里移民、设立郡县、屯田驻兵,并修建了漫长的河西汉塞,促使武威在内的河西走廊逐渐得到经营和开发。
除了月氏、乌孙和匈奴,汉初及之前,武威地区还生活着氐、羌等其他游牧民族。《汉书·匈奴传》记载:“右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氐、羌。”2017年古浪县大靖镇昭子山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时期的岩画,其中有羊、犬、鸟、蛇形,羊形图案是羌族的图腾。这说明秦汉时期甚至更早,羌族可能就已经在武威地区生活了。
编辑:马海霞
审核:王 冰
终审:王雪军
❖ 版权归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须经同意,违者必究。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凉州文化研究”微信公众号。 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标题和内容。
❖ 投稿邮箱:Lzwhyjy202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