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貌下的武威长城分布

文摘   2024-11-22 18:04   甘肃  

高原雪域长城

依据山脉走势选址修建长城,通常长城选址于山体顶部,沿山体峰脊连绵起伏,形成律动美感。山体地貌特征起伏多变、高差变化极大;视线视野通达开阔与闭塞狭隘交织,变化剧烈,在武威市天祝县的高原长城上有明显的体现。

位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的乌鞘岭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属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其东望陇东,西驱河西,系军事要地,作为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古丝绸之路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行取经,都曾经过此地。汉、明长城也在此地相会交际,蜿蜒西去。

乌鞘岭汉长城始筑于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修建在海拔3000多米的乌鞘岭上,建造时依山就势,沙土夯墙,掺红柳、胡杨、芦苇等,使其更加结实坚固,是中国万里长城海拔最高的一段。汉长城在天祝境内可见有三处,均为夯土板筑,分布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境中部,大体呈东南——西北向贯穿而过,全长49.7公里,地处金强河谷两岸台地和浅山地带,以及乌鞘岭北麓浅山缓坡地带。历经千年风雨侵蚀,汉长城早已失去往日的雄伟,留下的是残垣断壁、山梁土埂。相比汉长城,乌鞘岭上的明长城整体保存更加完好。万历年间,明朝政府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进攻,又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坚固的“边墙”。乌鞘岭明长城分为4段,总长7366米。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介绍,乌鞘岭的明长城遗址非常明显,“乌鞘岭海拔高,没有特别完整的、可以开采出来的整块石头,夯筑长城基本上都是在相对低一点的地方取土,然后搬运上来。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袭,绝大部分都成了蜿蜒曲折的土梁状。”汉、明长城在乌鞘岭相会,顺着山坡起伏的肌理,穿越草原,绵延至雪山之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雪域长城景观。


沙漠戈壁长城

民勤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军事要塞,自汉代时便修筑起了长城和众多边塞,明代在汉代长城基础上进行补修,成为明清“镇番”的最前线。民勤县的汉长城和明长城均为黄土夯筑结构,其中,汉长城长约150公里,分两支向西南及西北方向进入永昌县境,明长城长约120公里,在汉长城西侧拼建而成,与汉长城合二为一。境内的长城因年代久远且风吹日晒,雨淋沙侵,早年人为破坏严重,大部分早已垦为耕地,有的成了鱼脊形,有的尚有清楚的遗迹,小部分地方的长城已呈残垣断壁且间断不连接,属于典型的沙漠长城。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接处一块叫西沙窝的地带,南北近百公里,东西宽数十公里,地表主要为半固定白刺灌丛沙堆覆盖,但在其间却残存着沙井柳湖墩、黄蒿井、黄土槽、端字号等原始聚落遗址和连城、古城,这片沙漠深处至今仍保留着一系列长城烽燧和古城遗址。尽管实地难觅塞墙形迹,但在大比例尺航空照片上则可清楚地看到,即在连城、古城线以西2—5公里处有一道残垣在沙丘中断续隐现,由东北伸向西南,残长10余公里,尤以古城西南一段最为清晰。残垣虽大段被黄沙埋没,但在航片上其线形遗迹十分明显。朱震达等著《中国沙漠概论》(1980年修订版,科学出版社)一书所附照片2—13“民勤西部沙漠中的长城遗址”即为这道残垣中的一段。此道残垣位于西沙窝古绿洲西缘,又远在明代所筑长城之外,显系汉长城遗址无疑。民勤县境内虽因两千多年的风雨剥蚀、流沙壅压,加之人为严重破坏,汉长城塞垣大部毁坏,许多地段形迹不清,但仍有多处遗迹可觅,汉代烽燧亦残留较多。明长城保存较好,明长城民勤段也广泛地分布于沙漠边缘地带,在红崖山东南部缓坡戈壁荒滩上也有大段分布。民勤沙漠戈壁长城有两条线路分布:一条分布于县境南部,大致呈东南—西北走向,自永昌县喇叭泉进入本县,依次经过小西沟林场西北部、麻家湾村、蔡旗村、官沟村等地段,过红水河,至扎子沟林场东南民勤—武威公路红水河大桥西侧,进入武威市凉州区境内;一条环绕于县境西、北、东部,多次变向,大致沿石羊河两岸和民勤绿洲边缘分布,略呈“几”字形。

沙漠戈壁长城的构筑,材质大部为灰棕漠土和风砂土,有少量黄土夹砂,个别夹芨芨草或夹红胶泥土夯筑,或者在墙体里面有石块、砂土填充和红柳、柠条夹砂土填充。《镇番县志·兵防志》中有关长城周边有沙漠的记载不胜枚举,如“今沿边墙垣倾圮者,十有七八,沙淤者十有二三”“黑山四面沙漠,为贼出没之地。今西北墙已被沙淤”“野猪湾堡,西北墙半为沙淤”等等,说明民勤长城有些地段在清朝就已经被风沙掩埋。

民勤的沙漠戈壁长城,晚霞与大漠相吻,星河与烽燧拥抱,也是自然地貌环境和人工构筑的伟大建筑,很有地域特色。


沿河谷地、绿洲平原长城

谷地是长城选址的另一主要地形,通常长城横亘沟谷两侧山面之间,以关隘形成沟谷通道防御的重要节点。沟谷地貌特征弯曲转折、高低起伏;视线视野则由谷道线性空间限制而狭闭;通常沟谷与区域水系或湖泊伴随。

武威长城的很多分布走向,就是沿着河谷分布的。如天祝县水泉墩敌台明长城遗址,台体南、北、西三面被耕地包围,在东面台体底一道南北走向的土坡下面,就有一条水渠南北流过。在敌台东约100米的地方就是金强河自北向南流过,金强河河谷周边就密集地分布着许多长城。还有石门河道周边的长城,古浪河、凉州区红水河、民勤石羊河、红崖山水库等沿河周边的长城。虽然现在来看河水渠道变得窄小,但是明清之前肯定是水流较大的河,河水灌溉区域土壤肥沃,畜牧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区域,长城沿河修建的保障意义当不言而喻。

此外,绿洲平原是长城选址的另一形态。由于没有山体的帮助,此时长城尽可能直线布置,以减少防御面的长度。绿洲平原地势平坦,视线视野通达开阔。例如在民勤县境内长城的分布与走向,选择在平地筑墙,更是明长城与地理环境之间有密切关系的生动体现。民勤“邑东连宁夏,南接凉州,西距永昌,北界沙漠,被山带河,三边屏列,实西陲之要地,凉州之藩篱,控制北狄,富饶西土”,当时明代有识之士就曾评述:“(民勤)北出凉州二百余里,旷远辽阔,实与宣府、独石、马营相类。昔人谓于凉州北境中建置城垣,控其冲要,自是寇不敢复至凉州城下,即此处也。”如民勤重兴乡扎子沟林场东南民勤—武威公路沿线、城西大片平原地段的长城,民勤石羊河、红崖山水库等绿洲沿线的长城,凉州区黄羊河农场周边的长城,都是在平整开阔的地方修建,走向笔直,穿过农田。

总而言之,长城的营建与设防,总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武威长城的分布、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自然区域划分上,武威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其间又有平川绿洲、戈壁沙漠、荒滩草地、险峰叠峦等多种地形地貌交织在一起,形成相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加之,此地区又是中国传统农牧交错地带,多民族杂居之地,使得这一地区的长城选址、走向与布防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特色,不仅有高原雪域长城,也有沙漠戈壁长城,更有绿洲平原长城,很有地域特色。

(本文节选自《武威长城两千年》)

 

作者简介:

海 敬,甘肃兰州人,西北民族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现为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参与编撰图书5部,主持省级以上课题5项,参与完成国家、省级课题多项,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贾海鹏,甘肃宁县人,西北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现为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持省社科规划办青年课题1项,参与完成省级、市级课题多项,获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第十四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首届青年凉州文化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编辑:马海霞

审核:王   冰

终审:王雪军

地理环境上的武威长城分布

徐兆宝诗集《诗思入凉州》出版发行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开展秋季义务压沙志愿服务活动

 ,使

  

 稿Lzwhyjy2024@163.com

凉州文化研究
弘扬凉州文化,推进文旅融合。
 最新文章